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 佣金,国泰君安佣金收费标准2022

2022-07-23 8:38:22 基金 group

国泰君安 佣金



本文目录一览:



“万一佣金开户!”近期,在多个炒股论坛或

在前不久的“券商818理财节”上,联储证券也高调宣传称,“通过合作的第三方平台在818期间开户,将立享万1.0超低佣金。”这种公开低佣金揽客的方式引发同业关注。根据大多数券商的官方说法,万2.5仍然是当前的开户底线。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过去十年左右时间以来,证券交易的平均佣金率呈持续下滑态势,券商经纪业务无疑备受打击,多家券商经纪人大幅减少甚至清零也是行业衰落的侧影。

低佣金揽客真的是一场“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吗?券商经纪业务正在转型发力的财富管理大棋局将如何落子?

券商佣金率“贴地”飞行

海通证券研究显示,2012年以前,券商业务模式单一,以赚取高额通道费为主要业务模式,佣金收入占比极高,2008-2011年平均收入占比达62%,平均佣金率约千分之一。

自2013年“佣金战”打响后,境内券商佣金率持续下滑。

在佣金率不断下滑的背景下,证监会2019年发布的《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证券公司向投资者收取证券交易佣金不得明显低于证券经纪业务服务成本,不得使用“零佣”、“免费”等用语进行虚假宣传。

根据中证协今年2月发布的证券公司年度经营数据,2020年证券行业实现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1161.10亿元。据此计算,2020年证券行业佣金率约为0.0263%。十年的时间里,券商平均佣金率水平下降超80%。

界面新闻

“对于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客户,我们能够给出万分之1的佣金率;资产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客户,佣金率为万分之1.3;资产规模超过50万元的客户佣金率为万分之1.5。”银河证券某南方地区营业部负责人对界面新闻

她表示,客户本人不用来营业部,通过公司APP就能开立账户,填好营业部及经纪人工号,就可以完成开户,相关的经纪人就会通知柜台将客户账户佣金调整到位。

在近两年券商618、818理财节中,曾有多家中小券商高调喊出万1佣金率,东莞证券、川财证券、华宝证券等还可以免去*5元的佣金要求,这一波操作相当于把佣金“打入谷底”。

面对行业激烈竞争,为了做大客户资产规模,不少券商把佣金费率降得很低,佣金占券商整体收入比重也在持续下降。

兴业证券财富管理总部总经理助理郑可栋向界面新闻

新时代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券商的佣金率不能太低,否则会破坏市场,被协会或证监局检查。实际上,超低佣金的价格战往往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

他表示,同一家券商在不同地区的佣金费率差距很大,往往在北京调整灵活性更大,但在上海、华南等地下调空间则比较有限。与此同时,若有券商下调相关客户的佣金费率,还须得向证券业协会同步报备。

低佣金揽客真是“赔本赚吆喝”?

低佣金揽客真是一场“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吗?

在不少投顾人士看来,券商打响“贴地”价格战是为了获取有一定资金体量的客户,以提供后续增值服务。

例如,开通融资融券可以赚取利息收入,产生的收益会比佣金贡献大很多。除此以外,还可以对其销售基金、私募产品等,赚取销售、管理费用。据悉,这些金融产品为券商产生的收入大致等于销售金额的2%,相当于每销售1亿就有200万进账。

有券商人士表示,“这十年中,券商经纪业务收入虽无明显增长,但这一业务衍生而来的两融等业务产生的利息收入,对券商的贡献却越来越高。另外,资管等业务也都需要在传统的营业部渠道获取客户,这意味着经纪业务在券商经营中的基础性地位不可动摇,未来继续做大做强经纪业务还是很有必要。”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获客之后如何有效转化也是目前的关键点,也将进一步拉开券商上述各项业务的差距,决定未来盈利情况的走向。

“得客户者得天下,有客户才能谈AUM(资产管理规模),也才能进一步谈收入规模。如何提高客户的活跃度和复购率,提高单客有效资产和毛利率,将决定证券公司未来的AUM、收入和净利。”北京某中小型券商经纪业务部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

他表示,“近两年一直有大型券商的经纪人抛出*万1的佣金,吸引该营业部的大客户转户。客户的基础量无论何时对于证券公司都格外重要,获客后如何形成有效转化,都将决定未来券商财富管理盈利情况的走向。”

财富管理转型大棋局如何“落子”?

经纪业务“价格战”之下,券商向财富管理转型已迫在眉睫。券商财富管理业务主要包括基金投顾、公募基金、资管、代销金融产品业务等。

其中,基金投顾业务被视为重要发力点。当前,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券商不断增加,业务制度体系正加速完善,对于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意义不言而喻。

从2021年中报数据来看,28家券商投顾业务净收入较2020年同期增长,部分中小券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头部券商的“弯道超车”。

在投顾业务净收入方面,招商证券规模合计达4.75亿元,位居行业第一;中金公司以3.18亿元的净收入规模位居第二。此外,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上半年该项收入均超过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速分别高达412.60%、393.98%。

作为中小券商里的佼佼者,国联证券上半年投顾业务净收入合计0.38亿元,在41家上市券商中居第14位,同比增速高达1272.46%,远超同行水平。

而作为财富管理转型的另一重要指标,券商代销金融产品收入在今年上半年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

中报数据显示,多数券商在该项收入上出现迅猛增长,对总营收的贡献度也在显著提升。报告期内,共有35家上市券商代销金融产品业务净收入较2020年同期增长超1倍,其中,国泰君安、国元证券、东吴证券的该项收入同比增速更是超过400%。

从净收入规模看,中信证券以14.28亿元一骑绝尘,位列榜首。此外,还有中金公司(5.99亿元)、广发证券(5.17亿元)、国信证券(4.70亿元)、中信建投(4.59亿元)等19家券商上半年该项收入规模在1亿元以上。

除了向基金投顾、代销金融产品等方面发力外,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大棋局显然有更多事情可做。

越来越多的券商正在把“转型财富管理”提到公司战略高度进行整体布局。

早在2018年下半年,中信证券便把“经纪业务发展与管理委员会”更名为“财富管理委员会”,并进行了相应的组织架构调整。

此外,还有东方证券、兴业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中原证券等多家券商纷纷将经纪业务部改名或新设财富管理总部。

过去,经纪业务的核心是基于牌照的获客能力,而财富管理业务的核心是大类资产研究和配置的专业能力。在财富管理模式下,券商要通过为客户进行资产配置,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券商获取的收入主要由客户资产增长带来,双方实现共赢。

因此,相关产品研发是一大关键。据界面新闻了解,多家券商都在强化产品研究能力,增加对产品创新和研发的投入力度。比如,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都已把产品中心设为一级部门。

此外,从“卖方模式”向“买方模式”转型也成为一大发展路径。东方证券副总裁徐海宁在2021年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财富管理的服务方式由产品销售转向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资产配置方案,盈利方式将转向为基于AUM的变现。”

不同于资产管理负责创设资管产品、管理证券组合,财富管理业务作为分销渠道,负责维护客户关系,向终端客户销售资管产品,追求实现客户财产的保值增值。针对不同客户的特征,财富管理机构需要采用更加多元的方式服务客户。

比如,兴业证券财富管理部门根据资产对客户进行分层,同时依据需求对客户进行分类。在这样的服务体系中,客群被分成了长尾客户、零售客户、高净值客户以及私行客户。其中,资产规模在10万元以下的,属于长尾客户;10万至50万的,为零售客户;50万至600万的,为高净值客户;600万以上的,是私行客户。

以高净值客户为例,除了资产配置,往往还包括负债管理、风险规避、家族财富传承等。满足此类客户的需求,则需要财富管理部门突破原有组织架构,集合全公司之力,提升客户黏性。

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可以形成财富管理闭环。以瑞银证券为例,其私人银行、投行、Pre-IPO融资等不同业务部门之间互为对方获客源头。Pre-IPO融资给投行和私人银行带来高质量客户源;私人银行常常为投行介绍即将上市的客户;投行客户上市后,股东剧增的财富进入私人银行;私人银行客户又继续购买投行部发行的股票、债券。

广发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陈福认为,经纪业务作为通道业务,类比互联网金融的支付行业,即作为导流的基础业务存在,将逐步发展为券商业务的流量入口。经纪业务转型,对存量客户的二次开发成为券商的主要任务,财富管理业务作为渠道、服务业务,具有轻资产、收益稳定的优点,有利于券商获得稳定且较高的ROE水平。




食用油股票

oilcn油讯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疫情让大家都明白了,关键时期粮食才是最重要、最值钱的硬通货!

今年以来,股市、期市投资者对农产品的关注度明显提升,避险资金和对冲资金往往将农产品作为多头配置,使得粮油类上市公司的股价不断上涨!金健米业甚至出现11天收获9个涨停的行情。

油瓶子粮袋子成为社会热门话题,粮油企业大面积进入公众视野,而粮油类的上市公司更站到了舞台中央。

相比我国数万亿元的粮油产业规模,成色足的粮油概念股屈指可数,无一不被追捧,甚至被热炒。你知道有哪些吗?

据2019年财报数据,在主要粮油类上市公司中,

营业收入规模前三:深粮控股、苏垦农发、京粮控股,均具有国资背景。盈利能力(毛利率)前三:西王食品、克明面业、长寿花食品,均为民营企业。今年以来股价涨幅前三:金健米业、克明面业、苏垦农发


深粮控股 000019

主营:粮油加工贸易和粮油储备

代表产品:“深粮多喜”大米、食用油

2019年营收:110.60亿

2019年毛利率:9.99%

股价累计涨幅:64.17% (今年年初至7月20日收盘价,下同)


苏垦农发 601952

主营:稻麦种植、种子生产、大米、食用油产销

代表产品:“苏垦”大米、“葵王”食用油

2019年营收:80.28亿

2019年毛利率:12.65%

股价累计涨幅: 71%


京粮控股 000505

主营:植物油加工及食品制造。

代表产品:“古船”、“绿宝”、“古币”食用油

2019年营收:74.4亿元

2019年毛利率:8.42%

股价累计涨幅:58.36%


西王食品 000639

主营:健康食用油及运动营养和体重管理

代表产品:“西王”玉米胚芽油

2019年营收:57.27亿

2019年毛利率:32.84%

股价累计涨幅: 32.01%


金健米业 600127

主营:优质粮油、新型健康食品开发、生产、销售。

代表产品:“金健”米、面、油

2019年营收:41.08亿

2019年毛利率:7.59%

股价累计涨幅:204.49%


道道全 002852

主营:食用植物油和其副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代表产品:“道道全”菜籽油

2019年营收: 41.2亿

2019年毛利率:9.18%

股价累计涨幅: 59.93%


长寿花食品hk1006

主营:生产及销售玉米油及其他食用油

代表产品:“长寿花”玉米胚芽油

2019年营收:30.03亿

2019年毛利率:24.2%


克明面业 002661

主营:挂面的生产和销售

代表产品:“陈克明”面条

2019年营收:30.34亿

2019年毛利率:24.59%

股价累计涨幅: 110.23%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近年来,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中小粮油企业面临被并购或淘汰的概率也在上升;粮油类上市公司却借助资本市场获得了发展与扩张的机会,市场份额与品牌影响力快速提升。

例如道道全控股了绵阳菜籽王,苏垦农发控股了江苏金太阳粮油,京粮控股正计划控股内蒙古红井源。

在今年股市充满不确定风险的大背景下,粮油概念股集体逆势而涨,受到资本连续追捧,虽然有投机炒作因素存在,但显示出行业整体景气度提升,抗疫中见真功,粮油产业正迎来更大的发展契机。

海阔天空的股市,期待出现更多龙腾虎跃的粮油股!


注:本文仅为行业观察和信息数据梳理,提及的任何公司不构成股票推荐。




国泰君安佣金收费标准2022

2022年,你的券商正在陪着你一起“亏钱”!

本月中旬,中信证券一份“增利不增收”的业绩快报让市场对一季度上市券商业绩表现心存疑虑。如今,这份担心已变成成为现实。在市场行情持续走低之际,叠加上年同期“开门红”的高基数反衬下,今年一季度各家上市券商交出的答卷大多不尽人意。

营收方面,49家上市券商/概念股中共有40家2022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出现下滑,占比超过八成,平均跌幅超过25%。而由于自营业务的严重拖累,49家上市券商/概念股中净利润增长的仅有6家;28家公司净利润跌幅超过50%,占比过半。更有11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产生亏损,占比超过1/5。

经历了2019-2021年连续三年的行业大年之后,2022年A股市场基础条件相对走弱,券商业绩分化也将显著加剧。在二级市场上,作为“牛市风向标”,近期券商板块也在“先跌为敬”,短期行情波动也造成了券商板块配置比例降低。三年大行情是否真的将要告一段落?

业绩分化加剧

2022年伊始,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奥密克戎疫情的多重冲击之下,二级市场震荡加剧。高估值、成长板块领跌之下,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上证指数下跌 11%(2021 年同期为-1%),创业板指下跌 20%(2021 年同期为-7%),沪深 300 下跌 15%(2021 年同期为-3%),大盘指数表现不佳。

招商证券在一季报中表示,“2022年一季度,市场波动加剧,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公司经营活动面临挑战,公司业绩承压。”事实上,这也是全体证券公司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市场行情持续走低,这对于“看天吃饭”的券商而言,自然对业绩造成拖累。尤其是在2021年一季度“开门红”的高基数反衬下,今年一季度各家上市券商交出的答卷大多不尽人意。

首先在营收方面,纳入统计的49家上市券商/概念股中共有40家2022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出现下滑,占比超过八成,平均跌幅超过25%,财通证券、华西证券等10家跌幅超过50%。

在头部上市券商中,申万宏源和海通证券两家一季度营收跌幅分别为44.16%、63.09%,相比之下跌幅较为明显;国信证券、招商证券、东方证券、广发证券营收跌幅也均超过30%。中信建投则一枝独秀,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1.83%,在头部券商中表现亮眼。

此外,部分中小券商由于上年一季度基数低、自营业务规模较小等因素,在今年一季度营收录得正增长,如太平洋证券、第一创业等。但总体看来,今年一季度上市券商营收严重下滑。

在归母净利润方面,由于自营业务的严重拖累,49家上市券商/概念股中净利润增长的仅有6家,其余43家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28家公司净利润跌幅超过50%,占比过半。更有11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产生亏损,占比超过1/5。

在头部券商中,仅有中信证券2022年一季度净利润微增,当期实现净利润51.65亿元,同比增长1.24%。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排在第二、第三位,分别实现净利润25.19亿元、22.14亿元,不及中信证券净利润的半数。

而2021年跻身净利润“百亿俱乐部”的国信证券,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仅为7.67亿元,同比下滑54.45%。海通证券、申万宏源两家跌幅也达到50%以上,当期净利润腰斩。

一季度券商自营比惨亏损

市场行情不佳,新股破发严重,券商自营面临的压力陡升。盘点各家上市券商一季报营收结构来看,自营业务的下滑甚至亏损,对券商业绩打击明显。

按照“投资收益-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方式计算各家上市券商的自营业务来看,“成也自营、败也自营”的情况在今年一季度显得格外明显。

与上年同期相比,41家上市券商中仅有5家自营收入实现增长或亏幅收窄。一季度自营业务出现亏损的上市券商多达22家,占比过半;8家公司自营亏损金额超过5亿元。

作为券业“一哥”,中信证券的自营业务是其今年一季度营收规模的“压舱石”,当期实现33.51亿元居首,华泰证券、中金公司的自营收入分别为18.37亿元、14.88亿元,位列第二位、第三位,但同比跌幅均超过40%。

在头部券商中,海通证券今年一季度自营严重拖累整体营收,当期自营亏损26.29亿元。此外,兴业证券、广发证券两家一季度自营亏损也超过10亿元。

国泰君安2022年一季度自营收入仅有1.69亿元,与上年同期的41.22亿元差距明显。对此,国泰君安在报表中解释称,投资收益的变动主要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下滑,以及上年同期确认了上海证券股权重估产生的收益所致。

透视各家券商一季报来看,将市场行情下行、自营业务亏损认定为一季度业绩“滑铁卢”原因的情况比比皆是。

例如,兴业证券在一季报中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对资本市场造成比较大的冲击,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主要减少项目有:投资收益因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同比减少而下降150.67%;其他业务收入因子公司兴证风险大宗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减少而下降 87.2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主要因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减少而下降 24.51%。

财达证券表示,公司因自营业务投资收益及持仓证券公允价值下降,所以营业收入出现同步下滑,再叠加上年同期信用减值损失较大金额转回的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出现下滑。

对于一季度营收下滑140.63%、归母净利润下滑407.07%的惨淡业绩,红塔证券解释称,报告期内受市场波动影响,其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同比减少;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的基差交易、仓单服务等业务收缩,导致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减少。

西南证券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94.81%和152.12%,其将原因直接列为“自营业务亏损影响”。具体来看,其一季度投资收益为0.54亿元,同比下降91.1%;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53亿元,原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浮亏增加”。

传统业务不温不火

经纪业务收入承压

对于赚取佣金的经纪业务而言,今年一季度市场换手率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上证日均换手率与深证日均换手率分别为0.86%与2.21%,与2021年一季度的0.93%和1.97%相比各有增减。2022年一季度,A股双边股基成交额达到126.67万亿元,同比增长7.04%。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表示,券商经纪业务在今年一季度可能面临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是受市场调整影响,基金新发规模下降,持续营销难度增大,券商代销收入承压;二是尽管一季度日均股基权交易量同比上升,但佣金率仍延续近年来的下滑趋势,因此经纪业务收入或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整体来看,41家上市券商中一季度经纪业务手续费同比增长的共有15家,其余26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南京证券一季度经纪业务手续费下滑幅度达到24.05%,中金公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等多家大型券商的下滑幅度也超过10%。

佣金率下降有多明显?数据显示,继2019年*跌破万三之后,2021年行业平均经纪佣金率进一步下滑至万分之2.42,其中下半年仅为万分之2.37。

日前,基金君咨询部分大型券商营业部一线工作人员关于开户事宜,在不要求入金门槛的情况下即可给出“万一”的佣金标准。而个别偏远营业部甚至可给出“万一免五”的条件,入金门槛仅为一万元,佣金战“后遗症”仍在影响行业收入水平。

在投行业务方面,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券商完成IPO募资规模达1325.42亿元,同比增长74.10%;相比之下,再融资规模仅1358.31亿元,同比下滑39.51%。债券承销业务上,2022年一季度,券商完成的公司债、企业债、ABS承销规模合计为1.07万亿元,同比下滑23.23%。即便在考虑到收入确认等因素下,今年一季度券商投行业务整体表现平平。

从数据上看,今年一季度的投行收入格局仍维持了“三中一华”+国君、海通的配置。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4家一季度投行收入均超过15亿元,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分别为9.99亿元和9.14亿元,排名第7的招商证券则仅有4.49亿元,差距明显。而除了华泰证券投行收入微降外,中信、海通、建投、中金、国君五家一季度投行收入均有明显提升。

与头部券商的风生水起相比,中小券商一季度投行业务承压明显。一季度共有16家上市券商投行收入出现下滑,东北证券、红塔证券、华安证券等8家券商下滑幅度超过50%。

在资管业务方面,2021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转型初见成效。不过,在一季度市场单边下行的行情下,无论是资管计划还是基金产品业绩均受到影响,权益、混合类基金面临赎回压力,对券商资管板块收入仍造成压力。

在41家上市券商中,一季度资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的共有22家,占比过半。同时,一季度资管收入不足5000万元的上市券商多达18家,对整体营收贡献较弱。

从数据上来看,中信证券资管业务同样居于行业首位,一季度实现资管业务收入27.76亿元,同比微降0.43%。广发证券一季度资管收入也达到23.40亿元,居于行业第二位,同比下降1.26%。此外,一季度资管收入超过5亿元的上市券商还有华泰证券、东方证券和海通证券,分别为9.79亿元、7.58亿元、5.40亿元。

二级市场行情承压

聚焦衍生品+大公募主线

作为“牛市风向标”,在市场行情下行之际,券商板块也“先跌为敬”。

在中信证券率先释放了一季度业绩恐不乐观的信号后,业绩压力也随即传导至二级市场。近期,上市券商股价不断下调。4月28日晚间,红塔证券、南京证券、华安证券、华林证券等多家券商因4月26日-28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虽然相关券商均自查并表示“日常经营正常,不存在重大变化”,但不难推测,因一季度业绩普遍低于预期,市场对券商板块整体投资价值缺乏信心。即便是普通的业绩公告或者配股等长期利好消息的发布,都会引发板块大跌。

时间线拉长来看,今年以来,仅有华林证券股价实现小幅上涨,其余上市券商/券商概念股股价均有不同幅度的下调。其中,财达证券、东方证券、长城证券等9家券商年内跌幅超过30。

在股价下跌之际,投资者纷纷喊话上市券商,希望公司以实际行动维护股价。对此,多家头部券商也在近期对投资者进行“心理按摩”,解释股价受多方因素影响,公司将努力为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等。

如何看待券商股的投资价值?对此,中邮证券非银分析师王泽军指出,券商受益于政策利好和多元业务的开展而业绩向好,短期市场承压不会阻碍行业蓬勃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是券商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突破口,甚至可以重估券商行业价值。

长期来看,居民资金持续入市的趋势不变,对券商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初期获取的客源转化为留存在自身的财富资源进行后续的全流程财富管理服务,从前期激烈的价格战转变为后期自身拥有议价权与护城河的角色转化,这对各家券商的主动管理以及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东方证券分析师孙嘉赓则表示,以股票衍生品为代表的机构业务是行业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优胜之处在于,能够提供长期可持续且波动较小的业绩成长动力。更重要的是,其依托于机构客户资源、高度专业能力、强大资本实力、明显先发优势与规模效应,护城河较高,难以复制。随着后续更长且跨越更多市场周期的业绩验证,市场认可度有望逐渐提升,叠加政策日趋明朗化带来的投资风口,其估值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另外,考虑到基金投顾模式带来的业绩弹性短期内难以证实或证伪,且基金代销并非传统券商的优势财管领域,因此旗下基金公司仍是券商板块最主要的中长期α赛道,规模和集中度还有非常大的向上空间。基金公司上市可能性比较低,所以市场更会聚焦持有优质公募基金股权的上市券商。

近期值得关注的是,4月28日,中国结算发布《关于降低股票交易过户费收费标准的通知》,决定自29日起将股票交易过户费总体下调50%,即股票交易过户费由现行沪深市场A股按照成交金额0.02‰、北京市场A股和挂牌公司股份按照成交金额0.025‰双向收取,统一下调为按照成交金额0.01‰双向收取。

对此,刘欣琦指出,中国结算多措并举降低各类市场参与主体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次对股票交易过户费下调的核心目的同样在于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通过进一步降低投资者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而股票交易过户费下调将通过降低投资者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带动券商板块获取显著的超额收益。




国泰君安佣金收费标准2022

2022年,你的券商正在陪着你一起“亏钱”!

本月中旬,中信证券一份“增利不增收”的业绩快报让市场对一季度上市券商业绩表现心存疑虑。如今,这份担心已变成成为现实。在市场行情持续走低之际,叠加上年同期“开门红”的高基数反衬下,今年一季度各家上市券商交出的答卷大多不尽人意。

营收方面,49家上市券商/概念股中共有40家2022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出现下滑,占比超过八成,平均跌幅超过25%。而由于自营业务的严重拖累,49家上市券商/概念股中净利润增长的仅有6家;28家公司净利润跌幅超过50%,占比过半。更有11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产生亏损,占比超过1/5。

经历了2019-2021年连续三年的行业大年之后,2022年A股市场基础条件相对走弱,券商业绩分化也将显著加剧。在二级市场上,作为“牛市风向标”,近期券商板块也在“先跌为敬”,短期行情波动也造成了券商板块配置比例降低。三年大行情是否真的将要告一段落?

业绩分化加剧

2022年伊始,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奥密克戎疫情的多重冲击之下,二级市场震荡加剧。高估值、成长板块领跌之下,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上证指数下跌 11%(2021 年同期为-1%),创业板指下跌 20%(2021 年同期为-7%),沪深 300 下跌 15%(2021 年同期为-3%),大盘指数表现不佳。

招商证券在一季报中表示,“2022年一季度,市场波动加剧,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公司经营活动面临挑战,公司业绩承压。”事实上,这也是全体证券公司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市场行情持续走低,这对于“看天吃饭”的券商而言,自然对业绩造成拖累。尤其是在2021年一季度“开门红”的高基数反衬下,今年一季度各家上市券商交出的答卷大多不尽人意。

首先在营收方面,纳入统计的49家上市券商/概念股中共有40家2022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出现下滑,占比超过八成,平均跌幅超过25%,财通证券、华西证券等10家跌幅超过50%。

在头部上市券商中,申万宏源和海通证券两家一季度营收跌幅分别为44.16%、63.09%,相比之下跌幅较为明显;国信证券、招商证券、东方证券、广发证券营收跌幅也均超过30%。中信建投则一枝独秀,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1.83%,在头部券商中表现亮眼。

此外,部分中小券商由于上年一季度基数低、自营业务规模较小等因素,在今年一季度营收录得正增长,如太平洋证券、第一创业等。但总体看来,今年一季度上市券商营收严重下滑。

在归母净利润方面,由于自营业务的严重拖累,49家上市券商/概念股中净利润增长的仅有6家,其余43家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28家公司净利润跌幅超过50%,占比过半。更有11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产生亏损,占比超过1/5。

在头部券商中,仅有中信证券2022年一季度净利润微增,当期实现净利润51.65亿元,同比增长1.24%。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排在第二、第三位,分别实现净利润25.19亿元、22.14亿元,不及中信证券净利润的半数。

而2021年跻身净利润“百亿俱乐部”的国信证券,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仅为7.67亿元,同比下滑54.45%。海通证券、申万宏源两家跌幅也达到50%以上,当期净利润腰斩。

一季度券商自营比惨亏损

市场行情不佳,新股破发严重,券商自营面临的压力陡升。盘点各家上市券商一季报营收结构来看,自营业务的下滑甚至亏损,对券商业绩打击明显。

按照“投资收益-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方式计算各家上市券商的自营业务来看,“成也自营、败也自营”的情况在今年一季度显得格外明显。

与上年同期相比,41家上市券商中仅有5家自营收入实现增长或亏幅收窄。一季度自营业务出现亏损的上市券商多达22家,占比过半;8家公司自营亏损金额超过5亿元。

作为券业“一哥”,中信证券的自营业务是其今年一季度营收规模的“压舱石”,当期实现33.51亿元居首,华泰证券、中金公司的自营收入分别为18.37亿元、14.88亿元,位列第二位、第三位,但同比跌幅均超过40%。

在头部券商中,海通证券今年一季度自营严重拖累整体营收,当期自营亏损26.29亿元。此外,兴业证券、广发证券两家一季度自营亏损也超过10亿元。

国泰君安2022年一季度自营收入仅有1.69亿元,与上年同期的41.22亿元差距明显。对此,国泰君安在报表中解释称,投资收益的变动主要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下滑,以及上年同期确认了上海证券股权重估产生的收益所致。

透视各家券商一季报来看,将市场行情下行、自营业务亏损认定为一季度业绩“滑铁卢”原因的情况比比皆是。

例如,兴业证券在一季报中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对资本市场造成比较大的冲击,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主要减少项目有:投资收益因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同比减少而下降150.67%;其他业务收入因子公司兴证风险大宗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减少而下降 87.2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主要因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减少而下降 24.51%。

财达证券表示,公司因自营业务投资收益及持仓证券公允价值下降,所以营业收入出现同步下滑,再叠加上年同期信用减值损失较大金额转回的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出现下滑。

对于一季度营收下滑140.63%、归母净利润下滑407.07%的惨淡业绩,红塔证券解释称,报告期内受市场波动影响,其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同比减少;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的基差交易、仓单服务等业务收缩,导致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减少。

西南证券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94.81%和152.12%,其将原因直接列为“自营业务亏损影响”。具体来看,其一季度投资收益为0.54亿元,同比下降91.1%;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53亿元,原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浮亏增加”。

传统业务不温不火

经纪业务收入承压

对于赚取佣金的经纪业务而言,今年一季度市场换手率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上证日均换手率与深证日均换手率分别为0.86%与2.21%,与2021年一季度的0.93%和1.97%相比各有增减。2022年一季度,A股双边股基成交额达到126.67万亿元,同比增长7.04%。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表示,券商经纪业务在今年一季度可能面临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是受市场调整影响,基金新发规模下降,持续营销难度增大,券商代销收入承压;二是尽管一季度日均股基权交易量同比上升,但佣金率仍延续近年来的下滑趋势,因此经纪业务收入或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整体来看,41家上市券商中一季度经纪业务手续费同比增长的共有15家,其余26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南京证券一季度经纪业务手续费下滑幅度达到24.05%,中金公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等多家大型券商的下滑幅度也超过10%。

佣金率下降有多明显?数据显示,继2019年*跌破万三之后,2021年行业平均经纪佣金率进一步下滑至万分之2.42,其中下半年仅为万分之2.37。

日前,基金君咨询部分大型券商营业部一线工作人员关于开户事宜,在不要求入金门槛的情况下即可给出“万一”的佣金标准。而个别偏远营业部甚至可给出“万一免五”的条件,入金门槛仅为一万元,佣金战“后遗症”仍在影响行业收入水平。

在投行业务方面,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券商完成IPO募资规模达1325.42亿元,同比增长74.10%;相比之下,再融资规模仅1358.31亿元,同比下滑39.51%。债券承销业务上,2022年一季度,券商完成的公司债、企业债、ABS承销规模合计为1.07万亿元,同比下滑23.23%。即便在考虑到收入确认等因素下,今年一季度券商投行业务整体表现平平。

从数据上看,今年一季度的投行收入格局仍维持了“三中一华”+国君、海通的配置。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4家一季度投行收入均超过15亿元,国泰君安和华泰证券分别为9.99亿元和9.14亿元,排名第7的招商证券则仅有4.49亿元,差距明显。而除了华泰证券投行收入微降外,中信、海通、建投、中金、国君五家一季度投行收入均有明显提升。

与头部券商的风生水起相比,中小券商一季度投行业务承压明显。一季度共有16家上市券商投行收入出现下滑,东北证券、红塔证券、华安证券等8家券商下滑幅度超过50%。

在资管业务方面,2021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券商资管主动管理转型初见成效。不过,在一季度市场单边下行的行情下,无论是资管计划还是基金产品业绩均受到影响,权益、混合类基金面临赎回压力,对券商资管板块收入仍造成压力。

在41家上市券商中,一季度资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的共有22家,占比过半。同时,一季度资管收入不足5000万元的上市券商多达18家,对整体营收贡献较弱。

从数据上来看,中信证券资管业务同样居于行业首位,一季度实现资管业务收入27.76亿元,同比微降0.43%。广发证券一季度资管收入也达到23.40亿元,居于行业第二位,同比下降1.26%。此外,一季度资管收入超过5亿元的上市券商还有华泰证券、东方证券和海通证券,分别为9.79亿元、7.58亿元、5.40亿元。

二级市场行情承压

聚焦衍生品+大公募主线

作为“牛市风向标”,在市场行情下行之际,券商板块也“先跌为敬”。

在中信证券率先释放了一季度业绩恐不乐观的信号后,业绩压力也随即传导至二级市场。近期,上市券商股价不断下调。4月28日晚间,红塔证券、南京证券、华安证券、华林证券等多家券商因4月26日-28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虽然相关券商均自查并表示“日常经营正常,不存在重大变化”,但不难推测,因一季度业绩普遍低于预期,市场对券商板块整体投资价值缺乏信心。即便是普通的业绩公告或者配股等长期利好消息的发布,都会引发板块大跌。

时间线拉长来看,今年以来,仅有华林证券股价实现小幅上涨,其余上市券商/券商概念股股价均有不同幅度的下调。其中,财达证券、东方证券、长城证券等9家券商年内跌幅超过30。

在股价下跌之际,投资者纷纷喊话上市券商,希望公司以实际行动维护股价。对此,多家头部券商也在近期对投资者进行“心理按摩”,解释股价受多方因素影响,公司将努力为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等。

如何看待券商股的投资价值?对此,中邮证券非银分析师王泽军指出,券商受益于政策利好和多元业务的开展而业绩向好,短期市场承压不会阻碍行业蓬勃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是券商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突破口,甚至可以重估券商行业价值。

长期来看,居民资金持续入市的趋势不变,对券商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初期获取的客源转化为留存在自身的财富资源进行后续的全流程财富管理服务,从前期激烈的价格战转变为后期自身拥有议价权与护城河的角色转化,这对各家券商的主动管理以及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东方证券分析师孙嘉赓则表示,以股票衍生品为代表的机构业务是行业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优胜之处在于,能够提供长期可持续且波动较小的业绩成长动力。更重要的是,其依托于机构客户资源、高度专业能力、强大资本实力、明显先发优势与规模效应,护城河较高,难以复制。随着后续更长且跨越更多市场周期的业绩验证,市场认可度有望逐渐提升,叠加政策日趋明朗化带来的投资风口,其估值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另外,考虑到基金投顾模式带来的业绩弹性短期内难以证实或证伪,且基金代销并非传统券商的优势财管领域,因此旗下基金公司仍是券商板块最主要的中长期α赛道,规模和集中度还有非常大的向上空间。基金公司上市可能性比较低,所以市场更会聚焦持有优质公募基金股权的上市券商。

近期值得关注的是,4月28日,中国结算发布《关于降低股票交易过户费收费标准的通知》,决定自29日起将股票交易过户费总体下调50%,即股票交易过户费由现行沪深市场A股按照成交金额0.02‰、北京市场A股和挂牌公司股份按照成交金额0.025‰双向收取,统一下调为按照成交金额0.01‰双向收取。

对此,刘欣琦指出,中国结算多措并举降低各类市场参与主体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次对股票交易过户费下调的核心目的同样在于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通过进一步降低投资者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而股票交易过户费下调将通过降低投资者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带动券商板块获取显著的超额收益。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国泰君安 佣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国泰君安 佣金、食用油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