富士康代工苹果占比(裁员34万市值大跌,“代工*”堕落至此,富士康该不该怪苹果)

2022-09-07 20:10:07 股票 group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富士康代工苹果占比,以及裁员34万市值大跌,“代工*”堕落至此,富士康该不该怪苹果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富士康代工苹果占比





裁员34万市值大跌,“代工*”堕落至此,富士康该不该怪苹果 笔者认为富士康的问题代表了我国制造业的部分企业,问题不在苹果身上而是在富士康自己身上。富士康旗下的上市公司在A股上市5个月来,股价从26元多跌到现在的11元多,股价早就腰斩,现在股价再翻一倍也回不到原来的价位,这个当时以独角兽的名义上市的公司,让大量的投资者被套其中,亏损累累。

富士康的问题是长期依赖于苹果的成功让富士康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如果不改变这种路径依赖富士康就没出路,就没有未来。我国制造业中有一部分企业是依靠给国外企业代工成长起来的,现在这些代工企业都遇到了发展的瓶颈,这个瓶颈就是必须独立,不能再依赖国外的企业了。如何独立呢 可以另外再成立独立的公司打造自主品牌,打造产业链,也可以收购国际上其他有核心技术的相关公司,还可以与我国的地方政府合作打造产业集群,去占领某个全球的产业制高点,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以金融创新来进行产业的大整合,完成原始积累的我国制造业到了必须独立自主的时候了,不能再依赖别人了,当然这需要彻底改变,需要巨大的勇气,这就要看富士康之类的代工企业有没有足够的勇气走向独立自主的道路,如果您们有这个勇气我们这些金融专家可以帮助您们完成产业升级。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什么财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资资本运作的难题也欢迎私信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我的头条号专栏开通了,有关于投资理财的*音频和文章,帮助您提高理财技能,欢迎关注。

感谢小蜜的邀请。

我是富士康的工程师,对于这个问题我首先要澄清的一点是裁员34万这个消息是没有根据的。

富士康的业绩下滑,虽然是因为苹果砍单的原因,但是如果说要怪苹果,那就说不过去了。首先,如果你把自己的业绩深度绑定苹果。那么你也就把自己的生死大权交给了别人。富士康在高峰的时期,苹果的业务占整个集团业务的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可以说如果苹果打一个喷嚏,那么富士康就要重病。

其实富士康的郭台铭也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一直都在富士康的内部推行去苹果化。通过数年的努力,现在苹果业务占整个富士康业务的比重,大概在50%左右。并且未来还会更加的减少。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不过话又说回来,代工苹果,虽然利润很低,但是相对于富士康整个集团的代工业务来说,苹果业务竟然是*钱的。首先一点苹果手机的订单的数量还是很大的,然后苹果手机的单价也很高,所以富士康在代工业务的时候的利润还算可以。另外比如富士康代工的亚马逊的智能音箱和电子书之类的产品,因为首先数量就没有达到苹果这样的规模。单价也低,频繁的换线导致的生产成本加大。所以利润都是很低的,比代工苹果手机更低。

所以我们看到富士康的郭台铭不仅在推行去苹果化,更重要的是在进行富士康的转型升级。也就是说在推现在的工业互联网。如果这个转型升级能够取得成功的话,那么利润肯定是要比现在的代工要强。

所以说富士康业务的下滑,如果说怪苹果的话是不应该的。对于那些把自身的业务全部寄托在苹果身上,因为苹果的转单砍单导致自己企业的破产的例子也是有很多的,比如最*的做触控模组的胜华,又有谁能说胜华的破产是因为苹果,而不是因为自己呢 你们说是不是这样子呢

谢邀!

与其说富士康与苹果的走势息息相关,倒不如说,富士康与整个智能机市场息息相关,作为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富士康如今的确是经历动荡与困难!

代工巨头鸿海精密

对于鸿海精密来说,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太多印象,但如果说到富士康,以及富智康,相信名气要大太多!而鸿海精密恰恰是富士康以及富智康的母公司!

而富士康得益于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以及苹果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借着这股东风,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代工体系!

同时由于苹果的品牌效应,为苹果代工的富士康也成为了,代工界的iPhone,无论是是技术还是口碑上,都是相当厉害的!

而都隶属于富智康,则是为非苹果智能手机代工的另一个巨头,这哥俩实在是智能手机时代*的受益者!

时代产品,必定要随着时代起起伏伏

从富士康的发展轨迹来看,其真正的爆发时期,恰恰是苹果在中国市场的火热,也就是说,富士康在某一层面来说,是时代的产品!

而经历了十年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连续两年全球出货量下降,这就意味着,电子产品的饱和市场时代到了!

最直接影响富士康的则是,新款iPhone上市以后,尽管有着中国人喜欢的双卡双待,但整体新意不大,销量并不急预期,也正因为此,苹果要削减新款iPhone的产品订单!

这对于苹果来说,并不是很大的困难,毕竟库克已经说了,从此以后的iPhone不要看销量,而要看纯利润,的确,iPhone占据了智能手机市场一大半的利润,确实有底气这样说!

但对于富士康来说,这无异于灾难!富士康的盈利模式其实很简单,订单的利润也是所谓多劳多得型,并没有任何科技含量的附加值!

所以这就要了富士康的命了!我曾经说,你是时代的产品,就要做好跟时代一起浮浮沉沉!

这样的问题还将持续下去

此次的问题所集中反应的是,消费电子产品的寒冬要来了!

在不少机构的研报中,今年消费电子行业不景气已是不争的事实,华创证券分析师耿琛指出,年初至今,由于硬件创新速度放缓,智能终端总体需求在 2018 年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而兴业证券电子行业分析团队更是在近日的研报中建议称,未来电子行业展望趋于稳定,目前较难以出现行业带动的整体投资机会,此外,在市场对贸易战较为悲观的预期下,富士康等相关终端产品组装厂商首当其冲。

除此之外,富士康的盈利模式太单一,同时利润太低,都是富士康不能经历任何风波的重要原因!

而如今电子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在5G到来时,如果能引发一波换机潮流,这对于富士康来说都是莫大的好事!

或者,明年的iPhone产品,能够拿的出真正革命性的旗舰,也有可能让富士康再次辉煌,现在富士康已经和苹果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未来破局之路,其实还应该是业务多元化,利润增大化!

据****消息,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国民***党部接受党主席吴敦义颁发的荣誉状后,宣布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党内初选。

根据“中评社”报道,4月17日上午,郭台铭在板桥慈惠宫参拜,拜完妈祖后,他在现场表示,妈祖向他托梦,要他出来选。要给年轻人希望,对两岸和平要支持。

郭台铭的决定在这两天内持续反转。

首先是4月16日传出郭台铭要辞去鸿海董事长一职,马上鸿海官方否认道,郭台铭只是希望退居二线。

当天,对于是否参与2020年竞选,郭台铭在台北接受采访中谈道:“大家都认为韩国瑜是*的人选,我只是给他建议而已。”

然而,随后台湾中央社就报道称,郭台铭在2019印太安全对话研讨会上对媒体表示,这两天会考虑是否参选2020,如果自己决定参加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一定会经过初选的程序,拓要参加国民党初选,一定会经过正常程序,希望明天(4月17日)能够做出决定。

郭台铭表示,2020对台湾非常重要,这场选举将决定台湾至少20年的政治、经济走势,是一个转折点。

一、从机壳到智能制造

郭台铭今年69岁,出生于1950年的他是家中长子。由于家境不富裕,1966年郭台铭进入中国台湾“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

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到一年时间,因经营不善,原股东逐一退出,企业成了郭台铭的全资公司。

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

《郭台铭与富士康》一书中提到,郭台铭创业之初,是做塑料零件出口,接下来又做电视机的旋钮,这些零件都需要做模具,然后才能生产。“当然,他绝不会满足于做这些低档货,但要做*产品,首先就是模具要好,而当时,受制约的就是模具……因此,郭台铭有了一点积蓄之后,首先投资的就是模具厂,并且是在抵御住房地产和贸易屯积的高利诱惑的情况下这么做的。”

打下了模具的基础之后,拿下苹果电脑机壳的订单,成为了富士康起飞的重要起点。从机壳开始,富士康一步步成长为全球化企业。

据了解,连接器和机壳加起来约只占整部计算机1/10的成本,但却是计算机不可缺少的零组件,掌握了这两项产品的产业主导,也奠定了富士康的产业实力。

之后,富士康一步步向电脑、手机等消费级产品供应链拓展。到了80年代,郭台铭瞄准了改革开放后,广东的商机,来到深圳成立公司。

在2018年深圳举行的富士康三十周年活动现场,郭台铭表示,刚到深圳时,自己亲自加入到基础建设中,“1988年,我在深圳宝安投资开办了在大陆的第一家工厂。刚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山洼子,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每逢下雨,就泥泞不堪,每个人都要穿上大大的雨鞋。不过,当时整个深圳也没有几条完整的马路,不像现在,要找一条破碎的马路反而很难。”

富士康也和消费电子产品一路崛起,确立了代工厂的全球霸主地位,还一路收购了夏普、投资了不少终端品牌。但是,经历了经济危机、又面临消费电子产品增长的见顶,富士康对代工厂转型升级、培养自有品牌也越来越迫切。

二、历史转折中的富士康

2018年开始,富士康为自己定下了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方向。

事实上,富士康在中国民众的眼中几乎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大型企业升格为一个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的印象复杂而模糊。作为全球*的代工企业,伴随着iphone称霸全球而成长,能符合乔布斯极端苛刻的品质要求,富士康的生产技术能力应当毋庸置疑。

但舆论关于富士康的两个问题却始终萦绕,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富士康是血汗工厂的负面评论,对企业形象打击不小。第二个问题则是关于富士康的产业地位,客观上说富士康代工技术是中国整体生产技术快速进步的代表。但是在中兴事件之后,对于核心技术,而非生产技术的迫切渴望,使得诸多舆论对富士康的评价并不客观也不客气。

不客观是因为舆论认为,通过廉价劳动力来获得发展的企业,并没有利用庞大的体量而进一步努力研发出和美欧韩日匹敌的核心技术,依然依赖低端代工来获得主要利润,用流行语来说“没有灵魂”。不客气则是因为要获得更高的市盈率,意味着要有更核心的竞争力,但就目前来看,富士康似乎并不具备更高的天花板,至少在大众和股民印象中是如此。

不过,今天在郭台铭参政的消息释放后,截至发稿,母公司鸿海集团涨幅2.11%,旗下工业富联股价上涨9.03%,富智康集团上涨16.36%。

如果当选,无疑富士康能获得 件是八人间。虽然企业设有心理咨询,文化娱乐等多元化企业业余生活,但是,看不出有很多具有较高层次的人才在此任职。

记得多少年前,就有“富士康员工连续跳楼”事件,可见其工作压力之大。裁员34万,由此表明富士康还是原来的模式没有较大的变化。而它在A股市场上的“化身”“工业富联”,发行股价为13.77元,截止2018年12月7日,股价从高点26.38元腰斩,至今下跌到11.92元。

股价最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工业富联”的独角兽形象已经荡然无存。由此可见,沪深股市的独角兽概念炒作,应该醒一醒了,诸多独角兽公司,根本没有实质性利好可以支撑。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顺祝网友们周末开开心心!


今天关于《裁员34万市值大跌,“代工*”堕落至此,富士康该不该怪苹果》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富士康代工苹果占比的详细内容...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