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绩优蓝筹股
上个交易日黄金走出一波延续的反弹日线报收一根大阳线,日内1735多单15点离场。原油上个交易日的波动比较快但是空间走得不算太大,原油在日线上报收一根带上下影线的中等实体阴线,日内99.5空单20点离场。在近期*的风险事件尘埃落定之后黄金原油的行情如何去把握?实时行情盘中指导,更多资讯
6月15日,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后,全球市场走出普遍下跌,股市黄金以及原油都走出一波下跌走势,期货市场上能源、软商品、有色、煤焦钢矿以及化工等期货品种在随后两日交易中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符合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逻辑。然后在本次加息之后,美股暴涨,美指下跌,黄金也走出连续的拉升走势。为何加息之后市场反而走出了降息的结果?
随着美国美国经济基本面在持续恶化,经济增长放缓、通胀迟迟无法缓解,美联储加息对资金回流的边际效应在逐步减弱。在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前市场一度认为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超过75个基点的概率,因为6月通胀数据达到了*的9.1%,美联储最终权衡再三,将加息幅度维持在合理的75个基点,并对未来加息路径作数据依赖性假设,也就是说,相比于6月份会议,此次美联储加息幅度并未超出市场预期,甚至是市场提前走出了预期。
从黄金盘面走势上来看,黄金在日线上走出延续拉升日线在走出前期的低位震荡区间之后走势偏强一些,短线关注下1742-3一带的支撑。H1级别走势上在一波连续的拉升之后价格基本维持在高位的窄幅区间震荡中,目前短周期均线基本处于粘合放平,短期走势在连续的横盘之后有开始逐步走弱的迹象。短线可能会在一定的调整操作上参考1865-6附近的空单机会。
美联储本次加息幅度处在市场的正常预期之内,消息公布后市场呈现典型的靴子落地的反应,包括原油在内的风险资产冲高美元回落。继印度、沙特之后,巴西也开始抢购俄油了。据消息称,G7计划在今年12月5日前建立针对俄罗斯石油出口的价格上限机制,届时欧盟禁止从海上进口俄罗斯原油的制裁措施将生效。由此,俄罗斯将面临一个选择,同意降低石油出口的价格,或是在今年12月欧盟原油禁运生效后失去这部分收入。
从原油盘面走势来看,原油在日线上继续维持在低位的宽幅区间震荡中,日线上的上涨力度始终不是太连续。目前在H4级别走势上仍没有走出当前的震荡区间,目前K线开始逐步承压短周期均线偏弱运行,在短期走势上可能还有调整空间。操作上参考97.2-3附近的空单机会。
今日,深港通正式开通两周年。根据数据统计发现,两年以来,深股通资金累计买入A股约15631.94亿元,累计卖出A股金额约为12962.33亿元,累计净买入额约为2669.61亿元。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深港通开通,在为A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的同时,大大提升了价值投资理念。深股通作为市场普遍认可的“聪明资金”,研究两年以来深股通资金的个股偏好,将为投资者遴选A股提供重要参考。
统计发现,两年以来,共计有139只个股登上深股通每日前十大成交活跃股榜单。在两年的466个交易日里,海康威视、五粮液、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等4只个股几乎每日上榜,上榜次数分别为:459次、453次、449次和438次,洋河股份(336次)、万科A(283次)、京东方A(240次)、平安银行(225次)、分众传媒(170次)、大族激光(152次)、大华股份(119次)和云南白药(104次)等个股期间上榜次数也均在100次以上。
从净买入资金来看,19只个股近两年深股通资金合计净买入额均在10亿元以上。美的集团、海康威视、五粮液和格力电器等4只个股期间深股通资金合计净买入额居前,分别为:376.87亿元、223.50亿元、199.03亿元和156.83亿元,成为深股通资金最为青睐的标的。另外,洋河股份(85.86亿元)、分众传媒(54.74亿元)、大族激光(53.57亿元)、万科A(49.98亿元)、云南白药(44.33亿元)、平安银行(42.98亿元)和老板电器(002508,股吧)(21.49亿元)等7只个股期间深股通资金合计净买入额也均在20亿元以上,其余期间累计净买入金额超10亿元的8只个股分别为:双汇发展(000895,股吧)、京东方A、爱尔眼科(300015,股吧)、潍柴动力、大华股份、东阿阿胶(000423,股吧)、蓝思科技(300433,股吧)和三花智控。
上述4只深股通资金最青睐股,近两年市场表现也十分抢眼,累计涨幅均在30%以上,大幅跑赢同期大盘(沪指期间累计下跌17.81%),其中,海康威视、五粮液两只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均在50%以上,分别为76.39%和59.82%,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期间分别累计上涨42.91%和37.83%。
随着今年以来大盘的持续回调,上述4只个股期间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4只个股作为绩优蓝筹股的典型代表,越跌越买,逢低买入成为深股通资金的主要操作思路。四季度以来,大盘震荡筑底期间,除海康威视出现深股通资金净流出外,五粮液、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等3只个股期间深股通资金合计净买入额均在10亿元以上,分别为:18.41亿元、16.55亿元和11.89亿元。
在深股通资金看好的同时,上述4只个股后市表现也受到券商的普遍看好,近30日内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家数均在3家及以上,按序排列分别为:美的集团(11家)、格力电器(9家)、海康威视(4家)和五粮液(3家)。
对于机构扎堆看好的美的集团,光大证券(601788,股吧)表示,公司通过持续布局全球化经营、机器人(300024,股吧)与自动化,打开成长天花板。民生证券则表示,公司拟换股收购小天鹅A,方案尚待通过。预计公司2018年-2019年每股收益分别为3.08元、3.66元,维持“买入”评级。
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50%-1.75%区间,这是1994年以来的近三十年*幅度加息,加息至2020年3月疫情爆发前的高位水平。
美联储表示,“坚决承诺”将通胀率恢复到2%,通货膨胀仍然居高不下,反映出与大流行相关的供需失衡、能源价格上涨、更大的价格压力;重申认为持续加息是适当的。
今年3月份,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开启了本轮加息潮的第一枪,5月份又继续加息50个基点,本次加息75个基点是年内第三次加息,加息的节奏很快,力度很大,预示着美联储货币政策快速紧缩,同时也意味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进入尴尬时刻。
一、为什么说这是美联储最尴尬的一次加息?
一方面,目前的经济预期、股市走势并不完全支持加息。有媒体报道,超过70%的*经济学家预测,美国将在2023年上半年出现经济衰退。马斯克也曾表示,美国经济“很可能”已处于衰退,并警告企业关注成本和现金流。
近期,2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倒挂(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高于10年期国债),自1955年以来,每次美债收益率倒挂往往意味着经济衰退的出现。
同时,美股正在深度调整当中。美股自4月初以来显著下跌,这主要是因为前期美股的上涨主要得益于量化宽松,现在量化宽松不仅在退出,而且在抽水(加息+缩表),这样美股自然下挫。接下来如果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对美股的负面影响将加剧。
另一方面,美国目前的高通胀又迫切需要加息。美国5月CPI同比已达到8.6%,预估为8.3%,创1981年12月以来新高。考虑到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可能长期化,因此美国通胀短期很难看到见顶。
这种情况下需要持续不断的加息,否则通胀难以抑制,但股市和经济受得了吗?这要打问号。
二、美联储加息,中国会跟进吗?
美联储加息中国会走出独立的货币政策,不会加息,但有可能会放缓加息的进程。
6月15日,中国央行公布*一期的MLF操作利率,结果一年期LPR是2.85%,利率持平,也就是说未有降息。
之所以未降息,很大原因是考虑到次日(6月16日)美联储宣布加息,避免资金外流。
目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2.840%,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3.40%,中美利差已经倒挂。
如果美国持续加息,中国继续加息利差可能进一步倒挂。
不过,即便这样,中国未来一年大概率仍继续降息+降准。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1%,增速连续两个月上两位数。也就是说中国的货币增速在加快。
三、除了加息,美联储还做了什么事?
1、缩表:6月1日开始,美联储正式进行缩表,缩表与量化宽松息息相关,所谓缩表意思卖出美联储手头持有的美国国债、抵押支持债券(MBS),收回市场上的美元,相当于减少市场上美元的数量,货币政策紧缩。
美联储计划,6月1日开始每月缩表475亿美元(其中300亿美元国债,175亿美元MBS),在三个月内逐步提高缩表上限至每月950亿美元(其中600亿美元国债,350亿美元MBS)
2、降低关税:要降低物价就得增加供应。据媒体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倾向于放宽特朗普时期部分对华关税。又有媒体报道,美国政府官员说,预计拜登将在未来几周内就是否延长前总统特朗普加征的关税作出最终决定。他正在设法解决创纪录的通货膨胀问题。
四、美联储加息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是什么?
主要影响有两个:
一是货币贬值:美联储本轮加息后,美元升值,已经有多国货币快速贬值,比如日元、土耳其里拉等。预计之后将有更多国家货币出现动荡。
二是引发债务危机:疫情之后新兴市场国家债务高企。
截至2021年年末,新兴市场债务规模达95.7万亿美元,创历史*水平,约占GDP的247.8%。未来五年,新兴市场将有近3万亿美元的美元计价债务(债券和贷款)到期。
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后还债压力将更加大,原本因为疫情收入增长有限,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五、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资产价格有何影响?
1、人民币会有较大贬值压力,但很难跌破“7”,跌破了也不会呆太久。
2、美联储加息,美股下跌,A股会有很大压力。但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热钱流出,管理层会增加中国资产的赚钱效应,通过让楼市适当回暖、股市适当反弹来提高中国资产的吸引力,这个角度上对股市楼市是利好。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升至2.25%-2.50%。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四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6-7月累计加息达150个基点,幅度为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
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
整体来看,尽管短期面临美债收益率持续高企这样的不利因素,但长期来看,境外机构的债券持有量应该还是会进一步增加。
如何看待美欧加息进程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告诉
此外,美联储从9月开始将每月被动缩减600亿美元国债和350亿美元机构债券和MBS(抵押支持债券),符合5月公布的缩表指引。
总体来看,美联储7月声明维持了美国通胀仍高、就业市场强劲、通胀风险仍偏上行的判断。尽管经济活动显露疲态,但鲍威尔声称,目前美国就业增长,工资也强劲增长,这与经济衰退的表现不一致。
“本轮通胀不仅仅是受到需求端的拉动,更是受到供给端偏紧的影响,包括疫情所导致的供应链危机以及地缘政治等风险事件引发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等。”温彬进一步指出,通过紧缩货币本身无法消除供给端的冲击,而只能是通过抑制总需求,并将经济推向衰退从而降低通胀水平。
因此,从理论上讲,在美国经济陷入实质性衰退前,将物价降至合意区间的可能性较小。
此外,温彬指出,在经济增速放缓和债务风险担忧双重掣肘下,预计欧央行加息进程会缩短,9月大概率加息50个基点;然而鉴于欧洲较美国或更快步入衰退,即便欧元区核心CPI目前并未出现明显拐点,未来欧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大概率也要早于美联储。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美联储延续“收水”(量化紧缩)利好美元;从趋势看,欧洲面临的政经局势更加复杂,这也意味着美欧在经济基本面与政策面方面存在显著不同。
降低加息幅度预期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发表*机构观点指出,美联储再次上调利率75个基点,并未更大幅加息100个基点,提振投资者情绪,标指及纳指分别反弹2.6%及4.1%。
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说,9月可能需要再次“异常大幅”加息,但强调最终取决于经济数据。他称,美国经济已开始降温,最近的支出和生产指标已经走软,但鉴于劳动力市场仍然强劲,他不认为经济陷入了衰退。
瑞银方面指出,鲍威尔的言论增强了市场对美联储将会降低加息幅度的预期。议息会议结束后,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市场显示,今年美联储加息幅度的预期下降约10个基点,年末利率约为3.25%。另外,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盘持平,而2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6个基点,收益率曲线“倒挂”的程度减少。
在中信证券联系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预计美联储放缓加息时点最晚或于今年第四季度出现,判断今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水平或为3.5%左右,美债利率或震荡运行。
“我们认为若通胀于第三季度磨顶,美联储放缓加息时点或出现于今年第四季度;若通胀于第三季度较早的出现放缓迹象,美联储或于9月开始放缓加息。”明明表示。
短期内,加息预期降温叠加通胀预期企稳或下降或将构成美债利率的下行压力,但在政策利率水平的支撑下,美债利率下行空间有限,同时此前衰退预期或过强,短期内美债利率或将震荡运行。
预计债市波动有限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在接受《国际金融报》
一方面,经济仍受疫情影响,存在稳增长压力。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像2020年那样快速退出,资金依然充裕,银行间市场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处于低位1.5%。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复苏势头明显,政府表态不追求过高的经济目标,“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
吴照银进一步指出,与此同时,政府开始关注通胀,强调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主要支撑是“就业稳物价稳”,“注意防输入性通胀”。因此,下半年宏观政策会稳增长,同时也会关注通胀。
在吴照银看来,货币政策既不会退出收紧,但也难加码放松,债市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引。年初至今,债市一直在狭小区间波动,市场格局相对均衡,预计债市将继续保持平稳,波动相对有限。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近期货币政策关注通胀情况,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强调“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信号释放动摇宽松预期。
事实上,从6月15日国常会指出“既果断加大力度、稳经济政策应出尽出,又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既可以看作对于“不搞大水漫灌”的强调,也透露了央行操作需要预留政策空间,超预期的流动性投放(包括降准等传统总量型货币政策操作)出现概率偏低。
“预计随着经济将进入全国性的疫后修复阶段,政策将更多聚焦于宽信用目标。”中信证券指出。
收益率或出现上行
吴照银也告诉
瑞银证券中国利率策略分析师夏愔愔告诉
“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的上行压力一是来自于股市情绪的提振,或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债市的情绪。”夏愔愔表示,下半年有可能是三季度末,A股市场会有更为明显的估值提升,所以需要关注届时股市情绪的提振会不会对债市情绪有一定的压制。此外,需要关注通胀数据走势和市场情绪的变化。
外资需求方面,夏愔愔表示,尽管短期面临美债收益率持续高企这样的不利因素,但长期来看,境外机构的债券持有量应该还是会进一步增加,政府也在为便利外资进一步参与市场而采取更多的措施。此外,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里的占比也在持续上升。因此,长期来看,境外机构持债量应该会有所增加。
巴克莱外汇、宏观策略师张蒙表示,6月外资对人民币债券的持有量连续5个月下降,但与3月创纪录的资金流出速度相比有所放缓。继5月下降977亿元之后,6月下降861亿元。这种平仓行为似乎在7月停止,持仓量再次攀升,买入的标的主要集中在短期国债上,预计7月整体可能会有5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在周茂华看来,从趋势看,国内经济发展前景、股市走势确定性高,人民币资产与其他市场关联度不高,人民币汇率走势平稳。此外,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也在加快,在全球政经前景复杂、市场波动剧烈环境下,人民币资产有望成为全球资金避风港。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美联储降息意味着什么》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美联储降息意味着什么、绩优蓝筹股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