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时代商学院研究员 孙沐霖
随着券商半年报披露完毕,券商前三甲座次也尘埃落定。
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看,2021年上半年,中信证券仍牢牢稳居行业第一,而海通证券以微弱优势超越国泰君安艰难拿下行业第二的宝座。
具体来看,国泰君安实现营业收入219.18亿元,同比增长38.62%;归母净利润为80.13亿元,同比增长46.93%。
海通证券则实现营业收入234.78亿元,同比增长31.95%;归母净利润为81.7亿元,同比增长49%。
若拉长时间看,在归母净利润方面,这十年来,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轮番登上行业第二的宝座,竞争异常激烈,行业榜眼座次并不牢固。
1
上半年业绩:海通证券营收净利暂领先国泰君安
时代商学院统计发现,在营业收入行业排名中,2010—2020年这十年期间,自2011年起海通证券连续9年位列行业第二,而国泰君安仅在2010年短暂拿下第二名,其余年份一直处于第三名。
在归母净利润行业排名中,2010年,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分别位居第二和第四;此后,海通证券连续5年维持行业第二的地位,2016—2018年期间则遭国泰君安赶超,2019年才重回行业第二的宝座,但2020年其再次被国泰君安赶超,可谓反复胶着争夺行业榜眼的位置。
今年上半年,这两家券商的业绩均获得不俗的表现,差距十分微小。
8月25日,国泰君安业绩放榜。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9.18亿元,同比增长38.62%;归母净利润为80.13亿元,同比增长46.9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4.66亿元,同比增长27.59%。
8月26日,海通证券公布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78亿元,同比增长31.95%;归母净利润为81.7亿元,同比增长4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78.97亿元,同比增长54.58%。
对比可见,营业收入方面,海通证券高出国泰君安15.6亿元;归母净利润方面,海通证券以微弱优势(1.4亿元)超越国泰君安,艰难拿下行业第二宝座。
值得一提的是,海通证券上半年营业收入创下了2015年以来中报业绩的新高。
对比2020年,国泰君安归母净利润排名行业第二,主要原因并非国泰君安业绩突飞猛进,而是海通证券合规风控薄弱导致2020年计提资产减值44.66亿元,损失4成净利润。
时代商学院此前在《监管重拳严查业务合规,116张罚单剑指38家券商,海通证券7名保代被罚》一文中也指出,在过去一年时间里,证监会公布了116条投行业务违规处罚信息,海通证券成为被监管点名次数最多的券商。但就今年上半年的业绩状况来看,监管处罚对海通证券今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不大。
2
业务对比:海通证券发展均衡,国泰君安过于依赖经纪业务
从四大传统业务(自营、经纪、投行、资管)表现来看,这两家券商各有优劣。
自营业务方面,两家券商收入规模不相伯仲,但国泰君安收入增长强劲,远胜海通证券。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泰君安自营业务收入为66.89亿元,同比增长65%,自营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0.52%。其自营业务收入高增长主要是投资收益同比增加29.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8.65%,原因主要在于处置上海证券股权实现投资收益11.39亿元,该收益占上半年利润总额的11.16%,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增加至2499亿元,相应的投资收益增加。
今年上半年,海通证券自营业务收入为67.89亿元,同比增长16.09%,业绩增速不如国泰君安。
经纪业务方面,上半年,国泰君安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42.38亿元,同比增长16.1%,该业务向来是国泰君安的强项。其中,代理买卖证券净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3%,市场份额达到5.88%,保持行业第1位;代销金融产品销售额达34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1.9%,产品月均保有量2543亿元,同比增长50.7%。
上半年,海通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26.25亿元,同比增长17.46%,收入规模远远落后于国泰君安。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17亿元,同比微增2.22%。
投行业务方面,海通证券收入规模强于国泰君安,但债券承销相较于国泰君安则处于下风。
2021 年上半年,海通证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25.25亿元,同比增长48.43%,主要是承销业务净收入增加。
在股权承销板块,海通证券上半年合计完成35个境内股权融资项目发行上市,其中完成22个IPO项目挂牌,合计金额达165.3亿元,同比大增239%,发行数量与金额均排名市场第二;再融资项目有13个,合计金额达237.4亿元,同比大增27.%。此外,海通国际完成了22个IPO项目,承销数量和承销金额均位居香港所有投行第一。
在债券承销板块,海通证券主承销境内各类债券合计金额达2378亿元,同比增长5.2%。时代商学院认为,海通证券债券承销表现不佳主要是因为2020年踩雷永煤债遭监管暂停债券投资顾问业务12个月,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债券承销业务的增长率。
而国泰君安上半年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6.93亿元,规模远不及海通证券,同比增长44.48%,主要来自A股IPO承销额的增长。
具体来看,在股权承销板块,国泰君安完成12个IPO承销项目,承销金额为80.2亿元,同比增长217.5%;再融资项目17个,承销金额为338.3亿元,同比增长21%。
在债券承销板块,上半年,国泰君安的债券承销金额为3478.1亿元,同比增长31.9%,排名行业第4位。
资管业务方面,海通证券收入规模大幅领先国泰君安,但收入增速远逊国泰君安。
上半年,海通证券取得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8.33亿元,同比增长11.79%,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超1.8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
其中,海通资管公司管理规模为188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3%,其中主动管理资产规模为1594亿元,占资管规模的比例增长至85%。值得注意的是,富国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超1.2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公募基金规模超79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
上半年,国泰君安取得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42.37%。资产管理规模为458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2.9%,其中,主动管理资产规模为3476亿元,占资管规模的比例增长至75.9%。
从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资管业务总规模、主动管理资产占比来看,海通证券均优于国泰君安,可见国泰君安资管业务发展明显处于落后状态。
若从营业收入结构(注:各券商分类有细微差别)看,如下图所示,海通证券各项业务发展比较均衡,而国泰君安的机构与交易、财富管理业务占大头,业务发展相对不均衡。
在业务转型上,海通证券主动管理能力表现较好,但合规风控问题是一个重要隐患,信用减值损失仍处在较高水平。
国泰君安虽然在资本实力和业务规模优势突出,但较为倚重传统的经纪业务,投行和资管业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业务开拓能力亟待提高。
3
总结
整体来看,这两家老牌头部券商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均十分亮眼,海通证券投行业务爆发带动业绩高增长,国泰君安自营和经纪业务表现较为*。
追赶反超老大哥中信证券不易,但想分出高下,巩固行业第二的位置,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仍需努力解决自身短板,构建强有力的护城河。
【参考资料】
《海通证券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交所
《国泰君安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交所
配置4台霍尔电推进发动机 “天宫”掀起太空动力变革(筑梦“太空之家”——中国空间站建设记④)
冲天而起、*入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入核心舱进行太空作业和空间实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实施可谓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密切关注的国人荡气回肠,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神舟十二号搭载3名宇航员*进入空间站核心舱,时隔4年多,中国宇航员又一次挺进苍穹并拉开长期驻留太空的序幕。
随着后续航天任务密集实施,中国“天宫”呼之欲出。作为新时代的航天“宠儿”,“天宫”集现代科技之大成,应用了一批当今先进的科技成果,而电推进无疑是其中最值得称道的科技之一。“天宫”核心舱配置了4台霍尔电推进发动机,这是人类载人航天器上*使用电推进。中国“天宫”悄然间掀起了一场太空动力变革。
比传统动力更具优势
化学动力是太空飞行的传统动力,通过燃烧化学推进剂,向后抛射物质,获得动力。实际上,运载火箭在起飞上升段采用的也是这种传统化学动力方式,为了克服地球引力,将航天器托举入轨,火箭必须加载大量的化学推进剂,通过短时间内剧烈燃烧,释放大量能量,使飞行达到发射所需要的速度,把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进入太空后,航天器进行维持轨道、变轨或者调整姿态等,继续需要动力,传统上动力来源于自身携带的化学燃料或者在轨补加的燃料。
运载火箭通常个头高大,矗立在发射台上显得巍峨挺拔,长征五号这样的重型火箭更是如此。作为目前中国航天最强的“大力士”,长征五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25吨、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4吨,然而它的中芯级直径达5米,总长度近57米,起飞重量在859-879吨之间,可谓庞然大物,而化学燃料占据箭体空间和重量很大比例。在轨飞行航天器通常依赖携带的化学燃料维持运转,携带化学燃料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航天器的寿命。除了化学燃料,人类一直在积极寻找替代性空间动力来源,以使航天发射和航天器在轨运行更高效、更经济。通过不懈努力探索和不断改进,空间电推进技术被开发出来并不断演进,向着工程化、实战化方向加速发展。
据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副总师康小录介绍,比冲高是电推进的一大优势。作为单位推进剂所产生的冲量,比冲是评价火箭推进剂性能的技术参数,比冲越高,相同条件下推进剂能够产生的速度增量越大。电推进系统具有的比冲较化学剂推进大大提高,以电推进取代化学动力意味着大幅减少航天器携带的燃料量,可省去复杂的储罐、管道、发动机燃烧室、喷管、相应冷却机构等。同时,电推力虽小但推力精确、可调,能给航天器带来质量、寿命、经济等增益,提升任务执行能力,扩展空间任务范围等。
保障“天宫”平稳运行
据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研究员杭观荣介绍,中国空间电推技术研究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经历理论探索、工程研制、飞行试验和工程应用等阶段。几十年来,中国科学家积极投身空间电推进科研事业,大步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取得重大突破并将其率先应用于载人航天领域,即将成就特色鲜明的中国天宫空间站。
杭观荣认为,中国空间电推研究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就。具体来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0所研制的LIPS-80离子推力器获得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十五”期间,航天科技集团六院801所完成了霍尔电推进系统的工程化样机并于2012-2013年间成功进行了中国*空间在轨电推进飞行试验,相关技术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具有同等水平。
2020年1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消息称,我国*20千瓦大功率霍尔电推进器成功完成点火试验,标志着中国霍尔电推进器推力从毫牛级实现向牛级跨越,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年4月29日,随着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中国空间电推应用实现新突破。据了解,核心舱配备了4台霍尔电推进器,它们可以从核心舱宽大的太阳能翼获得充足的电能,根据需要,适时启动并可长期运行,将对空间站轨道维持和安全平稳飞行起到重要作用,可大大降低天宫空间站的燃料消耗。
多国竞相探索应用
空间电推进从提出至今已有100多年了。20世纪初,现代宇宙航行学奠基者、俄国人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在一篇论文中提出空间电推进概念,他在随后的论文中进一步指出,通过电可以产生强有力的氦离子流,用于驱动宇宙飞船。在其后不久,液体火箭发明者、美国人罗伯特·戈达德制造出可产生“带电粒子”设备并获得了“产生带电气体射流的方式方法”发明专利。随后,世界多国科学家展开了长期研究,旨在研发高效的空间电推进系统并付诸应用。
康小录表示,上世纪80、90年代,空间电推方式在美苏得到一定应用。一些卫星平台以电推进来执行位置保持任务。比如,1982年,苏联*电推进系统成功应用于一颗卫星位置保持。新世纪,空间电推进应用继续拓展,2001年,欧洲发射的“阿特米斯”卫星最终依靠电推进入预定轨道。2003年,欧洲依靠电推进实施了月球探测任务。同年,日本发射“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在最后阶段,使用电推完成任务并返回。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空间电推进系统产生的推力很有限,停留在毫牛级,被戏称仅能“推动一张纸”。比如,日本“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使用的电推进器的推力不到30毫牛,美国波音公司702卫星平台上使用的电推进器推力为165毫牛。空间电推进系统主要用于航天器的姿态控制、轨道修正和轨道维持等对推力要求不高的任务。
***海外版
来源 | 独角金融
走过三十三载的海通证券(600837.SH),似乎也出现了“中年危机”的迹象。
6月10日,证监会公告显示,海通证券下属至少12家机构的设立未按规定或者履行完毕备案程序等,对海通证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证监会表示,多项违规行为反映出海通证券合规管理、内部控制存在较大缺陷。
2021年,海通证券的投行业务已取得靓眼业绩,共保荐35单IPO项目上市,实现融资339.64亿元。
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此番被罚之前的2021年9月,海通证券因在开展ST瑞德财务顾问业务的持续督导期间未尽勤勉职责,涉嫌违法违规,收到证监会立案调查书。
此外,作为头部券商的海通证券,已经6次缺席证监会发布的券商“白名单”。一面是业绩的蒸蒸日上,一面因合规问题吃罚单,海通证券如何在“冰火两重天”中寻求平衡?
罐头图库
1
五项违规领罚单
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海通证券存在五项违规行为:
一是境外子公司海通恒信金融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恒信金融集团)下属至少12家机构(3家子公司、9家特殊目的实体等)的设立未按规定履行或者履行完毕备案程序;
二是海通恒信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子公司从事的商业保理业务未完成清理,上述业务不属于“融资租赁”业务范围,且与《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境外设立、收购、参股经营机构管理办法》(简称《境外办法》)有关业务范围的要求不符;
三是境外经营机构股权架构梳理以及整改方案制定工作不认真,存在重大错漏,如恒信金融集团的相关层级调整计划直至2021年8月才报告,恒信金融集团间接参股维天运通的情况2021年9月才补充。
四是除涉及刑事案件或已提交上市申请项目外,海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所投资(包括直接或者间接投资)境内项目未完成清理;
五是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公司章程未按照《境外办法》的规定完成修订。
也就是说。海通证券此次领罚单和境外子公司有关。
作为一家头部券商,海通证券旗下的子公司众多,关系也稍显复杂。
海通恒信(1905.HK)成立于2004年。2014年1月,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海通恒信母公司恒信金融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份,海通恒信便成为了海通国际控股的下属全资子公司,业务包括融资租赁、经营租赁、保理、委托贷款及其他贷款和咨询服务。2019年,海通恒信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境内首家上市的券商背景融资租赁公司。
海通恒信官方网站显示,当下其子公司版图包括:海通恒信小微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海通恒运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海通恒信租赁(香港)有限公司和海通恒信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
罐头图库
事实上,本次第二项违规中所提到的商业保理公司此前也是海通恒信的子公司,全称为海通恒信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今年2月24日,海通证券董事会于审议通过了《关于注销海通恒信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的议案》,同意间接控股子公司海通恒信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注销其子公司海通恒信商业保理有限公司。
对于注销原因,公司没有明确表示,但五道口供应链研究院院长鲁顺认为,近来大多数企业退出商业保理行业是因无法把控风险。对于部分融资租赁公司转型保理公司的主体而言,部分企业由于内部思维固化,难以协同,最终保理业务也无法正常展业。
2
“陈年旧账”或涉信披违规?
海通证券还有一桩“隐秘”鲜少被提及。
2012年12月27日,厦门信托与泉州市际洲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泉州际洲公司”)签订了《泉州南迎宾大道拓改建工程BT项目单一资金信托借款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厦门信托向泉州际洲公司提供贷款2亿元,此外,未经厦门信托同意,泉州际洲公司不得改变借款用途。
和昌(福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和昌公司”)为该笔借款提供抵押担保,抵押物为和昌公司名下的位于泉州市区丰泽街与田安路交叉口东南角的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范围为主合同债权本金2亿元及利息(包括复利和罚息)等。
2013年1月11日,泉州际洲公司按约收款。到这里一切都很正常,看不出任何和海通证券的关系。但随后,泉州洲际公司以“其他材料款”的名义向10家公司转出了1.89亿元,导致厦门信托无法按约收回本金,向法院申请执行公证债权文书,要求和昌公司履行借款担保人责任。
就在厦门信托与和昌公司僵持不下之时,海通证券子公司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海通创新证券”)公开了其资金委托人的身份。也就是说,厦门信托2012年发放的2亿元贷款,实际上来自于海通创新证券。
2021年9月23日,上海柏年律师事务所接受海通创新证券委托,向和昌公司发出《律师函》。该函称,厦门信托根据海通创新证券的指令按约定向债务人发放了借款,债务人未按约定归还借款本金及足额的借款利息,故厦门信托根据海通创新证券的指令依法向福建省*人民法院提起执行申请。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就在这时,和昌公司向中国证监会、上海市国资委实名举报海通证券涉嫌国有资产流失、无监管隐名贷。
2022年1月6日,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在《答复函》中认为,暂未发现明显证据证明海通创新证券存在违反当时证券法律法规的情形。海通证券方面同样对和昌公司的举报内容予以否认。
但回看整个过程,海通创新证券的做法还是存在争议。
上海锦天城(济南)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丁娟向《经济参考报》分析,“海通创新证券等尽职调查不充分,导致抵押风险提升,内控管理有瑕疵。”
丁娟认为,案涉信托项目对外出具材料与项目实际情况有出入,项目后续监管不严,引发对和昌公司公章真伪、董事会决议文件效力认定争议。
同时,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隆安争议解决委员会主任邱琳表示,海通创新证券事件发生于2012年,当时仍适用2007年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发生重大事件,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上市公司应当履行披露义务。而海通证券上述投资、追偿等行为属于证监会规定的重大事件,应当进行信息披露。但在海通证券官方网站及通过同花顺梳理查询海通证券近10年公告,并没有相关信息。由此判定,海通证券在此案件中或涉信披违规。
3
上半年保荐48家企业IPO,撤回率8%
海通证券成立于1988年,是国内最早的一批证券公司。根据Choice数据通过对证券业协会中收录的券商2021年财务报告合并整理,海通证券净资产和营收分别为1631.38亿元和432.05亿元,均在117家券商中位列第二,仅次于中信证券,但净利润排名第四位,居于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之后。
网
去年海通证券投行业务交出了亮眼成绩单,该业务营收达56.59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约13.1%,今年这一态势还在继续。
2022年以来,IPO审核申报企业共有788家,其中,海通证券保荐的IPO企业有48家(其中2家为共同保荐),占比6.09%,撤回4家,撤回率约8%。
和讯首席投资顾问申睿表示,投行业务是券商业务较大的一块蛋糕,包括服务指导、保荐承销,以及后续的融资、再发行、大宗交易等,尤其现在经纪业务下滑明显情况下,券商对IPO业务的争夺仍然会加大。
除了投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也是海通证券业绩增长的主要抓手之一。
在金融产品销售方面,海通证券着力推进重点产品销售,成立金融产品委员会,同时,以券结模式公募及头部量化私募为主要销售抓手。截至2021年底,海通证券产品日均保有量增至980.2亿元,同比增长39.5%。
此外,海通证券还在集成电路和健康医疗领域成功保荐多家龙头企业,完成多个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项目,打造出了“海通品牌”。
作为沪上三巨头之一,海通证券的实力自然不容小觑,但内控规范才是业绩取得长足增长的根本。对于这样一家龙头券商来说,因为合规问题频被点名,甚至被列入证监会2021年20起典型违法案例名单,实在是有些遗憾。沪上龙头券商的成长,还需要更严格的内控安全“护航”。
今天券商的黑天鹅,莫过于市值高达1,700亿的海通证券了、
9月8日晚,海通证券发布公告宣称,公司于9月7日签署了由中国证券会发布的《立案告知书》和《通知调查书》。
主要原因在于海通证券在开展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奥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顾问业务的持续督导工作期间,未能勤勉尽责,涉嫌违法违规决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事后海通证券第一时间予以了回复,表示公司将全力全面配合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
这一消息也反应在了股价上,截止今日收盘,海通证券股价下跌8.41 %,市值蒸发超百亿。
违规不断的海通证券
了解海通证券的朋友都知道,这并不是海通证券第1次被立案调查:
2015年8月25日,海通证券公告宣称因公司涉嫌未按规定审查了解客户身份等违法行为,被证监会进行立案调查;
2017年5月24日,海通证券公告宣称因此前违规向上海一家贸易有限公司提供融资融券业务,罚款255万元,并未收全部违法所得;
2020年10月,海通证券因涉嫌操纵市场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立案调查,理由是海通证券给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违规发行债券提供帮助以及涉嫌操纵市场等违规业务,涉及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工具和交易所市场公司债券。
仅仅在2021年前三季度,海通证券就已经罚单收到“手软”。
不得不说,有些证券公司在持续督导保荐中经常流于形式。而今年以来监管层也一直在强化持续督导责任,真正发挥保荐机构的作用。
更有业内*人士表示:“因持续督导未尽责而被立案调查几乎没怎么遇到过。我以为未尽责监管层最多会给监管函或处罚,立案调查这确实是很少见过。
券商的头部
”成立于1988年的海通证券,是国内最早成立的证券公司之一,前身为上海海通证券。在1994年改制成全国性证券有限公司,在境内拥有340家证券及期货营业部。
虽然海通证券屡屡被罚,但是其业绩方面却是一路高歌猛进,是上市券商中的头部。2020年上半年,海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34.7亿元,同比增长31.95%,实现归母净利润为81.7亿元,同比增长近50%;营收位列全行业第2位,仅次于中信证券。报告期内海通证券总资产规模达到了7230.9亿元
但是因为自身多次受罚,海通证券的评级也出现下降。今年7月,在证监会公布的2021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当中,海通证券成为*落入B类的头部券商。而在此前,海通证券已连续四年被评为AA级。
后续影响巨大
更要注意的,是此次海通被立案调查带来的影响;毫无疑问,作为中介机构承做的其他项目也将受到波及。
根据沪深交易所的相关规则,发行人的保荐人或者签字保荐代表人、证券服务机构或者相关签字人员因*公开发行并上市、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并购重组业务涉嫌违法违规,或者其他业务涉嫌违法违规且对市场有重大影响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侦查,尚未结案的,沪深交易所将中止发行上市审核。
回到海通证券这里,尤其保荐的IPO和再融资项目,担任财务顾问的并购重组项目,承销的债券项目,或将随着海通证券的立案调查而停摆。
至于何时能够重启,还要看案件的调查进展。而来自wind的数据显示,此案件将波及的IPO项目将至少达到44家之多,其中,科创板18家,创业板18家,沪市主板6家,深市主板2家。此外,还有定向增发11单;可转债5单;并购重组2单。
如果这些企业考虑更换中介机构的话,对于一路狂奔的海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当时这怨不得谁。海通证券在投行业务突飞猛进的时候,却因为诸多违法违规而遭受了不小的打击。尤其是去年的永煤事件,但这似乎并没有阻止海通证券在违法违规的道路上狂奔。
2021年3月31日,因海通证券及子公司海通资管涉及多次违规, 海通证券收到了上海监管局的行政监管措施。从处罚信息来看,海通证券涉及按照审慎经营原则,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合规风控机制缺失以及内部控制存在漏洞。
来自凤凰网《风暴眼》的报道显示:接近其中一家拟IPO公司人士告诉,目前公司已申请了终止上市。由此可见,海通证券的危机,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山雨欲来风满楼,海通证券这一次能否挺得住?
参考文章:
[1]新浪财经.《海通证券被立案调查,头部券商屡被罚究竟为哪般?》
[2]风暴眼.《海通证券遭立案调查!62家公司IPO要凉?接近人士:公司已申请中止》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海通证券怎么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海通证券怎么样、天合人康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