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鱼玄机为什么杀婢女,以及唐朝才女鱼玄机是怎么死的鱼玄机是因妒杀侍女绿翘而被处死刑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鱼玄机是晚唐女诗人,唐懿宗年间为补阙李亿的妾,由于李亿的妻子不容,到长安咸宜观出家为道士。与唐代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二人诗词唱和很多。后来被京兆尹(官名)温璋以打死婢女的罪名被处死。
鱼玄机才智超群,擅长诗作。与李冶、薛涛、刘采春齐名,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作五十首。其生平事迹在《唐才子传》等书中多有描述。
关于鱼玄机的死,《北梦琐言》只有一句话:“竟以杀侍婢,为京尹温璋杀之。”。鱼玄机有个婢女叫绿翘。一天,鱼玄机外出,嘱咐她说: 如果有客人来拜访,你就告诉我到哪儿去了。她在外面逗留了很久,晚上才回家。绿翘说刚刚才来了个客人,听说你外出了,没有下马就走了。
鱼玄机估计这是个熟人,按理不会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归的。心细如发的鱼玄机据此判断,绿翘和这个客人有染。
接着,鱼玄机在卧室里盘问绿翘,绿翘问心无愧,就理直气壮地说:我跟随您已经有些年月了,深知你的为人,就常常检点自己的行为,不愿意留下一点罪过惹您生气。今天这位客人叩门后,我隔门说您不在,他没有留下一句话就走了。至于你怀疑我与他有不正当的关系。
请放心,我早没有了谈情说爱的念头了,恳请您不要再怀疑我。鱼玄机勃然大怒,脱去了绿翘的衣服,用竹片抽打了她好几百下。纤弱的绿翘临死前说:
“炼师欲求三清长生之道,而未能忘解佩荐枕之欢。反以沈猜,厚诬贞正,翘今必死于毒手矣。无天则无所诉;若有,谁能抑我彊魂 誓不蠢蠢于冥莫之中,纵尔淫佚!”唐皇甫枚《三水小牍》
意思是说:作为道士,你自己就不守妇道,从没有忘记枕席之欢,还怀疑我的贞操。我今天一定是死!如果老天有眼,一定不会宽恕你的淫行,你一定会受到惩罚的。说罢,气绝而亡。鱼玄机趁着夜深人静,把绿翘埋到后院的紫藤花下。以后有人问起绿翘,鱼玄机总是说:“趁着春雨过后跑了。”,但,纸包不住火,终于有一天,绿翘的尸体被发现了,事发后,鱼玄机供认不讳。
按大唐律令,擅杀婢女,只须流放一年,罪不至死。不过,负责此案的京兆尹温璋是个酷吏。他早耳闻鱼玄机作风不佳,又她出身卑微,因此,判了她死刑。
投入狱中等死的鱼玄机,竟然写出了晚唐最清绝的两句诗: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如此磊落、豁达,与她20多岁的年龄并不相符,也许她阅尽世事苍茫,超然于世俗之外了吧。。
871年(咸通十二年)秋天,大唐最后一个*女诗人被处死被处死,年仅27岁。在她同时代人的眼中,鱼玄机是一个披着道服的淫妇。但她的风流成性,有一个蜕变的过程。鱼玄机本来“性聪慧,好读书,尤工韵调,情致繁缛”。后来被进士李亿纳为妾。
她恪尽妻子的职守,由于李亿正妻的干涉,她与丈夫不能同房。后来,鱼玄机终被抛弃了。鱼玄机随后入了咸宜观当女道士。
鱼玄机因为社会地位低下,在婚姻生活中,没有享受到她应该享受到的性福与幸福。经受情伤后,性情大变。鱼玄机开始与当时的文人名士酬唱往来,这包括*诗人温庭筠、李郢等人。
世人将鱼玄机和温庭筠凑成一对,但二人有诗歌的酬和往来,肉体交融并没有证据。倒是这个李郢,应该是鱼玄机倾慕的男人。
鱼玄机作有《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无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处弄船归。自惭不及鸳鸯侣,犹得双双近钓矶。
此诗体现了主动追求爱和渴求被爱的真性情。然而,在唐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女人不管才貌多么出众,如果出身不如意,是很难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纵有万种风情,也只有隐忍如常!而才华横溢的鱼玄机是 否心有不甘才有异常行为呢 打死绿翘自是在一时的冲动之下,做出了蠢事!以此分析,鱼玄机之死是令人同情的。
鱼玄机是唐代*女冠诗人,在她短暂的一生中,除了留下了许多才情横溢的诗作之外,还留下了一桩颇有争议的案件。在身份等级森严的唐代,因笞杀“婢女”绿翘而被处死,这样的判决实属罕见。
在封建社会,主人杀婢的情况发生过很多。根据《唐律疏议》的规定,鱼玄机杀死婢,是不应该判处死刑的。如果死去的绿翘确实是鱼玄机的婢女,那鱼玄机就是被出于某种目的的人冤杀的。也有人认为绿翘并非鱼玄机的婢女,而是鱼玄机的弟子,按照唐律笞杀弟子是要判死的,所以鱼玄机被杀不算冤案。所以弄清楚绿翘的身份和被笞杀的原因,以及鱼玄机其人,才是解开这一谜题的关键。
一、鱼玄机其人
鱼玄机在正史上没有记载,只能通过一些唐人笔记去研究。她字幼薇,又字蕙兰,生于大中二年(848年),死于咸通九年(868年),仅仅二十岁就香消玉殒。她是唐代长安的一位女道士,相貌过人,才情出众,喜爱读书,擅长作诗填词。
唐朝是一个崇尚道教的社会,李渊就自称是道教始祖老子的后代。所以有多人信奉道教,女道人也很常见。唐穆宗时, “天下观一千六百八十七,道士七百七十六,女冠九百八十八。”可见道教的兴盛。
鱼玄机为什么去当道士,这个问题现在仍有多种说法。现在较能为大多数人接受的一种说法是《唐才子传》中的记载:“咸通中及笄,为李亿补阙侍宠。夫人不能容,亿遣隶咸宜观披戴”。也就是说,她原来是唐朝官员李亿的宠妾,被李亿争风吃醋的大老婆赶到道观当道士的。
鱼玄机的娘家应该是普通人家,否则她也不会给人当妾。所以被赶去当道士后,应该是没有多少收入的。她后来也写过一首诗,记录了当时她的窘境:“茫茫九陌无知己,暮去朝来典绣衣。宝匣镜昏蝉鬓乱,博山炉暖麝烟微”。她也用“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来表示对李亿的失望,这两句诗现在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
唐代的女道士是一个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群体。她们在精神上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也能结交一些文人才子。虽然有一小部分女道士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与娼妓相仿,但大多数女道士还是能守得住底线的。
鱼玄机年轻漂亮,又有才华,自然引来许多风流名士的青睐。这些人“或载酒诣之者,必鸣琴赋诗,间以谑浪”,但是鱼玄机只是把这些人看作消遣的对象。她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男人,他就是唐朝大诗人温庭筠。因为温庭筠是少数不把她当娼妓那样对待的男人,又才华横溢,自然能得到鱼玄机的芳心。
但是温庭筠和鱼玄机年龄差距很大,温先生又怕娶了鱼玄机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所以两人仅仅是诗文相交。鱼玄机写过一首诗赠温庭筠:“云峰满目放春情,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在诗中可以看到,她已绝了与温庭筠在一起的想法,只是恨自己是个女人,不能像男人一样成为有用之才。
二、蹊跷的杀婢案
鱼玄机交游广阔,经常外出与文人墨客们谈诗论文。这一日鱼玄机外出访客,留下婢女绿翘在观内接待客人。但是这一天刚好有一位素来与鱼玄机关系很铁的老铁来访,得知鱼玄机下山之后,并没有向平常一样在道观中等待,而是一个人走了。鱼玄机怀疑绿翘与此人发生了私情,便连夜对绿翘拷问。
可能是绿翘的解 激怒了鱼玄机,鱼玄机将绿翘“裸而笞百数”,竟然将绿翘打死了。鱼玄机只好将绿翘埋在后院,但又被她的仆人发现。仆人报官后,鱼玄机杀婢案发。
此时长安的京兆尹是有着“性黩货敢杀,人亦畏其严残”之称的温璋。此人向来残暴,在做节度使时便因为军人不听命令,诛杀过五百多军士,其严酷之名由此声名远播。他对鱼玄机的判决也没有走出他的一贯风格,死刑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得知鱼玄机被判死刑,她的很多朋友也展开了营救。因为根据唐律,杀死婢女并不一定是死罪,所以温璋才将皮球踢给了唐懿宗,让皇帝定夺。虽然不知道温璋对唐懿宗说了什么,但是唐懿宗还是批准了对鱼玄机的死刑。这就是鱼玄机杀婢案的始末。
三、鱼玄机与绿翘的身份
封建社会中,每个人都被人为的划分了阶级,每个阶级都有不同的法律权利和义务。这就是封建社会的良贱之分。良犯贱,其处分较常人相犯为轻;贱犯良,其处分则较常人相犯为重。
鱼玄机出身布衣,家世比较清白,所以她算是“良人”出身。道教是唐代国教,女子入道后, “凡道士女冠有犯法者,州县官吏一律不得擅行决罚”。鱼玄机在道观已做到了“炼师”的级别,也就是道士修行中的“德高思精”级别,在道士中的地位算是比较高的了。
绿翘只是鱼玄机的婢女,她的名字不出意外的话,是一个平日穿着绿色这种“贱民之色”衣服的婢女。唐代将穿着绿色衣服的婢女为“青衣”,所以绿翘百分百是贱籍之人。她在道观为鱼玄机所做的,也仅仅是“执巾盥”而已,并不是鱼玄机的徒弟。因为她如果是徒弟,就不会穿着绿色的贱服了。
唐代奴婢不具备独立的人格,而是作为物依附于主人的。也就是所谓的“奴婢贱人,律比畜产”,他们的法律地位极低,是可以买卖的物件。
四、唐朝的杀人罪唐律中将杀人罪细分为六类,包括谋杀、故杀、斗杀、戏杀、误杀、过失杀,统称为“六杀”。谋杀是其中最严重的犯罪,这种有预谋的犯罪是唐律打击的重点。《唐律疏议·贼盗》“谋杀人”条规定,“诸谋杀人者,徒三年;已伤者,绞;已杀者,斩。”
“故杀”指的是故意杀人,强调的是在杀人时,已起了杀心,并不是一时失手的过失犯罪。对于这种情况,《唐律疏议·斗讼》规定:“斗殴者,元无杀心,因相斗殴而杀人者,绞。以刃及故杀者,谓斗而用刃,即有害心;即非因斗争,无事而杀,是名‘故杀’:各合斩罪。”
审理鱼玄机案的温璋一定是认为,鱼玄机将绿翘“裸而笞百数”,她应该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有可能导致绿翘的死亡。所以鱼玄机的杀人,是一种故杀,而不是什么误杀或者过失杀。所以按照“故杀罪”的判决,死刑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唐律疏议》中还有条规定,就是“良人殴伤杀他人部曲者,减凡人一等,奴婢又减一等。若故杀部曲者,绞;奴婢,流三千里。”按照这个规定,鱼玄机是主人,绿翘是奴婢,按律只需要流三千里而已。
如果认为鱼玄机是失手打死了绿翘,是过失杀的话,按照唐律的规定,鱼玄机是无罪的,或者说有罪,但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但温璋并不认为鱼玄机是误杀,从现代法律的角度来说,鱼玄机作为一个成年人,应当能预见“裸而笞百数”是有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所以这一点就不用讨论了。
同样是死刑,鱼玄机是斩首而不是绞刑,这说明她的判决是按“故杀”中最严重的“无事而杀”这一条款定罪的。古人对全尸比较在意,所以对鱼玄机的斩决,是故杀中最严厉的一种判决,是公开处死的。
五、鱼玄机为什么要死
鱼玄机之死,表面上看是杀人偿命,其实不然。她的死,是死于封建社会男权对女性的压迫,是死于她对男权的藐视和挑战。这种藐视和挑战,让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低下,这点大家都知道。但是像鱼玄机这样拥有非凡才华和美貌的女性,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很高的期待,可是无情的现实又让她感到人生的失落。在这种徘徊中,她才能写下“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这样的诗句,对自己受到压迫的女性身份发出了悲愤的呐喊。
正因为女性无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所以婚姻和爱情是她们*的希望。但是在婚姻中,鱼玄机又一次遭遇了不幸,被男人扫地出门,逼着当了道士。这种身份固然可以让她与文人士子有了结交的自由,但是那些文士们只把她当成玩物和消遣的对象,并不会真正尊重她。就是她爱得那么深的温庭筠,也无法给她一个婚姻的保障,更何况其他人。在封建社会主流观念中,她们这一类会吟诗的女道士,只不过是一种新鲜的玩物,是“半娼妓式”的。很多男人与女道士交往的目的不过就是图个新鲜,或者说最终目的就是玩弄她们的肉体而已。
鱼玄机性格外向,大胆开放,她与多个男人交往,但内心是痛苦的。就在她入狱之后,时人评价她时,就用“鱼最淫荡,诗体亦靡弱。乱礼法、败风俗之尤者”这么恶毒的言语,可见社会对她们的偏见。
鱼玄机平时心高气傲,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所谓文人在她这里碰了不少钉子,她的案发也是她得罪了仆人的哥哥,被这个男人告发的。其实打死了一个地位更低的婢女,在唐朝并不是重罪,她的被杀,只是因为她平时的张狂傲物,还有她写下了许多带有抗争性的“大逆不道”的诗句,去挑战她无法挑战的男权社会而已。
鱼玄机也许没有想过,“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这样的诗句,会被认为是反抗社会传统规范的行为,会危及到统治者的既定社会秩序。在生命的尽头,在刑场上,她吟出了一生中最后两句诗:“明月昭幽隙,清风开短襟”,这就是一个冤死的才女对这个社会的最后诀别。
六、总结
以现代法律精神来说,鱼玄机无故伤人性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是不冤的。但是我们要注意她身处的年代,按照当时的法律,她的行为是可以不死的,所以为她鸣冤,并不是鼓励杀人者无罪。
唐朝是一个法制相对健全的时代,“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是唐律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唐律的牲是“礼本刑用”。礼高于刑,礼教不仅渗透于刑律的方方面面,甚至刑律不可以违背礼教。礼法下的社会有着不平等的等级秩序, “尊卑贵贱,等数不同,刑名轻重,粲然有别。”
当然,在这个案件中,最值得同情的是那个处于社会的*层,甚至不被当作“人”来看待的婢女绿翘。她是一个被受压迫者压迫的奴隶,面对鱼玄机的毒打,她死之前发出了呐喊:“无天则无所诉;若有,谁能抑我强魂!”正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鱼玄机的死,是法律和礼教的博弈。很明显,礼教获得了胜利。这也说明,哪怕是在封建社会法律比较健全的唐朝,法律也是一种形同虚设的幌子,是处在人治之下的。只有在今天法制健全的社会,法律才会对每一个人显示她公正的一面。
大唐王朝,唐诗辉煌,涌现成千上万的大诗人。而天才少女鱼幼薇,从名满天下的女才
子,最后堕落为道姑女色魔丶杀人死刑犯,
令人扼腕长叹!
鱼幼薇长相甜美,从小就聪慧过人,5岁入私
塾就读,10岁就喜舞文弄磨。13岁时,她的
少女诗就在家乡一带流传。是年一落魄诗人
温庭钧路过,第一次看到少女艳诗,就动了心。上门拜访,此时小鱼美丽动人,却羞涩
无比。
两人互为诗友唱和,一来二去,一年有余。老温要赴京赶考,分别时老温第一次吻了小鱼,激动地说:小鱼,假如我高考上榜,我一定回来抱你去京城。
老温名落孙山。虽然与小鱼诗书往来,却再也没有回来。一直等到老温带着金榜题名的李亿,春风得意般上门,李亿看见如花似玉的小鱼,情不自禁要带她去享受荣华富贵。
小鱼望着亦师亦友的老温,泪眼迷芒,无奈低下了头。以后就是诗友,再无瓜葛。
李亿带着美诗人赴任,小鱼度过了九年的幸福生活。直到有一天,老亿的河东狮吼打碎了小鱼的美梦,利用强权把她逼入了咸宜观。时年23岁了。
在一次做道事中,小鱼遇到了热情洋溢的花和尚鲁志深,两人相见恨晚,都醉如泥人贴在一起了。这时候的小鱼诗更加圆润婉转丶也更加忧郁幽扬。引来无数风骚文人前来捧场,据说花和尚鲁志深也吃醋了。
她同一个李大诗人交往尤为密切,有人说是写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李商隐。但已故*学者李之拓长期研究中,得出李商隐是爱上另一个华阳女道士。
观是咸宜观,鱼是女道中诗人的杰出代表,可惜李商隐爱的不是她。
入观4年后,小鱼有次预约的大诗人没有来,她神经过敏的查问侍女绿翘,已经出落得丰腴多姿的小才女,一口否认,但直觉让她疯狂地撕开其衣衫,胸前一道道红色痕迹让小鱼变态般发狂,双手竟卡住她喉咙,紧紧、紧紧…
小鱼被判死刑了。李亿那天哭了!而老温急匆匆赶来,已做一个小官的风雨兼程。有传说有一个姓李的大诗人来过了。更有花和尚鲁志深劫了法场。而老温哪
前言
唐朝最有名女诗人是这三位:薛涛、李冶、鱼玄机。其中李冶、鱼玄机两位都做过女道士,不幸的是,这两个人都获罪而死。
李冶受人牵连而死,但是鱼玄机之死,却是因为自己下手太狠,草菅人命。
一、鱼玄机出家
鱼玄机是其道号,她的原名为鱼幼微,字蕙兰,长安(今西安)鄠杜人。
鱼幼微自幼聪颖过人,《唐才子传》说她:“好读书,尤工韵调,情致繁缛”。咸通年间,十五岁的鱼幼薇被当时的补阙李亿纳为妾。
李亿是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戊寅科的状元,才子佳人可谓绝配。可惜的是,李亿还有一个人正妻,出身于唐朝最显赫的名门裴氏,这个女人妒忌心很强,容不下多才多艺的鱼幼微。
鱼幼微被李亿送到了长安咸宜观,取道号玄机。二人或有约定,鱼玄机念念不忘李亿,其诗集中有寄李亿(字子安)诗多首。
可惜,李亿最终还是抛弃了鱼玄机。
二、鱼玄机之死
宋朝的《 太平广记·婢妾》篇中,记载了鱼玄机的死因。
鱼玄机出家以后,其诗名愈发传播于士林。因此交往了不少风流才子,常常一起饮酒赋诗。
某日,鱼玄机外出,告诉自己的婢女绿翘,如果有客人来,就告诉他我的去处。看来这个人与鱼玄机的交情不浅,鱼玄机的意思大概是让客人等她或者直接去找她。
鱼玄机出去后,被女伴挽留,天快黑时才回来。绿翘说客人听说鱼玄机不在,没下马于是就走了。
鱼玄机怀疑绿翘撒谎,猜测绿翘背着她和客人有了私情。于是在夜里张灯拷打质问,因下手太重,竟然将绿翘打死,于是趁夜里将她埋在后院。
后来有客人来鱼玄机这里饮酒作乐,去后院小便时,发现有苍蝇聚于地上,驱之不散。于是把这件事说给了仆人,仆人又告诉了自己的哥哥。这个人在官府中作小吏,鱼玄机曾经得罪过他。于是这个差人闯入观中,把绿翘的尸体挖了出来。
鱼玄机被带到官府,招认有罪,在当年的秋天问斩。一代才女香消玉损。
三、《赠邻女(一作寄李亿员外)》
鱼玄机的集中,有很多写给薄情丈夫的作品,其中一首《赠邻女》又名《寄李亿员外》,应该是她被抛弃后的作品;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女为悦己者容,既然懒得起来梳妆,自然是没有人怜爱了。因此感叹道: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颈联继续接第一联,还是描述失去爱情的痛苦,偷偷落泪,暗暗神伤。
尾联振起,告诉天下失意的女子,要主动地去追求自己的爱情。这里用了\"窥宋玉\"典故:
玉曰:.........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昭明文选》
意思是,做一个东家之子,主动去追求宋玉这个郎君,不必怨恨抛弃自己的人。
在古代,能如此大胆地写出这种句子的女人,因此《唐诗快》评价说:
鱼老师可谓教猱升木,诱人犯法矣,罪过,罪过!
四、《早秋》雁飞鱼在水
读鱼玄机的这首《早秋》诗,印象比较深的是最后两句:
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
凉风惊绿树,清韵入朱弦。
思妇机中锦,征人塞外天。
雁飞鱼在水,书信若为传。
这首诗名为早秋,诗中之秋,自然要有早的特点。嫩菊含新彩,菊花初开;凉风惊绿树,树木并未凋零;思妇机中锦,征人塞外天,思妇织给征人的冬衣,还没有完成。
前面六句,都是写秋,结尾二句转折,变为相思。
雁飞鱼在水,书信若为传。大雁飞走了,鱼儿沉入水中了,书信靠谁传递呢
读到后面这两句,不由得想起晏殊的一首词《清平乐》: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第三句,鸿雁在云鱼在水,这是鱼玄机第七句的意思,只是晏殊直接道破:惆怅此情难寄。假如改为“惆怅此情谁寄”,是不是婉约一些呢
被抛弃的鱼玄机,是不是与丈夫书信相通都做不到了呢
结束语
古代的才女大多结局不太好,例如班婕妤、蔡文姬、李冶、鱼玄机、李清照、蒋兴祖女......或许这是因为命运多舛,所以他们对于生活有 路放在面前,我最终却选择了离幸福最远的那一条........但是我鱼玄机这辈子*爱过的,只有温飞卿一人!”
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很多时候都得不到自由,就算拥有非凡才华的女子一样遭受封建礼规的不公正对待。唐朝的鱼玄机是一代才女,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即使她如此有才华,可在爱情路上也得不到幸福,最后悲剧收场!
鱼玄机本名叫鱼幼薇,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是落魄书生,群体尽心教导女儿。鱼幼薇少时就智慧出众,喜爱读书写作,十岁就名动天下,写的诗词很有水平。她的才华引起了*花间派诗人温庭筠的注意,当然是否有老牛吃嫩草的嫌疑理他不清楚了,应该是被鱼幼薇的才华吸引吧!就这样十几岁的鱼幼薇和四十几岁的温庭筠成了莫逆之交,一起写诗唱词,好不快乐,好不自在啊!少女怀春,温庭筠又是才子,鱼幼薇自然而然对温庭筠产生爱慕,温庭筠也是喜欢她的,可是年龄的差距和礼教的束缚,还是让温庭筠不能冲破封建陋习和鱼幼薇结合在一起。既然自己得不到那就让她幸福吧,温庭筠作为媒人让鱼幼薇嫁给当时的状元李亿为妾,温庭筠以为这样做就会让鱼幼薇获得幸福,只是悲剧的开始。
鱼幼薇嫁给了李亿,开始的一段日子确实幸福,大家都是有才华的人,情趣相投,鱼幼薇漂亮,李亿又是帅哥,两人如胶似漆,快乐的很啊!可是快乐的日子不长,鱼幼薇只是妾罢了,李亿还有个彪悍的原配夫人裴氏呢,裴姓可是世家大族,李亿是害怕这个老婆的。李亿天天和鱼幼薇腻歪在一起冷落了裴氏,引起了裴氏的嫉恨,天天让她独守空房,寂寞难耐啊,谁受得了啊,何况她是正配妻子,一个妾地位低下,能跟她斗吗。裴氏要求李亿赶鱼幼薇出家门,李亿服软了,因为他知道得罪了大老婆,自己的前途都没有了!于是李亿就把鱼幼薇安排在道观住着,并誓言旦旦说,三年后,等裴氏气消了,就接她回去,鱼幼薇当真了。
鱼幼薇就一直待在道观了,起名玄机,她老老实实的在道观等了三年盼望丈夫能接自己,结果三年后,李亿一家去扬州做官了,彻底抛弃了鱼玄机,至于什么接回来的誓言都是骗人的,鱼玄机这时才知道,自己被抛弃了,内心悲痛啊,伤心欲绝,在如此打击下,她本来想在昔日朋友温庭筠那里得到安慰和温暖,可是温庭筠对于一个被赶出来的弃妇却避之不及,不能接纳,毕竟怕损害了自己的名声。昔日自己所爱的人不关心自己,丈夫又抛弃自己,双重打击下,鱼玄机心理变得扭曲,彻底放荡起来,成了一个荡妇,以此来麻痹自己和这个社会抗争。漂亮还有才华的女子一旦放开了,那追求者排着队上门求欢啊,鱼玄机和追求自己的许多男人天天在道观里饮酒作乐,玩弄到天亮,大家都很开心和舒服。在鱼玄机众多情人中,有个叫陈韪的乐师,最后鱼玄机宠爱了!陈韪也是生性风流,鱼玄机玩腻了,就和鱼玄机的侍女绿翘搞上了。
不就只能鱼玄机就发现了他们的奸情,愤怒之下逼问绿翘,绿翘全部说了出来,还说自己是真心爱陈韪的,骂鱼玄机是个荡妇,人老珠黄怎么能比得上年轻的自己。鱼玄机生气之下就错手杀掉了绿翘,然后把尸体埋到了后院。后来绿翘的尸体被人发现,鱼玄机就被抓住了。按照当时的法律,主人打死奴婢是不用死刑的,鱼玄机的情人也是纷纷求情,结果就闹到了皇帝唐懿宗那里,唐懿宗认为就算法律不用死刑,自己也要杀了她,这个荡妇不杀,不就让女人个个学样,那三从四德还怎么维持,男权社会还怎么维护,唐朝是男人的天下,女人就应该安分守己,所以唐懿宗下令处死鱼玄机!鱼玄机在临死前说“自己一生风流,睡过男人无数,可**的人就是温庭筠。”,不知温庭筠听到后会怎么感想,也许他当初接纳了鱼玄机,就不会有悲剧的发生了,鱼玄机死时只有27岁,大好年华就那样死了,真是让人感叹啊,感叹社会对女子的不公平,感叹封建社会对纯真爱情的逼迫是如此的残酷,感叹鱼玄机的遭遇,后来南宋的陆游和唐琬不就是如此嘛,可见诗人不见得就有美满的婚姻啊!
鱼玄机之死,大概也是一个千古之谜了。鱼玄机大概率不会因为失手杀了侍女而被判死刑!
按唐朝律法有这样的规定:“奴婢有罪,其主不请官司而杀者,杖一百。无罪而杀者,徒一年。”
就是说,婢女有罪,主人不报官而擅自杀的,杖一百;如果是无罪而被主人所杀,判流放一年。
鱼玄机为什么会被判死刑呢 有关文字记载,说是当时的京兆尹温璋,因私害公,夸大其罪而判。
这种说法有点牵强。一国之律法,有其固定的流程,人命关天,岂是一个京兆尹能瞒天过海的 鱼玄机官场好友众多,只要找出一点纰漏,京兆尹这个官算是当到头了。
*一个合理的猜测,就此案牵涉重大,又或许牵涉皇族,所以安罪名于鱼玄机!
如若真是如此,侍女的死因和死后又被发现会不会也是一个谜
据《太平广记》与《三水小牍》记载:公元868年,长安咸宜观发生了一起凶杀案,在后院一棵老树下挖出了一具女子的尸体,正是叫绿翘的女子,原是鱼玄机的一个婢女,经查凶手正是鱼玄机。
按说鱼玄机已经不再看重爱情,如果她真的喜欢琴师,大可以不再诗文侯教其他男人。侍女和琴师真的有什么关系,也不致于下手那么重。
更奇怪的是侍女竟然在后院被人挖出来了!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中的玄机!
今天关于《唐朝才女鱼玄机是怎么死的鱼玄机是因妒杀侍女绿翘而被处死刑吗》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