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基金净值表,开放式基金净值公布频率

2022-08-08 19:25:29 股票 group

开放式基金净值表



本文目录一览: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收益2.50%,今天谁是基金中的*,谁又垫底,请看数据:


2022年7月6日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排名前10

6日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排名前10的基金分别是【芯片专场】:银华集成电路混合A、银华集成电路混合C、招商科技创新混合A、招商科技创新混合C、招商移动互联网产业股票A、招商移动互联网产业股票C、中海混改红利混合、创金合信芯片产业股票C、创金合信芯片产业股票A、金信稳健策略混合。


2022年7月6日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排名后10

6日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排名后10的基金分别是【煤炭专场】:万家双引擎灵活配置混合、英大国企改革股票、国泰中证煤炭ETF、富国中证煤炭指数C、富国中证煤炭指数A、招商中证煤炭等权指数A、招商中证煤炭等权指数C、中融煤炭指数、 国泰中证煤炭ETF联接C 、国泰中证煤炭ETF联接A。

6日基金点评: 上证指数 低开低走午后探底回升收跌,创业板指 高开高走后无人和应冲高回落重新调整,个股涨少跌多,净值增长较快的是 银华集成电路混合A ,该基金十大持仓中 中微公司 大涨逾10%, 圣邦股份 、 思瑞浦 、 北方华创 、恒玄科技、华峰测控、长川科技大涨,今天基金净值相对跑赢市场【基金规模7.60亿元】。净值增长较差的是 万家双引擎灵活配置混合 ,该基金十大持仓中 兖矿能源 、 陕西煤业 、 平煤股份 、 中国神华 、淮北矿业、神火股份、山西焦煤、兰花科创大跌,今天基金净值相对跑输市场【基金规模2.23亿元】。


---------

基金业绩仅为过去表现,不代表将来依然如此,不过了解基金*的方法,还是在比拼活跃度为主,好的基金是不怕比较的!


特别提示:

1、以上内容仅仅是个人的投资日记,不具有指导功能。

2、观点仅供参考,是否跟随思路操作需要投资者自行判断。

3、创作不易,如果觉得喜欢的话,欢迎点赞、评论+关注,这是对作者*的支持。




基金景宏


从封闭式到开放式——内地基金历程

2000年10月我写的《基金黑幕》发表后,受到了一些朋友与业内人士的埋怨,直到2003年的一次基金座谈会上,还有人当场指责我。其实,《基金黑幕》所担心的现象很快就在大成基金管理公司身上出现了。

我们在前面谈到曾是财政部嫡系的“中经开”做庄的上市公司东方电子,在1999年年报中,中经开与另一家关联企业都名列十大股东之内;但到了2000年,中经开等企业已从前十大股东中全身而退,接盘的是基金景宏和基金景福;直到2001年6月30日,这两家基金仍分别为东方电子的第七和第十大股东。

基金景宏和景福均系大成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而中经开是大成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之一,中经开的总经理又是大成基金的董事长。

如果说事有凑巧,两家基金在2001年8月的银广夏事件(详见第17期)中又和中经开联系在一起。它们重仓持有银广夏,甚至2001年4月以后,景宏仍然以每股30多元的高价继续增持。由于银广夏事发突然,中经开深陷其中,东方电子的情节未能重演,即由两只基金继续高位接仓,掩护中经开撤退。

2001年,大成基金是所有15家基金管理公司中亏损比例*的,主要原因是基金景福和景宏分别持有银广夏股份的485.6万股和672万股,银广夏股价暴跌了80%左右,大成基金当然损失惨重。这种连傻子都看得明白的事,证监会却不了了之。

我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像中经开这样的做庄券商控制了大部分基金公司,基金可是他们*的出货工具。想象一下,我们上面提及的南方证券、大鹏证券和华夏证券等面临破产的券商,他们一定会将自己被套死的股票让属下的基金接走。幸运的是,《基金黑幕》一出,基金立刻成为众矢之的,监管日严,整个行业不仅未如券商那般崩溃,而且还有所发展。

中国基金业的早年历史也与券商一样混沌。

1991年7月,珠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发起设立了*只内地投资基金“珠信基金”,规模为6,930万元;同年11月,南方证券和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发起设立“南山风险投资基金”,发行规模为8,000万元。

1992年,全国基金热潮掀起,沈阳通发、沈阳富民、海南富岛和深圳天骥等多只基金面世。其中,淄博基金规模为3亿元,1993年8月在上海证交所上市。

但接着基金数目又锐减,截至1997年11月,我国内地共设立了78只较规范的投资基金,共募集资金76亿元,全部为封闭式基金。在深沪两个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基金数为25只,沪市15只,深市10只。其中,规模*的是天骥基金,为5.8亿元;最小的是武汉基金,只有1,000万元。

多数基金是由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发起并管理的,一般是在公司内部设立一个基金管理部,负责基金资产的运作和管理。

这些基金在制度设计以及运作上存在着许多缺陷,投资范围广泛,涉及股票、债券、实业投资、房地产以及法人股,基金的品种非常单一。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基金的发起设立一般应有2个或2个以上的独立法人作为基金发起人,但这些基金中80%以上都是由*金融机构发起设立的。

于是,大家把它们约定俗成地称为“老基金”,区别于1997年后发行的“基金”。1997年11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1998年3月23日,两只完全按照新的基金发行办法成立的基金金泰和基金*分别在沪深两地上网发行。

对于今天已习惯于封闭式基金价格的投资者来说(也就是它的市场价要低于净值),很难想象当年的“新基金”会受到热烈追捧。

这两只封闭式基金的申购资金分别是826亿元和790亿元,中签率只有2.37%和2.48%,多么庞大的申购资金和多么低下的中签率。1998年4月7日,这两只面值1元的基金上市,开盘价是*1.37元,金泰1.45元。5月5日,*达到2.41元,金泰达到2.43元。

而第三只由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的基金兴华上市就开了个2.01元,由于1997年前的那些“老基金”价格大多在3-6元,给了这些基金以想象空间,把它们当股票炒作了。

3年后的2001年9月21日,基金通乾上市,开盘价只有1.03元。到了2002年4月4日的基金*,开盘价只有0.99元。同年9月10日上市的基金银丰开盘价0.94元,比发行价亏损6.93%。至此,封闭式基金就没办法发行了。

2003年年底,封闭式基金平均折价率为22%,2004年6月30日达到27%,2005年4月29日达到37%。2005年5月12日,三只封闭式基金成交价跌破0.5元,*的基金景福只有0.493元。

综观美国封闭式基金市场,大部分基金都是溢价发行的,然后很快转为折价,并且长时间维持折价,折价的程度会随时间变动,过去十年间保持了3.6%的平均折价率。这就是国际金融理论中的“封闭式基金之谜”。在海外,它一般是用行为经济学的“情绪化投资”来解释的,但在中国内地,这不是主要原因。

中国内地的封闭式基金不像开放式基金那样有赎回压力,投资者很怀疑基金经理的努力程度和操守。以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曾根据契约,要求封闭式基金提前打开,转为开放式基金(因为按美国市场的经验,当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基金时,折价会自行消失),但遭到基金管理公司和证监会的拒绝。

失败之余,让人们怀疑封闭式基金届时是否会拖延“封转开”的时间。毕竟,他们既没有赎回的压力,又能拿到管理费,何乐而不为?这又引起了人们一阵厌恶和抛售。当然,只要基金公司信守承诺,54只资产总额822亿元的封闭式基金还是很有投资价值的。

2006年7月14日,华夏基金管理公司终于召开了第一次封闭式基金持有人大会,就内地首只即将到期的封闭式基金兴业转为开放式基金进行投票,结果98.69%的持有人赞成,至此,封闭式基金前途的政策悬念趋向明朗。

2001年9月内地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发行以来,增长速度惊人,基金数目平均每6个月就翻一番,截至2005年年底,共有基金公司52家,开放式基金164只,资产总额3,869亿元。而且,这个速度和规模是在大熊市里形成的,更为不易。


本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天天基金网每日开放式基金净值表

Top1:富国中证煤炭指数(LOF)A(161032) 涨幅:3.67% 净值:2.1170

据悉,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为张圣贤,该基金成立日期为2015年06月19日,该基金为指数型-股票型,资产规模为18.15亿元(截止至:2022年03月31日)。

截止7月5日,该基金自成立以来收益率为47.50%,近一年以来收益率为60.99%,近六个月以来收益率为36.14%,近三个月以来收益率为13.15%,近一个月以来收益率为8.62%。

股市有涨跌,基金净值就必然有波动。开放式基金的单位总数每天都不同,基金管理者会在当日交易截止后进行统计,并于当日或次日公布单位资产净值。

以下为7月5日两市表现*的50只基金:




开放式基金净值公布频率

一、单位净值

单位净值,指的是某一天该基金的单位价值,即该基金当天的价格。对于开放式基金来说,基金公司一般会每天公布该基金的单位净值。对于封闭式基金,一般会每周公布一次基金单位净值。

基金单位净值是指基金市值除以基金总份额,得到了每个份额拥有的基金市值。显而易见,单位净值就是指每份基金单位的净资产价值。

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资产总值-基金负债)÷ 基金总份额

每个交易日,根据基金所投资证券市场(股市、债市等)收盘价计算出基金总资产价值,扣除基金当日的各类成本及费用(包括管理费、托管费、交易费等)后,得出该基金当日的资产净值,然后再除以基金当日总份额数,就是单位净值。

不过前提是只有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和赎回价格通过基金单位净值来确定,对于封闭式基金而言,其交易价格由市场决定。

单位净值的作用:

1)计算买入份数:

假设小明同学想买入A基金10000元,所需手续费0元,当日该基金单位净值为2元,小明买入的基金份额 =(买入金额-手续费)÷单位净值=10000 ÷ 2 = 5000份。

2)计算期间盈亏:

假设小明同学买完上述基金后1周,基金单位净值上升至3元,基金市值

= 基金份额 * 单位净值 = 5000 * 3 =

15000元;盈亏=基金市值-本金=15000-10000=5000元

3)计算卖出金额:

假设小明持有一段时间后,决定卖出这只基金,假设卖出时,基金单位净值是2.5元,基金赎回手续费为100元,那么,到手金额 = 基金份额 * 单位净值 - 手续费= 5000 * 2.5– 100 = 12400元

二、累计单位净值,

基金单位累计净值是反映该基金自成立以来累计净值涨幅,而累计净值增长率指的是基金目前净值相对于基金成立时净值的增长率。

累计单位净值=单位净值基金成立后累计单位派息金额

如果说单位净值反应了基金当前的价格,那么累计净值就反应了基金净值的累计增长额度,反应了基金净值的历史变迁。

由于基金成立时面额通常为一元,那么将基金累计净值减去一元即可得到基金成立以来单位份额的实际收益。

不过,如果用累计净值增长率来衡量基金绩效,基友们会发现一个严重的BUG:

在进行基金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分析时,我们以光大欣鑫混合A (001903)为例,该基金在2016年9月2日当日基金单位净值为1.6290,基金累计净值为1.6290,三个月后,2016年12月2日,当日基金单位净值为1.5560,基金累计净值为1.6200。由此我们可以计算三个月的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48%,而累计净值的增长率为-0.55%。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两个增长率会不同,在购买基金时应该参照哪个增长率呢?

造成如此结果的原因,便是在分红上。在2016年9月5日,该基金进行了分红,每份额分红0.064。我们知道,基金分红后,投资人可以选择现金分红,也可以选择红利再投资,基金累计净值便是默认投资人将分红以现金形式提出后进行计算的。

很明显,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是假设基金持有人都采取现金分红而计算出的净值累计涨幅;而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基民会采用红利再投资方式,而红利再投资的回报并没有反映到累计净值里面。因此,这就引入了复权净值的概念。

三、复权净值

复权净值和累计净值的差别在于对分红的处理上,对基金的分红或拆分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计算出基金没有进行任何分红或拆分情况下的历史净值。复权净值是将分红加回单位净值,并作为再投资进行复利计算。

我们假设一支基金A,在成立期初,其单位净值为1,此时未进行任何涨跌分红事件,累计净值和复权净值也为1。不久进行了第一次分红,分红额为0.1,此时基金单位净值变为了0.9,累计净值为0.9 0.1=1,复权净值也仍为1。二者并不随基金分红而变动。之后基金A上涨了10%,此时单位净值变为0.99,累计净值为0.99 0.1=1.09。此时的复权净值考虑红利再投资的情况,0.99 (0.1×(1 10%))=1.1。

结论1:基金累计净值和复权净值的差别在于对分红的处理上

复权净值:将分红加回单位净值,并作为再投资进行复利计算。

累计净值:将分红加回单位净值,但不作为再投资计算复利。

结论2:基金复权净值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基金的业绩,基金公司、第三方评价机构等机构计算基金业绩回报时,都是看基金的复权净值增长率,而不是累计净值增长率。

综上,单位净值是一只基金的交易价格,而累计净值和复权净值,意义在于公平地对比基金历史业绩,还原基金历史增长率的真实面貌,帮助投资者进行基金选择。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开放式基金净值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开放式基金净值表、基金景宏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