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为什么三年就上市了(成立不到三年的拼多多急于上市,对此你怎么看)

2022-08-31 22:19:28 股票 group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拼多多为什么三年就上市了,以及成立不到三年的拼多多急于上市,对此你怎么看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拼多多为什么三年就上市了





拼多多“拼命”的上市,这种急切的姿态,我们不禁有个问题要分析:如果拼多多晚一年以后再上市,拼多多会出现什么可怕的事情呢 那么,如果能看明白这个问题,就直接解 了:拼多多为什么这么急的上市的原因了。

拼多多如果晚一年再上市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这个其实问题一出 案就已经出来了,我们还是以“拼多多的3大硬伤为核心”分析一下吧:

1、供应链的问题和供应商的矛盾:就这一点就很可怕,如果拼多多晚一年再上市,必将在这一点上出现严重的问题。

比如拼多多的商业模式是以“低价”为核心手段,以“拼团即社交化为裂变模式”,其实,低价策略是一种“内伤”,而拼多多这种商业模式为了保障运营,必将会把所有的供应商绑在“战车”上,挤压所有供应商的利益,比如押金问题、货款问题,回款周期、管理问题如罚款等等,拼多多在面对质疑时说:“我们把所有的罚款和没收的押金全部100%的返给了消费者。”这句话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比如某一个消费者投诉了,但这个比例应该是极少数吧,那么这个补偿是赔偿给了所有买此类产品的全部消费者,还是只此这个投诉的消费者呢 这个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事。仅此一事便表明供应货与总部间的矛盾之深了吧,就在拼多多提交上市时,当天晚上还有供应商在总部维……如果这时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拼多多将会面临生死大难……这才是急上市的一个大内因。

2、拼多多的品牌质疑问题,特别是产品的假货问题:这是严重影响拼多多的再次裂变发展的,当第一波红利抢完后,接下来就要面临:流失和无法继续裂变的问题了,这才是拼多多急于上市的另一个内需所在。因为如果人群流失就意味着现金流的减弱,那时真是内忧外患了:外部有竞争对手,内部供应链和供应商的矛盾,再加上人群流失,销售减弱,那时可就玩蛋了。

3、拼多多的流量的危机:我们都知道拼多多的成功是靠腾讯*的扶植,然而腾讯在与今日头条的大战中,在于抖音的大战中大伤元气,而且微信的人群在严重流失,微信的总用户使用时间不足抖音和今日头条,这些流量危机必将影响和触痛了拼多多的危机感,如果腾讯为了自保,断了拼多多的“奶水”,那拼多多会怎么样 要钱没有钱,要团结没有团结,要品牌还大量的质疑和负评,怎么办 别说市值300亿美金了,就是300亿人民币估计都有风险了吧.

当我们能看到拼多多的这三个问题之后,我们就应该明白:拼多多为什么这么急的上市,而不是再壮大一点再上,3年就急于上市,这种传奇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目的”,但有一点我们特别意外:就是陆奇为什么会加入战营,后来一想也就明白了:必定是商人嘛,商人就是为了利益嘛。上市就估值300亿美元,那这里面有多少“奶”呢 有奶便是“娘”,何况这里的‘奶水又多又有营养’,为什么不吸呢

我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分享短视频脱口秀,大家有时间可以关注我的今日头条,配自己的头像是为了统一品牌形象,自媒体传播的一种思维方式,希望别多见怪,咱们看的是内容价值。

我是孙洪鹤,每天都给大家分享分享短视频创业脱口秀,每天都有更新分享短视频,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很正常,一家新兴经济下的爆发型企业,盈利模式尚不明确,不在借力融资高速发展中能上市先上市,接下来的变数将加大,甚至可能陷入衰退,影响力难以再达到独立上市的条件。更何况在拼多多的电商领域还面临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已经深耕多年的*互联网企业竞争围猎,对于此类新兴但迅速崛起企业而言,谁知道是不是昙花一现 自然可谓越早上市越有利。

拼多多由80后杭州人黄峥及其团队创立于2015年,并联手多年来想要发力电商领域的*的腾 如今腾讯持股18.5%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抓住了微信社交流量的红利,号称用户可以通过其用最划算的价钱买到想要的东西,因此拼多多也被冠以“社交电商”的头衔,至今已经拥有高达2.95亿的用户。

不过,从拼多多的IPO招数书数据来看,2016年和2017年,拼多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05亿元、17.44亿元,净利润分别对应为亏损2.92亿元、5.25亿元,其主要收入来自在线广告和交易佣金,营业收入和用户量增长较快,但也是铺天盖地地烧钱做广告出来的,支出成本费用庞大,可持续性存疑。加上对于客户而言假货、质量差等投诉也一直存在,对于入驻商家而言,近期的大量商家前往拼多多上海总部维权的事件也影响较大。此刻的拼多多还是能上市先上市为妙,其是赴美国上市,相信国内很多投资者也不会介意。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 ,省去中间环节;消费端,人以群分,边逛边买、社交拼单的购物方式;

  2、颗粒度运营。首页展示商品流,少SKU、高订单、短爆发,工厂更注重库存深度,集中资源打造“爆款”;

  3、货找人,更懂人。分布式AI,利用商品流模式,将分散需求用社交拼单连接。海量的“分布式”智脑,将根据各个消费群的喜好,提供更适合的商品;

  4、柔性供应链。平台数据赋能工厂,提升库存周转率。数据指导供应商提供更懂消费者的“爆款”商品,提前调整产能。

  泰合资本董事总经理蒋科分析:“拼多多的崛起,在于构建了新的零售渠道,连接了增量流量和增量供应链。”

  增量流量不仅是指下沉人群,也指增量的消费决策回路:购物就像硬币的两面,效率固然是重要原因,非效率的心理因素同样重要,包括谈资、攀比、身份感、从众、互惠、冲动,而社交流量能够更好的还原这些多元场景,这些都来自于我们在拼多多消费者focus group中听到的真实反馈,而非臆测。

  增量供应链则是指,在消费品类裂化、消费品牌分众的趋势下,一批具有局部供应链优势、但缺乏大额市场预算的腰部厂商,由于拼多多采用了类似Costco的流量分配逻辑,因此这些厂商能在拼多多上获得数倍于之前的订单量,在采购、生产、物流、售后等环节获取规模效应,从中降低的成本由厂商、消费者和平台分享,让消费者获得更高性价比。

  有些分析简单地把拼多多的低价归纳为消费降级,其实是不准确的,低价可以来自于Hi-low策略,也可以来自于EDLP战略,而拼多多属于后者,这也是每一代零售渠道都在采取的战略,这和消费升级并不矛盾。在拼多多发展过程中,网络效应、数据智能和规模效应共同发挥作用,使之成为中国第二大的全品类电商平台,并还持续的通过广告树立渠道品牌,意在建立更大的零售生态。

  电商还有没有机会 张震对投资界分析:“从大消费的层面来看,消费相关的底层驱动力与新的电商形态一定会对中国各类零售业态、消费品牌、零售基础设施等重要领域的未来发展形成深远影响。也是基于此,我们认为中国新消费领域具备长期、广泛的创业机会与投资价值。”

  3年时间,从无到有,在商业文明中,拼多多只是一个3岁的“孩子”,身上有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眼前充斥着可见的危险与挑战。

  本以为无法突破的BAT格局,也因小米、拼多多、美团等接二连三的上市引起阵阵涟漪。而国内电商市场,正式呈现拼多多、阿里、京东三足鼎立的格局。

  拼多多到底是什么呢 黄峥很平淡的道:“拼多多将成为一个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融合的‘新空间’。空间里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有机结合,用户可以用最划算的价钱买到理想的商品,更在过程中收获快乐。”

很高兴解 你的问题。今年的资本市场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那些曾今都很低调的互联网“独角兽”企业都开始纷纷的着急了起来,着急什么呢 着急IPO。

我们会发现像小米、美团、滴滴这样的或快或慢的都已经在筹备自己的IPO,如果时间倒回去年,关于IPO这些“独角兽”的解 一定是“不急”。所以,可以见得今年或许是IPO的*时期。因为互联网和资本市场的竞争确实很激烈,如果不抓住这波热潮的话,再大的“独角兽”也很有可能就此倒下。

那再来看拼多多,拼多多可谓是近几年来跑出来最快的“独角兽”了、拼多多的出现本身就是从一片红海中拼杀出来的,竞争压力自然不用说,前有阿里堵截,后有京东追杀。

然而笔者认为阿里、京东的竞争都是小事,最重要的是拼多多口碑不好。现在网友们只要提到拼多多都是骂声。关于拼多多骗子、套路、假货等信息在网络上无处不在。

所以拼多多在此时选择上市,首先是顺应今年的IPO热潮,其次就目前而已拼多多盈利模式尚不明确,竞争压力大,口碑不好等问题在未来资本市场上很有可能成为变数,所以拼多多趁着自己品牌知名度*时IPO是最明智的选择。

第一个不乐观,是拼多多踩中了社交电商的趋势,成为两大电商巨头的在喉之梗。尽管黄峥一再强调自己不认同“社交电商”的概念,这次依然打出了电商版FaceBook的旗号。用不足两年的时间,用户从1亿变3亿,GMV翻10倍,足够让阿里和京东重视起来。毕竟在当年,阿里决定封杀蘑菇街时,美丽说和蘑菇街两家公司加起来流水一年也不过200亿元,而拼多多月流水就接近400亿元(援自环球捕手创始人李潇)。

为了阻拦拼多多的成长势头,阿里在3月上线了淘宝特价版APP,主攻拼多多“低价甩卖”的优势;京东也于3月在其京东拼购平台开始全品类招商,并以1%的低价佣金吸引商家入驻。甚至在黄峥看来,6月中旬的那次总部围剿,背后也是有心人推动的结果。

阴谋阳谋齐上,拼多多招架乏力。上市或许成为品牌受损下*的解决路径。毕竟已然是第三大电商平台,甚至是电商的3.0时代,不服我,只能扶墙。

第二个不乐观,是拼多多卷入AT之争,成为腾讯“电商梦”的新依仗。据拼多多的招股说明书,黄峥占公司股份比例为50.7%,是*大股东;腾讯为第二大股东,占股18.5%。在拼多多释放上市讯息期间,腾讯股价大涨。

*曾透露,曾经有一个投资阿里巴巴的机会摆在面前,但没有珍惜。而阿里实力诠释了“昨天你对我爱搭不理,今年我让你高攀不起。”在拼多多之前,腾讯对抗阿里的*筹码是京东。在京东赴美IPO前,腾讯持有14.3%的股份,为其第三大股东。而拼多多之后,层出不穷的“拼XX”活跃在微信的生态圈里。

新芽NewSeed(ID: pelink)曾在《腾讯重押,快手入场,谁是万亿市场的下一个“拼多多” 》一文中梳理过活跃在微信生态中的电商形态,这是一种重新定义“人货场”的新型电商,是腾讯“电商梦”最可能实现的地方。尽管黄峥认为拼多多不是腾讯的亲儿子,但不可否认目前的拼多多极度依赖腾讯生态。

据招股书,拼多多于今年2月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腾讯同意向拼多多提供微信钱包接口上的接入点,使其能够利用腾讯微信钱包的流量。

此外,拼多多和腾讯已经同意在支付解决方案、云服务和用户交互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有效期为五年。

从腾讯爸爸手中赢得 最简单而有效的路。

第三个不乐观,来自于恐慌蔓延的资本市场。今年4月,拼多多再获一笔巨额融资,4月11日,腾讯产业共赢基金与红杉资本中国投资拼多多C轮约30亿美元,是当月融资金额*的一笔。至此,拼多多估值已近150亿美元,预计上市后,市值将达300亿美金。

除了上市,一级市场已经无法消化这个巨无霸。

历史何其相似。在京东、阿里赴美上市的2014年,科技股大热、投资向头部公司汇聚,亏损下的拼多多像是此前连年亏损的京东,不上市,一级市场消化不了,也难圆亏损的故事。

进入2018年以来,各行业独角兽纷纷开启了赴港、赴美上市的热潮,与去年火热今年沉寂的A股形成鲜明对比。要知道,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的2014年,此后不久就迎来了股市大跌。

于是一直以来,二级市场的恐慌情绪无法遏制地蔓延,迫使独角兽们不得不着急:能今年上就不要明年上,能六七月份上就不要年底上。其结果是,上市即破发,就在两天前,优信二手车登陆美股,破发了。

2014年两大电商巨头成功登陆美股,都取得了大涨的成绩,而如今美股似乎对中国科技公司不买账了。不过,有了京东和阿里的范本,拼多多有可能给美股市场讲好故事。

上市是确定了,而且已经公布了具体的财务数据。

成立3年就上市,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在国外,即便是刚刚成立的公司也能够上市。而在几年A股上市的富士康,其前身福匠科技也不过才成立3年而已。

2016年拼多多净亏损为人民币2.92亿元,在2017年亏损为人民币5.251亿元(约合8370万美元)。下图为拼多多近2年及2018年一季度的营收情况,注意单位是10亿元。

上市最主要的作用无非有二:一是融资,二是变现,拼多多也不会脱离这两个范畴。对企业自身来说,融资可以支撑后续的发展;变现则稍微复杂些:现有的投资人有了便捷的渠道,可以兑现之前的投资收益;公司拥有期权的员工或者高管,也可以实现财富的大幅增值。

不过,对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来说,他在对外的公开信当中却没有提上市的“现实目的”,而是务虚地只谈上市的社会意义,诸如:让社会公众分享拼多多创造的经济价值;将拼多多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中;云云。反正大家随便听听就好。(下图为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首先,我们需要肯定拼多多存在的商业价值,毕竟更多的消费者获得了便宜的价格(质量先不论),得到了实惠,对这3亿消费者来说,是有价值的;同时,拼多多作为一个后来者,其带来的竞争压力可以让淘宝、天猫、京东这样的平台巨头,不至于现在就开始利用垄断优势来收割消费者。

但是,拼多多也存在两个典型的问题:一是“扰民”,尤其是在朋友圈拼单,对那些不想拼单的人来说,非常不舒服;二是,拼多多过于依赖朋友圈,而朋友圈一向是严禁诱导分享的——尽管有腾讯爸爸(持有拼多多18%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撑腰,但如果拼多多后续扰民过于频繁,为了保护微信这个起码估值2万亿的平台,相信腾讯不会坐视不管。如果出现这样的风险,拼多多的商业模式还能不能继续良好维系下去,将会是一个大大的问题。

和其他几乎所有科技类上市公司一样,讲故事是必须的。比如雷军就说,小米是:苹果×腾讯;好吧,黄峥也借用了这个创意,说拼多多是它将是一个由分布式智能代理网络(而非时下流行的集中式超级大脑型AI系统)驱动的“Costco”和“迪士尼”(即集高性价比产品和娱乐为一体)的结合体。”

你听得懂黄峥说的这句话的含义不 反正孔方兄是没太懂,好吧,黄峥你赢了。

不管怎样,拼多多上市,很多人会大赚,很多人也会套现;但好在,拼多多不在A股上市。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新闻及其背后的经济逻辑。

企业上市大多是有这两个目的:第一、原来的股东寻求变现的退出渠道,第二、公司后继发展确实需要资金!拼多多的上市有第一个原因,但更多的可能是因为要洗白转型而缺钱!

拼多多创业三年多累计亏损超13亿,而且亏损仍在持续,虽然业务增长还算居迅猛,但口碑的负增长也不示弱啊,这让拼多多对原有商业模式有强烈的转型冲动,比如,拼多多的自营业务的变化即可管中窥豹,2016年自营收入4.57亿,占营收的90.4%。2017年已是“性情大变”,自营业务被平台业务替代,占比落至0.2%以下。2018年Q1,全部转型为平台业务,如

这只是一个业务转型的缩影,拼多多这种靠拼消费者的下限起家的公司并不容易轻易洗白,例如,之前靠拼道德下限起家的“校园现金贷”的趣店,赴美上市后,至今股价已跌去*价的80%了,至发行价也差不多跌了有70%左右了!

但不管是洗白还是转型,钱是最需要的了,现在上市的行情这么好,所谓独角兽公司动辄就是上百亿美元的估值,拼多多有机会上市没理由不上啊!不过,综合来看:

上市是股东财富飙升的狂欢,有时甚至只是财富数字的狂欢,但其实对于上市公司本身而言,上市只是更大规模的商业冒险旅程的开始!

拼多多靠着突破人们对低价的想象,和挑战人们对质量下限的容忍而策马狂腾。终于到了要越过“靠挑战下限不可持续发展”的悬崖边上。

没有回头路的拼多多在补足能量(上市融钱)之后能否纵马一跃 变成腾讯真正阻挡阿里的万里长城,亦或成了失足葬身崖底的堆堆白骨 (前者从淘宝到天猫的华丽转身中可找到线索;后者,上市后的趣店、人人网也是前车之鉴!)

所以,上市只是拼多多这场大戏的真正开始!

迈克专注投资20年,无论对于投资还是投机,只有实盘经验没有现成理论,欢迎大家来讨论各类稀奇古怪的投机问题和各类故作高深的投资理论,迈克争取有言必复哦

拼多多成立不到三周年,但是已经上市了,对此我有几下几点认识:

1. 上市奠定融资基础

上市是一种股权融资的方法,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总股本同时增加,上市有利于提升资金。

2. 上市能提高企业声誉和企业形象

上市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知名度和信任度,企业上市的宣传效应对于其产品和服务的营销非常有效,公众的信任度越高,越容易建立品牌和开拓市场,拼多多也上市也是为了提升企业的形象。

3、上市方便投资人退出

上市为企业的股票创造了一个流动性很好的公开市场,股东或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抛售股票进行套现,也方便投资人退出。非上市公司的股权通常不具备流通性,而且很难出售。

4.上市让创业团队获利

上市让创业团队获利,真正实现创业目标。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吸收股权的方式完成并购重组,这种方式可以迅速做强做大。

5.上市显示的是企业功绩

无论是世界上的富翁排行榜,还是中国的富翁排行榜,那些跻身排行榜中的富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的资产大部分是上市公司的股票。资本市场这种创造财富的神话,正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未上市企业加入到资本市场的大军中来。

总结:拼多多的上市跟其他企业一样,上市都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提升企业形象,实现资本运营。

我是农民工“懂事长”李合伟(抖音号:hws666888),20多年创业经验,非*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更多有关创业的内容,敬

在所有人都认为传统电商格局已定的时候,拼多多用主打拼团新的购物模式,建立起自己的生态帝国。短短三年,用拼团的方式汇聚了三亿多用户。而最近拼多多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拟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或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

2017年拼多多全年网站成交金额已经超千亿,截至2018年3月,拼多多年活跃用户达到2.95亿。Q1季度拼多多实现营收3700万人民币,虽然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它短时间内的用户规模和营收剧增,也获得资本投资方的青睐。

因为拼多多过快的发展和过于好看的数据,已经遭到了传统电商巨头围堵,传说中阿里与京东早已成立打多办来应对,拼多多需要抓紧时间突击上市筹措资金,引入新的资本血液,既为了企业的发展也能让估值更好看。拼多多作为社交电商的第一股,据说本次上市市值会达到300亿美元,一方面可以继续讲好自己的故事,另一方面有望在资金和品牌层面实现突破,趁此机会改变以前“低价模式”的路线,完善商品品质,发挥社交模式的价值,给顾客更好的购物体验。早期的拼多多走的是“先发展,再整治”的套路,所以仍存在供应链管理、商品品质等方面的问题,现在已经到了好好思考下如何长远壮大的时候了。

目前资本市场趋于紧张,在未来半年或一年内,互联网公司估值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可能会过去,电商新巨头拼多多在这个窗口期火速上市,就是为了在寒冬来临之前屯够草粮,市场留给拼多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今天关于《成立不到三年的拼多多急于上市,对此你怎么看》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拼多多为什么三年就上市了的详细内容...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