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8月,随着政策预期校正、盈利预期修正、海外衰退渐进、机构仓位调整,A股将延续7月以来的高波动状态,并逐步形成五个方面的新平衡;配置上,建议关注成长制造的细分领域,政策催化的主题,以及估值修复的医药。首先,政策对今年经济增长的诉求一直非常理性,定力较强,市场前期政策宽松的预期将校正,与中央政策定力形成新平衡。其次,经济恢复的斜率放缓,经济增长实际可达目标的预期也会再修正,与“力争实现*结果”的经济目标形成新平衡。再次,中报披露进入下半场,A股行业盈利预期调整后将与估值匹配形成新平衡。第四,随着CPI和增长数据的披露,美联储紧缩预期也将在通胀压力和衰退风险之间形成新平衡。最后,各类预期调整影响投资者行为,国内机构仓位与外资全球配置也将达到新平衡。上述五个方面新平衡的形成的过程也是市场重新凝聚共识的过程,期间资金博弈加剧,市场波动依然较大。
8月A股将在五个方面形成新平衡
密集的内外政策舆情近期已集中落地,A股中报披露也已进入下半场,当前市场预期比较紊乱,短期缺乏共识。投资者对国内政策宽松的预期校正后,对经济和企业盈利预测或依次修正,同时,预计机构投资者的仓位水平和结构都会对应调整。随着投资者逐步形成新共识,预计8月A股将在五个方面形成新的平衡。
市场政策预期与中央政策定力的新平衡
7月以来,国内经济受到散点疫情和地产压力多重扰动,中央政策依旧保持定力。底线思维下,7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部署紧扣“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3方面要求展开,其中提出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高度重视粮食、能源、金融、生产安全。一方面,在上半年经济经受疫情冲击的客观现实下,下半年仍会“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另一方面,“力争实现*结果”的表述也表明中央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诉求非常理性,市场对宽松政策的预期将校正。政治局会议整体延续了此前重点抓落实的基调,预计重点在综合施策扩大有效需求。首先,财政方面强调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之间的差额约1.55万亿,仍有加码空间;其次,货币政策继续着眼于推动信贷增长,预计社融增速可能在三、四季度继续小幅回升;最后,政策将“稳定房地产市场”提到更重要位置,并压实地方责任,缓和市场风险痛点。
经济增长目标与实际可达水平的新平衡
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定调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全年GDP增长目标的要求,避免为了“达标”而过度刺激。完成全年5.5%左右的增长目标难度大,在疫情可控和发展安全的前提下,宏观调控以稳增长为首要任务,但实际可达目标依赖于落地政策的效果。如前所述,更理性的增长诉求下,宽松政策预期校正后,经济增长预期也将校正,7月官方制造业PMI已回落至49。预计经济恢复的斜率开始放缓,有更清晰的政策指引和表态的主线更值得关注。首先,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政策基调进一步明确,期待*别文件和“绿灯”投资案例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其次,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表态值得关注。会议强调“要强化粮食安全保障”,预计将及时发放农资补贴,完善*收购价执行预案,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以粮食稳产增产稳定物价。会议提出“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预计将加快煤炭等基础能源的新增产能释放,加强能源资源储备能力。同时还强调“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化体系”,预计其中供给主要包括大型风光基地和分布式电源的建设;消纳则主要包括了特高压等跨区域输电线路和储能的配套建设。
中报业绩分化与行业估值匹配的新平衡
一方面,7月A股业绩预告告一段落,8月伴随正式报告的披露,盈利预期或面临下修的可能。截至7月30日全部A股中约1887家公司披露了中报快报和预告,披露率为38%,接近去年同期水平;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中,“预喜”公司数量占比仅为42%、远低于往年水平,延续了一季报以来的盈利下行趋势。6月下旬,一部分*公司的业绩预告增强了市场信心,但也同时抬高了市场预期,因此在过去两周业绩预告披露后,股价的表现就相对弱于之前,过去2周盈利有支撑的赛道股中仅剩光伏等技术创新导向的细分领域能够维持上涨,其他行业开始伴随大盘均出现一定回调。另一方面,4月底A股从底部修复以来,行业估值持续分化,29个中信一级行业动态P/E分位数的标准差从4月26日的22%回升到7月29日的27%,预计伴随8月中报的披露和资金调仓,A股盈利和估值再匹配后有望形成新的平衡,PEG仍是各行业估值收敛的重要基准。
海外通胀压力与经济衰退风险的新平衡
美联储在7月议息会议上如期加息75bps后,鲍威尔释放了有条件鸽派的信号,市场对美联储紧缩预期短期缓和,CME数据显示,9月加息75bps概率预期已降至28%,美股出现短期反弹。预计美联储9月加息可能放缓至50bps,但最终紧缩节奏取决于其在衰退压力和通胀压力两者的权衡。一方面,7月议息会议上鲍威尔表示,在货币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放缓加息步伐可能变得合适,这取决于累积的政策调整如何影响经济和通胀。另一方面,美国2022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速再次录得负值,美国经济进入“技术性衰退”。短期衰退压力占优,经济增长已开始影响美联储激进立场。但是,考虑到美国通胀主要矛盾在供给而非货币,且美国核心通胀上涨正在变得更加广泛,预计CPI同比三季度将继续磨顶,8月披露的7月CPI数据至关重要。预计随着美国*通胀数据在8月公布,美国加息节奏和经济衰退预期将形成新平衡,影响美股估值和基本面预期,且预计衰退交易贯穿美股下半年,对国内出口和跨境资金扰动也会加大。
国内机构仓位与外资全球配置的新平衡
一方面,国内机构仓位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公募基金月度新发825亿元依然较弱,存量产品月度净申赎率-2.6%相对稳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金工组测算,截至7月29日普通股票/偏股混合/灵活配置型公募基金仓位分别为88.4%/85.6%/ 65.4%,处于较高水平。根据对中信证券渠道调研数据,中小型私募仓位*一周的仓位为77%,较之前一周略有下滑,但依然保持在75~85%的高位水平。同时,对风险偏好较敏感的融资余额依然位于15312亿元的短期高位。随着政策和基本面预期先后校正,机构仓位水平也会随之调整。另一方面,全球资金的配置在8月也会再平衡。全球流动性偏紧环境下,A股和美股今年来跷跷板效应较明显,主要驱动是中美的基本面趋势预期边际变化。对国内基本面预期校正和美元紧缩预期阶段性缓和下,外资近期流出比较明显,7月北向资金净流出176亿元,其中交易型资金流出295亿元,近期外资持仓较高个股调整也较大。8月外资预计也将在A股和美股的配置之间形成新平衡。
寻找新平衡,延续高波动
综上所述,8月A股将在上述五个方面形成新平衡,而新平衡形成的过程也是市场重新凝聚共识的过程,期间资金博弈加剧,市场波动依然较大。配置上,建议关注成长制造的细分领域,政策催化的主题,以及估值修复的医药。具体品种选择上:①成长制造方面,中报季中后段,行情可能更偏向经营改善、业绩持续兑现的军工(军工电子、材料);还可以重点关注国产化率不断提升的半导体(车规半导体、材料);渗透率持续提升、智能化、国产化趋势加速的智能汽车(智能硬件、造车新势力),以及内外需共振、共识度*的光伏和风电。②政策主题方面,中央政治局会议将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摆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能源安全领域重点推荐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中的电网和储能,以及中报业绩具备弹性、当前估值偏低的水电行业;粮食安全领域关注基本面边际改善的养殖和动保。③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缓和,或迎来阶段性估值修复行情,建议重点关注创新药、医疗器械、CXO、医疗服务。
风险因素
国内局部疫情反复超预期;中美科技贸易和金融领域摩擦加剧;国内政策及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俄乌冲突升级。
高新发展(000628.SZ)发布公告,2022年5月31日,公司与胡强、王思亮、蒋兴莉、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投集团)签署了《关于收购成都森未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权的意向性协议》和《关于收购成都高投芯未半导体有限公司控股权的意向性协议》,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成都森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未科技)和成都高投芯未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未半导体)控制权。
此外,公司控股股东高投集团持有森未科技25.6163%和芯未半导体98%的股权,是本次交易的交易对方之一,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本次交易预计构成关联交易。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根据该行统计,2022年以来,超过20个城市/地区以产业政策、政府工作报告、行动计划等形式释放了对元宇宙在地方发展落地的支持。同时,VR/AR、数字藏品等元宇宙相关行业亦在持续演进中。该行长期看好元宇宙的发展潜力,国内支持政策和关键行业落地预期也有望为市场带来信心,当前节点,该行的行业偏好依次为:1)VR/AR行业;2)数字藏品行业;3)数字孪生、开放世界游戏、虚拟人等元宇宙相关赛道。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
地方支持性政策陆续出台,料将促进元宇宙发展。
在2021年元宇宙概念受到市场高度关注后,2022年国内多地出台支持性政策,根据该行统计,国内已有超过20个城市/地区以产业政策、政府工作报告、行动计划等形式支持元宇宙在当地落地发展,相关政策方向包含人才聚集、产业园建设、租金优惠等。其中,上海市人民政府于7月发布的《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明确提出到 2025 年,上海市“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 3500 亿元,带动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超 15000 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突破 5500 亿元等目标,并重点引导VR/AR、网络设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行业的发展。
该行认为,以上海为代表的地方支持政策持续出台,有望促进元宇宙进一步发展落地,而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下,该行预计,前沿技术、智能终端、网络设施将成为短中期得到优先支持的方向,兼顾技术布局和落地进度。
关键行业演进,VR/AR、数字藏品等持续受到关注。
元宇宙关键行业亦呈现持续演进的状态:
1)市场密切关注海外科技巨头2023年下一代VR产品上市可能性,国内创维数字发布6DoF Pancake VR头显,产业链上相关公司未来受益情况值得持续追踪。根据IDC预测,全球VR设备出货量有望从2021年的1095万台提升至2022年的1573万台,中国市场VR/AR头显出货量亦有望在2023年超过200万台,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该行认为,Pancake方案料将成为下一代VR头显核心配置,而Video See-through方案、显示和操作系统的实际体验有望拉开产品差距,产业链上光学、显示的相关公司值得重点关注,同时例如检测等细分价值方向可能出现预期差,而内容端的落地则主要依赖于硬件保有量的提升,可关注具备超前布局的内容企业。
2)数字藏品行业迎来政策利好,《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指出“文化产权交易机构要充分发挥在场、在线交易平台优势,推动标识解析与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为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的确权、评估、匹配、交易、分发等提供专业服务”,《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龙头企业探索NFT(非同质化通证)交易平台建设,研究推动NFT等资产数字化、数字IP全球化流通、数字确权保护等相关业态在上海先行先试”,政策和监管有望推动数字藏品在国内的合规发展和运作形式探索。参考海外NFT龙头公司OpenSea在2022年初133亿美元的估值水平,如国内数字藏品行业能够发展出契合国内的行业体系,该行预计亦有望出现百亿人民币量级的机会,其中互联网龙头和广电系企业的布局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投资建议:
该行长期看好元宇宙的发展潜力,国内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料将带来促进作用,当前节点,该行的行业偏好依次为:
1)VR/AR行业,包括整机、产业链、内容三个方向,其中整机部分建议跟踪海外科技巨头新品进展及国内布局情况,产业链部分建议关注光学、显示及可能具备预期差的细分价值方向,内容端关注具有超前布局的相关企业;
2)数字藏品行业,关注政策可能给国内数字藏品行业带来的重大方向性指引,关注互联网巨头及广电系企业的可能机会;
3)数字孪生、开放世界游戏、虚拟人等元宇宙相关赛道。
风险提示: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对元宇宙的监管和政策趋紧的风险;技术方向和商业化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新技术的替代性风险等。
文 | 张佳儒
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中,方唐镜在公堂的黄色线上跳来跳去,嘴里说着:我又出来了,我又进来了,我又出来了……。
A股市场上,1000元股价,仿佛是公堂上的黄色线,禾迈股份在线上跳上去又跳下来,反反复复。
8月2日午间收盘,禾迈股份报价968元,跌0.2%,总市值542.1亿元。盘中,禾迈股份盘中涨至988元,距离1000元一步之遥。
资料显示,禾迈股份主营光伏逆变器等电力变换设备和电气成套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
2021年12月20日,禾迈股份上市,发行价高达557.80元/股,是A股史上发行价*的上市公司,发行市盈率高达225.94倍,被股民称为“最贵新股”。
由于禾迈股份发行定价高,中一签需要缴纳27.89万元,近28万元。
禾迈股份发行结果显示,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65.14万股,弃购率达18%,弃购金额为3.63亿元,弃购率和弃购金额刷新了A股纪录。
作为主承销商,中信证券包销了遭弃购的65.14万股,再加上中信证券旗下的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跟投获配的20万股,中信证券共持有85.14万股禾迈股份。
大笔弃购,禾迈股份的表现却惊叹了弃购股民,一路上涨,一步步走上1000元。2022年4月27日年开始,禾迈股份股价节节攀升。
7月7日,禾迈股份盘中涨超9%,*1065元,收盘报价1040元。这是禾迈股份第一次突破1000元,成为仅次于贵州茅台的第二只千元股。
禾迈股份的风光,不只千元股。2021年底,禾迈股份总市值280.4亿元。2022年7月7日,禾迈股份总市值582亿元。
半年多时间,禾迈股份总市值增加了302亿元,但*股东户数只有2700名。粗略计算,禾迈股份股东户均赚了1110万元。
对于禾迈股份来说,1000元是个坎。7月8日,禾迈股份股价遭遇重挫,大跌10%,基本抹去前一交易日的涨幅,报价936元。
最近几个交易日,禾迈股份几次挑战1000元。7月28日,禾迈股份盘中*1000元,但转瞬即逝。7月29日,禾迈股份*1023元,随即下跌,收盘价947元。
8月2日早盘,禾迈股份盘中*元,再次来到1000元门口。这一次,禾迈股份还会涨吗?
估值来看,禾迈股份并不低。东财数据显示,禾迈股份市盈率211倍,行业均值和中值只有50、34。
另外,禾迈股份市盈率30分位值是136,70分位值是173。按照东财的估值分析,高于70分位值,相对高估。禾迈股份当前值211,远高于70分位值。
禾迈股份上涨之后,已经突破了券商研报给出的*股价。在唱多禾迈股份的路上,持股的主承销商中信证券是急先锋。
2月8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微逆新星,潜力巨大》。研报中,中信证券表示:给予禾迈股份2022年80倍 PE,对应目标市值400亿元,对应目标价1000元。
5月份,中信证券发布禾迈股份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微逆业务加速放量,结构优化盈利高增,维持公司目标价1000元,维持“买入”评级。
1000元,是券商给出的禾迈股份*价。禾迈股份突破1000元之后,中信证券以及其他券商还没有给出更高价,禾迈股份到了1000元门口,也有些不敢涨的意味。
实际上,禾迈股份早已经“突破”1000元了。
6月6日,禾迈股份曾进行过一次除权,当天*价928元,已经向中信证券唱多的1000元发起冲刺。向前复权后,禾迈股份*价928元变成了*660元。
此后,禾迈股份继续大涨。
如果向后复权,禾迈股份早在6月21日,收盘价就维持在1000元上方,*价1494元。今日午间收盘,禾迈股份的向前复权股价是968元,向后复权价是1358元。
在尺度禾迈股份股东群,有股民表示,“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了,股价超过茅台”、“怎么到了1000元就被吓住了呢,中信赶紧发研报,不然不敢涨”。
接下来,中信证券等券商会不会上调禾迈股份目标价?如果没有,是不是意味着券商对禾迈股份1000元之后继续上涨没信心?如果有,价格会是多少呢?
对于禾迈股份股价表现,你有什么看法?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信证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信证卷、000628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