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委网站(网易股价)

2022-07-23 21:26:10 股票 group

基金委网站



本文目录一览:



本文内容转载自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正式发布,以下整理的是指南里各学部的注意事项,供申请人参考。


01、数理科学部


数学科学处 数学(A01~A06 )
对于数学与其他学科交叉且通过数学物理科学部申请的项目,申请代码 1 应选择数学学科相应的申请代码,申请代码 2 选择相关交叉学科的申请代码。
天文科学处 天文学((A14~A19 )
未来几年里,本科学处计划针对围绕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望远镜设备开展的科学工作和发展大望远镜及空间探测所急需的天文新技术方法的前期概念性、原理性研究给予特别支持。申请此类项目,申请人应在申请书的“附注说明”栏选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课题研究”或“天文新技术方法”。

02、化学科学部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强调支持有创新思想的研究课题,不鼓励简单延续导师课题的申请,淡化对研究积累的评价权重,以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注意事项
1、对于研究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不得由不同申请人重复提出申请。
2.科研伦理及科技安全(如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等)有关要求:
( 1)涉及科研伦理的项目申请,申请人应在申请书中提供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伦理委员会的审核证明(作为附件上传证明材料的电子扫描件),未按要求提供上述证明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或不予资助。
(2)涉及科技安全(如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等)的项目申请,申请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相关规定,应在申请书中提供所在单位科技安全保障承诺(作为附件上传承诺的电子扫描件),未按要求提供上述承诺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或不予资助。
( 3〉涉及科研伦理与科技安全(如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等)的项目获批准后,若在执行期间更改研究计划的,需按上述相关要求重新向自然科学基金委提交更改研究计划后的科研伦理审核证明及科技安全保障承诺。
3.为使科学家集中精力开展研究工作,上一年度或本年度已获得高资助强度项目[如重点项目、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或联合基金中的重点支持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资助的项目或课题负责人,以及申请项目与申请人承担的其他国家科技计划研究内容有重复者,本年度申请低资助强度项目时原则上不再给予支持。
化学生物学(B07)
鼓励青年科研人员独立开展分享性研究工作,不符合化学生物学学科属性的申请项目将不予支持。

03、生命科学部

(1)在生命科学部各科学处及学科部分,具体说明了学科资助范围和不予受理的内容,请申请人认真阅读申请项目拟申报学科的项目指南。
(2)对于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操作的研究项目,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在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条件下方可申请。
(3)涉及动物实验的项目,需遵守国家动物伦理与福利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4)申请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代码 1 请选择至二级申请代码,凡是只选择到学科一级申请代码的,一律不予受理。
此外,生命科学部对从事生物医学研究中涉及伦理学的项目申请提出以下要求:
(1)从事科学研究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开展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尊重国际公认的生命伦理准则,遵守国家有关伦理学研究的相关要求。
(2)涉及人体组织、器官、细胞等生物医学研究必须在申请书中提供依托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的伦理委员会审查意见。
(3)多单位参与的涉及伦理学研究申请需分别提供各参与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的证明文件。
(4)境外机构或者个人与国内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开展涉及人的伦理学相关研究,应当出具国内合作单位提供的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的证明文件。
(5)研究项目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的需在申请书中说明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程序。
(6)涉及伦理学相关的基金项目获批准后如若在执行期间更改研究计划的,需按以上要求重新向自然科学基金委提交更改研究计划后的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意见证明。
植物学(C02)
特别提醒申请人注意 ∶
(1)植物与环境互作申请代码(C0205)下可受理植物共生互作申请,但不受理农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相关研究的申请。
(2)植物化学申请代码 (C0209)下鼓励对植物中重要化学成分的系统挖掘及功能研究,但不受理主要研究内容为植物化学成分的药理学研究、结构修饰或合成研究的申请。
动物学(C04)
本学科不受理仅以模式动物为研究材料的医学相关研究申请,不受理以家畜家禽为材料的应用研究申请,不受理农业害虫相关的研究申请。
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C05 )
特别提醒申请人注意:请申请人在申请时认真阅读二级代码下所有资助方向;有关高分辨率成像、生物分子标记等仪器类项目,请选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科相应的申请代码;生物材料分子改性等相关内容的项目请选择生物材料、成像与组织工程学学科相应的申请代码。
生物材料、成像与组织工程学(C10)
特别提醒申请人注意:非生物学及医学方面的材料学和仿生学研究不在本学科受理范围。
生理学与整合生物学(C11)
本学科不受理以植物、藻类、野生动物(比较生理学除外)为研究对象及中医学科的项目申请。
农学基础与作物学(c13 )
本学科在农学基础研究领域(申请代码 C1301、C1302 和 C1303),开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应注重与农业生物学问题有机结合,不受理单纯以农业机械、农业物料、设施环境为科学问题或主要研究内容的申请;
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学(申请代码 C1303)不受理以畜禽、水产等农业动物为研究对象的申请。
在作物学研究领域(申请代码 C1304 ~ C1312),应以农作物为研究对象,不受理以园艺作物、林木、牧草与草坪草、药用植物与中药材、模式植物拟南芥等为研究对象的申请。
植物保护学(C14 )
本学科项目申请应注重以农作物有害生物为研究对象,以防治或控制有害生物危害为研究目标,否则不属于本学科资助范围。本学科不受理以林木与模式生物(拟南芥、果蝇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项目申请。
园艺学与植物营养学( C15)
本学科不受理以林木及拟南芥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及偏重医学健康研究的项目申请。
林学与草学( c16)
2022 年度项目申请应准确定位科学问题属性,确保申请书中提供的学术成果信息准确无误。本学科不受理:① 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有效活性成分药物学功能验证(包括抗肿瘤)的项目申请;② 林业机械、切削刀具研发、林区道路桥梁设计、森林工程机械设备、森工土木建筑等项目申请;③ 不以森林生物质为研究对象的林产化学方向项目申请;④ 不以林草资源为基础的园林规划设计项目申请。
畜牧学(C17)
特别提醒申请人注意:在本学科申请项目应以畜、禽、蜂和蚕等农业动物为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不应该偏离上述研究主体,否则不予受理。
兽医学(c18)
特别提醒申请人注意,凡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操作的项目,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具备相应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件方可申请。涉及动物实验的项目,需遵守国家动物伦理与福利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食品科学(C20 )
本学科不受理以下项目申请:① 涉及疾病治疗和药物研究以及利用人体开展临床试验的研究;② 保健品开发研究;③ 以农业动植物养殖、种植为主要研究内容的项目。
生命学部重点项目:
请参照生命科学部公布的 2022 年度重点项目立项领域、确定研究题目、撰写申请书。在申请书的基本信息表中的“附注说明”一栏中必须要选择所申请的领域名称,并要求在“申请代码 1”一栏中准确选择立项领域对应的申请代码。凡在生命科学部申请重点项目者,要求提交 5 篇申请人本人近 5 年(2017 年以来)发表的与本次申请内容相关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代表性论文的全文。(以附件的形式上传)

04、地球科学部

注意事项: ( 1 ) 2022 年度地球科学部将继续试行新的二级申请代码体系,请仔细研读本《指南》中的申请代码列表及其相关简介说明,选择符合申请书内容的申请代码。所填写的申请代码一般应细化至二级申请代码。
(2)请认真阅读并遵守本《指南》申请规定中有关科研诚信的相关要求。投稿阶段的学术论文不要列出。
( 3)从事科学研究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开展生物学和毒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活动中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涉及动物实验的项目需遵守国家动物伦理与福利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 4)多单位参与的涉及伦理学研究的申请需分别提供各参与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的证明文件。涉及伦理学相关的项目获批准后如若在执行期间更改研究计划的,需按以上要求重新向自然科学基金委提交更改研究计划后的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意见证明。
大气科学(D05)
“D0509 大气观测、遥感和探测技术与方法”“D0510 大气数据与信息技术”、\"D0511 大气数值模式发展”和“D0512 地球系统模式发展”等四个申请代码适用于支持在大气科学领域开展新技术与新方法探索的研究,基于已有技术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项目申请不适合选择上述代码。
地球学部重点项目
申请书的“附注说明”栏请务必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相应的领域名称,“附注说明”未选择领域名称或选择错误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申请人可根据重点项目领域中的任一研究方向,自主确定项目名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申请书正文中应阐述本项目申请与所选领域以及研究方向的关系。

05、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注意事项:
(1)串请人要确保串请书中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注意如实填报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的个人简历、各类项目资助情况以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特别是串请人在填写代表作时,务必严格按照本《指南》申请规定中科研诚信要求和申请书填报说明与撰写提纲填写,学部将对申请人在申请书中提供的代表作进行严格审查。
( 2)鼓励申请人提出具有创新学术思想和有特色的项目串请,开展实质性的学科交叉和合作研究,促进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高水平发展。但必须指出的是,项目申请必须有所申请学科的具体科学问题。
( 3)请参考各类项目资助强度,提出合理的申请金额,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各项开支给出合理预算。
金属材料( E01 )
2022 年度,本学科拟设立“高强紧固件用钢的长寿命化关键科学问题研究”(EO104)面上项目群,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资助,申请此类项目须在申请书的“附注说明”栏选择所属项目群名称。
机械设计与制造(EO5)
( 1)请项目负责人认真做好在研项目。如申请人近两年已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本学科将对其提出的新申请予以从严把握.
( 2 )本学科坚持对结题项目进行绩效评估。对高质量结题项目负责人提出的新申请,将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资助;对执行不力的结题项目负责人提出的新申请,将予以从严把握。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 EO6)
本学科不支持纯技术性产品开发或一般意义的重复研究。对实质性学科交叉项目、国际合作背景项目、科学基金项目完成绩效突出的申请人将继续给予优先支持。
海洋工程(E11)
在 2022 年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工作中,在2022年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工作中,重点鼓励以下两个研究领域的申请:①智能船舶与智慧航运;②海洋环境探测与海洋资源开发。请选题属于上述两个领域的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人在申请书正文第一行中注明:本申请项目属于“项目指南中鼓励的研究领域”。

06、信息科学部

(1)涉及科研伦理及科技安全(如生物信息安全等)的项目申请,必须在申请书中提供依托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的审查意见。
(2)申请人认真遵守指南申请规定中有关科研诚信的相关要求,实事求是填写申请人信息和代表作等信息。

07、管理科学部

注意事项: 1.避免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复资助为优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源配置,保证项目负责人有精力完成好已承担的国家项目,除本《指南》特别说明之外,2022 年度本科学部不受理下列申请人的项目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人除外):
(1)作为项目负责人近 5 年(2017 年 1 月 1 日后)已经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但在当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尚未获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颁发的《结项证书》者。
注:已获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颁发的《结项证书》且 2022 年作为申请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 字头申请代码)项目的,需以附件方式在线提交加盖依托单位法人公章的《结项证书》电子版扫描件。
以前年度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经提交过《结项证书》材料,本年度申请无须再次提交。
(2)在 2022 年度作为申请人申请管理科学部项目、同年又作为负责人串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本科学部不支持将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项目申请书在不同的资助机构(或不同科学部)间以同一申请人或者不同申请人的名义进行多处申请。对于申请人在以往科学基金项目基础上提出新的项目申请,应在申请书中详细阐明以往获资助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新项目申请与以往获资助项目的区别、联系与发展;新项目申请与申请人已承担或参加的其他机构(诸如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地方基金等)资助项目研究内容相关的,应明确阐述二者的异同、继承与发展关系。
为敦促申请人认真做好在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本科学部对近两年,即 2020 年度、2021 年度(特别是 2021 年度)获资助的项目负责人,2022 年度再次提出的项目申请将予以从严掌握。
本科学部坚持对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在结题一年后进行绩效评估;对高质量完成项目的负责人所提出的新申请,在同等条件下将予以优先资助;对于以往项目执行不力的负责人所提出的新申请,将从严掌握。

08、医学科学部

注意事项
1.申请人需注意的问题和相关事项
(1)鼓励针对科学问题开展深入的基础研究,强调研究的分享性;对获得较好前期研究结果的项目,鼓励开展持续深入的系列研究工作。避免无创新性思想而盲目追求使用高新技术和跟踪热点问题的项目申请。
(2)重视预期成果的科学意义和潜在临床价值。在申请书立项依据中阐释与项目申请有关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以及在此基础上有理有据地凝练出科学问题或科学假说,阐释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3)重视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否能验证所提出的科学问题或假说,注重科学性、可行性和逻辑性;要求研究内容适当,研究方案翔实,技术路线清晰,资金预算合理。
(4)详细论述与本项目申请直接相关的前期工作基础。如果是对前一资助项目的延展,请阐释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和创新点;前期已经发表的工作,请列出发表论文;尚未发表的工作,应提供相关实验资料,如实验数据、图表、照片等。
(5)保证提供的信息和申请书内容准确可靠。本着科学和求真的态度,按照有关要求认真撰写申请书。注意如实填报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的个人简历、各类项目资助情况以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发表学术论文情况请按照申请书填报说明与撰写提纲的要求填写,获得专利和奖励情况请按照申请书中所列格式及要求填写。
(6)由于医学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请申请人和依托单位注意在项目申请及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守针对相关医学伦理和患者知情同意等问题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包括在申请书中提供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伦理委员会的审核证明(电子申请书应附扫描件),未按要求提供上述证明的申请项目将不予资助。
(7)涉及病原微生物研究的项目申请,应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部委关于\"伦理和生物安全\"的相关规定;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研究的项目申请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项目申请,应具备生物安全设施条件,随申请书提交依托单位或合作研究单位生物安全保障承诺,未按要求提供上述证明的申请项目将不予资助。
(8)进一步重视对资助项目的后期管理工作,加强绩效考核,加强对系统性和延续性研究项目的持续资助,对前期研究项目完成良好的负责人提出的申请给予优先关注。
(9)为使科学家集中精力开展研究工作,2021 年度获得高强度项目【如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高强度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或联合基金中的重点支持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资助的项目或课题负责人,以及申请项目与申请人承担的其他国家科技计划研究内容有重复者,2022 年度申请面上项目时原则上不再给予支持。
(10)申请人需在提交的电子版申请书附件中提供不超过 5 篇与申请项目相关的代表性论著的 PDF 文件(仅附申请人的代表作)。
3.申请代码及注意事项
医学科学部共设 35 个一级申请代码(HO1~H35)及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申请代码体系的基本特点是:① 一级申请代码主要是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从科学问题出发,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融合,把各“学科”“科室”共性的科学问题放在一个串请和评审体系中;② 二级申请代码按照从基础到临床,从结构、功能及发育异常到疾病状态的顺序进行设立,兼顾疾病相关的基础研究。
请申请人认真查询一级申请代码并选择相应的二级串请代码。特别提醒申请人注意:
医学科学部单独设立肿瘤学学科,除血液系统肿瘤、肿瘤流行病学、肿瘤药理学、肿瘤影像医学、中医药肿瘤学外,各类肿瘤相关的医学科学问题均请选择肿瘤学( H18)下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血液系统肿瘤请选择血液系统(HO8)下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肿瘤流行病学列入非传染病流行病学(H3010 ) ﹔肿瘤药理学列入抗肿瘤药物药理(H3505) ;肿瘤的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可选择影像医学/核医学(H27)与生物医学工程/再生医学(H28)下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肿瘤的中医药学研究请选择中医学(H31 )、中药学(H32)和中西医结合(H33)下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
放射医学(H29)主要涉及放射病理、放射防护及非肿瘤放射治疗领域,不资助放射诊断学以及肿瘤放射治疗申请;放射诊断学请选择影像医学/核医学(H27)下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肿瘤放射治疗请选择申请代码 H1816。
老年医学(H19)仅资助与衰老机制相关的疾病发生机制及干预研究,单一器官和系统的研究以及与衰老机制无关的老年医学科学问题请选择其相应器官或系统的申请代码。
新生儿疾病列入生殖系统/围生医学/新生儿 (HO4)申请代码,儿科其他科学问题请选择其相应系统的串请代码。
性传播疾病请选择医学病原生物与感染( H22)下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 H2208 ) 。
面上项目专项“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问题探索研究”指南及注意事项
从 2021 年本专项受理的项目申请来看,不符合指南要求的共性问题主要包括:① 从临床实践和临床需求中凝练和发掘的创新性科学问题不够,科学问题单纯来自于文献。② 申请项目前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潜在临床转化价值不足。③ 缺乏严谨的临床研究设计或高质量的前期数据基础。
2022 年,串请人根据所申请项目的研究领域,自主选择 HO1 ~ H35 一级申请代码下的二级申请代码,并在申请书“附注说明”栏中注明“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问题探索研究”。研究方向应符合上述支持开展的三个研究方向之一,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申请将不予资助。申请书中应明确阐述临床发现的新现象或者前期基础研究的可转化到临床的新发现,阐述研究的分享性或创新性,并应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本专项不资助医院和企业已经开展的临床研究。涉及临床研究的项目,依托单位需要有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质。该专项仅限于面上项目。
医学科学一处(H01、H02、H08)
本科学处涉及肺循环与肺血管相关疾病研究内容的项目,申请人根据所研究的具体科学问题,可在呼吸系统(H01)和循环系统(H02)中选择合适的申请代码。本科学处不资助非血液系统肿瘤的项目申请,详情请参见医学科学部总论部分。
呼吸系统(H01)
关于肺结节方面的研究,学科不受理已发生发展为肺癌且以肺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相关申请。
医学科学二处(H03、H05、H07、H13、H14、H15)
本科学处不资助与肿瘤相关的研究项目,详情请参见医学科学部总论部分。有关治疗药物合成设计及药物药理方面的项目申请,请选择医学九处( H34、H35)相应的申请代码。泌尿系统(H05)不资助男性生殖及男性性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此类项目请选择医学四处( H04)相应的申请代码。
医学科学三处(H09、H10、H19)
本科学处神经系统和精神卫生及心理健康领域不资助肿瘤相关的研究项目,肿瘤研究的项目申请请参见医学科学部总论部分。老年医学领域不资助与衰老机制无关的各器官或系统老年疾病的项目申请,此类项目请选择相应系统的申请代码。
医学科学四处(H04、H11、H23)
生殖系统/围生医学/新生儿(H04)不资助肿瘤相关的研究项目。
医学科学五处(H24、H25 、H27 、H28)
本科学处影像医学/核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再生医学领域不资助肿瘤放射治疗与放射防护的申请,相关项目请选择医学科学七处 (H18)以及医学科学八处( H29〉相应的申请代码;不资助药物学与给药方式的申请,相关项目请选择医学科学九处( H34、H35)相应的申请代码。
医学科学六处(H06、H16 、H17 、H20、H21、H22、H26)
本科学处运动系统(H06)、急重症医学(H16)、创伤/烧伤/整形(H17)不资助与肿瘤相关的研究项目,相关研究请选择肿瘤学( H18)下的相应二级申请代码。
康复医学(H20)领域不资助与康复机理、评定和治疗手段无直接相关性,仅是单纯疾病的发生、发展等病理机制方面的项目,相关研究请选择其他系统相应的申请代码;不资助康复工程与中医康复项目,相关研究请选择医学科学五处生物医学工程/再生医学( H28)和医学科学十处中医学(H31)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
检验医学(H26)领域不资助各类疾病的单纯发病机制及其调控途径的研究,相关研究请到医学科学部相关疾病系统内申请;不资助单纯临床检验参考系统和标准化方面的研究。此外,本科学处凡涉及遗传资源、伦理以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请参见医学科学部总论注意事项部分。
医学科学七处(H18)
本科学处不资助肿瘤流行病学的项目,相关研究请选择医学科学八处( H30)的申请代码;不资助血液淋巴系统肿瘤研究项目,相关研究请选择医学科学一处(H08)的申请代码。
医学科学八处(H12、H29、H30)
H12 皮肤病学不资助肿瘤学研究项目,相关项目请选择医学科学七处(H18)相应的申请代码。
H29 放射医学不资助肿瘤治疗研究项目,相关项目请在医学科学七处(Hl8)申请;不资助放射诊断和影像学项目,相关项目请在医学科学五处(H27)申请。
H30预防医学
食品卫生(H3004)不资助食品加工项目申请相关项目,请选择生命科学部食品科学( C20)学科下相关申请代码。
妇幼保健( H3005 )和儿童少年卫生( H3006 不资助妇产科疾病及儿科系统疾病相关项目申请,妇产科疾病项目请在医学科学四处(H04)相关申请代码下申请,儿科疾病项目请根据其疾病系统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
卫生毒理(H3007)不资助药物毒理项目,相关项目请在医学科学九处( H35)相关申请代码下申请。
卫生分析化学(H3008)不资助临床检验项目,相关项目请在医学科学六处( H26〉相关申请代码下申请;不资助药物分析检测项目,相关项目请在医学科学九处( H34)相关申请代码下申请。
流行病学( H3009、H3010)不资助非基于人群的单纯实验室研究项目。非传染病流行病学(H3010 )不资助卫生经济、卫生政策、医院管理等卫生事业管理相关项目申请,请选择管理科学部下属相关申请代码;传染病流行病学(H3009)不资助非基于人群的单纯病原学、疾病发生与治疗及预后的研究项目申请,请在医学科学部其他相关申请代码下申请。
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H3012)不资助非基于人群及预防的精神心理性疾病临床和实验研究,相关申请项目请选择相关科学部对应申请代码下申请。
地方病学(H3013)不资助不具有地域特征的疾病项目,相关申请项目请选择不同疾病系统申请代码。
医学科学九处(H34、H35)
H35药理学:对于具有新药研发前景的创新性基础研究,申请人应提供所研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或母核结构,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处理好项目申请和保密的关系。一些关键内容或技术如化合物的结构等,如不便在申请书中介绍,申请人应将其通过保密信函直接寄给本科学处,并在申请书中予以说明。如果研究内容与原导师工作相似或是原研究生课题的后续研究,申请人应征得原导师的同意,并在申请书中附上原导师的同意函。
医学科学十处(H31、H32、H33)
本科学处不资助无中医药研究内容的项目,单纯的现代医学研究项目,请在医学相关学科 (H01~H30)申请;天然药物研究项目,请在药物学( H34 )或药理学( H35 )申请;中药资源研究应体现中药材的特有属性,如中药材生产过程的产量、品质相关特性,开展中药资源保护、生产和新资源研究,不支持非药用植物、非药用动物、非药用矿物的资源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和中药药理学研究须说明与中药功效的相关性或对中药学科发展的学术价值;少数民族药学研究应写明与少数民族医药理论或传统用药原则的相关性;不资助非自然科学属性的中医药研究项目。研究中药复方或针灸穴位的项目,应在申请书中介绍处方组成或相关穴位,如不便在申请书中介绍,应通过保密信函直接寄给本科学处,并在申请书中予以说明。不符合以上要求的申请将不予资助。
医学部重点项目:
立项领域:附注说明中选择 2022 年度重点项目立项领域名称,申请代码选择立项领域后面的申请代码。
宏观领域:受理少量宏观领域重点项目,附注说明填写“宏观领域”,申报代码自行选择,须在正文部分之前增加 800 字左右的“关于已取得重要创新性进展的情况说明”。未付说明的申请将不予受理。

09、交叉科学部

特别要求:
1.交叉科学部 2022 年度接收申请的项目类型
集中接收期:优青、杰青、创新研究群体、基础科学中心、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
集中接收期外: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组织间国合项目、专项项目
申请条件:
除符合指南中要求的的申请条件外,交叉科学部项目申请还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具有明显的交叉科学研究特征,具有开展交叉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2)申请人具备至少两个不同一级学科的教育背景(包括本科、硕士、博士阶段)或者具有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经历,且本人在其中发挥过关键作用。
申请材料:
除符合指南中要求的申请材料外,交叉科学部的项目申请材料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交叉科学部所有项目申请须使用交叉科学部专用申请书;
(2)申请交叉科学部项目,申请人应当首先选择受理代码,其后选择申请代码。
四个领域受理代码:T01(物质科学领域)、T02(智能与智造科学领域)、T03(生命与健康科学领域)、T04(融合科学领域),申请人应当根据所申请的研究领域选择其中一个受理代码。
交叉科学部不设置单独的申请代码,申请人应根据指南选择不超过 5 个申请代码,尽量选择到二级申请代码(4 位数字),申请人在填写申请书简表时,请准确填写“研究方向”和“关键词”内容。



初审:张艳玲
复审:宋启凡
终审:金 君

往期推荐

资讯


○ 筑*平台 邀天下英才 |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诚邀海内外青年才俊参加武汉大学第九届国际交叉学科论坛

○《测绘通报》与飞马机器人签署品牌推广合作协议

○《测绘学报》编委会荣获全国测绘学会系统年度*宣传单位

○ 人社部公布:2021年度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

会议


○ 武汉大学资环学院诚邀海内外青年才俊参加国际交叉学科论坛
○ 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2021年度学术年会
○ 第三届中国空间数据智能学术会议SpatialDI 2022 (二号通知)
○ 第七届普适定位、室内导航与基于位置服务(UPINLBS 2022)国际会议(一号通知)

《测绘学报》

○ 测绘学报 | 王勇:复杂建筑物最短邻近线多边形聚合法

○ 测绘学报 | 谭永滨:顾及距离约束的地标相对影响力评价模型

○ 测绘学报 | 张彩丽:基于出租车轨迹的可导航路网构建

○ 测绘学报 | 张星:结合感知哈希与空间约束的室内连续视觉定位方法

《测绘通报》


○ 地市级实景三维城市建设及应用

○ 面向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型测绘

○ 基于Sentinel-2影像的雄安新区土地利用分析

○《测绘通报》2021年第12期目录

《北京测绘》

○《北京测绘》2021年第10期摘要推荐

○《北京测绘》2021年第9期摘要推荐

○《北京测绘》2021年第8期摘要推荐(下)

○《北京测绘》2021年第8期摘要推荐(上)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 摘要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21年第2期摘要推荐

○ 摘要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21年第4期摘要推荐

○ 摘要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21年第5期摘要推荐

○ 摘要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21年第6期摘要推荐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1年第12期佳文推介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1年第11期佳文推介

○ 佳文推介 | 大数据城市通勤交通模型的构建与模拟应用

○ 专刊征稿:社会感知与地理大数据挖掘(征稿中)

《测绘工程》

○ 摘要 |《测绘工程》2021年第5期摘要推荐

○ 摘要 |《测绘工程》2021年第4期摘要推荐

○ 摘要 |《测绘工程》2021年第6期摘要推荐

○ 测绘教学 |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创新——以测绘类课程视角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年第6期摘要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年第5期摘要推荐

○ 摘要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21年第3期摘要推荐

○ 火卫二地形地貌探测综述

《卫星应用》

○《卫星应用》2021年第12期摘要

○《卫星应用》2021年第11期摘要

○《卫星应用》2021年第10期摘要

○ 摘要 |《卫星应用》2021年第9期摘要推荐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测绘学报(英文版)》专刊征稿 | 地图学与地球空间信息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2年第二十九届国际地理信息学大会暨CPGIS成立30周年年会(一号通知)

○ 《测绘学报(英文版)》(JGGS)2021年第4期发布

○ 《测绘学报(英文版)》专刊征稿 | 用于三维地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

《Satellite Navigation》


○ 熊超教授:地磁暴期间夜间低纬电离层和赤道等离子体不规则体| SANA佳文速递

○ 徐元博士:面向有色测量噪声下UWB/INS组合行人导航的分布式卡尔曼滤波| SANA佳文速递

○ 杨飞博士:GNSS天顶对流层精化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SANA佳文速递

○ 牛小骥教授:用半解析法分析GNSS/INS在铁路轨道测量中的相对精度| SANA佳文速递

《自然资源遥感》


○ 《自然资源遥感》入驻“智绘科服”融媒体平台!

○ 《自然资源遥感》征稿:“海岸带空间资源及生态健康遥感监测”专栏

○ 摘要 |《自然资源遥感》2021年第3期摘要推荐

○ 摘要 |《自然资源遥感》2021年第4期摘要推荐

Journal of Geovisualiz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


○《Journal of Geovisualiz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入驻“智绘科服”融媒体平台!

○ JGSA国际期刊2021年第5卷第2期论文摘要

○ 高被引论文推荐 | Journal of Geovisualiz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






网易股价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今年以来,网易股价已经上涨29.5%,其股价离400美元大关仅一步之遥,续创历史新高。



从股价上看,网易上一个"高光时刻"还是2017年底的时候。当时,网易的手游市占率新高,《阴阳师》刚推出一年多,正值"壮年"。《荒野行动》和《终结者2》类吃鸡游戏赶在腾讯的《刺激战场》和《全军出击》之前上线,狂揽一波人气。老游戏《梦幻西游》、《大话西游》等流水稳定。而电商业务也是风头正劲,网易严选和网易考拉切入电商细分市场,发展的顺风顺水,2017年最终录得三位数增速。


不过,2017年股价录得新高后,此后两年再未触及当时的高点。首先是游戏业务因政策收缩而增长乏力,然后是被寄予厚望的电商业务大幅拉低了整体毛利率,且在层出不穷的"模仿者"和激烈的竞争之下增速明显放缓,其余业务虽杂,但并没有贡献利润,且毛利率还在持续下降。


网易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了。


2019年网易开启变革,从年初丁磊开启"游戏、电商、教育、音乐"四大战略,之后出售了考拉业务,并推动了有道上市,颇有"老树开新花"的味道。


股价来看,投资者对网易的改变投了赞同票。从19年年中的低点至今,网易的股价已经翻倍。昨天发布了2020Q1的财报后,盘前网易股价又涨了2.35%,股价突破了400美元大关。


01


由于网易在2019Q3剥离了考拉业务,且改变了营收分类。公司在财报中采用回溯法调整了过去几个季度的财务数据,我们在此皆采用调整后财报。


根据财报,2020Q1公司实现营收170.62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18.3%,营收增速边际改善。



网易实现non-GAAP净利润42.13亿元,同比增长25.6%。Q1净利润率为24.7%,同比环比皆有所改善。



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Q1综合毛利率为55.0%,同比增1.3pct,环比增2.8pct。期间费用率同比略增1.1pct,环比降4.6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0.9%,同比增2.0pct,管理费用率为5.2%,同比降0.2pct,研发费用率为12.6%,同比降1.5pct。



总体而言,网易营业收入与净利润超出市场预期,期间费用率稳中有降。


02


分业务看,网易游戏收入录得季度新高,2020Q1营收135.18亿元,同比增长14.1%。游戏毛利率为64.1%,基本稳定。



一季度因为疫情的影响,线上娱乐均迎来了爆发。网易旗下手游《阴阳师》、《梦幻西游》、《大话西游》、《倩女幽魂》等游戏稳居畅销榜前20,《荒野行动》、《第五人格》等游戏在海外获得成功,活跃用户数显著增加,一季度海外收入占网易游戏收入约10%。


网易的游戏储备充足,即将上线的游戏有:《梦幻西游》H5游戏、《KingofHunters》、《实况足球经理人》、《星战前夜:无烬星河》、《阴阳师:怪物屋》等。另外还有多款重磅游戏处于开发之中,如《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天谕》手机版、《暗黑破坏神:不朽》、《PokemonQuest》等等。由于疫情影响,公司一季度并无新游戏上线,预计下半年将进入新游发布高峰期。


03


另一块业务是有道,网易有道在去年下半年登陆美股后,因为2020年初的疫情,不断录得新高,*市值接近30亿美元。


2020Q1有道的收入确实增速明显高于前几个季度,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139.4%。同时,毛利率也明显改善,达43.5%,同比增长20.1pct。



有道的营收分为学习服务和产品收入、广告营销收入。其中,2020Q1学习服务和产品收入为4.42亿元,同比增长226.4%。主要是因为K-12付费学生人数的大幅增长以及精品课平均付费金额的增长。Q1K12付费学生人数同比增长358.7%,达到152,800人。有道精品课平均付费金额同比增长158.2%,达到1619元。


同时学习服务和产品的毛利率大幅改善,由去年同期的18.5%增至48.7%,财报中有道解释毛利率大幅改善的原因主要是收入增长的规模效应以及教师薪资结构的优化。


广告营销收入9930万元,同比增9.9%。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30.8%降至Q1的20.5%,主要是因为第三方渠道和国际广告分销占比增加,它们的毛利率较低所致。


2020Q1有道的non-GAAP净亏损同比大幅增长60.4%至-1.62亿元,主要是因为一季度公司加大了在营销和教研的投入力度,如增加销售人员和教研人员,提高待遇等等。


正是这些投入换来了更大幅度的收入增长,而如果看有道的净亏损率,还是明显收窄的。



04


网易的创新业务及其他是去年三季报重新划分后单独呈列的收入分部,该分部主要包括网易云音乐、网易严选、网易邮箱、网易新闻、网易CC、163.com等。



2020Q1创新业务收入为30.03亿元,同比增长28.0%。环比下降则是由于部分收入,如广告、电商等的季节性影响,毛利率的变化也受到季节性影响,不过可看到2020Q1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



另外,网易云音乐加速货币化,付费会员数创历史新高。网易严选会员升级后,增加了会员权益,使得新注册会员同比增长138%。同时严选不断优化采购,减少库存积压,库存水平较去年同期改善。


尾声


可以看到,聚焦主业、结构调整之后,网易的游戏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越来越大,2020Q1接近于80%。而就在5个季度以前,该比例曾低至55.5%。这件事应该怎么看待呢?



首先,游戏业务是网易的基本盘。且从过往历史看,这块业务收入稳定,毛利率高,聚焦主业后网易的整体毛利率也大幅提升。


其次,游戏占比大使得网易的收入受游戏收入影响大,所以看到2019Q3、Q4由于新游戏上线较少,其营收增速也进入了一个低谷期。当然,按照网易游戏的上线计划,2020年下半年有望进入密集发布期,可望带动整体增速回升。


不过,这并不代表网易除了游戏以外就没有看点了。实际上,网易有道势头正劲,尤其是K12业务,正在风口之上。有道虽然其收入规模暂时较小,但参考跟谁学和新东方在线,市场对于在线教育从来不吝给出高估值。


另外网易云音乐也在加速变现,同时网易云音乐在加强音乐版权的布局,如陆续取得吉卜力工作室、滚石唱片、华纳词曲、《歌手》、《我是唱作人》等的版权。


总的来说,2020年是网易"老树开新花"的一年,当前网易non-GAAP净利润(TTM)=165.2亿元,对应PE(TTM)=21.7倍,该估值低于网易过去五年的估值中枢(23.4倍)。所以,即便网易股价已创下新高,从PE(TTM)角度来看不算贵。




留学生基金委网站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2020年高考季来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本科学术互认课程(应用型)(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 for Applied Sciences,简称AISEC)是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由国内外应用技术型高校和相关领域教育专家合作研发的国际化课程体系。项目与数十所欧美高校合作,学生可选择通过国内、国外两阶段的培养,达到毕业相关要求可获得潍坊科技学院和国外合作院校的双学士学位,亦可选择本科阶段全程在国内完成,达到毕业要求可获得潍坊科技学院学士学位。

潍坊科技学院于2020年1月被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20年4月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该项目的承办成员单位。不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目前,潍坊科技学院是山东省内高校中*既有教育部2018年批准的中德合作本科教育项目教外函〔2018〕8号、编号(No):MOE37DE2A20171887N,又有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20年批准的中外合作本科教育项目留金项〔2020〕1号、鲁教外函〔2020〕3号国际合作项目的高校,共有4个国际合作本科专业。

培养模式

(1)学生国内学习四年,合格者获得国内院校的本科学历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2)学生在国内院校完成大一、大二课程后,可选择申请在境外院校就读1学期或1年,完成部分课程后回到国内院校继续完成本科课程学习,学分修满后,获取国内院校的本科学历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出国期间,潍坊科技学院校收取学费12,000元/年。

(3)学生在国内院校完成大一、大二课程后,可选择申请在境外院校完成本科课程学习,学分修满后,获取境外大学学士学位和国内院校的本科学历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出国期间,潍坊科技学院收取学费12,000元/年。

学校打造了公寓社区“学生客厅”

招生专业

潍坊科技学院校内建设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寿光市软件园,图为软件园孵化大厦。

潍坊科技学院服务国家“蓝色经济”战略建设的山东*蓝色经济工程研究院

项目的特色优势

学业规划独特:打造英语+专业的个性化学习平台,为学生将来在国外用英语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项目规范权威: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和省教育厅批准项目;严格的教学质量、国内外评价制度、所获文凭中外广泛认可。

师资阵容强大:师资以本校及国内外*教师为主,任课教师需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培训、考核认定。

教学国际接轨:采用中英双语教学,注重国内外课程体系、教学理念的融合、贯通和互补。

双向学分互认:项目课程已获数十所境外院校认可,并在国内多所高校成功运行。

就业竞争优势:AISEC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应对力的高素质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外籍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山东大学留学生交流联谊会

主推国外合作院校

潍坊科技学院已与国家留学基金委指定合作的欧、美、澳等项目成员高校建立了国际本科学分互认合作关系,并作为双学士学位及硕、博连读备选高校。按专业分类,好中选优,潍坊科技学院主推德国2所合作高校,介绍

1、德国北黑森应用科技大学

2019年10月,潍坊科技学院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交换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学分互认课程文件。

潍坊科技学院2019年12月与德国北黑森应用科技大学签订了机器人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分互认协议,该专业学生前三年在潍坊科技学院学习,第四年(英语雅思5.5;德语B1)到北黑森应用科技大学学习,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合格后,同时获得潍坊科技学院本科学历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北黑森应用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出国期间,潍坊科技学院收取学费12,000元/年。

德国北黑森应用科技大学毕业的中国学生

德国北黑森应用科技大学是中国教育部承认的德国正规大学。该校位于欧洲实力最强经济区之一的德国黑森州,是德国应用型大学、双元制教育的典型代表和有影响力的大学,尤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非常有特点,课程强调实用性,教学培养模式得到德国企业的广泛认可。

德国北黑森应用科技大学网址:http://www.diploma.de

2、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

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教学楼内部环境

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教学楼

潍坊科技学院2018年8月与德国埃森经济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签订了环境设计本科专业学分互认合作协议,该专业学生完成国内本科课程获得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可继续在国内读半年衔接课程和部分硕士课程,经考核合格(德语A2)可进入该校继续深造一年,完成设计与创新管理硕士课程合格后获得德国文科硕士学位。

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教室内景

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成立于1993年,专业涵盖经、管、法、理、工等学科领域,拥有10个认证研究机构和11个研究中心,突显了学校应用研究型特色。在校生近56,000人,学生规模在全德420所高校中位列第一。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2,000多名教授及*讲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还有千余名企业高管担任客座教授。

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网址:http://www.fom.de

目前,潍坊科技学院已与德国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办学关系,已有专业的各门课程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学生在潍坊科技学院除了学习专业课外还要接受语言课程的培训。雅思、德语课程有专业团队教授,为学生在进入国外高校学习之前取得相应的英语和德语资格提供学习帮助。

咨询电话:

国际合作交流处 0536-5196151

招生办公室0536-5109220

潍坊科技学院网址:

http://www.wfust.edu.cn




国家自然基金委网站

近日,《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正式发布,相较于2021年的项目指南,从对比来看,2022年度项目指南变动不大,最重要的几项改革在指南发布前均已发出公告。为更好地服务广大科研工作者,小编对政策变化进行了详细标注,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参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方网站。




主要改革措施


2022 年,申请人填写主要参与者时不再列入学生,只需将参与项目的学生人数填入总人数统计表中。


将新批准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纳入包干制实施范围,项目经费申请和审批时以总资助经费的形式支持科研人员开展研究工作。项目申请人提交申请书和获批项目负责人提交计划书时,均无需编制项目预算,项目负责人按有关规定自主决定经费使用。


进一步提高间接费用比例,间接费用按比例为:500万元及以下部分30%;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25%;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20%。


简化预算编制,直接费用预算科目为设备费、业务费、劳务费三大类。直接费用中除50万元以上的设备费外,其他费用只提供基本测算说明。




2022年限项申请规定


一、各类型项目限项申请规定(政策无变化)


1.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同类型项目[其中: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中的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专项项目中的科技活动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除外;联合基金项目中,同一名称联合基金为同一类型项目]。


2. 上年度获得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项目负责人,本年度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同类型项目。


3. 申请人同年申请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和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合计限1项。


4. 正在承担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5. 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的同一组织间协议框架下的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合计限1项。


二、连续两年申请面上项目未获资助后暂停面上项目申请1年(政策无变化)


2020 年度和 2021 年度连续两年申请面上项目未获资助的项目(包括初审不予受理的项目)申请人,2022 年度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面上项目。


三、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的限制规定


除特别说明外,申请当年资助期满的项目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初审不予受理的项目申请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新增:初审不予受理的项目申请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


1. *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政策无变化)


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 2 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直接费用大于 200 万元/项的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仅限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承担,作为主要参与者不限),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含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期限超过 1 年的应急管理项目、分享探索计划项目以及专项项目[特别说明的除外;应急管理项目中的局(室)委托任务及软课题研究项目、专项项目中的科技活动项目除外]。


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作为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 2019 年(含)以前批准资助的项目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2020 年(含)以后批准(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项目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


2. 不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政策无变化)


(1)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的项目数合计限为 1 项。


(2)在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项目研究工作的前提下,作为主要参与者申请或者承担各类型项目数量不限。


(3)晋升为*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后,原来作为负责人正在承担的项目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范围,原来作为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项目不计入。


3. 计入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的部分项目类型的特殊要求


(1)*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政策无变化)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正式接收申请到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以及获得资助后,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


(2)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申请时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正式接收申请到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以及获得资助后,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但未进入现场考察环节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不计入。


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同年申请和参与申请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合计限1项。


正在承担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主要参与者,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但在资助期满当年可以申请或参与申请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表述由“参与者”改为“主要参与者”)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骨干成员)在资助期满前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除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以外的其他类型项目。


退出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参与者,2年内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基础科学中心项目。


(3)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同年申请和参与申请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数量合计限1项。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获得资助后,项目负责人和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主要参与者,在准予结题前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红色加粗部分表述有变化,原表述为:正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负责人和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主要参与者)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获得资助后,项目负责人在准予结题前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除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外的其他类型项目。


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含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以及科技部主管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和“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科学仪器方向)项目总数合计限 1 项。【表述由“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变为“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科学仪器方向)”】


(4)分享探索计划项目(政策无变化)


分享探索计划项目申请时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获得资助后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资助期限1年及以下的项目除外)。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分享探索计划项目(含预申请)。


四、作为项目负责人限制获得资助次数的项目类型


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同类型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仅能获得1次资助。(政策无变化)


2. 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同层次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仅能获得1次资助。(新增)


3.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自 2016 年起,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资助累计不超过 3 次,2015 年以前(含 2015 年)批准资助的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不计入累计范围。(政策无变化)


五、不受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限制的项目类型(政策无变化)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数学天元基金项目、直接费用小于或等于 200 万元/项的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中的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应急管理项目中的局(室)委托任务及软课题研究项目、专项项目中的科技活动项目、资助期限 1 年及以下的其他类型项目,以及项目指南中特别说明不受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限制的项目等。


六、补充说明


1. 除分享探索计划项目外,处于评审阶段(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的申请,计入本限项申请规定范围之内,但对于未进入现场考察环节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申请、未进入预算评审环节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申请、未进入预算评审或现场考察环节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申请,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红色加粗部分为新增内容)


2. 申请人即使受聘于多个依托单位,通过不同依托单位申请和承担项目,其申请和承担项目数量仍然适用于本限项申请规定。(政策无变化)


3. 现行项目管理办法中,有关申请项目数量的要求与本限项申请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政策无变化)




锐动源编辑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委网站》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委网站、网易股价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