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研究员|李慧君 编辑|LZ
被《欧洲货币》连续三年评为“中国*银行”的招商银行,在2021年里核心价值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成长性是否保持?
2021年招商银行营业收入3312.53亿元,同比增长14.04%;归母净利润1199.22亿元,同比增长23.20%。收入、利润这两项关键指标均创造历史新高值,且增长幅度近五年来*。
净利率36.48%,为近5年中*值;净资产收益率16.96%,为近5年中*值。
2021年招商银行现金分红每股1.52元,分红率33.00%。2020年现金分红每股1.25元,分红率33.02%。
二、2021年重要事项?
1、深化“轻型银行”战略,打造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链接全社会的资产和资金,构建以“大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数字化的运营模式+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为核心的3.0模式,做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人民美好生活的“连接器”
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业务理念,从自身资产负债表经营视角向客户资产负债表经营视角转变,从条线经营模式向融合经营模式转变,从独立体系经营模式向开放体系经营模式转变。
以全客群为基础形成客户循环链,以全产品为依托构建产品组合链,以 全市场为资源夯实资产资金组织链,以协同共进为目标构建区域发展链。
通过全面的业务协同和开放式经营,形成“财富管理 - 资产管理 - 投资银行”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实现飞轮效应。
2、2021年获得多项专业机构大奖,招商银行零售业务被称为“榜样银行”
英国《银行家》杂志2021年“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招商银行品牌价值210.44亿美元名列全球第10位;2021年全球银行1000强位居前20强。
荣获《亚洲货币》2021年“*全国性股份制私人银行奖”、“*代际传承奖”、“*产品开发奖”、“*家族办公室奖”,“年度*交易银行奖”和“*境内现金管理银行奖”。
荣获《欧洲货币》杂志2021年“中国*银行”,并成为这个奖项历史上*“三连冠”。
获得《亚洲货币》2021年“中国银行业*上市公司”、“中国*公司金融及投资银行奖”和“*并购融资银行奖”。
获得美国《环球金融》杂志2021年“亚太地区可持续债券领域杰出领导力”大奖。
3、战略客户、机构客户、同业客户、跨境客户、千鹰展翼客户、基础客户分层分类,聚集大财富管理平台
总行级战略客户,调动全行资源,通过对企业自身及其产业链、投资链的体系化经营,深化对客户及其所属行业的整体认知,总行级战略客户数326户18,较上年末增加38户。
机构客群以专项债服务为契机,探索为地方政府提供区域投融 资规划和研究咨询服务,参与区域重大项目实施落地,客户数4.31万户。
同业客群在行业属性、清晰客户画像基础上,将同业客户纳入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生态。
跨境客群以提供境内外市场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通过覆盖结算、交易、融资的线上化产品体系,打造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上的跨境业务服务平台。
千鹰展翼客户以需求为中心,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升级对千鹰展翼客户的服务内容,为客户提供“人才管理+资本助力+产业整合”多维服务。
基础客户结合“AI+人工”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以总分行中台为主导,数据驱动为核心,为百万量级中小微客户提供数字化经营服务。
4、拓展大客群,搭建大平台,构建大生态,打造“大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数字化的运营模式+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的 3.0模式
2021年招商银行零售客户1.73亿户,批发金融客户231.71万户。
启动”招阳计划“,搭建潜力基金经理成长平台,孵化并锁定优质的基金管理人。引入87家资管机构,月活跃客户数209.74万户。“招赢通”平台连接基金、券商、保险等资管机构94家。托管规模接近20万亿,资产管理规模突破4万亿。
三、战略上和产业上有什么变化?
2021年,提出打造“大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数字化的运营模式+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的 3.0模式。
1、拓展“大客群”,零售客户数1.73亿户,财富产品持仓客户4数较2020年增长29.68%,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数较增长18.38%。招商银行App累计用户数1.70亿户,掌上生活App累计用 户数1.27亿户。批发金融跟随聚焦新动能、绿色经济、优质赛道制造业、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产业自主可控,围绕核心企业及其产业链、投资链客户打造生态化获客与经营能力。
2、搭建开放的产品平台和运营平台,搭建潜力基金经理成长平台,孵化并锁定优质的基金管理人。
3、通过业务融合,打造条线和业务单元之间相互促进的“飞轮效应”,为客户编织丰富的生态场景。零售“一体”飞轮方面,推进借记卡和信用卡的融合获客、融合经营,信用卡、借记卡的“双卡”客户占比62.61%。“一体两翼”飞轮方面,批发与零售条线联动拓展,新增代发企业14.81万户,打通私行客户及其背后企业的服务需求,新发公募基金托管253只,托管规模4068亿元,新发公募基金托管只数和规模均列市场第一。
4、依托3.0发展模式,打造*财富管理银行、最强金融科技银行、*风险管理银行、* 客户体验银行和*社会责任银行。
5、受让平安信托和平安人寿合计持有的台州银行14.8559%的股份,支付人民币31.21亿元,受让后招商银行将持有台州银行24.8559%的股份。
四、三张表怎么样?
资产负债表:
1、2021年,招商银行资产总额92490.21亿元,同比增长10.62% ;其中,贷款和垫款总额55,700.34亿元,同比增长10.76%,占资产总额的60.22%。
2、负债总额83833.40亿元,同比增长9.86%,主要是客户存款较快增长;其中,存款总额63,470.78亿元,同比增长12.77%,占负债总额的75.71%,为招商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
3、资产质量指标:2021年,逾期贷款占比1.02%,同比下降0.10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0.91%,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 ;关注贷款率0.84%,同比上升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83.87%,同比上升46.19个百分点。
4、商誉:对收购招商永隆银行、招商基金等所形成的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不需计提减值准备。2021年,商誉减值准备余额5.79亿元,商誉账面价值99.54亿元。
5、资本充足情况: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6%、14.94%和17.48%,分别同比上升0.37、0.96和0.94个百分点。
6、负债质量指标:2021年流动性覆盖率164.82%,同比上升20.71个百分点;净息差2.48%,同比下降1个基点。
利润表:
1、营业收入2021年招商银行营业收入3313亿元,同比增长14.04%;其中实现净利息收入2039.19亿元,同比增长10.21% ;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273.34亿元,同比增长20.75% 。
2、零售贷款28693.58亿元大于公司贷款20956.64亿元36.91%,零售贷款利息收入1591.24亿元大于公司贷款805.75亿元97.48%。
3、公司客户存款38824.42亿元大于零售客户存款20910.31亿元85.67%,公司客户存款利息支出617.27亿元大于零售客户存款利息支出226.05亿元173.06%。
4、生息资产82196.98亿元利息收入3270.56亿元,计息负债77515.52亿元利息支出1231.37亿元,生息资产大于计息负债6.039%,由此产生的利息收入大于计息负债165.60%。
5、营业支出:2021年营业支出1,832.34亿元,同比增长9.17%。税金及附加、业务及管理费、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分别同比增长11.86%、13.42%、155.19%、1.68%。成本收入比33.12%,同比下降18个基点。
6、营业利润:2021年营业利润1,480.19亿元,同比增长20.69%;营业利润率44.68%,较2020年24.04%增长2.46个百分点。
7、净利润:2021年归母净利润1,199.22亿元,同比增长23.20%;净利率36.48%,较2020年18.84%增长2.76个百分点。
现金流量表:
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6.97亿元,净流出额同比减少2210.56亿元,主要是为投资支付的现金减少。
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3.59亿元,净流入额同比增加3011.46亿元,主要由于发行和偿还同业存单的净现金流入增加。
3、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为1820.48亿元,净流入额同比减少2392.80亿元,主要由于向中央银行借款减少,以及同业往来现金净流入减少。
五、产能、产品有什么变化?
在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框架下,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初心,建立战略客户、机构客户、同业客户、跨境客户、千鹰展翼客户、基础客户分层分类、专业专注对公客户服务体系。
1、推出一分钱起购的零钱理财服务 “朝朝宝”,兼顾收益率和流动性需求,并构建“月月宝”“季季宝”“半年宝”在内的“多宝家族”产品体系,丰富 零售客户可以选择的期限品种。
2、推出智能财富助理“AI小招”
3、构建了“招商银行TREE资产配置体系”,零售财富管理产品分为活钱管理、保障管理、稳健投资和进取投资四类,通过分析客户的资产情况和投资行为,形成科学、合理的“招财分”分数体系,结合市场情况,为不同财富属性的客户提供专业的财富管理建议。
4、私人银行客户 122064户,由原来聚焦于向高净值客户提供零售服务转变为向私行客户及其背后企业提供更多元的“人家企社”17综合服务。
5、洞察年轻客群需求,推出面向高校毕业生群体的“FIRST毕业生信用卡”,构建年轻客群获客与经营体系 ;通过开发“一键绑卡”“一键提额”等功能,不断提升客户支付体验;基于用户全生命周期,针对新户开展开卡、绑定和首刷等关键行为的促动,并结合饭票影票场景推出获客经营一体化的“两票见面礼”产品 。
6、总行级战略客户方面,调动全行资源,通过对企业自身及其产业链、 投资链的体系化经营,深化对客户及所属行业整体认知,并最终实现全行客户结构的优化。分行级战略客户构建账户管理体系、供应链业务体系,实现高效批量获客,推动分行级战略客户的深度经营。
7、机构客群以专项债服务为契机,探索为地方政府提供区域投融资规划和研究咨询服务,参与区域重大项目实施落地。
8、同业客群在行业属性、清晰客户画像基础上,将同业客户纳入本公司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生态,在提升财务价值的同时,更加聚焦同业客户平台价值,更有效地支持零售、公司业务开展。
9、跨境客群以客户视角创新设计组合产品,提供境内外市场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通过覆盖结算、交易、融资的线上化产品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内 外部生态合作伙伴的飞轮联动。
10、千鹰展翼客户以需求为中心,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为客户提供“人才管理+资本助力+产业整合”多维服务,提升对千鹰展翼客户的全生命周期、差异化、综合化服务能力。
11、基础客户结合“AI+人工”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以总分行中台为主导,数据驱动为核心,为中小微客户提供数字化经营服务。
六、技术和能力有什么变化?
打造“最强金融科技银行”为目标,践行开放与融合,着力建设招 行3.0模式下行业领先的信息系统,全面支持业务向3.0模式转型,强化金融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1、2021年招商银行信息科技投入132.91亿元,同比增长11.58%,占营业收入4.37%;研发人员达10,043人,同比增长增长13.07%。
2、深圳平湖云数据中心一期机房顺利投产,以深圳、上海两地三数据中心和深圳、杭州、成都三地软件中心的布局,支撑金融科技银行面向未来发展。
3、布睿智审核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各类复杂业务的智能审核,区块链新增场景14个,区块链生态进一步扩展。
4、金融科技创新项目新增立项559个,新增上线项目587个。
5、底层科技按照数据、分析、产品、服务、经营、流量六层架构系统性地构建科技支撑,为大财富管理赋能,已获得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资质。
6、智能风控平台“天秤”提升交易风险管控能力,2021年非持卡人伪冒及盗用金额比例降至千万分之0.90,近三年复合降幅62.46%。对公智能预警系统对有潜在风险的公司客户预警准确率达75.68%。
7、AI模拟人、辅助人、替代人实现人力替代超过6000人。AI智能客服与62家公积金中心确立合作关系,已经为26家公积金中心提供智能客服服务,引进公积金各类服务接口41个。
8、自主研发的海螺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平台,已经实现对国外成熟产品的全面替代,已累计开发2000个场景应用。
七、控制人有什么变化?
招商银行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9.97%。
八、2022年或更远期有什么计划?
2022年招商银行贷款和垫款计划新增11%左右,客户存款计划新增12%左右。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睿蓝财经(ID:ruilan808)
10月26日讯 中邮核心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中邮核心成长混合,代码590002)10月23日净值下跌2.07%,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8273元,累计净值为0.8273元。
中邮核心成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20.28%,今年以来收益28.44%,近一月收益-1.97%,近一年收益38.51%,近三年收益26.11%。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国晓雯,自2020年01月03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6.38%。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长春高新(持仓比例4.79%)、万科A(持仓比例4.75%)、太阳纸业(持仓比例4.19%)、生物股份(持仓比例3.50%)、中信证券(持仓比例2.94%)、万华化学(持仓比例2.77%)、保利地产(持仓比例2.64%)、深南电路(持仓比例2.50%)、五粮液(持仓比例2.43%)、招商证券(持仓比例2.38%)。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上半年本基金依旧坚持聚焦于各个行业的龙头公司,在波动中配置行业景气度较高、竞争格局稳定的传统行业龙头公司。
一季度基金经理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重点配置了消费、周期、科技、金融行业的龙头股,三月国际疫情爆发后,我们选择了降低了组合的仓位。进入二季度国内疫情控制较好,生产生活有序恢复,但是海外疫情呈现出不断创新高的趋势,于是我们对组合结构进行了调整。考虑到全球疫情的不断发酵和国内的工业生产指标趋势向好,我们重点增配了跟疫情相关的医药龙头以及国内消费龙头公司。同时我们看到欧美刺激经济的政策频出,我们也重点储备了跟全球经济强相关的周期龙头作为重点配置方向。同时考虑到全球经济和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我们仍重点配置了长期看增长确定性搞、估值低、股息率高的龙头价值股以降低组合波动。
上半年整体我们采取了中性偏高的仓位,依旧坚持深度研究和紧密跟踪,以各个行业的龙头和蓝筹股为基金的主要配置方向。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0.7301元,累计净值为0.7301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3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10%。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0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呈现“快回血、慢复苏、低增长”的态势,带动经济复苏的因素主要是基建投入、高端制造业升级、服务型消费恢复以及欧美必选消费需求支撑出口等。进入6月份后经济增长的边际动力下降,未来逐季改善的斜率放缓,经济结构差异显著,高端制造、基健投入、国内外必选消费及线上优势更为明显。同时从金融周期看,由基础货币向银行体系、社会融资传导的趋势也在边际放缓。微观看,近两年核心资产的赢家公司的上升趋势并没有因为这种波动而变化,这背后我们拆解后看多的是市场对于存量资源争夺下好的商业模式的溢价,具备高定价权、轻资产、高流动资产周转特征的公司获得了极为明显的估值溢价。
在当前宏观增长和监管态度背景下,市场将会回归到中期慢牛趋势,“牛市”争辩可以淡化,更重要的是去寻找经济低增长、存量资源争夺下具备*商业模式的公司,他们将会成为结构性市场里的中长期赢家。
一、
在投资圈有这样一句话:看一家企业的今天,去看它的财报;看一家企业的明天,去看它的模式;看一家企业的未来十年,去看它的文化。
看懂招商银行,也是同一逻辑。
看业绩。这家在2021年营收增长了14.04%、净利润增长了23.20%的银行,将其ROAA、ROAE分别提升至1.36%、16.96%。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招行作为主财富管理银行和企业服务主办银行,截至2021年末,招行零售管理客户总资产(AUM)突破10万亿,公司客户融资总量(FPA)接近5万亿。
公司的业绩何来?招行孜孜以求了三年的3.0模式改革,释放业绩新动能。
看模式。3.0模式的轮廓已然清晰,即“大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数字化的运营模式+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追求“轻型”和“敏捷”,但何为轻、何为敏?“轻型银行”探路者招行的答案是:构建大财富管理“投商私科”一体化生态,用数字化体验让客户在每一个流程环节都感受到便捷,同时打破部门“竖井”,跨部门协作敏捷响应客户需求。
形象地解析这一3.0模式,“投商私科”大财富价值循环链为其本体,而数字化科技与组织文化则如大财富管理的一双“翅膀”,让银行服务更为轻盈敏捷。
模式背后的生命力何来?10万亿AUM和5万亿FPA背后的客户人心何来?大道至简,源动力来自一家机构的出发点和价值观。
看文化。行长田惠宇在年报致辞中说,3.0模式的本质是一场关于初心的坚守,“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是招行不变的初心和最本真的价值观。“任何时候对价值观的偏移和摇摆,都是我们前进路上的*障碍。价值观并不虚幻,它就体现在我们经营管理的每一次考量,体现在我们面临难题时的每一次抉择。”
回到上述3.0模式的比喻,在插上科技与文化的一双“翅膀”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价值观,则如同一颗“心脏”。也正是因此,在招行全新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已将其战略愿景落脚点从“打造中国*商业银行”更新递进为“成为创新驱动、模式领先、特色鲜明的‘*价值创造银行’”。
二、
那么,这颗“心脏”是如何搏出血液,让价值观渗透到机制与组织之中的呢?
从商业银行的视角,招行不仅仅经营一张“银行资产负债表”,更将同时经营“客户资产负债表”。也就是说,未来判断一家银行*与否,不仅仅只看前一张表,还要看客户的资负表是否因为这家银行的服务而被优化、而获得价值。
从员工的视角,对他们的判定将不再只看原有的岗位KPI,就像田行长那句刷了屏的“价值观永远高于KPI”。
- 在组织文化上,招行已在尝试突破传统的科层制、区域利润中心组成的“井字状”条块架构,在一个个项目的背后,在客户的综合化需求背后,有一支支跨部门协作的融合团队,以更灵活的组织阵型,更快速*弥合客户所求。
- 在考核机制上,“价值观”已成为招行评价干部的首要标准,甚至在部分部门和团队,招行已经开始尝试对员工“免考KPI”。
田行长说:“盯着KPI做事,所有的数字只会成为明年任务的基数;而盯着客户做事,所有的努力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基础。”
这一境界,手中无剑,是因为心中有剑。
从客户的视角,他们不必费力地将自己的一揽子需求人为切割开来,犹如分科室挂号,去分别寻找投行、商行、私行,分别对应公司、零售、信贷、理财。招行大财富管理“投商私科”的一体化生态,员工跨部门的业务理解和协同能力,将带来在客户界面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体验。
过往皆为序章。从3.0模式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价值观,前者或许定义了这家银行未来的发展高度,而后者决定了他们未来能走多远。
价值观与文化,是一家企业*层的核心竞争力。
三、
在读懂了招行的价值观“心脏”如何将血液输送到组织与员工,如何将发展动能输送给业务之后,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想从抽象写到具象,给大家说几个“愉见财经”多年来对招行最为记忆深刻的小故事吧。
故事一:让客户找各个部门,还是打破部门竖井、拉齐队伍服务客户?
在招行上海分行,我曾听闻过这样一单“投商行一体化”的私有化项目。
客户曾是一家港交所上市公司,却因香港市场交易不活跃等因素,公司价值长期被严重低估,尽管如此,客户自己却并不晓得对此有何解决之道。当时,招行并不是这家客户的主办银行,客户只是有一个普通账户开在了招行。可细心的支行业务负责人敏锐地发现了客户“痛点”,并向客户分析了私有化后寻求并购或境内上市的可行性。这一建议,与客户一拍即合。
然而,港股私有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金融大工程,涉及方案规划、筹资、交易、境内外联动、托管等一系列动作;彼时客户要完成私有化尚需近10亿港币的融资,可作为一家提供生命科学领域多项产品的独角兽企业,客户的业务领域过于精专,过往也埋头于业务,罕有资本运作,因此除了在某大行借有五千多万流动资金贷款外,几乎没再向金融机构融过资。
项目开启。招行能啃下这单高难度业务,其能力基座,正是一套久经练兵的跨部门协同机制:
- 纵向来看,总行定政策、下资源;分行主牵头,抓落地;支行在一线联络沟通客户,“总-分-支”通力,建立起高效协调机制;
- 横向来看,各个业务部门,包括投资银行、交易银行、金融市场、风控、托管、跨境等等,竖井全部打通。
一个项目就如同一声集结号,汇集各条线力量——招之能来,来之能战。
接手客户项目后,仅仅两天时间,在多部门资源协同下,分行投行团队就向客户出具了详细的私有化架构设计与银行融资方案。
对所涉及的私有化贷款,分行联动总行成立项目团队,调取了客户3年的流水,一笔一笔地观察企业的实际运作,对客户的一千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及医院下游企业,逐个比对其结算量、收入占比,判断分散程度,并逐年比较客户的重合率,分析出老客户黏性及新拓客户增长率,KYC堪称范例。
期间,“中后台服务前台”,风控条线直扑一线,与企业创始人座谈,为业务推动保驾护航;交易银行部保障了跨境政策与交易的协调,把政策方面专家意见火速送到前线。
在各部门的并肩作战之下,随着分行通过自贸区平台成功划出私有化并购贷款,客户撤回联交所上市股份,这单私有化项目圆满落地。
这样的队伍或许是一个雏形。“愉见财经”听说,在招行,有几百只融合性团队活跃在组织边界上,打破条线、部门间的“玻璃门”。
幕后,是融合团队分解了客户的需求、分解了客户的困难;台前,交到客户手上的,才会是完整、简洁、清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故事二:是只做自己KPI里的事,还是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事?
向我介绍上述案例的,是招行上海分行投资银行部的员工。他颇为自豪地说,当这名客户通过一单私有化业务为“入口”进入招行“投商私科”一体化服务体系后,已经深度绑定了招行。
自然而然地,既是出于方便银行贷后审查追踪企业经营的考量,也是出于对招行整体“投商私科”服务能力的信赖,此后,客户的主要存款、结算、高管财富管理等一系列业务,都留在了招行。正如前文所述,这家公司可是有上千家下游的,按一般银行营销逻辑,撬动这些结算的难度可想而知。
看着他引以为傲的样子,我却疑惑。他是投行部门的员工,而之后的这些综合业务开拓,和他的部门、以及他个人的KPI都不再有关。
而他当时的解答,正是那一句“价值观永远高于KPI”——为客户创造价值,才是招行的*价值观。甚至有的时候,投行业务可以让利客户,从而留住客户,进入招行长期服务体系,和客户共成长。
类似的故事,切换个视角,“愉见财经”也曾从招行客户的口中听说过这些版本:
曾有一名私行客户说,他去见不同银行的客户经理,问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见大多数金融机构客户经理,往往也就随口问问“最近有什么高收益产品”,只有见到招行客户经理时,他会追着问“下一步的市场怎么看”、“我有个家族财务打算,该怎么规划”、“有没有某个领域的投研报告分享”。
也有一家企业的老总跟我说,他觉得招行是最不像银行的银行,因为招行的客户经理每次登门服务他,一上来,既不谈贷款也不谈存款,而是问他需要企业的算薪系统吗?需要更新差旅费控、发票云、商务卡组合应用吗?需要党建云吗?需要用来判断市场走向的研究报告吗?如果需要,招行负责服务,还都免费。
事实上,招行为企业客户们免费开发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包括企业网银、企业APP、小程序、*、企业服务门户、云直联、CBS、“薪福通”等各大渠道,以“数字金融管家”与“数字经营助手”两大抓手,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愉见财经”曾在《从招行「薪福通」看银行业如何以“用户思维”破局》一文中聊到过招行这些“免费服务”的底层逻辑,这是“以客户为中心”的逻辑,也是平衡“短期与长期、局部与整体”的逻辑:跳出短期的KPI思维,探寻用户价值,与客户长期共赢、共成长。
对C端客户,田行长说,财富管理赛道上已涌现大量参赛者,谁能率先实现从“以自我为中心的产品销售”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资产配置”跃迁,谁就能占领“摩天岭”,构筑财富管理真正的“护城河”。
对B端客户,则是从他们的经营逻辑出发,销售、采购、资本运作、数字化转型、产业链与投资链布局、高管和员工的个人需求等多维场景,越来越难以割裂。招行观察客户所需,把投行、商行、私行、科技、研究等分散的能力整合起来,让服务渗透在客户经营的高频场景之中。
故事三:是让客户来适应银行,还是让银行因客户而变?
在去年年报里,一分钱起购、打通客户日常支付和理财增值需求的“朝朝宝”是零售“飞轮”之一。这只在2020年底才完成上线的产品,截至去年末,客户数已达1540.30万户,期末持仓金额1354.42亿元,期间*购买理财的客户占比高达51.70%。
可是,这样一只在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产品,其突破有多大,项目开发组曾经顶过的压力和困难就有多大,因此在招行内部大家都把这次创新称之为“诺曼底登陆”,其理念、模式、体验,都循着客户的需求在探索,在转变。
再说回到招行的投行故事。上海的国资平台G公司此前寻求招行,为其发一笔创新用途债券,而彼时,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尚无对应此用途的产品先例。这也意味着如果按照惯例,银行无法协助客户完成这单业务。
对此,招行的同事们并没有放弃努力,分行投行部门与总行合力,很快形成了联动团队,论证G公司发债主体与这单发债业务的可行性,并主动向监管部门进行情况汇报,保持监管对企业和市场需求的信息对称。
终于,在招行同事们的沟通与争取下,客户这一创新用途发债不仅顺利获批,更喜人的是,监管部门还充分重视类似发行人的需求,以这单业务为蓝本,推出了创新型的债券产品“权益出资型票据”,使得发债资金在权益性投资方面的用途更加灵活,受到高资质发行人的热烈欢迎。
回顾上述两个故事,市场上没有打通日常支付与理财的银行系产品,那就让客户在已有的产品货架上挑选好了?创新用途发债,在监管那头都没有先例,那就照章办事,拒绝客户?
不,“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动力。”那名牵头G公司发债业务的招行人士如是说。
我曾听招行的人说,他们之所以将财富管理品牌命名为“金葵花”,将卡片设计为“金葵花卡”,是因为在招行人一贯的价值观中,客户就是太阳——太阳不会因向日葵而变,向日葵则因太阳而变;没有了太阳,向日葵就没有了生命力。
这一向日葵的意象,连接起了打破部门竖井并肩服务客户的一只只项目团队;
连接起了“清风公约”里的那句“做正确的事,不管它在不在你的KPI里”;
连接起了为客户*的创新用途发债而奔走的投行团队;
连接起了1987年,那些为了开办“流动渔民”信贷业务而走上渔船的招行客户经理们,他们如同向日葵追随太阳般“服务到户,服务到家”的做法,奠定了招行“服务立行”的基础;
连接起了1993年,招行宝安支行首推的“储蓄夜市”,因为考虑到宝安区不少工厂作息时间严格,打工青年下班后无法办理银行业务,贴心的招行网点,宁可辛苦自己,也要将每天的营业时间延长到晚上8点;
连接起了1996年开始,招行沈阳分行的营业厅里飘出的咖啡香,当时,每天早上都会有客户拿着面包油条等早点,到招行的营业网点,就着免费的牛奶咖啡吃饭,这几乎成为了沈阳一景,“沈阳模式”迅速向全国推广,“牛奶咖啡服务”也成为招行服务变革的标志……
我有时在想,银行业对客户的耕耘,对大财富赛道的耕耘,是否就像在种一片片田,播种和收获的季节往往是跨期的,当下做的也许不在KPI上,但一定播种在了客户的心田里。
截至2021年末,招行有1.7亿零售客户和232万企业客户。上述我采访的那些银行客户,最后都选择了招行作为财富管理或企业金融的主办行。
4月22日玉禾田(300815)盘中创60日新低,收盘报20.76元。
重仓玉禾田的前十大基金
注:上表中数据来源标记为2021年报的基金,其*一期季报尚未发表
玉禾田2021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8.34亿元,同比上升12.01%;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下降25.12%;扣非净利润4.6亿元,同比下降26.72%;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2.65亿元,同比上升8.5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940.36万元,同比下降52.1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927.16万元,同比下降55.2%;负债率40.78%,投资收益1991.96万元,财务费用4950.62万元,毛利率22.66%。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4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32.23。
根据2022Q1季报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基金共2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为招商丰盈积极配置混合A。招商丰盈积极配置混合A目前规模为12.9亿元,*净值0.8069(3月22日),较上一日下跌0.43%,近一年下跌23.79%。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郭锐。郭锐在任的公募基金包括:招商核心价值混合,管理时间为2015年2月10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86.98%;招商大盘蓝筹混合,管理时间为2015年4月1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54.34%;招商境远灵活配置混合,管理时间为2016年3月2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104.63%;招商成长精选一年定开混合A,管理时间为2020年6月19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5.16%。
招商丰盈积极配置混合A的前十大重仓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招商核心价值》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招商核心价值、中邮成长590002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