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一号,阿里一号音箱怎样

2022-08-03 10:08:17 股票 group

阿里一号



本文目录一览:



电商大促,是一场消费爆发,也是新模式探索的好时机。


过往天猫618、天猫双11期间,阿里试验了不少新产品、新品牌、新渠道,今年天猫618,一项计划覆盖5万中小商家的服务专项迎来了第一考。


2021年上半年,阿里巴巴陆续向中小商家释放积极信号,淘宝属地化、生意参谋标准版免费、阿里人工客服数量扩招40%、降低商家入驻门槛等举措纷沓而至。

其中,一号专线服务专项并未被过多报道。据


8000,80000000


遇到困难打客服热线,客服无法解决的问题就自己琢磨,这是熊鹤多年来的“解题方式”。


熊鹤是天猫公鸡*旗舰店运营负责人,电商经验丰富,但有时也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以营销活动为例,大品牌希望有不同玩法分层吸引消费者,部分中小商家则并不需要。然而潮水涌动的方向总是让人心动。天猫618期间,公鸡*旗舰店一名员工过度使用叠加优惠券,导致让利超预算,如不处理将造成20万资产损失。


“相当于白送给消费者,还不算各种人力、物流成本。”熊鹤对



据介绍,一号专线服务商家数量已近8千家,平均每月有1300多名商家加入一号专线,且呈现日益密集趋势。


和传统客服不一样,一号专线直联商家运营一号位(如运营总监、店铺店长等角色),由阿里CCO客户经理在钉钉上提供1对1专属服务和商家经营问题解答。简言之,商家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对应的客户经理寻求解决方案,反应时间、反馈效率、处置权限都比普通客服多。


商家收到一号专线客户经理服务邀请



这种服务模式建立了人与人、平台与商家之间的情感纽带。熊鹤直言,“如果今年没有一号专线,我们的生意肯定不如现在。”天猫618开售第一个小时,该店销售额同比去年上涨超20%。


“一号专线让我们有了更多信心”。目前,熊鹤正计划为公司负责代理的另外2家海外品牌开设天猫店。


“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人”


新商家服务模式的探索,是摆在一号专线面前的课题。尽管商家反馈正向,但一号专线试运营半年后,仍坚持谨慎扩张。


“纯粹增加人工数量来服务商家,这不是我们要探寻的最终模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一号专线工作人员向


例如,商家库存数量设置错误,普通客服告诉商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或路径,却无法解决“根因”。库存设置背后可能是仓库和客服系统没打通,也可能是供应链某个环节的缺失。


找不到“根因”所在,问题会永远存在,商家会因同一个问题反复咨询客服;只有找到根结所在,问题才算真正解决。


目前,阿里CCO希望通过分析商家原声(Voice of business,简称VOB),寻找到商家在经营链路中遇到的障碍,分析、归纳个性问题,抽提出共性特征,从根本上优化商家在平台的经营环境。


一方面,过去20年阿里CCO已沉淀了大量VOB。每天,有30万商家咨询阿里客服,留下了真实反馈。另一方面,由一号专线客户经理深度服务商家,主动从经营链路中寻找根因。


一号专线团队背后,有商家体验洞察、产品、算法、技术等部门支撑。VOB收集完毕后,由体验洞察团队分析,向淘系、菜鸟、规则等部门输出系统化解决方案,从根本上改善商家体验。据悉,商家体验洞察团队也已完成了一轮人数扩张。


“人工智能、数据可以推测出趋势,但商家生意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哪里需要优化改善,这些是数据推测不出来的,需要人为洞察。”


向中小商家倾斜


在今年5月的淘宝商家大会上,阿里CCO*总监、淘宝天猫商家体验负责人郝运曾透露,一号专线未来一年最多将和5万商家建立联系。


从当前一号专线服务的商家类型来看,中小商家是其主要服务对象。


为商家提供自助服务的商家服务大厅



天猫商家韦万川告诉


木工、服装厂工人、玩具厂工人、机修工,这些韦万川都做过。经过努力奋斗,韦万川当上了一家工厂的车间主任,慢慢有了积蓄。2009年,韦万川岳父给了夫妻俩3万元,加上他们自己的存款,韦万川买了五六台机器,夫妻俩做起了制衣生意。


“白天做完衣服,晚上我们还去夜市摆摊。花了1300元买了辆二手三轮车,那时候对我们来说是笔不小的资金。”韦万川说。


几个月前,韦万川经营的天猫因品旗舰店出现资金链紧张,压力骤然剧增。韦万川急忙联系一号专线客户经理,通过多方沟通,韦万川天猫店自动扣款功能已关闭,缓解了现金流压力。有了资金运转的时间窗口,韦万川舒了一口气,“有人能这么关心,很感动”。


深圳分享品牌VJC电商部经理邱锦仪向


在一号专线帮助下,天猫VJC旗舰店顺利找到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方法和规则。天猫618期间该店销售持续增长,第一波时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20%-30%。


近年来,阿里多次强调平台经济的价值是“整合、分享资源,是通过帮助他人成功而取得成功,是不断为社会创造价值而实现自我价值”。提升商家服务体验,是阿里坚守平台经济的注脚之一。


此外,郝运表示,为高效改善商家在平台的经营体验,今年将进一步优化商家服务大厅,提升智能服务能力,让商家能在1分钟内自助解决基础问题;强化“阿里商家零距离”直播服务;内部推行商家体验问题责任制等。


据悉,更好服务中小商家,改善中小商家体验,也正是是今年阿里重点之一。




500003

歙县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全县上下抗击疫情之时,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慷慨解囊,通过捐钱、捐物,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截止2020年3月26日,歙县共收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社会捐赠款872.52万元,其中3月17—3月26日共收到捐款28.47万元。(捐赠明细表附后,此公布名单不含社会各界直接捐赠有关部门和乡镇的款物)

歙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0年3月27日

单位:元序号捐款单位(捐款人)金 额1黄山春宇置业有限公司1000002黄山名伦精密五金有限公司500003安徽昌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432404黄山欧玮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200005黄山市歙县三环绢纺有限公司200006石际组村民133887黄山明明德轴承有限公司100008王健50009双源村上坝口何宏杰等党员群众300010石际组村民王玮新冠疫情捐赠款300011徽城镇斗山社区居民240012昌溪村第二支部党员16人231013王颂坤200014周右明100015坝潭组吴加明100016王辉100017昌溪村密川组方飞羽等8人94018何春达60019吴成荣50020吴继根50021双源村凤翔山吴元喜50022程桃花50023吕大海40024吴日生40025凌元健30026下坝吴林宏30027吴爱莲30028双源村吴路荣20029王明辉20030周舒婕20031双源凌彩仙20032密川方春平20033汪美琴20034杨凤仙20035张玉兰20036顾红英10037汪敏10038吴红10039吴伟10040胡文宾10041江铃20

歙县人民政府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huangshan@xawb.cn




阿里一号位文化

一个拥有 9 亿年度买家的业务如何转身。




文丨管艺雯 祝颖丽



摆在戴珊面前的,可能是阿里的国内电商业务 20 年来最复杂的难题。

2022 年伊始,戴珊正式担任阿里的国内数字商业板块分管大总裁,负责大淘宝(淘宝、天猫、聚划算、逛逛、淘宝直播、闲鱼、阿里妈妈),国内 B2C 零售,淘菜菜,淘特和国内贸易(CBU)1688 等业务,在阿里的地位和重要性再次上升。

这些业务加在一起,在整个阿里的总营收里占比超过七成,但在 2021 年的最后三个月里,他们的增速只有 7%,是阿里在去年底划分出来的四大板块中(国内数字商业、云与科技、生活服务和海外数字商业)增速*的。

而作为阿里最核心的收入来源 —— 收入占比超过四成 —— 淘宝、天猫的客户管理费(包括广告费和佣金收入)收入增速自 8 年前上市来*出现下滑,同比下降 1%。

全行业的流量触顶,竞争格局的复杂,再叠加反复的疫情,让戴珊面前的这道难题显得更为棘手。

戴珊是*一个还在负责一线业务的十八罗汉(阿里最初创业的 18 个人),她从 23 年前阿里创立之初就跟着创始人马云,是阿里的第 11 号员工,花名苏荃,员工们习惯称呼戴珊为 “MM”。

员工印象里的戴珊,亲切有感染力,愿意倾听,也喜欢照顾人,更愿意成就他人。戴珊对阿里*忠诚,她曾经对内表示自己从没有对阿里有过任何动摇和失望,“我对公司的热爱从第一天开始没有任何变化,以后也是。”


此前,戴珊作为一号位的阿里 B 系业务虽不太受行业关注,但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她还孵化了淘特和淘菜菜两个新业务。在一些淘系员工看来,当下的大淘宝需要面对用户体验和行业竞争的复杂局面,戴珊是合适的人选,她有充分的资历和勇气对大淘宝真正动刀子。

戴珊对大淘宝并不陌生,2009 年到 2013 年,她以 HR 的角色参与了淘宝的业务,兜兜转转 9 年后回归。上周五(5 月 20 日),戴珊上任淘宝天猫一号位的第 140 天,在一场与 300 多家国内外消费品企业 —— 也是阿里平台上的头部商家的线上交流活动上,戴珊*系统阐述了她在淘宝天猫业务上的思考和取舍。

当一个成熟且庞大的大公司业务,走到了必须变化的节点,新任一号位的经营方法论值得关注。阿里目前在组织上实行多元化治理战略,要求各业务板块的一号位拥有明确坚定的经营方法论,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试图总结,在过去 140 天里,戴珊主要做了四件事:首先她让团队达成了共识,淘宝天猫要变;然后她明确了以消费为核心的经营思想;与之相匹配的,先调整组织,再给业务制定规则。



统一思想:消费者成为第一客户


2021 年的最后两天,戴珊和整个国内数字商业板块的十多位业务总裁们开会时首先讨论根本问题,她正式叫停以 GMV 为增长目标的发展模式,要求淘宝天猫回归到消费者体验的打造。

五个多月后,戴珊又强调要从交易转向消费,意思是将过去消费者的交易行为往前和往后拉长,要向交易前端走,做好内容,往交易后端走,做好服务,以此全方位地提升消费者体验。

从重视增长到重视体验,和这一次戴珊提出的 “从交易到消费” 战略是一脉相承的,背后的根本问题是,当阿里在说自己价值观 “客户第一” 的时候,究竟谁是阿里的第一客户?

一位阿里管理层向我们表示,他在和团队开会时,大家就围绕第一客户是买家还是卖家展开了争论。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默认卖家是第一客户,道理显而易见,阿里作为平台,收入来自卖家端的收费,服务好它,卖家生意好,阿里就能赚到更多钱。

但如果为了增长的*化,只顾着卖家。用上述管理层的说法,就会很容易出现 “大树底下不长草” 的畸形生态,不可持续。

最终大家达成一致,认为第一客户应该回归到最终买家,让买家体验*化,同时对卖家充分扶持,引导他们服务好自己的消费者。一句话,服务好了买家,卖家的生意才能更有确定性,新的商机才能被发掘和创造出来。

这种思路的转变也符合实际情况,用戴珊自己的话说,“电商已经从流量进入留量时代。”

每年在中国已经有超过 10 亿人会在阿里的各种平台上购物,其中有 9 亿人在淘宝天猫消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显示,到 2021 年 12 月中国的网民规模是 10.32 亿。

对现在的阿里来说,没有多少新用户增长的空间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现在,戴珊的第一选择是老用户的沉淀,做深用户渗透。

在和 300 位商家的线上交流中,不管是阿里董事会主席兼 CEO 张勇、还是戴珊、亦或是淘宝天猫产业发展及运营中心负责人吹雪等高管,都提到了大环境的不确定性。

疫情不断反复,国际政治冲突带来供应链上的压力,宏观经济既复杂又充满了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吹雪说,“商家都渴望在这样一个 VUCA(Volatility/ 易变性、Uncertainty/ 不确定性、Complexity/ 复杂性、Ambiguity/ 模糊性)的世界里寻找一个确定性增长的机会。”

戴珊和团队当下思考的出发点就是在 618 大促和下半年的经营中,如何让商家在有了阿里的服务后,能够多一点确定性,“寻找经营的确定性,消费需求的确定性,这样才能够组织好供给的确定性。”

一个细节是,戴珊似乎想用一瓶可乐,表现淘宝天猫从交易转向消费的决心。5 月 20 日,一些上海的消费者发现他们的天猫超市订单到货时,包裹里多了一瓶可乐。这是猫超联合可口可乐给上海地区消费者送的 520 惊喜,一共五万两千瓶,随机提供给猫超当天收货的消费者。一位淘宝人士透露,“这是戴珊的主意”。



调整步骤一:先动组织


去年底,张勇在内部全员信中提到了阿里的全新组织战略,从 2015 年的中台战略升级为 “多元化治理” 战略,希望让组织变得更敏捷。

“多元化治理” 把多个相关业务划分在一个板块,分别设立负责人自主管理每个板块,重点在独立和自主,每个作战单元的责任、指挥官都十分明确。这一战略之下,对业务一号位的经营方法论有了更高的要求。

就像 2019 年张勇在浙江湖畔创业研学中心分享时说到的,“一号位” 这个岗位有两大不可推卸的责任 —— 商业设计和组织设计。

所谓商业设计,就是要解答清楚三个问题:你要做什么业务?你要服务什么客户?你要为他提供什么服务?解决的是生产力的问题。


而组织设计,解决的是内部生产关系的问题,张勇对组织设计的总结是当一个组织追求速度的时候,更应该把业务变成纵向的,独立的建制分开往前跑;当整个组织要追求效率、要积累、要沉淀的时候,那就需要把有些东西横过来,让整个支撑体系包括商业沉淀能够有办法共享给其他团队。”

戴珊对淘宝天猫的调整思路,就包括了商业设计和组织设计两个维度。

2022 年的第三个工作日,戴珊正式担任阿里国内数字商业板块分管大总裁的第 6 天,她就推动了淘宝和天猫的全面融合,把淘宝事业群和天猫事业群调整为 3 个中心和 2 个内容电商业务,分别是产业发展及运营中心、用户发展及运营中心、平台策略及运营中心;原来设立在平台业务之下的淘宝直播和逛逛此次调整后地位提高,负责人直接向戴珊汇报。

内部的观点是,调整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和消费者价值。过去阿里把大商家和小商家放到淘宝和天猫两个平台,试图给予不同的定位和赚钱方式,把更多的流量和资源用来扶持能带来更多利润的大商家。一位阿里人士认为,这样的划分给自己带来局限,也耽误了创新业务的独立发展。

调整步骤二:制定业务规则


搭好了组织框架之后,下一步是对各项业务制定规则,戴珊做了减法和加法,她对不重要的项目关停并转,对重要业务坚定投资;尽可能简化商家经营成本,增强它们的经营确定性和锁定新的增长点。

她首先全面收拢和优化了淘宝天猫的营销 IP,除了保留诸如 618,99 聚划算节、双 11 和双 12 等阿里的 S 级大促活动,重点做强小黑盒、超级品牌日、会员日等日销 IP 之外,其余营销 IP 将从 20 多个优化到 5 个,比如天猫正当红、天猫活力营、天猫精彩盒等,这些被砍掉的项目被认为投入产出比不清晰,分散和浪费了商家的资源和精力。

比如产业发展及运营中心这边,吹雪上任后就精简了营销团队,砍掉了一些消费者没什么感知的营销项目,如聚划算下面的的 “五折天”、“午夜大爆炸”。

一位知情的阿里员工称,以前所有人都想做创新,做 0 到 1 ,因为创新的故事*讲。结果就是 1 到 10 可能还有人做,10 到 100 就根本没人做,“现在流量不增长了,所有的故事都讲不圆了,这些消费者感知不深的项目也没有必要存在。”

对他们来说,戴珊过来后最直接的一个价值是做减法,梳理过去没人愿意拍板有没有必要做的项目,“以前确实是做得太多了。”

一位阿里人士称,过去淘宝天猫平台有大量营销 IP,戴珊目前已经将其大幅缩减。他认为,戴珊此举是希望优化平台的营商环境,平衡日销与大促的关系,降低生意对大促的依赖,让消费者的消费回归正常化。

电商领域有两种常见的促销手段,一种是各种大促活动驱动的高低价促销策略(high-low),短期可以刺激需求,带来更高的收益率;另一种是天天低价策略,典型代表就是沃尔玛,可以更好地协调和稳定供应链,通过稳定和高频率的顾客需求来降低缺货断货的风险。

如果要从高低价促销转向天天低价策略,要付出的投入和精力并不小,包括对消费者和员工的教育,以及重构供应链上的利益分配格局和合作模式。

而戴珊对她认为重要的业务则坚定投资,最典型的就是内容领域的逛逛和直播业务。逛逛目前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 2 亿,未来将扶持品牌账号,打通逛逛和店铺等。直播上,商家自己开展的店播将成为未来的重点。

戴珊在内部多次表达了自己对逛逛的重视,她没有提出明确的指标,要求只是 “希望让逛逛变得更好逛”。

在商家维度,戴珊主导简化了平台运营规则,让商家更容易理解,并升级了商家运营工具,通过释放店铺保证金、减免生意参谋费用等降低商家经营成本,类似的扶持政策还会持续推出。

给予商家更多确定性也同样重要,包括履约的确定性和增长的确定性。

在刚刚过去的阿里亲友日上,张勇在一场分享会上表示,阿里服务消费,在特定的场景下必须以履约为前置条件来考虑。在疫情环境下,所有没有确定性履约的消费服务,“其实有点耍流氓。光说帮他产生了订单,但是送不到,这个肯定问题很大。”

疫情下,商家面临的实际问题是,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任何一个点的堵塞,比如仓库、中心仓、分拨中心、运输途中等等,整个链条就停摆了。

那么阿里能做什么呢?自上任以来,戴珊在推动天猫系统和商家库存系统、发货仓等系统的打通,把远场电商、中场同城零售、近场即时配送结合起来。

在此前食品行业的媒体沟通会上,《晚点 LatePost》了解到,天猫目前已经开始了城市仓的项目,部分商家的重货商品可以入仓,以满足消费者送货上门、上楼的服务要求。城市仓目前只在杭州试验,其他的城市还在计划中。

在上海疫情期间,天猫物流合作伙伴信天翁和天猫 4 月初合作了母婴保供,母婴品牌提前把奶粉、尿不湿等商品放到信天翁的前置仓,上海消费者下单后,可以实现用外卖的速度配送婴儿奶粉等。

信天翁创始人李立勋告诉《晚点 LatePost》,戴珊上任之后,他们和天猫合作的落地思路才变得更清楚,此前天猫超市、饿了么等都是单独的入口,而现在,部分商品的小时达服务还融合在了阿里的电商链路里,用户下单时,会多一个小时达的选项可供勾选,场景更顺,体验也更好。

同城零售事业群负责人昊宸(花名)提供了一组数据,目前线上消费在整个社会零售总额里占比达到 24.5%,但 O2O 里的零售商品消费占比仅 0.2%,不过阿里近场零售的年度购买用户,同比增长了近 1 倍,这对商家来说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和更快的增速。

戴珊在演讲中透露说,远中近场的多元化结合,率先应用的场景比如包括生鲜蔬果、食品快消、车辆等重服务履约领域等,也不排除美妆、服饰等的中场延伸,目的是服务部分消费者的轻计划性和即时性需求,这对商家来说也将是一个新的市场机会。

另一个新的机会是消费者的跨品类购买,比如一个商家是做母婴产品的,那可能一些过去只买美妆的消费者也是它的潜在客户,让购买不同品类的用户相互转化。

对商家来说,他们最难的是怎么在平台上高效找到最有可能转化的潜在客户,《晚点 LatePost》了解到,这个命题,戴珊布置给了所有她的直接下属,淘宝天猫的高管都在思考如何做跨品类。

一位淘系人士称,阿里最主要的就是两种方法促进消费者的跨品类购买,一是算法推荐上给到一些品类更多加权流量,二是商家对品类的新客进行让利。

在统一了思想、调整了组织、确定了规则之后,这还只是淘宝天猫调整的开始,它们集中在务虚的层面,提供了业务发展的方向和准则,但具体落地时,真正的困难在执行的细节中,即将到来的 618 将是戴珊面临的第一场大考验。




阿里一号音箱怎样

可能目前还有不少正在看这篇文章的读者还没用上智能音箱,但实际上,智能音箱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了。根据 Canalys *公布的数据,2019 年,全球智能音箱的安装量将达到到 2.079 亿台。

在两亿台安装量的背后,无疑是更加残酷的厂商混战。为之应对,更多厂商推出不同形态的音箱去抢占拥有不同需求的潜在用户,当中就有小如闹钟的 mini 版,也有需与电视配合使用的 Soudbar 版,当然也少不了在去年年底国内外厂商都纷纷跟进的带屏幕版智能音箱。

这次我们拿到的天猫精灵 CC,也是天猫精灵*带屏幕的智能音箱。究竟新增的屏幕会给用户带来什么新的体验?我们现在就来看看。

外观&基本配置

对于家居设备的设计来说,比起个性,更讲究和谐。天猫精灵 CC 的边角均采用了圆弧过渡的设计,看上去多了分圆润,少了分「攻击性」。没有过多花俏的设计也让它更容易融入到整个家居的搭配当中。

设计师在设计顶部四个按键的时候也似乎花了些小心思在里面。中间的静音按键向下凹陷,两边的声音加/减键向上突出,最边上的电源按键则为与其他三个按键不一样的椭圆形。这样使在黑暗的环境下进行盲操作也变得相当容易。

天猫 CC 的屏幕大小为 6.95 英寸,分辨率为 1024*600。屏幕采用 105° 鼻唇角设计,配合 IPS 可视角度广的特性,适合在家中的多个场景使用。


天猫精灵 CC 内置 5000mAh 点池。换言之,与其他没有内置电池的智能音箱不同,天猫精灵 CC 并不一定需要一直插着电源使用,脱离电源还可以持续工作约 12 小时。用户如果突然想把固定在客厅使用天猫精灵 CC 短时间地拿到卧室、厨房、卫生间的话,也不需要为找不到插座而苦恼。

多了块屏幕之后,交互更方便了

盲目做加法是不少产品在开发时会进到的误区。那么智能音箱,该不该加屏幕?

作为音箱我觉得不需要,但是作为智能音箱,我觉得需要。

音响*的优势是什么?是免操作,一切交给语音来进行交互。但这样的交互会有一个短板,就是用户获取音箱的信息反馈时,效率太低了。

举个例子,大家有试过用语音助手去设置导航吗?如果你对语音助手说,需要导航去机场,系统便会检索出机场出发厅、机场到达厅、机场 1234 门、机场公交站……. 然后再过语音逐个逐个给念出来再供你选择。

比起过往的智能音箱,带屏幕的智能音箱在交互上更为方便。因为带屏幕的智能音箱在信息输出上除了语音外还有图像信息。再遇到上面的情况时,用户就可以通过屏幕直接选择,而不需要慢慢地等「播报」。

这个屏幕*的意义,不是用来操作的,而是用来显示信息,增加交互的效率。用户通过屏幕来获取信息,无疑在目前为止还是最快的。

另外,屏幕的加入,也可以让用户从天猫精灵 CC 中获取的资讯类型,从单纯语音播报,扩展成图像和视频,那么可玩性和使用场景也就大大提升了。

年轻人家中的第一块屏幕

加入了影音功能之后,天猫精灵 CC 的使用场景在一定程度上就和家中的电视重叠了。

在视听效果上,身材更小的天猫精灵 CC 确实比不上拥有更大屏幕的电视。但是,电视的大却成为了很多年轻人把它作为家中第一块屏幕的一道阻碍。

先不说价格,即便买得起,很多像我这样租房的年轻人来说,都不一定有位置能放得下电视。但天猫精灵 CC 则几乎没有任何门槛,更好地便携性也可以让用户在任房子的任何一个角落使用。

除此之外,天猫精灵 CC 还有一些特点,让它更适合成为年轻人家中的第一块屏幕。

在成为娱乐中心的比拼中,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在影音资源的比拼上。

天猫精灵 CC 的内容资源相当丰富,不仅自带大量音视频资源,还与多个版权方签订协议,同时也引入了优酷、下厨房、凯叔讲故事等内容。


比起电视,智能音箱还拥有一个前者没有的身份,就是智能家具的控制中枢。用户不仅可以通过语音对与之生态兼容的设备进行控制,集成了屏幕之后还可以在屏幕上进行更快捷的操作。

天猫精灵 CC 还能打电话。将设备 与手机客户端进行绑定之后,用户可以通过音箱进行语音通话,也可以直接通过语音呼叫通讯录上的人。对于家中有小孩或者老人的用户来说,十分方便。

另外摄像头旁边还有一颗隐藏的 LED 灯,当摄像头启用时,LED 会同时亮起,起到了提醒以及保护隐私的作用。

隐藏属性:妈妈们的好帮手

其实无论从产品形态还是主打功能上来说,天猫精灵 CC 都是*相当适合儿童在家使用的产品。

当然,天猫也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有意将这一特性放大。

我们在菜单的第一级就可以看到天猫精灵 CC 儿童模式的入口。一键就可以进入儿童模式。

在儿童模式下,屏幕色温会自动调节成对视力更友好的暖色温的同时,天猫精灵 CC 也会开启防沉迷系统。

内容的把关到位与否是衡量一个儿童影音产品是否合格一个重要指标。在内容方面,天猫精灵 CC 除了提供儿童专属的动画、音乐、故事等内容外,对于第三方内容还会有内容安全审核机制。这样一来就能全方位隔绝不良内容。

总结

回到开头的问题,究竟在天猫精灵上新增的这块屏幕,到底给用户带来了什么?

从我们体验上来看,答案基本可以总结为更高效的交互,以及更丰富的使用场景。

你说这是屏幕全部的功劳吗?不完全是。因为这块屏幕的背后是整个阿里的生态服务。

阿里通过自己的生态优势,向这块屏幕赋能。所以在这块屏幕上才会有优酷的视频、虾米的音乐,甚至还能逛淘宝、还能收能量。

不过也正是这块屏幕,才让阿里的生态在智能音箱这个品类上,得到更好的发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阿里一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阿里一号、500003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