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智通财经APP获悉,8月9日,在第29届国际核工程大会上,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表示,预计在2022年至2025年间,中国将进一步加快扩大装机规模,保持每年6-8台核电机组的核准开工节奏,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7000万千瓦左右;到2035年,中国核电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达到10%,相比2021年翻倍。中信证券指出,核电作为清洁的基荷电源,有望在能源转型与“双碳”建设过程中,实现稳健发展。目前我国核电建设三代技术大规模推广、四代技术储备领先,未来核电产业链(上游原料、中游设备、下游运营商)发展值得长期关注。
核电是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从第一座核电站建成至今,核电技术发展已经历四代主要技术变迁。目前处在第三代技术广泛商业化应用,第四代技术加速储备与示范应用阶段。我国装机容量20万千瓦的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是全球首座将四代核电技术成功商业化的示范项目,已于2021年12月20日成功并网发电。
我国核电发展起步较晚,但自21世纪初国家理顺核电发展机制后,在政策主导下,我国核电发展速度跃居世界第一。2010-2021年,我国并网核电装机量年复合增速高达15.5%。根据中国核能协会,2021年12月全国并网核电容量达到4977万千瓦,2021年1-12月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4071.41亿千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5.02%。据王寿君介绍,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在运核电机组54台,总装机容量为5578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在建及核准核电机组23台,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核电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王寿君表示,目前,中国已拥有“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第三代核电技术,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研发持续推进,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开工建设,钠冷快堆、熔盐堆、聚变堆等先进核能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获得新突破。
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核电安全监管司司长汤搏谈到,数个全球新一代核电堆型,如AP1000堆型、EPR 堆型、华龙1号堆型和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的首堆在中国建成并投入运行,中国在运核电厂的安全运行指标也不断提高,居于国际先进行列。
但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核能发电占比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依然是以煤炭为主,目前核电占我国能源结构的比例较低,装机口径占2.24%,发电口径占比4.86%,与欧盟和美国的27%和18.91%核电发电占比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019年,我国核电机组结束了三年的“零核准”,将核能发电重新加入规划。2021年以来,政策导向更为积极,由此前的“稳妥推进核电发展”,转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动核电项目建设”2022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6台核电机组项目,是近年来核准最多的一次。今年6月16日,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保能源安全方面,要抓紧开工建设一批核电、水电项目。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十四五”期间,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有望按照每年6-8台机组的核准节奏稳步推进;至2025年运行及在建项目容量规划达100GW,2035年核电装机量规划至200GW,据此测算,我国年均核电建设投资额将达到1036-1382亿元。
“十四五”期间,我国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作为世界三大主力电源之一,核电安全、经济、高效,可大规模替代煤电。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核电基本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相对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核电具有更稳定、容量大等特点,是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选项。今年以来,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等地纷纷将核电写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并列为2022年工作重点之一。
除了中国之外,欧洲各国正在加速启动核电项目,全球迎来核电新一轮建设高潮。核电作为碳中和时代能源安全的战略核心地位,已经得到世界公认。在全球“碳中和”形势下,根据联合国气候专委和国际能源署预测,2050年全球需要新增1000台以上的核电机组。
从产业链上看,核电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部分,上游主要指核燃料、核材料供应以及核电设备两部分;中游主要指核电站建设与运营两部分;下游主要指乏燃料处理与核电站维修两部分。其中,核燃料、核电站建设运营以及核电设备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核岛设备基本由国企垄断,民营企业主要在细分零部件领域积极布局,如核电阀门、线缆、辅助系统等。核电站投资中设备、基建和其他投资的比例分别为50%、40%及10%,设备投资占比近半成。在核电设备投资中,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以及辅助系统设备的投资比例分别为58%、22%及20%。据此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核岛设备市场规模约为300-401亿元/年;常规岛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14-152亿元/年;辅助系统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04-138亿元/年。
中信证券认为,在“双碳”发展与稳增长双重背景下,建议持续关注我国核电的建设与发展,根据产业链自上而下梳理布局标的,重点推荐常规岛、核岛设备龙头东方电气(A+H),以及运营商“双寡头”中国核电、中国广核(A+H)。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标的江苏神通、佳电股份、中国核建、兰石重装等。
相关概念股:
中广核矿业(01164):公司收购了在哈萨克斯坦的奥塔雷克公司49%的股权,将权益储量翻倍至超过37000吨铀,天然铀是核燃料原材料。
中国核电(601985.SH):国内核电运营“双寡头”之一,截至6月底,公司核电控股在运机组25台,装机容量2371万千瓦。
中国核建(601611.SH):国内核电建设领域龙头企业,核电工程建设是公司核心业务,具备多种核电机型自主化建造能力。
沃尔核材(002130.SZ):2021年新增多个核工业领域的中标项目,合计签订合同金额人民币6000余万元,公司表示将抓住核工业发展契机,持续重点推广核级电缆附件产品。
江苏神通(002438.SZ):已开始布局乏燃料后处理专用设备产品线,投资建设 “乏燃料后处理关键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并已取得订单。
海欣食品(002702.SZ)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0万元至2,45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600万元至2,1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基本每股收益0.0406元/股至0.0510元/股。
2022年公司调整管理模式,降本增效,促进产品销售,巩固和强化餐饮、特通和下沉市场开拓成果。同时为消除季节性对公司的不利影响,推出新品,改善公司产品结构,2022年上半年实现盈利。
4月1日丨今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介绍,今年会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我国现有运行和在建核电机组56台,机组数量已达到世界第三位。中国将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继续发展核电。
该利好消息刺激刚一公布,核电板块便应声大涨,沃尔核材、合金投资、台海核电、中国应急、三钢闽光兰石重装等个股快速爆拉至涨停,中国核建、中国核电、海陆重工等纷纷跟涨。
(同花顺)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3月19日,受生态环境部公示当天受理漳州核电1号机组和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开闸的消息刺激,当天的核电概板块念亦开始过一轮的涨停潮,现在再次疯涨,可见市场对该行业的高度关注和长期信心。
从市场前景看,当前我国核电装机及发电量份额都很低,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核电市场确实足够让人期待。按照此前国家提出的核电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全国核电将投产约3000万千瓦、开工3000万千瓦以上,2020年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以此预计,每年将要开工6-8台核电机组。
根据《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在运核电规划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如果要实现上述目标,中国需要在2019至2020年开工建设30台单机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以目前主流的三代技术机组的平均投资额每万千瓦1.5亿元测算,有望释放年均超千亿元市场空间。
长期来看,《核电“十三五”发展规划及2030年战略》指出,到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达到1.2亿-1.5亿千瓦,在建5000万千瓦,对应核电市场每年仍将有千亿的增长空间。
因此,核电领域将是长期且有前景的确定性行业。由于核电行业涉及的公司很多,今天主要为大家来介绍下中国核建(601611.SH)的业务到底如何。
核电建设领域龙头
据公司资料,中国核建是我国核电工程建设领域历史最久、规模*、专业一体化程度*的企业,是国内*一家 30 余年来不间断从事核电工程建设的企业。
公司隶属于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正式登陆A股。上市之初,公司股价当月一连收获17个一字涨停板,*上涨至23.56元,相比IPO招股价(3.85元)涨幅超过6倍。
而在今年这一波的大牛市行情中,截止4月1日收盘,中国核建的股价累计上涨了46%,目前公司市值为252.53亿元,市盈率为27.4倍。
(富途证券)
1999年,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改组为中国核建集团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其中中国核工业集团承接了核电生产经营、核燃料循环与核技术开发等业务,中国核建集团则主要承担军工工程、核电工程等建设任务。2018年1月, 公司控股股东中核建集团拟与中核集团实施重组,重组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核集团。
截至2018年9月底,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核建集团,最终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控股股东中国核建集团共计持有公司61.78%股份,中国信达持有公司11.78%股份,系公司第二大股东。
目前中国核建主要业务包括军工工程、核电工程及大型工民建工程的建设。其中,军工工程是公司传统业务,承担着我国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和兵器等领域一大批国防军工高科技项目的建设,是我国国防军工工程的重要承包商之一。而基于军工及核电工程积累的建设经验,公司还积极拓展工民用工程建设业务,在石化、能源、冶金、建材、房屋建筑、市政和基础设施等多个行业承接多个大型工程。
同时,由于中核集团是我国三大核电项目开发商之一,拥有“核燃料-核技术-核项目-核环保”的核电运营全产业链,依托中核集团核电项目及海外市场拓展,因此公司能够获得更为稳定的国内或国际的工程建设订单。
核电工程建设领域优势明显,业务订单饱满
目前国内在运的43台核电机组中,除台山核电2号机组核岛土建以及阳江5、6号机组核岛安装工程外,其余机组核岛建筑安装工程均由公司承担。
公司拥有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自主化建造能力,具备AP1000、ERP、华龙一号等新一代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建造能力,可承建机型横跨二代、二代+、三代乃至四代核电技术。
公司下属中核二二公司、中核二四公司、中核华兴公司、中核二三公司、中核五公司等五家公司从事核电站核岛及常规岛土建和安装施工,国家核安全局要求的从事核电站核岛工程土建和安装的相关资质,至2015年底即已具备同时承担建设44台核电机组的能力,预计到2020年公司有望具备同时承担50台机组以上核电站核岛工程建造的能力。
截至2018年6月底,公司在国内已建成核电机组41台,在建核电机组15台,在国外已建成核电机组4台,在建核电机组2台。公司在核电工程建设领域优势明显,代表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水平,在国内核电工程市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截至2018年9月底,公司工民建工程新签合同订单586.79亿元,同比增长45.6%,占公司全部新签订单的87.8%,在核电发展趋缓周期下成为公司业务的重要业绩来源,未来亦有望与军工及核电建设业务保持协同发展。
预计2018年度净利润增长5.32%至13.54%
1月29日,中国核建披露年报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8.98亿元至9.68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5.32%至13.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6627.82万元到16633.18万元,同比增加8.64%到21.69%。基本每股收益0.34元至0.37元。
业绩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规模持续增长,新签合同及在执行合同订单较去年同期增加,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公司的营收增长,以及相对较低的净利率情况看,近几年公司的业绩随着很稳定但并不够吸引人。
据资料显示,导致中国核建近年业绩增长缓慢的*原因,是近年来我国核电在建项目减少叠加基建增速下滑。我国核电审批自2015年放行8台机组后即陷入停滞,2016年至今无新增核准机组,主要原因在于三代核电技术及安全性仍有待验证,以及近年电力供给相对过剩导致核电项目上马迫切性不足。2018年集中投产7台核电机组导致在建机组数量锐减,公司毛利率*的核电工程业务2018年新签订单仅49.44亿元,同比减少40.6%。
不过,随着今年来两会的吹风会及近期核电项目的重启,核电有望重启开启公司新一轮成长。目前中广核电力、中国核电和国电投待核准项目接近2400万千瓦,估算核岛土建安装市场空间接近400亿,开启公司核电业务新一轮成长周期。
同时,随着2016年来在建的核电项目在未来陆续进入验收阶段,这方面还会带来大量收人的确认,从而带来未来业绩的释放。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双碳”政策大背景,核能发电因其利用小时数高、碳排放低、使用年限长等优势,使得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国际能源署称若要实现净零排放
全球核电能力需翻番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一份新特别报告,随着世界应对全球能源危机,核电有可能在帮助各国安全过渡到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系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国际能源署(IEA)指出,为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确保能源独立,未来三十年全球核电容量需要翻一番,所有对该技术持开放态度的国家都需要建设新工厂。即便如此,到本世纪中叶,核能仅占全球电力结构的8%,而全球电力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十四五”期间
核电年均投资额预计超千亿
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依然是以煤炭为主,后续清洁能源水、风、光、核等均将在碳中和的政策下迎来发展机遇。目前核电占我国能源结构的比例较低,装机口径占2.24%,发电口径占比4.86%,与欧盟和美国的27%和18.91%核电发电占比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华创证券表示,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大环境背景下,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低碳电力和热能的重要来源,其经济环保的特性是碳中和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国家继续秉持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政策下, 结合“双碳”政策大背景,核能发电因其利用小时数高、碳排放低、使用年限长等优势,使得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核电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十四五”期间,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有望按照每年6-8台机组的核准节奏稳步推进;至2025年运行及在建项目容量规划达100GW,2035年核电装量规划至200GW。
据长江证券测算,假设“十四五”期间新建机组平均单台装机容量为1100MW,则我国国内年均投资额约为1036-1382亿元。
7只核电概念股业绩有望高增长
证券时报·统计,核电概念股6月以来平均涨幅8.11%,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智科技、中国核电、佳电股份、兰石重装、尚纬股份等股价下跌;盾安环境、永兴材料、应流股份、东方电气等4股涨超20%。
按照5家以上机构一致预测,永兴材料、吉电股份、应流股份、中国核电、江苏神通、久立特材、盾安环境等7股2022年净利润增速有望超20%。永兴材料获机构预测增速*,该公司是不锈钢长材龙头,近些年积极布局锂电新能源业务,7月4日盘中该股创下历史新高。
沃尔核材成功完成核电1E级K1类、K3类共七款核级电缆料的研发,其中K3类电缆料产品已通过核电电缆厂家试用,产品已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型式试验鉴定,核级电缆料的成功研制,标志着公司在核电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应流股份积极参与我国核电、油气装备和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国产化,是我国核电、油气和航空领域核心企业重要供应商。国内*研制成功并生产出多种核电站核岛和核动力关键部件,公司保持在我国阀门零件出口企业中出口额*、核电装备零部件交货量位列前茅。
中国核建在国内核电建设市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是全球*一家连续37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领先企业。公司打造的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送电成功实现并网。
中国一重在核电装备方面具备核岛一回路核电设备全覆盖制造能力,是中国核岛装备的*、国际先进的核岛设备供应商和服务商。目前我国大多数国产核电锻件、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由该公司生产。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分享内容,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黑幕调查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刚刚!两大“妖股”宣告复牌!最牛一个月暴涨4倍,“拉萨天团”接力爆炒,重要股东减持也没压住丨*通报!西安明起7天临时管控,暂停堂食,本轮毒株为奥密克戎BA.5.2丨美将取消对中国加征关税?刚刚,外交部回应!丨桂林市调查“超生调剂”事件,全州卫健局局长被停职!丨重磅!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通话丨“债茅”来了!石英转债突破千元,史上第二只,同期正股暴涨8倍!丨拜登将于本周宣布降低对华关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核电概念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核电概念股、002702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