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基金报
近两年主动权益基金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也是各大基金公司上报新产品的主力军。近日*封闭期长达10年的混合基金上报,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基金君从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华夏基金公司在6月14日上报华夏远见未来10年封闭运作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募集申请。
从基金行业20多年历史来看,这是行业内*出现10年封闭运作的混合基金。不少业内人士点评,上报封闭期长达10年的混合基金,此举或旨在践行长期投资理念,也是长期看好A股市场未来前景的表现,有望让普通投资者通过这款公募基金分享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
业内首只
10年封闭运作混合基金上报
近两年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逐渐为市场重视,基金公司积极布局包括定开型或带有“持有期”的主动权益产品,这类产品也一度成为市场“标配”。
不过此类基金此前的“封闭期”多为1年或者3年,而就在6月14日,华夏基金公司在6月14日上报华夏远见未来10年封闭运作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募集申请。从基金名称中可以了解,该基金的封闭期长达10年,这也是基金行业第一次出现10年封闭运作的混合基金。
从过往发行的基金来看,包括定期开放、封闭式、或是带有“持有期”的混合基金比较常见的是设置3个月和6个月的开放周期。近两年,逐渐出现了封闭期偏长期的品种,比如1年、2年、3年定开基金,今年更出现了多只封闭5年期的基金品种。但是10年品种依旧非常罕见,只有少数债券型产品封闭期超过80个月。
对于这一产品,基金君从业内了解到,该基金是华夏银行定制的偏股混合类产品,为推动长期投资理念,10年是华夏银行要求的封闭期限。而华夏基金也看准A股市场未来前景、践行长期投资理念,因此“一拍即合”布局这一产品。
一位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目前封闭期超过10年的基金非常少见。此前老封闭式基金有54只,封闭期通常在10年、15年。若封闭期较长,渠道针对普通投资者的销售难度比较高,他预计渠道发行难度不小。
不过,这类基金对于投资者来说,可强制中长期持有,有助于淡化择时和短期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避免追涨杀跌,提升盈利体验;对基金经理来说,能够更从容地进行投资布局,对于银行渠道来说,也可能从长期持有过程中让投资者获得较好的投资体验。
践行长期投资
实际上,4月26日,证监会官网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针对“长期投资”提出不少要求。
如提出:“引导头部机构切实发挥引领表率作用,坚持长期主义,努力做难而正确的事,成为“受人尊敬、让人信服”的行业领跑者”、“引导基金管理人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采取有效监管措施限制“风格漂移”、“高换手率”等博取短线交易收益的行为,切实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功能作用”等。
还有“督促销售机构持续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切实改变‘重网友分享、轻持营’的现象,严禁短期激励行为,加大对基金定投等长期投资行为的激励安排,将销售保有规模、投资者长期收益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基金管理人加大人力、资本、研究等资源投入,加强多资产配置和投研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中长期资金服务水平”等。
今年5月,监管下发的名为“优化公募基金注册机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机构监管通报中也提到,对服务投资者能力强,投资者基金产品持有期限较长、主动采取优化费率设计让利投资者等方式切实提高投资者获得感的基金管理人采取创新产品或业务优先试点等鼓励性措施,同时鼓励基金管理人守正创新,开发具有封闭锁定期产品。
目前或是行业各大基金公司践行长期投资理念的过程,业内首只10年封闭运作混合基金或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022年,A股市场震荡大跌,但从过去20多年的公募基金业绩来看,经历了牛熊转换的考验后,显著跑赢大盘,显示了专业投资能力,也说明了长期投资的必要性。因此,面对市场波动,更应该践行长期投资,不能被短期的市场噪音影响,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A股市场中长期前景可观。
今日市场宽幅震荡,成长周期全面回调、消费大幅反弹。具体看行业板块方面,酿酒行业、食品饮料、农牧饲渔、保险、医疗行业等少数上涨,化肥行业、有色金属、船舶制造、钢铁行业、化工行业等跌幅靠前。题材方面,鸡肉、华为、白酒、超级品牌、猪肉、乳业、水产养殖等概念板块活跃。
分析今日板块表现,泰达宏利基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观察:
第一,前期热门的成长赛道表现疲软,中证新能源车指数、万得光伏概念指数、中证半导指数分别下跌-1.96%、-2.83%、-0.67%,下跌主因在于估值较贵。
第二,短期较快上涨的周期板块出现大幅调整,有色、钢铁、化工、采掘行业分别下跌-6.1%、-6.0%、-4.5%、-2.3%,主要原因是近期各地大规模限电措施下,排产及成本受到较大影响,叠加短期过快上涨,上游回调带动下游建筑、建材、机械等基建板块同步下跌。
第三,消费白马成为大盘重要支撑,表现亮眼,其中食品饮料、农业、社服、家电分别上涨6.4%、2.7%、2.3%、0.7%,贵州茅台盘中触及涨停,收盘上涨9.5%,消费龙头的爆发反映出市场风格已开始向价值偏移。
即将谈及对四季度市场判断,泰达宏利基金认为,市场大概率难以摆脱区间震荡走势。首先,伴随着限电限产的加速,四季度GDP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历史上,经济下行期普遍对应A股盈利增速下降。过去一段时间内,市场普遍下调GDP全年增速预期;而随着近期各地限产限电政策的加速,GDP增速预期可能进一步下调。与此同时,部分个股盈利预测也同步出现下调,企业盈利出现趋弱迹象,这也构成了指数层面阶段性顶部。其次,从流动性层面来看,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流动性环境的宽松难以边际收紧,货币政策后续不排除为了稳增长而进一步积极。因此,尽管经济下行预期削弱了基本面支撑,但在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下,市场可能将继续维持震荡,投资重点仍然在于配置而非仓位。
配置策略上坚持平衡风格。
第一,关注景气成长行业的再布局机会,如新能源、光伏、科技、军工等高景气板块如遇大幅调整大概率是比较好的布局机会。总体来看,景气成长再次崛起的时机可能会在流动性再次放松的四季度中后期。原因一,资金往往会在每年年底开始布局第二年高增长的板块;原因二,四季度中后期随着经济的走弱,稳增长压力加大下,流动性预计将再次放松;原因三,从历史复盘来看,在有产业周期支撑的阶段性扰动中,当前景气成长板块调整空间基本到位,但调整时间仍然不足。
第二,消费价值板块的龙头企业。经济趋弱背景下,消费白马稳增优势重新凸显,过去几年茅指数的上涨部分原因是整体上市公司盈利无增长的环境下,消费龙头年均10-20%的稳定增速具有很强吸引力,市场给予其较高的确定性溢价。我们认为这一情况大概率将再现,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盈利普遍下降,预计明年全A非金融的利润增速可能仅有0-10%,而消费龙头大概率仍可实现稳定增长,同时经过前期调整,茅指数目前PE-TTM为34.5倍,2022年动态PE回落至26倍左右,已处于过去几年中枢位置,估值性价比凸显,稳定性优势再次体现。
第三, 新旧基建。对于经济下行带来的稳增长预期,在房地产监管易紧难松的情况下,基建预计要承担更多的稳增长任务,关注新旧基建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第四, 大金融板块,券商与金融IT性价比较高,在权益类公募基金大发展引领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和北交所建立下新的增量业务收入有望提升的双重支撑下,可关注券商板块的配置机会;而借鉴科创板成立对金融IT带来的增量业务来看,金融IT后续的成长空间可能较大。
一、市场回顾
1.基础市场
上周,沪深两市涨跌互现。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收于3269.97点,涨41.91点,涨幅为1.30%;深成指收于12394.02点,跌16.99点,跌幅为0.14%;沪深300收于4238.23点,跌10.29点,跌幅为0.24%;创业板收于2737.31点,跌23.18点,跌幅为0.84%。两市成交49302.63亿元。总体而言,小盘股强于大盘股。中证100下跌0.53%,中证500上涨1.50%。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5个行业上涨。
其中,环保(申万)、计算机(申万)、传媒(申万)表现居前,涨跌幅分别为5.00%、4.88%、4.77%,建筑材料(申万)、电力设备(申万)、农林牧渔(申万)表现居后,涨跌幅分别为-1.11%、-1.59%、-1.60%。
上周,欧美主要市场普遍上涨,其中,道指上涨1.95%,标普500上涨2.55%;道琼斯欧洲50 上涨1.99%。亚太主要市场普遍上涨,其中,恒生指数上涨1.53%,日经225指数上涨4.20%。
数据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海外数据截止2022-7-24
图1:上周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
数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止2022-7-24
2.基金市场
上周,国内基金涨跌不一,其中涨幅*的是QDII型,涨幅为2.38%,跌幅*的是股票型基金,涨幅为-0.03%。
上周各类基金平均净值涨跌幅
数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止2022-7-24
上周,权益类基金表现较好的是金鹰科技创新和国金量化多因子等;混合型基金表现较好的是华夏磐益一年定开和金信转型创新成长等;封闭式基金表现较好的是华安张江光大园REIT和博时研究优选A等;QDII式基金表现较好的是广发全球精选人民币和华宝标普美国品质人民币A等;指数型表现较好的是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和国泰中证动漫游戏ETF等;债券型表现较好的是天弘添利C和金鹰元丰等;货币型表现较好的是广发理财7天A和工银瑞信60天理财B等。
二、近期焦点
欧央行超预期加息50bp,正式退出负利率时代
7月ECB议息会议决定将欧央行的三个关键利率上调50bp,自2022年7月27日起,欧元区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便利和存款便利的利率将分别上调至0.50%、0.75%和0.00%。欧央行上一轮加息周期可追溯到2011年,而最近一次单次加息幅度达50bp的时期为2000年初。除利率决议外,ECB宣布维持此前的资产购买计划,对APP(债券购买计划)到期债权的全部本金进行再投资,抗疫紧急购债计划(PEPP)再投资将至少持续到2024年底。议息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拉加德表示,欧央行将放弃前瞻指引,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将“依赖数据”逐月决定。
7月LPR报价如期持平
7月20日央行发布的7月LPR报价环比持平,其中1年期、5年期以上LPR分别保持在3.7%、4.45%不变。继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分别调降1年期LPR报价5、10个基点,以及今年5月意外调降5年期以上LPR报价15个基点之后,LPR连续2个月保持不变。
李克强表示不会为了过高增长目标而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
7月19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视频特别对话会。李克强强调,近年来我们直面市场主体需求实施宏观政策,通过稳市场主体稳住了就业、增加了居民收入。我们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针对性,继续着力帮扶市场主体纾解困难,留住经济发展的“青山”。宏观政策既*有力又合理适度,不会为了过高增长目标而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超发货币、预支未来。要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争取全年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
二、好买观点
1.股票型基金投资策略
市场进入经济预期的消化期。随着7月以来高频经济数据修复的斜率趋缓,市场正在逐步调整对于经济复苏的预期。7月经济数据的公布和以及上市公司Q2业绩的逐步验证将使得市场进一步回归基本。
地产修复节奏开始放缓。7月上旬样本城市新房销售量为5.9万套,同比下降45.2%,此前的6月和5月分别同比下降11.2%和45.9%;样本城市的二手房销售量为2.0万套,同比下降14.4%,此前的6月和5月分别同比下降2.0%和19.7%。6月末开发商的集中推货、全国散点疫情以及局部出现的延期交付共同导致7月以来房屋销售数据明显走弱,地产修复节奏有所放缓。
上市公司盈利预期可能面临下修。截至7月19日12时,36.29%的公司完成2022年中报业绩预告披露。其中,业绩预增的公司有529家,占比*,为30.13%;业绩略增、续盈和扭亏的公司占比分别为5.13%、0.85%和5.98%;业绩首亏、续亏、预减、略减和不确定共1017家,占比57.92%。未来中报业绩不达预期的可能性可能升高,未来盈利预期可能被下修。
高通胀、快加息背景下美国经济“硬着陆”风险加大。当前美国经济的症结主要源于美联储在高通胀的压力下不得不快速且大幅地加息,而这将使得美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显著增加。而其他海外经济体也同样存在隐忧。这将导致外需进一步放缓。
短期中小盘股活跃,主题轮动、轮涨补涨加速,但随着赚钱效应扩散至高位,行情演绎的阻力加大。这种情况下,应结合业绩预期、估值匹配与拥挤度,综合考虑布局方向。
2.债券型基金投资策略
上周中债总财富指数收于213.5556,较前周上涨0.19%;中债国债总财富指数收于210.9426较前周上涨0.18%,中债金融债总财富指数收于217.7343,较前周上涨0.19%;中债企业债总财富指数收于216.3374,较前周上涨0.23%;中债短融总财富指数收于192.0875,较前周上涨0.08%。(数据Wind)
中债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显示,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9036%,上行1.99个基点,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7870%,上行0.13个基点;银行间一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9.08个基点,银行间三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7.71基点,五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10.88个基点,分别为2.2126%、2.7417%和3.1056%;一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9.08个基点,三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7.46个基点,五年期AA级企业债收益率下行8.87个基点,分别为2.4435%、3.0943%和3.7860%。(数据Wind)
资金面:本周央行公开市场累计进行了280亿元逆回购操作,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共有15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130亿元。下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28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120亿元、70亿元、30亿元、30亿元、30亿元。7月22日,R001加权平均利率为1.2672%,较上周跌1.4个基点;R007加权平均利率为1.5669%,较上周跌2.02个基点;R014加权平均利率为1.777%,较上周涨11.13个基点;R1M加权平均利率为1.8737%,较上周跌2.04个基点。7月22日,shibor隔夜为1.194%,较上周跌1.7个基点;shibor1周为1.635%,较上周涨4.2个基点;shibor2周为1.642%,较上周涨7.9个基点;shibor3月为1.893%,较上周跌8.4个基点。7月以来,央行的逆回购操作变得更加*灵活,操作规模从100亿的整数倍变成10亿的整数倍,且变动频率增加,当前环境下,逆回购操作数量变化不能代表货币政策的转向,而逆回购利率、DR007、MLF利率和LPR等资金价格更能代表货币政策方向,短期公开市场的变动只是调节市场利率的一种方式。(数据Wind)
经济面/政策面: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7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45%,均与5月和6月数据持平。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7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45%,均与5月和6月数据持平。近期市场是有LPR“降息”预期的,但从信贷数据来看,6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已降至4.16%,5月份的新增人民币贷款由4月份的同比少增扭转为了同比多增,6月份的同比增幅进一步扩大。这表明上一次LPR调降等多项信贷刺激政策仍在效果释放的过程中,在信贷实际数据较好且经济数据也在持续恢复的情况下,再次下调利率的可能性较低。
7月15日,央行等额续做1000亿元1年期MLF,中标利率2.85%,保持不变。LPR利率与MLF挂钩,在MLF利率未做调整的背景下,7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没有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二季度以来,在供需有所失衡、存贷两端双重挤压下,银行净息差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短期内LPR报价再次下调的动力不强,但在未来较长的时间窗口内,1年期LPR调降概率低,5年期以上LPR调降仍存空间。(数据Wind)
债市观点:本周央行公开市场累计进行了280亿元逆回购操作,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共有15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130亿元。下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28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120亿元、70亿元、30亿元、30亿元、30亿元。经济数据方面,7月份的1年期和5年期的LPR报价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来自于7月份的MLF利率维持不变以及当前银行较大息差压力下主动降低LPR的意愿也较弱。下半年来看,随着7月份美联储加息在即,全球各国面临通胀压力下,中国很难再次下调MLF,所以1年期LPR下调可能不大,但近期断供风波以及地产销售走弱以及居民中长期贷款比例以及尚未修复的背景下,5年期LPR存在下调可能。债市供给方面,下半年债市供给以政金债为主,对整体供需关系影响影响较政府债而言较小,所以下半年长端供给量会较为稀缺。目前经济整体仍处于恢复阶段,虽然近期各地反复的疫情导致国内经济增长中枢下移,但经济逐步修复的节奏仍旧制约了利率的下行空间。货币政策稳字当头基调不改,但也面临着多元的制约,短期预计仍将保持宽松但可能逐步收敛,短期债市预计仍将维持震荡。
3.QDII基金投资策略
22H1恒生指数的表现优于全球多数权益资产,体现一定韧性。当下市场担忧海外因素还会制约港股表现,但美联储加息、美债利率、美元流动性等海外风险不会是港股趋势上行的主要掣肘。本周港股市场反弹,考虑到现阶段全球多数市场波动较多,港股大盘回暖的流畅度仍将一定程度受外盘波动影响;预计在出现新一轮顺畅的右侧行情之前,港股市场整体仍将维持超跌反弹和震荡反复相结合的相对复杂的走势。22H2中国经济复苏,基本面改善将是港股核心驱动力。中期港股上行趋势更为确定,但暂时需要等待基本面复苏更确定的信号,后续上行空间将取决于盈利实质性的上修幅度。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本资料仅为宣传用品,本机构及工作人员不存在直接或间接主动推介相关产品的行为。
Wind数据显示,中银证券科技创新3年封闭运作、红土创新科技创新3年封闭运作等基金的折价率超过9%,相当于打了九折。此外,东方红恒阳五年定开、南方瑞合三年、东方红睿泽三年定开等折价率均在8%以上。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创新型封闭式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创新型封闭式基金、泰达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