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好的基金公司(宝盈基金公司)比较好的基金公司盈利排行榜

2022-08-10 1:35:53 基金 group

比较好的基金公司



本文目录一览:



中基协近日公布2022年二季度基金代销机构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前100强名单。

从基金投资类型来看,相较2022年一季度末,截至二季度末,100家基金销售机构的权益类(股票+混合,下同)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激增近4300亿元,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激增近8000亿元。

百强名单中,共有26家银行、52家券商、20家第三方代销机构、1家保险公司和1家保险代理机构。

此次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中,出现了52家券商的身影,占据半壁江山。一季度末,券商占据百强榜单51席,而2021年底,百强榜单券商占据46席。仅半年时间,就有6家券商跻身百强榜单。

但在整体保有规模上,券商非货币基金保有总规模达14157亿元,占据100家销售机构总保有规模的16.31%,与银行还有较大差距。券商股混基金保有总规模达12398亿元。

具体来看,“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方面,招商银行以7095亿元的保有规模位居排行榜第一。蚂蚁基金、天天基金分别以6500亿元和5078亿元的规模排名第二和第三。

除了招商银行之外,股混类基金保有规模前十名中还有7家银行。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截至二季度末股混类基金保有规模分别达到5070亿元、3919亿元、3083亿元、2502亿元,2109亿元、1469亿元和1444亿元,分别排在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位、第八位和第十位。

相较一季度,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股混类基金保有规模增量超400亿元,增幅领先;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增量也达200亿元以上。

券商渠道方面,今年第二季度,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分别夺得股混类基金保有规模的第十二、十三和十八位。其中,华泰证券、中信证券股混类基金保有规模均超1000亿元,分别为1266亿元、1250亿元。广发证券二季度股混类基金保有规模为814亿元。

在非货基保有规模相关排名方面,截至二季度末,合计20家代销机构的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超过1000亿元。

其中,蚂蚁基金非货基保有规模*突破1.3万亿元,达1.33万亿元,相比一季度末(1.2万亿元)增加1298亿元。紧随其后的是招商银行、天天基金、工商银行,*非货基保有规模分别达8597亿元、6695亿元、5659亿元。其中,招商银行二季度新增规模也超过1000亿元。

在券商代销机构方面,截至二季度末,中信证券的非货基保有量规模达到1462亿元,规模相较一季度末新增146亿元,位居券商行业前列;随后是华泰证券,非货基保有量规模达到1407亿元。

此外,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等券商*非货基保有规模均在500亿元以上。




宝盈基金公司

余世鹏 中国证券报·

具体看,Wind数据显示,宝盈基金旗下已发布二季报的产品中有20只取得正收益,有36只产品跑赢沪深300指数,涨幅*的前五产品分别是宝盈融源可转债债券、宝盈新价值混合、宝盈盈润纯债债券、宝盈鸿盛债券和宝盈消费主题混合。截至7月1日,由固收老将邓栋管理的、投资可转债的宝盈融源可转债债券A,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达35.61%,超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28.29个百分点,过去一年同类排名1/37。此外,杨思亮管理的宝盈新价值混合A上半年净值增长分别达7.43%,超越业绩比较基准13.13%。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该产品近一年里同类排60/455;宝盈品质甄选混合A上半年净值增长达5.92%,超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2.40个百分点。

杨思亮表示,二季度国内方面,伴随着稳增长、稳预期政策的持续出台,市场预期出现快速修复,汽车、餐饮旅游、白酒及医疗服务等行业涨幅居前。在二季度里,杨思亮持仓整体保持稳定,减持了有色、煤炭、医疗服务等行业,增持食品、纺织服装等行业龙头,抓住了消费复苏的市场机遇。

此外,宝盈优势产业A的基金经理陈金伟在二季度报告中表示,相对于市场追求景气更高的新能源等行业,他依然会在好公司、低估值、高景气之间做权衡,关注新能源需求外溢的“新能源+”以及地产产业的消费品行业,因为这些企业具备横向扩张的能力和空间,以及更低的估值水平。展望后市,宝盈基金的基金经理张仲维表示,下半年宏观基本面会比较稳定,投资焦点会集中在景气度*的行业,并从中深挖景气度高的板块。




比较好的基金公司盈利排行榜

随着2022年上半场行情结束,晨星中国、海通证券、万得资讯相继揭晓了公募基金中长期业绩榜。博时基金旗下四只固收类基金跻身《Morningstar晨星中国五年期基金业绩排行榜》。在万得资讯《上半年公募基金中长期业绩榜》中,博时基金固收类四只基金、三位基金经理入围。同时海通证券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博时基金固定收益类基金近十年*收益高达133.52%,在19家大中型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二位,展现出超强的固收投研与管理能力。

“固收+”、纯债多点开花,博时稳健回报债券获得两大机构肯定

晨星中国7月1日发布了《Morningstar晨星中国五年期基金业绩排行榜》,博时基金同样有多只基金跻身榜单。普通债券基金中,邓欣雨管理的博时稳健回报债券(LOF)A近五年年化回报高达6.24%,*回撤控制在5.85%,在117只普通债券基金中排名第五位;纯债型基金中,李汉楠管理的博时裕泰纯债债券以5.41%的年化回报、1.18%的*回撤,在132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二位。程卓管理的博时景兴纯债债券、于渤洋管理的博时聚盈纯债债券近五年年化回报分别为4.79%、4.77%,*回撤位2.31%、1.40%,分别排名第八、十位。

万得资讯发布的《上半年公募基金中长期业绩榜》主要衡量的是公募基金近三年的业绩情况,博时基金在“固收+”、纯债型基金等多个分类中均有斩获。“固收+”产品收益分化程度减小,整体业绩较上期差异不大,前20名均取得 35%以上正收益,其中博时弘泰以40%的近三年收益上榜。

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中,业绩排名前20的产品三年回报均超过16%,博时基金有三只产品上榜。博时裕盈三个月、博时安康18个月近三年收益均为19%,博时双月薪近三年收益为17%。

在“偏债型基金基金经理榜单”中,博时基金也有三位基金经理入围。其中,博时量化平衡基金经理林景艺近三年管理业绩高达41%,博时信用债基金经理过钧近三年的在管业绩35%,博时稳健回报基金经理邓欣雨也斩获35%的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博时稳健回报债券(LOF)A此次同时跻身《Morningstar晨星中国五年期基金业绩排行榜》和万得资讯《上半年公募基金中长期业绩榜》两份榜单,在整个市场中都较为罕见,显示出该基金在近三年、近五年不同维度都在同类产品中出类拔萃。

领先的投研架构+实力突出的投研团队,巩固博时“固收大厂”地位

固收市场起起伏伏,能够获得长期稳健的收益绝非易事,背后依靠的是领先的投研架构和实力突出的投研团队。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五家基金公司之一,博时基金经过近二十余年的深耕,凭借在固收领域的早期布局和长期深耕,现已发展成为公募基金界的“固收大厂”。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博时固收投研团队还拥有业内“高配”队伍。混合资产投资部及博时首席基金经理过钧是国内第一批债券研究员,拥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纯债负责人陈凯杨是市场上最早一批债券投资专才,张李陵则是业界罕见的五连金牛名将,货币及债券指数负责人魏桢是博时目前在管规模*的基金经理之一,而由资管行业老兵王申博士领衔的固收研究部也在不间断地提供关于宏观利率、信用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除了这些核心老将,博时基金固收团队还拥有邓欣雨这样的投资骨干,倪玉娟、黄海峰、李汉楠等中生代基金经理,以及万志文、于渤洋等新生代固收选手,人员梯队完善、团队成员经验丰富,为博时基金巩固“固收大厂”地位贡献了实际力量。

根据海通证券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博时基金固定收益类基金近十年*收益高达133.52%,在有可比数据的52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三位,在19家大中型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二位。近七年*收益达41.04%,在12家大型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二位。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资讯




比较好的基金公司有哪些

财联社7月27日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排名前十的销售机构较一季度末的名次并无变化,仅在保有量和增幅上有所不同。其中,蚂蚁基金的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依旧在老牌基金销售渠道招商银行之上,以13269亿元位居全行业之首,依旧是业内*一家非货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超过万亿的机构。

除蚂蚁基金和招商银行之外,天天基金、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家基金销售机构的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也超过了4000亿元。

至于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排名前10家机构不变,且规模环比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前8家机构名次不变。其中,招商银行以7095亿元蝉联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的*宝座,环比增长了297亿元,增幅达到4.37%。紧随其后的是蚂蚁基金,二季度末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为6500亿元,环比增幅为5.83%。

此外,天天基金、工商银行2家机构二季度末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也在5000亿元以上。券商方面,华泰证券二季度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仍位列券商首位,为1266亿元,环比增加36亿元。中信证券则以1250亿元的规模暂列第二,环比增加了87亿元。

蚂蚁1.33亿非货保有规模稳居首位

目前,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代销与基金公司直销为主要基金销售渠道。数据显示,100家机构二季度末的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总规模为8.68万亿元,较一季度末的7.88万元增加了7939亿元,增幅为10.07%。

从头部基金销售机构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看,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排名前十的销售机构较一季度末的名次并无任何变化,仅在保有量和增幅上有所不同。从各渠道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占比来看,银行仍是第一大渠道,券商和独立三方代销机构的代销业务也在蓬勃发展着。

具体到单个机构的二季度非货币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看,蚂蚁基金依然保持在行业首位,规模达到13269亿元,较一季度的11971亿元提升了1298亿元,为二季度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增长量最多的机构,其环比增幅为10.84%,同比去年同期的增幅则达到了25.25%,依旧是行业内*一家非货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超过万亿的机构。

其后为招商银行、天天基金,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8596亿元、6695亿元,较前一季度分别提升了1001亿元、520元,这也是天天基金和招商银行连续多个季度的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维持在第二名、第三名。而较去年同期,招商银行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增长率仅为7.99%,天天基金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则大增31.92%,头部互联网基金代销机构的向前奔跑之态显著。

上述机构外,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二季度末的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也都在4000亿元以上,分别为5659亿元、4724亿元、4488亿元。

总体看,二季度末共有20家代销机构的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在千亿元级别,包括: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邮储银行等12家银行,蚂蚁基金、天天基金、基煜基金、腾安基金、汇成基金、盈米基金6家第三方代销机构,以及中信证券、华泰证券2家券商。

截至二季度末,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在千亿元级别的机构数量较一季度的19家增加了1家,新增的1家为盈米基金,其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在二季度正式迈入千亿行列,为1018亿元。

从环比上季度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增长率看,证券无疑是前100家非货公募保有规模机构中增幅最显著的机构,该公司二季度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为363亿元,一季度末相关规模仅为61亿元。这也意味着,这家公司在一个季度内的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增长了302亿元,增幅达到了495.08%。

其次为信达证券和申万宏源证券,他们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60亿元、435亿元,环比上季度增幅分别达到了76.47%和74.70%。

与之相反的,是东吴证券同比上季度89亿元的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下降了28.09%,目前仅为64亿元,但这一数据同比去年同期的25亿元却有156%的增幅。同期,长量基金、中金公司、华夏银行、国金证券、青岛银行的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在二季度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同比、环比双增长

从权益类(股票+混合)基金保有情况来看,2022年二季度100家机构的权益类基金总销售保有规模为6.34万亿元,较一季度末的5.91万亿元增加了4299亿元,增幅达到7.28%。而去年同期为6.16万亿元,*的前100家机构权益类基金总销售保有规模同比增长了1802亿元,增幅为2.93%。

具体来看,与一季度末相比,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排名前10家机构不变,且规模环比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前8家机构名次并未发生变化。

其中,招商银行以7095亿元蝉联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的*宝座,环比增长了297亿元,增幅达到4.37%。紧随其后的是蚂蚁(杭州)基金,二季度末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为6500亿元,环比增长了358亿元,环比增幅为5.83%。排名第三的则是上海天天基金,二季度末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为5078亿元,环比增长439亿元,环比增幅为9.46%。

排名第3至第8名的依次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二季度末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5070亿元、3919亿元、3083亿元、2502亿元、2109亿元。

与上季度末相比,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量超400亿元,分别为485亿元、482亿元,这也是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量最多的2家机构。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保有规模增量也在200亿元以上。

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的排名再次对调。其中,排名第9的是浦发银行,二季度规模为1469亿元,环比增长2.94%;排名第10的是民生银行,环比增长0.70%。

此外,兴业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3家银行二季度的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也在千亿元级别,分别为1311亿元、1120亿元、1114亿元。整体来看,有26家银行入选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前100机构行列。

券商方面,继上季度超越中信证券后,华泰证券二季度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仍位列券商首位,为1266亿元,环比增加36亿元。中信证券则以1250亿元的规模暂列第二,环比增加了87亿元。

作为一季度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增加最多的机构,华泰证券在一季度规模扩张了380亿元。截至一季末,其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为1230亿元,超越此前在四季度末*的中信证券,后者在一季度末规模为1163亿元。

此外,非货规模环比增幅*的,其二季度规模增幅主要集中在权益类基金。该机构二季度的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为274亿元,环比上季度的53亿元增加了221亿元,增幅为416.98%。

前述提及的信达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二季度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55亿元、393亿元,环比增幅为66.67%、61.07%。

从环比规模缩水的机构来看,华宝证券二季度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环比下滑幅度*,为31.15%,该机构二季度规模为84亿元。此外,东吴证券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环比下滑幅度超20%,二季度规模为62亿元。平安证券、上海基煜基金等2家机构环比缩水幅度超10%。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比较好的基金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比较好的基金公司、宝盈基金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