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盈基金(股票002125)宝盈基金管理

2022-08-17 19:00:38 基金 group

宝盈基金



本文目录一览:



8月10日中触媒(688267)涨9.39%,收盘报36.81元,换手率4.1%,成交量1.51万手,成交额5350.06万元。该股为大气治理、国六排放标准、环保概念热股。资金流向数据方面,8月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10.22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346.5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656.81万元。融资融券方面近5日融资净流入118.76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11.32万,融券余额减少。

重仓中触媒的公募基金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6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49.62。

根据2022半年报公募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公募基金共8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为宝盈祥泰混合A。宝盈祥泰混合A目前规模为2.47亿元,*净值1.1523(8月9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05%,近一年下跌1.1%。该公募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蔡丹 卢贤海。蔡丹在任的基金产品包括:宝盈中证100指数增强A,管理时间为2017年8月5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62.23%;宝盈祥瑞混合A,管理时间为2021年6月12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28%;卢贤海在任的基金产品包括:宝盈安泰短债债券A,管理时间为2021年11月26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2.8%;宝盈盈旭纯债债券A,管理时间为2021年11月26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0.69%;宝盈鸿盛债券A,管理时间为2022年4月23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3.45%。

宝盈祥泰混合A的前十大重仓股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股票002125

2020年11月17日APP讯,湘潭电化(002125)急速拉升0.45元,涨幅6.21%,成交量1129.34万股,成交额8544.39万元,换手率2.04%,振幅4.83%,量比14.09。

昨日(2020-11-16)该股净流出金额-368.53万元,主力净流出-309.70万元,中单净流出-170.92万元,散户净流入112.09万元。

最近5日主力增减仓(万元):

最近一个月内,湘潭电化共计登上龙虎榜0次,表明湘潭电化股性不活跃。

公司主要从事电解二氧化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

截止2020年9月30日,湘潭电化营业收入8.941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0.862万元,较去年同比减少75.1386%,基本每股收益0.031元。

风险提示:个股诊断结果通过运算模型加工客观数据而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宝盈基金管理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这句形容*的人才会跟随能够发挥自身才能的明主做事的古语,放在当下的公募行业亦不为过。

再现绩优“舵手”离职

距离上一位权益类基金经理离职不过2个月,宝盈基金旗下再有“舵手”离场。5月15日,宝盈基金发布宝盈鸿利收益灵活配置混合、宝盈研究精选混合、宝盈先进制造灵活配置混合共3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根据公告内容不难看出,相关基金的原基金经理李进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并于5月15日离任3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此后,由共同管理的其他基金经理肖肖和张仲维分别继续管理。

公开数据显示,李进自2013年8月加入宝盈基金,至今已近8年,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自2016年10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一职,先后任宝盈策略增长混合、宝盈鸿利收益灵活配置混合等5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累计任职4年有余的背景下,任职期间*回报高达246.6%,其余多只基金也在任职1-3年期间,创造了72%-211%不等的任职回报,可谓*。而且李进不仅业绩好,在业内的风评也较佳。据一位公募从业人士评价称,李进人品好、踏实,还很顾家。

值得一提的是,除李进外,今年3月,宝盈基金旗下另一位加入近8年,任职才刚满2年的基金经理郝淼也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据悉,郝淼任职期间的*回报为183.83%,也一度被市场所看好。另外,若从近半年看,宝盈基金旗下还有一位基金经理曹潜于2020年11月27日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数据显示,曹潜曾任职达2年的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股票也曾实现154.75%的任期回报。

缘何近期频频出现绩优基金经理离职,又是否会对相关产品的未来运作造成影响?宝盈基金在接受

在财经评论员郭施亮看来,近期市场背景下,基金经理离职出走,一方面可能与同行竞争高薪抢人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之前市场行情比较好,部分基金经理获得比较好的报酬,或者从公募转向私募,以期获得更好的人生突破点不无关系。总体来看,市场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基金经理的去向以及行业人才抢夺的程度。

南方某大型公募内部人士则认为,随着国内公募行业发展走向成熟,各方面的资源也正逐步向头部机构集中,这既反映在规模上,也反映在人才上。而头部机构凭借各方面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强化自身实力,并为投研服务,也能更好地成就基金经理。受此影响,中小型公募人才逐步流失,甚至持续加速的情况就可以想象的到了。

规模骤降垫底“同级生”

事实上,近期困扰着宝盈基金的,不只有投研人才的流失,还有规模的下滑。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宝盈基金成立于2001年5月,时至当下已整整长达20年。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机构的总管理规模却仅约为588.11亿元,较2020年末的674.72亿元环比下滑12.84%。若仅关注非货币基金的情况看,则同期数据自570.52亿元缩水至437.1亿元,降幅约为23.39%。

具体到各细分类型基金的规模变化情况看,股票型基金规模下滑最为明显,由122.54亿元降至53.48亿元,降幅约为56.36%。同期,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管理规模也双双缩水,下降幅度分别为17.21%和8.68%。

需要注意的是,非货币规模的明显下降,使得宝盈基金在全行业规模排名环比明显下滑,由2020年末的第52位降至今年一季度末的第60位。另外,这一数据更远低于曾与宝盈基金同年成立的其余4家公募基金公司。

数据显示,同样成立于2001年,成立至今已近20年的公募基金公司还有易方达基金、银华基金、长城基金和融通基金。从4家基金公司*一期的非货币基金规模情况看,易方达基金和银华基金分别约为9346.13亿元和2211.66亿元,遥遥领先。长城基金和融通基金虽然相较前者略显弱势,但规模也达到了767.33亿元和653.28亿元。

对于一季度非货币管理规模下滑的原因,宝盈基金在回应

郭施亮坦言,一季度非货币规模环比下滑,可能与市场环境因素、管理人的基金资产管理能力以及一季度投资回报预期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因为对多数投资者而言,也是抱着“一夜暴富”的梦想快速涌入,却很少愿意陪伴基金成长壮大,尤其在市场表现不佳时,基金投资者赎回需求明显增加,也导致了部分基金公司的规模缩减。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指出,今年春节之后,A股市场大跌对基金,尤其是权益类基金的规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还导致新基金的发行规模较小,以及基金申购少赎回多的情况发生,从而也使得部分基金公司的规模缩水。

未来发展多题待解

虽然今年一季度的基金规模变化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出现较大波动,不过,

就非货币基金规模情况而言,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宝盈基金曾在2007年三季度A股第一轮“牛市”前后实现了219.72亿元的阶段高点,但随后迅速下跌,并在2010-2013年期间维持在100亿元附近。直至2014-2015年第二轮牛市来临之际,宝盈基金非货币基金规模再度冲高,并一度突破600亿元,创下647.04亿元的历史高点后,继续震荡走低,2017-2019年区间则在100亿-200亿元附近来回波动。

前述公募内部人士直言,影响一家公募规模增长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业绩表现,只有给持有人带来好的投资体验才能不断增强黏性。同时,产品布局和渠道影响力也是重要一环,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产品覆盖的范围小且不被渠道方认可,那么规模持续增长的难度也很大。此外,人才激励政策尤为重要,毕竟基金公司的核心是人才,*的管理业绩背后,需要不断吸纳优质的投研人才。

正如该内部人士所说,据公开数据显示,虽然宝盈基金成立至今已达20年,但旗下成立超5年,甚至是10年的产品数量较少。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宝盈基金旗下有数据统计的5年以上的基金共15只(份额合并计算,下同),10年以上为8只。相较之下,同在2001年成立的易方达基金在这一区间可纳入统计的基金则分别达到85只和25只。

郭施亮表示,若一家机构成立时间较长,却规模发展缓慢,可能与自身的资产配置能力有关,这时可以选择变更基金经理,或者高薪寻找更好的基金管理人才,来提升基金净值的投资回报预期。只有投资回报能力得到持有人的认可,才有望吸引更多的资金涌入,从而促进基金规模的壮大。

不过,在前述公募内部人士看来,当下中小型公募想要弯道超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一般能够被市场关注,在行业内占得一席之地的通常是两类公司。一类是‘大而全’,即管理规模大、产品覆盖面广,且有长期品牌影响力的头部机构。另一类是‘小而美’,即虽然管理规模较小,但自身在某个细分领域具备一技之长的中小型机构。不过,随着公募行业发展得越发成熟,小而美的机构也正在分食其他机构的‘蛋糕’,并逐步成长,且头部机构的资源把控也更加强势,想要短期内能分得一杯羹,并不容易。”




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和讯基金消息 3月20日,宝盈基金发布《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公告显示,杨凯出任宝盈基金总经理。

资料显示,杨凯自1993年7月至1998年6月在湖南工程学院担任教师,1998年7月至2001年8月在振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销售经理。2003年7月至2016年8月在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作,历任市场开发部总监、特定客户资产管理部总监、公司总经理助理、研究部总监、基金经理、公司副总经理。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在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任公司总经理。2019年3月加入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过去的辉煌能否点亮今天的迷茫?

杨凯曾见证过宝盈基金的辉煌,在时任总经理汪钦的带领下,宝盈基金曾打造出了以公募一姐王茹远,以及其后被称为“四小龙”的杨凯、彭敢、盖俊龙、张小仁为代表的权益投研团队。

彼时,宝盈基金一路高歌猛进,业绩规模双丰收,王茹远管理的宝盈核心优势混合基金在2013年以56.40%的收益率斩获混合型基金收益*,而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更是在2015年底接近800亿元,在105家公募管理人中排名第28位。

内部混乱成顽疾

一家公司的衰败往往是从内部的管理混乱开始的。2010年,宝盈基金旗下宝盈资源优选,在分红时错把默认的现金分红惯例改成红利再投资,涉及客户约4600人,涉及份额约4000万份,最终公司不得不宣布对此失误形成的基金份额进行回购。同年,宝盈基金还因股东之间的内讧而使得总经理陆金海下课,还因此被证监会召集高管谈话,处于危局。而汪钦正好于这一年11月加入该公司任总经理。

作为宝盈基金的功勋人物,时任总经理汪钦却在2012年陷入“举报门”。当时,一位自称宝盈基金员工的网友揭发总经理汪钦在管理方面的8大问题,并希望媒体与有关监管部门进行监督。这些问题包括:大量的人才流失却被轻描淡写;强行插手干预投资,不断提供所谓“优质股票”;研究部在研究的股票大部分都创新低的情况下,去年居然还可以得到公司的大奖;一再压缩公司的各项费用,却把面子工程(公司的周年庆典等)做得声势浩大。信件中,该员工指出,宝盈基金=“有魄力”的汪钦+专户部没做过投资的“办公室主任”+研究部没做过研究的“市场部经理”+投资部没魄力的总监+投资部没做过投资的一些基金经理。总经理汪钦用不负责任的方式管理宝盈基金。当年宝盈基金对此事的回应是,希望用业绩说话,而不是拿一些公司内部工作安排来说事。

近期,宝盈基金原督察长孙胜华与宝盈基金长达三年之久的劳动合同纠纷案,再次将宝盈基金推到了风口浪尖。中国裁判文书网日前公布的二审判决书显示,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处理结果正确,应予维持。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最终,宝盈基金胜诉:即孙胜华诉请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赔偿工资收入损失,没有事实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这份判决书披露了大量未被公开的细节。在判决书中,孙胜华要求宝盈基金赔偿200万元工资损失。在孙胜华看来,解雇并非旷工这么简单,而是因为此前自己曾实名举报时任公司总经理汪钦“坐庄”套利近亿元,遭其打击报复。

上诉指控是否属实我们无从判断,但宝盈基金内部管理的混乱可见一斑,而管理的缺失终将会酿造出恶果,2010年,因被深圳证监局现场检查出大股东违规代持问题,宝盈基金被勒令停发新产品三年。此后的三年,宝盈基金并无新品发行,发展一度陷入困局,停滞不前。2014年其新品发行解禁后,加上权益类基金业绩的领先,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突飞猛进,在2015年底接近800亿元。

但距离上次宝盈基金新品发行解禁仅仅两年,2016年4月15日,证监会通报了近期证监会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年度专项检查的结果,以宝盈基金为首的几家公司接到了处罚通知书。证监会指出年度专项现场检查中发现部分公司在以下方面存在违规:一是公司内部基金投研、异常交易监控落实不到位;二是对部分客户未严格执行适当性管理;三是开展业务有误导性陈述;四是基金销售业务人员未取得基金销售资格;五是部分资管机构存在问题。有鉴于此,宝盈基金再次遭到了公募产品注册申请暂停三个月的处罚。

人才持续流失

企业内部管理混乱总会伴随着人才的流失。宝盈基金原副总经理储诚忠、杨凯分别于2016年4月、8月离职,储诚忠于2016年8月12日任职国投瑞银基金(博客,微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凯则于2016年10月20日出任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1月26日,汪钦因个人原因辞职,离任宝盈基金总经理。同年,宝盈基金明星基金经理也相继出走,2017年1月,彭敢离职去往东吴基金,担任东吴嘉禾优势精选(580001)混合基金经理,2017年3月,张小仁正式从公司离职。2017年底,随着盖俊龙离职,宝盈基金“四小龙”时代宣告结束。

在汪钦离职后,原博时基金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张啸川自2017年4月14日期空降担任宝盈基金总经理一职。公开信息显示,张啸川曾在证监会多个部门工作过。2015年离开证监会后担任博时基金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选择这样一位领导担任基金公司总经理,宝盈基金希望挽救颓势的意向十分明显。张啸川上任后,对宝盈基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根据其在201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在公司整体战略上,以“三大改革、两项保障、一个协同”为工作主线。三大改革包括:投研体系改革,重点是树立以深度基本面研究为基础、注重安全边际,追求可持续、可复制、可归因的阿尔法,坚决反对以过度风险暴露为代价追求短期业绩排名,坚决反对基金经理通过勾兑、抱团和不公平交易获得超额收益;市场体系改革,重点是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切实维护客户利益,不开展脱离产品实际的宣传和推介,同时优化客户结构,提高机构客户占比和互联网金融的获客比重;产品体系改革,重点是完善产品布局,改变过去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提高固定收益类产品和量化产品的比重。“两项保障”就是以提高合规风控水平和运营管理能力作为工作保障,“一个协同”是积极参与股东产融结合和融融结合,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业务协同。

但是张啸川的改革并未给宝盈基金带来显著的成效,据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2017年年底,宝盈管理规模回升至493.27亿元,较2016年增长40.6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规模的增长完全来源于货币基金作出的贡献,该公司货币基金规模由2016年底的174.09亿元,到2017年底增长至306.55亿元,相反的是,该公司非货币基金规模由2016年底的278.53亿元,下降至2017年底的186.72亿元。2018年以来,宝盈基金的规模又呈现出下滑态势,截止到2018年年底,其管理规模为268.27亿元,较一年前缩水了225亿元。

总资产净值(亿元)
公司名称截止日期全部非货币货币市场型
宝盈基金2019年第1季273.04137.63135.41
宝盈基金2018年第4季268.27132.86135.41
宝盈基金2018年第3季321.60145.68175.92
宝盈基金2018年第2季299.05152.84146.21
宝盈基金2018年第1季408.36170.99237.37
宝盈基金2017年第4季493.27186.72306.55
宝盈基金2017年第3季387.18197.74189.44
宝盈基金2017年第2季345.06209.26135.80
宝盈基金2017年第1季333.78237.8695.92
宝盈基金2016年第4季452.62278.53174.09
宝盈基金2016年第3季501.56325.54176.02
宝盈基金2016年第2季556.04366.08189.96
宝盈基金2016年第1季719.04382.95336.09
数据同花顺iFinD

2018年12月29日,宝盈基金发布了公司*管理人变更公告,公告称公司总经理张啸川因个人原因辞职,总经理一职由董事长李文众代任。这则离职公告也宣告了张啸川在宝盈基金改革的失败。张啸川离职的消息也引发业界关注,业内人士评价张啸川称,他是一位挺有想法、挺有干劲的*,但因为种种原因,在宝盈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曾对媒体表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如果股东方比较强势,则可能会面临股东方和管理层在利益层面以及公司战略层面发生冲突,这种情况会带来公司运行的困境。

张啸川在201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言,自觉维护股东文化是践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也是一位合格职业经理人的必然使命。或许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张啸川面对强势股东方的无奈。

老将回归能否挽回颓势

作为一名公募老将,杨凯的基金从业经验超过15年。其公募生涯起步于宝盈基金,2003年7月至2016年8月,他历任宝盈基金市场开发部执行总监、特定客户资产管理部总监、研究部总监、副总经理等职务。2016年9月加入中融基金,同年10月出任总经理职务,于2019年2月11日离职。3月20日,出任宝盈基金总经理。

杨凯在任期间,中融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获得明显提升,2018年末达到607.35亿元,较其上任前2016年二季度末规模450.31亿元,增长34.9%。不过,这些规模增量主要来自货基和债基,股基和混基等权益类产品规模不增反减。

总资产净值(亿元)
公司名称截止日期全部非货币货币市场型保本型
中融基金2019年第1季628.15218.95409.20--
中融基金2018年第4季607.35198.15409.20--
中融基金2018年第3季682.15154.00528.16--
中融基金2018年第2季533.99126.77407.220.88
中融基金2018年第1季534.76140.96393.800.90
中融基金2017年第4季513.25113.64399.611.01
中融基金2017年第3季541.14108.49432.651.31
中融基金2017年第2季410.83113.26297.571.55
中融基金2017年第1季425.17121.10304.071.71
中融基金2016年第4季419.9894.74325.245.63
中融基金2016年第3季372.48101.73270.756.06
中融基金2016年第2季450.3173.33376.986.20
中融基金2016年第1季298.5477.78220.766.42
数据同花顺iFinD

在2018年中国资产管理论坛暨中国公募基金20周年行业峰会上,杨凯将中融基金的发展模式总结为“3+2”。“3”是指股东支持、内部稳定和机制灵活。“2”是指商业模式的铺垫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而该发展模式的关键元素恰恰是宝盈基金之前所缺失的。他的重新回归,能否带领宝盈基金走出困境,使得宝盈基金名副其实,真正成为股东方以及投资者的持续盈利的聚宝盆,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本篇文章的更多报道,我们已在【和讯财经APP】上刊登,应用商店搜索“和讯财经”,下载并参与猜指数活动赢取京东卡和万元现金大奖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宝盈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宝盈基金、股票002125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