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海外嘉实基金
市场流动性宽松,货基收益进入下行通道——3月以来,余额宝、腾讯理财通平台上线的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扎堆跌破2%警戒线。
与此同时,货币基金市场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也降至2.15%低位,较去年同期2.83%平均水平近一步下滑,还跑输央行三年定存利率,与2018年初普遍“破4”的货基收益更不可同日而语。
而随着央行向市场释放更多资金,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行仍留有空间。我们的活钱还有哪些好去处?
20只上线货基收益“破2”
一直以来,余额宝平台上线的货币基金就像居民零钱包一样,随存随取、持续产生收益被大众青睐。然而,这份“稳稳的幸福”正在面临缩水。
牛妹注意到,目前上线余额宝平台的29只货币基金中,11只没能保住2%的7日年化收益率——截至3月29日,长盛添利宝货币7日年化收益仅1.654%;天弘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为2.004%,距离“破2”一步之遥。
另一平台腾讯理财通上线的货基收益也没有太亮眼的表现——29只上线货基中,9只7日年化收益低于2%;表现最差的一只仅有1.338%的收益,接近三个月定期存款1.35%的利率水平。
近两年时间里,货币基金的收益可以说是一降再降。Wind数据显示,2018年初货基的7日年化平均收益还处于4.69%,普遍都能有4%以上的收益;而如今,纳入统计的731只货币基金(份额分开计算)*7日年化平均收益率仅有2.15%。而这个收益离2.75%的央行三年定存利率还有一段距离。
此外,目前超三成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跌破2%,更有9只货基的7日年化收益处于1%以下。
收益走低背后往往伴随着规模的下滑,货币基金在经历了多年强势吸金后规模出现回落。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货币基金规模也从去年初的7.62万亿元,降至去年11月底的7.17万亿元。
从“破3”到“破2”,货币基金只用了1年多时间,而在盈米基金FOF研究院研究总监杨媛春介看来,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了降息周期,货币类资产都会面临收益率全面下降的局面,投资者未来要接受这一类资产整体收益率下降的现实。
“国内来看,央行明确表示货币政策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今日上午,七天逆回购的中标利率就比上一期下降20bp,从原来的2.4%变为2.2%。未来国内也会是一个缓慢、市场化降息的过程,货币类资产的收益率还会面临进一步下行的局面。”
银行类货基还能替代公募货基吗?
货基7日年化收益持续下移,而商业银行发力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则在抢占小额流动资金市场,成为低利率市场环境下货币基金代替品之一。
此前祭出的系列政策为银行类货基替代公募货基扫清了一定障碍,比如银行理财产品T+0不受限等。其次,前者的投资标准要比公募的货基品种宽松——包括投资品种的久期、能够投资的范围等,所以银行类货基产品收益率会整体高于公募货基。
然而在去年底,银保监会一则《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发后,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被拉平监管,类货基全面接轨公募货基,收益率优势似乎也不再那么突出。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截至3月29日,银行类货基的7日年化平均收益为3.32%,较去年同期3.57%的平均收益出现小幅下滑。不过尽管收益转头向下,但目前依然是优于公募货基表现的。
牛妹获悉,与普遍“破2”的公募货基不同的是,当前7日年化收益低于2%的银行现金管理产品仅占所有现金管理产品2.5%。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谢首鹏称,出现上述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投资底端资产收益率的下跌,银行理财底层投资固收资产比如债券、利率债、大部分是短端的,这些资产价格收益率近期都在降。所以不管是公募货基、银行理财或者是债券型基金收益都在下调。目前,银行类货基大部分都在3.5%左右,中小行4%以上,大行估计一般都是3.5%以下,对比公募货币基金还有100bp的超额收益,替代性还是在的,只是收益没有以往高了。之前银保监会的通知留有一年过渡期,银行类货基可能会慢慢与之拉平,优势差距逐步缩小。如果真的收益率没有差异,那就没有所谓的替代效应了。
老百姓的活钱还能买什么?
类似于公募货基、银行类货基这样的现金管理理财产品,本质上要求本金尽可能不亏损,同时保证较好的高流动性、收益率适中以跑赢通胀为目标,是一些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心头好,也是家庭资产配置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面对节节走低的货基收益率,除了银行类货基外,老百姓们还可以买啥?
“公募货基比较好的替代品一种是中短债产品,好处是底层资产标的比较多,公募拿的标的信用风险都是比较低的。会稍微有差别的是,有些短债基金久期不会太长,一般在8~9个月,有一些短债基金会有一年以上甚至1.5年左右的久期,整体收益率就会更高一些。整体来看,平均来讲久期都是在一年以内的。另外,中长期纯债也是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比较好的配置工具,真正投资信用债、利率债、高等级信用债的纯债基金不会有太大问题。可转债、二级债、一级债基就不太建议了,风险波动会更大一些,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本身可能无法容忍这种市场波动。”谢首鹏指出。
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也建议道,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宽松节奏,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在经济短期承压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方向仍未改变,国债收益率有继续下行的空间。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债券会表现相对较好,但鉴于信用风险也会加大,建议投资以利率债或者高等级信用债为主的债券基金或者固收产品为主,比如中短债基、中长期债券基金等。
“如果纯粹从流动性管理角度来说,银行理财、短债基金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希望进一步提高收益,可以考虑同类资产中的*品种,可以适度提高这一类资产收益,但是投资者也需要理解——活钱管理优先考虑的是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收益率的考虑是其次的。”杨媛春如是说道。
08月03日讯 嘉实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ETF(QDII)基金08月01日下跌3.91%,现价0.767元,成交15789.42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0.7581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下跌1.17%,场内价格溢价率为1.17%。
本基金跟踪指数为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指数(人民币),*报告期内,本基金收益率为-13.43%,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指数(人民币)。
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下跌12.53%,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0.04%,近6月本基金净值下跌12.58%,近1年本基金净值上涨--,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0.7581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刘珈吟,自2021年11月24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3.29%。
田光远,自2021年11月24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3.29%。
2022年开年A股大跌,投资者亏损惨重。但拉长投资期限,从中长期维度看,同样经历过多轮大幅下跌的公募基金,仍然可以穿越牛熊,为投资者创造长期较好回报。
在当前股市下跌、投资者情绪低迷的阶段,基金君盘点了近3年、近5年,各家基金管理人旗下公募基金盈利情况,公募基金整体赚钱能力依然显著:近3年大赚近4万亿,易方达、华夏、广发等13家公募巨头盈利超过1000亿;5年期盈利更是达到4.35万亿,穿越市场多轮牛熊转换,基金投资实现了长期赚钱。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产品盈利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可以赚钱,如果频繁“追涨杀跌”、“高位接盘,低点割肉”,不恰当的择时操作,很可能会导致“基金产品赚钱,但投资者不赚钱”的现象。
行业人士也建言,在基金投资中,市场各方还要继续倡导长期投资、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用基金定投、持有期基金、基金投顾等方法,不断优化产品形式或投资方法,在市场低点积累自己的筹码,拉长投资期限,就能大概率获取较好的投资回报。
三年大赚近4万亿
13家公募盈利超过1000亿
为投资人赚到钱,是资产管理公司最核心的能力。随着基金2021年四季报的披露,各家基金管理人旗下产品盈利情况出炉,
从近三年,2019年-2021年来看,A股市场科技、医药、消费、新能源板块轮番上涨,大盘从2400点底部摸高3700点,上演了1300点大反攻的牛市行情,公募基金也迎来了大发展的三年。
随着近日基金2021年四季报的披露,一年期的规模、业绩、投资的大盘点已经告一段落。拉长投资视野,从近三年来看,公募基金旗下产品盈利总计接近4万亿,创造了不俗的长期回报。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各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全部产品,近三年累计盈利数据为3.91万亿元,接近4万亿关口。
近三年基金管理人旗下产品盈利最多的为易方达基金,公司产品总盈利为2660.49亿元,位居全市场第一名。华夏位居亚军,旗下产品近三年盈利为1827亿元。广发、汇添富基金都超过1700亿元,同样位居行业前列。
另外,富国、南方、嘉实等共计13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盈利总数据也超过1000亿元,跻身“千亿俱乐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全部产品都包含了货币基金,在我国目前9.5万亿规模的货币基金,可谓体量巨大,这些基数巨大的货币基金,创造的盈利也非常可观。剔除货币基金后,公募非货基产品的盈利数据依然不俗。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近三年各家公募旗下的非货币基金盈利总额为3.33万亿元,比全部数据少了5780亿元,这一数据也是货币基金近三年为大家创造的盈利。
没了货基后,基金公司的盈利排名,会对货基规模大的公司产生较大影响,但大体盈利排名没有大的变化。
易方达基金盈利仍以2363亿元,位居近三年非货基盈利排名首位;华夏基金为1646亿元,位居次席。广发、汇添富、富国同期都超过1500亿元盈利。
这一排名影响*的,是管理天弘余额宝的天弘基金,近三年天弘旗下货币基金盈利722亿元,扣除货基后,天弘基金全部盈利从1075亿元降至353亿元,盈利排名从12位降为26位。
另外,剔除货币基金后,货基规模较大的建信基金盈利数字也会减少310多亿,从666亿降至355亿元;易方达基金减少298亿元,从2660亿元降至2363亿;博时、南方、工银瑞信、嘉实等基金公司,同期盈利也会减少超过200亿元,盈利排名也部分出现名次的变化。
谈及公募基金的长期赚钱效应,华南一位中型公募副总经理表示,作为普惠金融的投资工具,不论是货币基金、权益类基金还是固收类基金,拉长期限都具备较好的赚钱效应。但由于基金产品间的风险收益特征不同,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也各不相同。
该副总举例称,比如收益最为稳健的货币基金,投资者体验比较好,每天都能获得不错的正收益,产品的风险比较小;债券型基金的收益波动会大于货币基金,整体也可以获取年化4%-6%上下的回报;权益类基金的波动相对更大,但长期收益弹性较高,在牛市中赚钱效应非常突出,但在熊市中也会跌幅惨重,拉长期限看,部分长期业绩*的基金经理依然可以战胜市场,获取超额收益。
“基金投资最重要的,是投资者找到匹配自己风险偏好的产品,做好资产配置,在市场波动中控制自己的风险敞口,才可以获取给定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这位公募副总称。
5年盈利4.35万亿元
业内建言多举措鼓励长期投资
三年期盈利“成绩单”亮眼,再拉长期限,五年期的基金盈利情况也是可圈可点。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近五年公募基金行业全部基金盈利数据为4.35万亿元,其中非货基盈利3.27万亿元,而货币基金盈利数据也在五年达到1.09亿元,超过了万亿大关。
从全部基金盈利数据看,全市场规模*的易方达基金,在5年期盈利数据上依然是“一哥”,近五年全部基金盈利2874亿元;天弘基金为2222亿元,位居全市场第二,上述两家公募也是基金盈利超2000亿元的第一梯队的基金管理人。
往后看,华夏、广发、汇添富基金盈利数据都超过1800亿元,位居第二梯队;南方、工银瑞信、富国基金同期盈利也超过1500亿元,位居第三梯队。
另外,嘉实、博时、兴证全球等多家公募也超过千亿,从五年期维度看,旗下基金盈利超千亿的公募扩容至15家,盈利超百亿的多至69家,从中长期维度为客户赚取了长期回报。
如果剔除掉规模占比较大的货币基金,近五年非货基盈利为3.27万亿元,这一数据比三年期3.33万亿的盈利,要少682亿元。
而从A股市场看,2017年-2021年中,A股经历了2017年的“漂亮50”行情,2018年的大熊市,2019年以来的科技引导的牛市行情,A股的几轮牛熊周期轮动,公募基金依然穿越牛熊转换,整体大体收复大熊市的亏损,带来长期不错的回报。
从五年期非货基榜单看,“一哥”易方达基金仍然高居榜首,近五年基金盈利2320亿元,广发、华夏、汇添富基金位居第二梯队,基金盈利都超过了1500亿元;富国、嘉实、南方、兴证全球基金同期都超过了1000亿元,千亿俱乐部成员减少到8家。
从五年这样长周期维度看,货基收益就显得更为可观,部分货基规模较大的公募,剔除货基后,盈利数字也发生了锐减。
数据显示,近五年货基收益*的为天弘基金,货基收益高达1877亿元,剔除这一数据,近五年天弘基金非货基盈利只剩344亿元,盈利排名从行业第2锐减到第26名。
建信、工银瑞信基金两家银行系公募巨头,近五年货基盈利也都超过580亿元,剔除货基收益后,两家公募非货基盈利分别为446亿、927亿元,行业盈利排名额分别下降10名、3名。
另外,易方达基金货基盈利555亿元,南方、博时货基盈利超400亿元,也为基金公司的总体盈利贡献不小。
在看到基金产品长期盈利的情况下,华南一位基金公司高管也坦言,“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一直是基金行业发展的痛点,不论是货币基金还是非货基,只有能真正将基金盈利转化为投资者收益,才是基金作为普惠金融和投资工具的*价值。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的基金投顾业务,正是以“客户赚到钱”为中心,为投资者打造更好的投资体验。相信随着行业生态的优化和完善,未来基金盈利的数字,会成为投资者实实在在的收益,为老百姓真正赚到钱。
沪上一位基金评价机构人士也认为,在较长的投资期限中,公募基金以长期较好的投资业绩,证明了专业投资的价值。在当前股市暴跌中,基金投资者还是要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公募基金用自己长期赚钱能力,证明了自己的资产管理能力,也说明了组合投资、规范运作、专业投资,以及基金托管等制度对投资者利益的较好保护。
“随着未来持有期基金、‘固收+’基金,以及基金投顾服务的普及,公募基金未来可能会从产品设计、投资组合、服务升级等角度,为投资者提供稳健和体验良好的基金产品,辅之以基民坚持长期投资理念,可能会慢慢熨平股市的大幅波动,让投资者在长期投资中,也真正赚到钱。”该基金评价机构人士称。
中国基金报
货币基金在各类基金产品中,货币基金有着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优点,但同时它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收益率低。随着市场利率不断走低,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是越来越低,甚至大部分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已经跌破了2%。那么,有没有其他收益更高的来替代它呢?
哪些产品可以代替货币基金?
基金的收益率高低,受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很大。因为货币基金主要投资的是货币市场,而货币市场的产品利率对市场利率的变动很敏感,所以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变动也对市场利率的变动很敏感。
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因为需要较低的利率水平来刺激经济增长,所以市场利率在短时期内恐怕也不会有太大提升,指望货币基金的收益率短期内提升上去也就指望不上了。
那么,如果要找*能替代货币基金且收益率更高的产品,有哪些比较好的选择呢?
首先,作为货币基金的*替代产品,就是银行的现金管理类理财。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又被称为“类货基”产品,也就是类似货币基金的产品,这就意味着它跟货币基金有诸多相似之处。
事实上,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与货币基金除了发行主体和名称不同之外,其他几乎没什么区别,货币基金所具备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优点,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都具备。
而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相比货币基金的一个优势,就是收益率更高。在大部分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跌破2%之时,大部分的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仍然能保持2%—3%的收益率。
其次,就是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是以银行同业存单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
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就相当于银行用资金的存款作为抵押向市场投资者借钱,所以投资同业存单的安全性比把钱存在银行差不了多少。因此,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也是比较安全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收益率方面。正常来说,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收益率达到3%左右是没太大问题的。当然,这个收益率并非固定,肯定会有波动。不管怎么说,在平均收益率上肯定比货币基金高。
*的缺点就是流动性稍微差了一些,因为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多为7天持有的,不能像货币基金那样随时都能申请赎回。
再次,就是短债基金。短债基金是以到期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安全性也相对较高,不过比货币基金可能稍微差一些。因为短债基金是净值基金,短期的净值会有涨跌。
与货币基金相比,短债基金的优势主要还是体现在收益率上。只要持有时间相对较长,收益率大概率能超过货币基金,一般来说年化收益率达到3%—4%左右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超过4%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如果想要理财收益高一些,以上三款产品都是比较适合用于替代货币基金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货币基金收益率排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货币基金收益率排名、海外嘉实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