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4月25日丨芯能科技(603105.SH)公布2021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4.45亿元,同比增长4.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36.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292.20万元,同比增长112.53%;基本每股收益0.22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70元(含税)。
在生产光伏电池的过程中离不开各种专业设备的支持,金辰股份(603396.SH)就是光伏组件设备领域的龙头,同时该公司还在积极向电池片设备领域拓展。
这也是该公司的股价(以下均指前复权)在今年的光伏行情中大幅飙涨的主要原因。
光伏组件设备领域龙头
金辰股份成立于2004年,于2017年上市。公司是国内较早介入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行业的企业之一,前期专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经过发展,目前已成为向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商提供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的少数厂家之一。
同时,该公司利用自动化及设备生产技术积累,积极向电池制造装备领域延伸布局,开发了电池自动化上下料设备、电注入抗光衰设备、光伏电池PL测试仪、丝网印刷机等光伏电池制造装备。
另外,金辰股份还提供智慧港口等领域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不过,虽然业务种类不少,但是2021年上半年的业绩数据显示,光伏组件设备业务是公司最为核心的业绩支撑,但是其毛利率不如光伏电池设备业务。
从产业链的角度,光伏行业大致可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大的环节,上游为晶体硅原料以及制成的单晶硅棒、多晶硅锭、单/多晶硅片,中游则是单/多晶电池、光伏电池组件,下游则包括逆变器、电站EPC系统和运营。
其中,从生产工序来看,光伏组件生产流程大致分为:经电池片分选→单焊接→串焊接→拼接(就是将串焊好的电池片定位,拼接在一起)→中间测试(中间测试分:红外线测试和外观检查)→层压→削边→层后外观→层后红外→装框→装接线盒→清洗→测试(此环节也分红外线测试和外观检查,判定该组件的等级)→包装。
在这个长长的产流程中会涉及到许多专门的生产设备。
具体而言,金辰股份目前可提供激光划片机、串焊机、丝网印刷机、叠片焊接机、汇流条焊接机、层压机、EL测试仪等设备,覆盖了光伏组件全设备,同时金辰股份还可以提供组件自动化生产线。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国内光伏组件设备基本国产化,金辰股份是这一环节的龙头企业。不过,这一领域的竞争对手也不少,主要有奥特维、宁夏小牛、先导智能(300450.SZ)、苏州晟成、武汉三工和博硕光电等。
HJT、TOPCon电池均有布局
而在电池片核心设备领域,金辰股份在HJT、TOPCon这两种路线均有所布局。
在本专题的首篇《光伏电池“新贵”|异质结持续升温!何时挤进光伏电池“C位”?》中,笔者有提到,虽然当下光伏电池依然是P型阵营PERC电池(或者是这种电池的加强版)的天下,但是这种电池正逐渐迎来发展瓶颈,N型电池成为未来高转换效率的方向,主要包括PERT(发射结钝化及背场全扩散)、TOPCon(隧穿氧化钝化接触)、IBC(全背电极接触)、HIT/HJT(异质结)四种技术路径。
其中,异质结电池最为人看好,TOPCon电池也有比较高的呼声。
相比较而言,异质结电池有4道工艺(制绒清洗、非晶硅薄膜沉积、TCO制备、电极制备,对应的设备分别为清洗制绒设备、PECVD设备、PVD/RPD设备、丝网印刷设备,在设备投资额占比分别约15%、50%、20%和15%),相比PERC(8道工艺)和TOPCon(9-12道工艺)成本更低。
目前,金辰股份在异质结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可提供PECVD和丝网印刷设备,由子公司金辰双子负责。异质结电池工序简短,生产设备中PECVD价值量占比*、技术含量*,其投资占比约为整线价值量的50%。
据悉,该公司首台HJT用PECVD设备已送达晋能科技,晋能是国内最早进入HJT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也代表了金辰股份研发的HJT用PECVD设备得到了下游客户的认可。
在TOPCon电池设备部分,金辰股份主要覆盖设备为PECVD,由子公司拓升智能负责。
前段时间,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开发的新型TOPCon电池经福建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认证效率达25.53%,突破晶科和中来此前的25.4%国内效率纪录。
这背后就有金辰股份及子公司拓升智能的助力。目前,该公司的TOPCon技术也已导入晶科、晶澳、东方日升3家客户。
另外,在现在的主流PERC电池设备部分,金辰股份主要覆盖设备为丝网印刷设备,由子公司辰锦智能负责。
金辰股份能否乘上HJT的东风?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有着全球光伏组件设备龙头的称号,但是金辰股份的业绩是远不能和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等光伏巨无霸相比。
上市以来,金辰股份的业绩除了2019年外在持续增长。2020年,该公司的营收同比增长23.05%至10.6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7.28%至8255.96万元。
而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的营收同比增长33.41%至10.5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7%至7850.15万元。
总的来看,金辰股份的业绩增速还算不错,但是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规模还比较小。
而受益于光伏产业的火爆,该公司原本“平平无奇”的股价在今年5月初至8月27日之间一口气疯涨了近5倍。
展望未来,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清洁能源依然大有可为,光伏作为清洁能源最主要的分支,其前景还将继续向好。
金辰股份是光伏组件设备龙头,公司也将继续受益于光伏产业的高景气度。
不过,该公司现在最吸引投资者的还是其异质结电池相关的设备,这或许也是公司未来主要的业绩增量之一。
自2020年GW级布局出现至今,越来越多的光伏厂商开始入场,包括阿特斯、国家电投、爱康科技等公司的项目也在加速落地。
而HJT技术的普及带来设备的需求量增加,据天风证券研究人员结合多项条件测算,2021年至2025年对应的设备投资额分别为53.2/127.5/245.9/287.5/350.6亿元,五年设备总投资额为1064.7亿元。
上述的测算数据虽然只是天风证券的一家之言,但是HJT整体的势头确实是在蓬勃发展。
不过,竞争格局方面,在异质结电池设备这一细分领域也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金辰股份需要和迈为股份(300751.SZ)、捷佳伟创(300724.SZ)、理想万里晖、钧石能源等公司竞争,其中迈为股份和捷佳伟创目前已具备HJT整线生产能力,全面性要高于金辰股份。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金辰股份的业绩主要还是依赖于光伏组件设备。而在光伏产业有望维持高景气的背景下,该公司的前景依然是值得期待的,至于其业绩具体能在异质结电池这股近两年刮起来的“东风”中能提升多少还需时间来验证。
中国网财经9月20日讯
这家从新三板退市后登陆A股的光伏企业,自2018年7月上市以来业绩不停下滑,并在业务转型的道路上备受质疑。此次被股东群起减持也使该公司此前上市时遭人诟病的问题又翻了出来。
上市一年业绩大变脸
芯能科技是一家以分布式光伏为核心的清洁能源服务商,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分布式光伏开发及服务、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营以及光伏产品制造。
从公开的财务数据来看,芯能科技的高光时刻出现在2015年。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3亿元,归母净利润1.2亿元,此后,芯能科技的营收便一路下滑,2018年实现营收3.84亿元,仅为2015年的24%。
与之对应的净利润的不断下滑,2018年公司净利润为6616.27万元,同比下滑58.97%,2019年上半年继续下滑,仅盈利1316.36万元,同比大幅减少75.20%。
从毛利率角度来看,2015-2018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6.82%、21.36%和 23.87%,呈持续上升态势,但同行业毛利的均值分别为24.54%、25%和30%,公司低于同行3到7个点。
备受质疑的转型之路
对于业绩的不断下滑,芯能科技称,公司加大自持分布式电站投资建设,减少了对外提供分布式光伏开发及服务的业务规模,从而导致分布式光伏开发及服务收入的下降;此外还有硅片市场行情波动以及生产线技改等因素的影响。
从业务运行模式上来看,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指公司自行建设并运营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通过与客户签订20年左右的供电服务协议来获得稳定的光伏发电收入,属于公司自持资产。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与服务是指为客户提供包括光伏组件、配件产品以及屋顶资源开发、设计与并网支持、运行维护等服务。
目前,在芯能科技的营收构成中,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也就是自持分布式电站业务占比*,2018年该项收入为2.1亿元,占营收比重为54.95%。
芯能科技在2008年成立之初主要从事硅片等光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2013 年开始,公司的主营业务由光伏产品向下游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服务和投资运营延伸,主要为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者提供解决方案,也就是为客户开发项目并提供服务。
2015年开始,加大高毛利率的自持分布式电站业务投入成为公司的既定战略。根据招股书显示,2015年公司该部分业务的营收占比仅为0.38%,2016年增加至3.6%,2017年为12.92%。
2019年上半年,自持分布式电站的营收占比由2018年的54.95%进一步增加至81.20%,速度之快、势头之猛令人吃惊。
由于我国是光伏产业的新兴国家,光伏行业发展仍有赖于国家政策的扶持,浙江省则体现的更为彻底。芯能科技也并不列外,产业政策的变化对公司的盈利水平有重要的影响。
自2013年以来,浙江省出台的光伏补贴政策近50个,除了舟山,几乎覆盖了所有地级市区,各地政府再给予配套补贴,如嘉兴地区给予约0.2元/度的补贴。
招股书显示,芯能科技2017年收到的*补贴收入达2977.91万元,省级补贴收入为714.45万元,市、县级补贴收入609.5万元,共计4301.86万元,占当年净利1.16亿元的36.96%,这也是公司在2017年营收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净利却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的重要原因。
但2018年5月,也就是芯能科技登陆A股之前3个月,国家对光伏行业的补助政策踩了“急刹车”
2018年5月31日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531新政)提出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仅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的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的补贴强度。这突如其来的新政让光伏行业迅速堕入冰窟。
不仅建设规模大幅缩减,电价也补贴也进一步降低。据彼时光伏行业经销商称“本来以为只是降电价,没想到安装都没机会了,除非你不要补贴,但没有补贴,意味着连路都没有了”。
和同行一样,芯能科技的自持分布式电站业务也受到严重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对该部分业务的扩张仍然坚定不移,实在有违商业发展逻辑。
销售数据涉嫌造假
除了业绩不断下滑以及业务转型被质疑意外,芯能科技的客户销售数据涉嫌虚假披露。
根据芯能科技招股书透露,2015-2017年北京京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运通,601908.SH)一直是芯能科技的第一大客户,这期间芯能科技对京运通的销售额分别为:4.22亿元、4.18亿元和1.35亿元。
然而查阅京运通2015-2017年的年报发现,芯能科技披露的销售数据与京运通披露的采购数据相差较大。
根据其年报显示,2015年-2017年京运通等前五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为:4.77亿元、1.73亿元和1.2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分别占年度总采购额为67.70%、38.46%和24.58%。同时公司亦披露,没有对单一供应商存在集中采购。
通过两者的数据对比发现, 2015年芯能科技披露对京运通的销售额4.22亿元,占京运通前五采购额4.77亿元的88.47%,更夸张的是2016年和2017年,芯能科技对京运通的销售额超过了京运通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总额,其中,2016年芯能科技的销售额4.18亿元超出京运通前五采购额总和1.73亿元的2倍。
“带病”过会后果显现?
为何成功IPO仅过了一年时间就问题丛生?查询芯能科技在新三板挂牌时期表现,发现那时候该公司的“黑历史”就不少。2016年年报中,芯能科技就曾出现“营业收入下滑”,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1.49亿元,同比下降28.34%,且归母净利润7771.28万元,同比下降35.44%。
此外,芯能科技所披露的2017年年报,还受到过监管部门的“怀疑”,被要求对年报中收入结构变化、主要客户、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在建工程、存货、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人员减少等问题进行逐一解答。
营业收入连年下滑,净利润大幅波动,业务转型失败的芯能科技,于2018年网友分享申请过会。7月9日公司登陆上交所主板,申购价格4.83元,发行总股数8800万股。
在大鳄林立的主板,芯能科技的盘子可以说是小的不能再小了。但它的成功,却使大量在新三板寻找标的押注其转A股成功的散户信心大增。当然,也包括一些投资界的大户。在芯能科技的股东结构中,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杭州鼎晖新趋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016年6月,芯能科技完成在新三板的第三轮定增,引入*私募基金鼎晖。当时鼎晖新趋势出资3亿元认购芯能科技4427.6万股股份,认购价格6.78元/股。投后估值达到了27.93亿元。
芯能科技(603105.SH)发布公告,公司股票于2021年8月24日、2021年8月25日和2021年8月26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有关规定,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经公司自查,并书面征询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张利忠、张文娟和张震豪,截至公告披露日,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603105》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603105、金辰股份(603396)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