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郑州银行(002936.SZ)公告,该行此前于2017年3月30日至2017年3月31日发行了规模为人民币20亿元的10年期二级资本债券。
截至本公告日,该行已行使上述赎回权,全额赎回了本期债券。
07月27日讯 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基金07月26日上涨1.12%,现价0.89元,成交116.45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0.9011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上涨1.41%,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12%。
本基金跟踪指数为中证红利质量指数,*报告期内,本基金收益率为-4.50%,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红利质量指数。
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下跌2.70%,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12.04%,近6月本基金净值下跌2.15%,近1年本基金净值上涨--,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0.9011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张弘弢,自2021年12月20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1.14%。
近日,上市银行基本都完成了2021年三季报披露,银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较2020年同比都有所回升。这有赖于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得力,经济活动逐渐回到正轨。银行业整体基本面开启了修复过程,且伴随着资本市场对于低估值板块关注度日益加强,银行板块估值的修复预期进一步加强,尤其是那些具备特色优势、弹性较强的低估银行标的更值得关注。
因此,首开城商行A+H上市先河的郑州银行,进入了笔者的视野,在保证了规模增速的基础上,郑州银行更加注重夯实业绩质量发展。不妨通过这份新鲜出炉的三季报,来看看郑州银行是如何在增速提质的情况下,保持稳健发展的。
规模稳步提升,风控能力凸显高质量发展
2021年第三季度,郑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4.88亿元,同比增长8.3%;归属银行股东净利润8.78亿元,同比增长0.36%。
在银行业向实体经济让利的滞后性影响仍存,央行持续收紧流动性,银行业贷款收益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的环境背景下,郑州银行能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实属不易。而且在经营效益稳定向好的同时,郑州银行的资产规模和质量也实现了稳健增长。
截至三季度末,郑州银行资产总额5619.62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较2020年年末增长2.58%;贷款余额2,8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76%。郑州银行的资产、贷款和净利润在全国城商行中分别排第19位、第18位和第14位,资产规模和营收能力均稳中有升。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政策面上愈发强调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银行业的风控能力被提到了更高的优先级。郑州银行不断强化自身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升自身风控水平。
截至三季度末,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1.95%,较年初下降0.13%,实现了不良贷款率的连续降低;资本充足率13.56%,较年初上升0.7%;拨备覆盖率163.32%,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63%。
(数据ifind,整理)
针对不良贷款的处理方面,郑州银行在去年成立了大额资产管理中心,分层分类处置风险资产,严格实施集中度限额管理制度,推荐匿名客户、房地产融资及省外异地业务降压。发展决策的先导性和落地速度之快,无不体现了郑州银行全面健全银行贷款管理体系,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的决心。
核心指标始终满足监管要求标准,并不断向好发展,凸显出郑州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也体现了郑州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拥抱监管”,避免发生重大风险事件,也是其今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大力支持科创与乡村
“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创新驱动作为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而银行业作为目前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更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对科技领域的支持。郑州银行提出的“科创金融”恰恰正是顺应了政策要求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
今年6月,郑州银行与中原科技城管委会、郑州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及6家科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且通过未来三年内,为中原科技城建设提供不低于3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信用支持的方式,共建金融创新实验室,通过“郑科贷”业务大力支持郑州市科技型企业,不断探索“数据+信用”“线上+线下”“投行+商行”的差异化综合金融服务模式,通过与科技企业加深绑定,既响应了政策号召,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进而增强自身竞争力。
为此,郑州银行充分发挥了自身创新能力,推出了多种产品及服务,满足科创金融需求。如科技人才贷、认股权贷款、郑科贷等特色产品,为“双创”企业提供一对一“定制化”服务,目前已实现91个园区全部触达,为园区、投资主体及入园企业提供信贷近80亿元。郑州银行以特有的金融解决方案,通过“融资+融智”的方式切实解决中小科创企业的融资难题。
同时,“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发展的另一项重大战略,必须要各地方银行深度参与。作为一家根植于农业大省河南的城市商业银行,郑州银行将金融服务的触角不断向农村乡镇延伸,在全省开设分支机构达到174家,包括45家县域以下网点以及7家村镇银行,以自身实力和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反哺河南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郑州银行通过建设惠农服务站,建立惠农综合管理平台,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建立了专业的惠农业务团队;同时,郑州银行还在河南省内网友分享“乡村振兴卡主题卡”、推出“郑惠存”惠农专属产品,全方位满足农村地区各类主体的基础金融服务需求,为农村居民提供全天候、一站式、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截至六月末,郑州银行依托地市和县域分支机构,已签约惠农站点50家,计划年底突破100家,更加切实的为农村居民提供覆盖面更广的全方位普惠金融服务。
郑州银行不断推动惠农业务体系建设、落实惠农业务运营保障机制,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服务网络,打通了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区位优势突出,勇担社会责任
作为国内首家\"A+H\"上市城商行、河南省首家A股上市银行,郑州银行深度绑定河南经济的高速发展,依托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和\"二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为郑州银行打造\"商贸物流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家、精品市民银行\"三大特色业务奠定坚实基础。
商贸物流方面,郑州银行企业网银已累计签约客户近45000户,“云交易”现金管理平台已经为超2800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提供了财资管理解决方案,银企直联已与超百家中大型集团客户成功对接,累计发行单位结算卡超3900张;“云融资”平台为超800家上下游客户融资余额超180亿元;“云商”平台注册会员1700余户,帮助核心企业上游超1000户累计融资超110亿元;“云物流”D+0货款代付产品实现代付32万笔,金额44.2亿元,物流托付累计交易55.9万笔,金额达到10.6亿元。
此外,郑州银行不止是借助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大势实现自身增长,更在重大挑战来临之时充分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今年7月,郑州面对了暴雨灾情和疫情的双重挑战。作为本土金融机构,郑州银行坚持立足河南、服务大局,不断加大普惠金融服务力度,为受灾企业和民众排忧解难,助力河南灾后重建工作。
洪涝灾害过后,郑州银行迅速推出防汛防疫应急贷款、推出了为帮助受灾群众和企业尽快恢复灾后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复工复产推出的专属信贷产“家园贷”以及征信保护等政策,并且还推出“防汛救灾应急贷款”开辟绿色审批通道,简化授信流程。
截至目前,郑州银行已向相关受灾企业投放专项应急贷款2.1亿元,切实为客户解决灾后重建中遇到的融资难问题,以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不断践行本土银行的社会责任。
结语
从业务结构上看,郑州银行扎根郑州多年,聚焦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现代制造等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群体,并以当地经济特点,不断深化“科创金融、小微企业园金融、乡村金融及市民金融”等四新金融业务,为今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综合本次Q3财报来看,在外部经济环境仍旧承压的背景下,郑州银行关键指标整体向好,体现出其经营韧性,有赖于其充分发挥了区位优势、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断践行社会责任,大力支持普惠金融的地方银行特色。未来,期待着郑州银行在中原经济的长期机遇中,实现持续地规模化增长。
2022年以来,在全球高通胀、流动性危机以及宏观经济预期偏弱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始终被笼罩一层阴影之中。随着3月的高层定调,港股、A股纷纷走出了一波修复行情。其背后逻辑就在于政府工作报告和金融委会议向市场传递了后续经济“稳增长”的主基调。近期各地方已经涌现出了一些地产边际放松的政策信号,为后续政策的加码奠定了基础。
因此,笔者认为,市场最悲观的时刻已经过去,对于银行板块应该开始关注起来。首先,在之前市场对宏观经济预期过于悲观的时候,银行估值被打到历史低位,整体板块估值降低到了0.7倍以下。其次,从目前披露的上市银行年报来看,绝大多数银行的基本面依旧稳健,随着后续稳增长政策落地,银行的资产质量会有明显提升,进一步提升其价值中枢。
对此,笔者关注到首开城商行A+H上市先河的郑州银行于近期公布了2021年业绩,不妨借此一窥其基本面的质量。
一、2021年业绩韧性凸显,商贸金融形成差异化竞争
据年报披露,郑州银行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48.01亿元,同比增加1.33%;净利润达到33.98亿元,同比增长2.32%。在2021年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凸显的背景下,郑州银行依旧交出了一份“稳字当头”的成绩单,从各个维度的数据来看,也验证了这一观点。
除了营收、利润的稳健增长外,规模也有了同步提升。截至2021年底,郑州银行总资产规模为5749.80亿元,同比增长4.96%;吸收存款本金总额3188.13亿元,同比增长1.46%;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达到2890.28亿元,同比大增21.46%。据此,郑州银行的资产总额、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在全国城商行中分别排第19位、第23位和第17位。
与此同时,资产负债结构也在持续优化。资产端,一方面向绿色、高端制造、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一方面持续压缩非信贷资产占比,严格按要求压降通道类SPV等业务;负债端,压降同业负债、派生存款的同时,加大储蓄和对公普通存款营销,符合当下银行业整体向零售转型的趋势。
更重要的是,在当前政策强调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被摆在了更高的位置,郑州银行也极为重视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借助数字技术构建智能化风控体系,建立预警管理和贷后督导机制,全面强化业务流程风险控制。截至2021年底,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进一步降低至1.85%。
(数据choice)
资本充足率的持续提升也反映了郑州银行经营安全性的持续提升,2021年,郑州银行成功发行了100亿元永续债,使得资本充足率升到了15%,较2020年提升了2.14个百分点。
(数据choice)
以“稳健”为主并不代表固步自封,反而从年报中可以看到郑州银行愈发清晰的自我定位以及所做的措施。比如郑州银行一直在打造商贸物流银行品牌,进而与同行形成差异化竞争,为此,其推出了“五朵云”。
“五朵云”,也即云交易、云融资、云商、云物流和云服务,主要面向的是对公客户。其核心就是通过打造互联网平台,借助金融科技技术,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涵盖了支付结算、现金管理服务平台、在线供应链融资平台、线上化供应链管理和融资服务平台、“一站式”金融服务的线上平台以及场景化金融服务平台等。以云商为例,截至2021年底,云商平台注册会员近2500户,帮助核心企业上游1440余户供应商累计融资超人民币160亿元。
通过充分赋能和完善服务,郑州银行与对公客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021年对公贷款同比提升了27.29%至1997.85亿元,同时,其不良率降低到了1.86%。
二、把握行业发展脉络,“四新金融”布局成型
除了主打对公的“五朵云”外,郑州银行还有一个要点更值得关注--“四新金融”,这一战略也正是奠定了其后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首先要说的便是其中的“科创金融”。近年的国际贸易摩擦愈发让我们对于“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有了更深的认识,但科技创新往往意味着漫长的培育期和高失败率,单靠国内目前体量较小的风投机构是远远不足以支撑的,作为资本市场上掌握*资金量的银行才是破局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银行业对于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还不够有广度和深度,郑州银行则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样本。
2021年6月16日,郑州银行与中原科技城管委会、郑州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及6家科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在未来三年内,将为中原科技城建设提供不低于3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信用支持。据悉,郑州银行2022年专精特新、高企融资服务触达率将达到80%以上。
这与郑州银行一直以来对科创金融的重视是一脉相承的。早在2007年,郑州银行便用专利权质押向科创企业提供贷款,体现了其在科创金融方面的创新型思维。2019年,郑州银行与郑州市科技局合作推出了“郑科贷”业务,对于备案企业以享受到低利率、快速审批、灵活授信、政府贴息等一系列优惠。2020年,郑州银行提出“千帆计划”,力争在未来3年内对1000家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给予金融支持,并独创性地搭配针对科创人才的专项产品“科技人才贷”,为科创高层次人才创业解决金融需求。
再者便是小微企业园金融。这一战略在当下“稳增长”的经济发展基调上显得更为重要。稳增长最重要的就是稳就业,而当前中小企业解决了80%以上的就业问题,因而支持小微企业便是当下“稳增长”的重要一环,同时也让郑州银行更加符合其“中小企业金融专家”的角色定位。
在河南省金融局的指导下,郑州银行实施了“伙伴工程计划”,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园的建设,助力全省“万人助万企”活动、落实“三个一批”要求,累计投放及已审批待投放资金近人民币150亿元,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特色和优势。以郑州中德产业园这一省级重点项目为例,郑州银行累计向其授信共计4.6亿元,其招商超过450家企业,完成进驻300多家,在此过程中,该园区成功培育规上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小微企业入园后产值、税收逐年保持20%的稳步增长。
顺沿着政策支持的思路推演下去,也就不难理解“乡村金融”的内涵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各地方银行必须要将金融服务的触角深入到当地的农村乡镇,据悉,郑州银行在河南全省大力推广农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务点,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达40%,不断丰富产品体系,省内城商行网友分享“乡村振兴卡”达1.91万张,持续开展“惠农站点+”场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推出手机银行“乡村振兴版”,搭建“线上+线下”惠农综合服务平台。多措并举。以满足“三农”融资需求为导向,建立“三农”企业“金融超市”,推出“林权质押贷款”“厂商银贷款”“农家乐”等产品,开辟乡村金融绿色通道。2021年底,郑州银行涉农贷款余额734.43亿元,增幅30.50%;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58.25亿元,增幅39.99%。
至于“市民金融”则是郑州银行为了顺应当下银行业往零售转型的趋势,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将智能金融服务融入到市民生活中,打造完整的金融生态圈,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粘性;深度参与全市第三代社保卡升级换代,与市人社厅签订社保卡发行合作协议,已建成60个社银一体化网点,在全省12个地市发卡超11万张;持续完善智慧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打通市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以社区网点为中心,打造三公里金融便民生活圈,2021年已为社区周边1.4万余家小微商户开通“绿色通道”,推出“惠收款”手续费减免政策,降低小微实体商户的经营成本,有效提振市民消费信心,极大提高了银行用户的体验感和幸福感。
总的来看,“四新金融”战略是郑州银行积极相应政策号召并顺应银行业发展方向制定的针对性战略,是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国家、社会发展的潮流,进而不断打磨、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三、结语
2021年是郑州银行新五年战略的开局之年,而郑州银行也凭借稳中向好的业绩和清晰的战略蓝图正在向“纵深”挺进,以“五四战略”为指导在业务上更加贴近用户,以更高效、更全面的产品和服务获取用户信任。
*的企业往往能够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在行业逆境中郑州银行能够展现出足够的韧性,可预计到随着后续更多有利政策出台,行业迈入新增长期的时候,郑州银行有望能表现出领先于市场的成长性。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002936》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002936、华夏红利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