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总部(瑞贝卡股票)

2022-07-23 8:31:03 股票 group

中芯国际总部



本文目录一览:



雷递网 雷建平 7月11日报道

绍兴中芯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芯集成”)日前递交招股书,准备在科创板上市。

中芯集成计划募资125亿元,其中,15亿元用于MEMS和功率器件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66.6亿元用于二期晶圆制造项目,43.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年营收20亿亏损14亿

中芯集成成立于2018年3月,总部位于浙江绍兴,是一家专注于功率、传感和传输应用领域,提供模拟芯片及模块封装的代工服务的制造商。

中芯集成以晶圆代工为起点,向下延伸到模组封装,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站式代工解决方案,为功率、传感和传输等领域的半导体产品公司提供完整生产制造平台,支持客户研发以及大规模量产。

中芯集成在中国上海、日本东京、欧洲瑞士都设有销售和市场办公室。

公司分别于2018年3月21日、2021年3月21日与中芯国际上海、中芯国际北京、中芯国际天津签署了《知识产权许可协议》《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之补充协议》,对方授权许可公司使用微机电及功率器件相关的573项专利及31项非专利技术从事微机电及功率器件的研发、生产和经营业务,许可期限长期有效。

自2021年3月21日起三年内,中芯国际在中国境内的所有控股子公司及其他实际控制的子公司不使用该等知识产权开展微机电及功率器件业务,2024年3月20日后的限制竞争期限尚未进行约定。

招股书显示,中芯集成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2.7亿元、7.39亿元、20.24亿元;净亏损分别为7.72亿元、13.66亿元、14亿元;扣非后净亏损分别为7.9亿元、14.34亿元、13.95亿元。

报告期各期,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72亿元、2.62亿元和6.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3.87%、35.46%和30.69%。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技术研发人员334人,占员工总数的13.23%。

中芯国际是二股东

IPO前,公司第一大股东越城基金持股比例为22.7%,第二大股东为中芯国际旗下中芯控股,持股比例为19.57%。

硅芯锐、日芯锐均为公司的员工持股平台,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芯锐上海,系公司员工持股平台的管理机构。硅芯锐、日芯锐分别持有公司4.54%、4.26%股份,合并计算后持有公司8.79%股份。

共青城橙海、共青城秋实分别持股为3.01%,共青城橙芯持股为2.48%,青岛聚源芯越二期持股为2.75%,青岛聚源银芯持股为2.13%,青岛聚源芯越持股为1.69%,宁波振芯持股为3.57%,Masterwell持股为2.84%;

青岛盈科持股为2.27%,宁波芯拓持股为2.16%,宁波东鹏持股为2.13%,宁波芯宏持股为2.07%,天津源峰持股为1.87%;

招银成长、深创投、厦门国贸、青岛同创、盈富泰克、尚融创新、株洲睿联、苏州胡杨林、青岛软芯、广州辰途分别持股1.42%,宁波万芯持股为1.35%。

IPO后,越城基金持股为17.02%,中芯控股持股为14.68%,硅芯锐持股为3.4%,日芯锐持股为3.19%,共青城橙海、共青城秋实分别持股为2.26%;

共青城橙芯持股为1.86%,青岛聚源芯越二期持股为2.06%,青岛聚源银芯持股为1.6%,青岛聚源芯越持股为1.27%,宁波振芯持股2.68%,Masterwell持股为2.13%;青岛盈科持股为1.7%,宁波芯拓持股为1.62%,宁波东鹏持股为1.6%,宁波芯宏持股为1.55%,天津源峰持股为1.4%;

招银成长、深创投、厦门国贸、青岛同创、盈富泰克、尚融创新、株洲睿联、苏州胡杨林、青岛软芯、广州辰途分别持股1.06%,宁波万芯持股为1.01%。

———————————————

雷递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瑞贝卡股票

[摘要] 从2010年开始,瑞贝卡发展进入停滞期,从2010–2017年8年间,公司总营收基本维持在20亿附近。以*的财报为例,2018年一季度,瑞贝卡总营收为4.64亿元,同比增幅仅为1.9%。

被誉为“假发第一股”的瑞贝卡经历了颇为坎坷的一个月。

6月12日上午,股价一向平稳的瑞贝卡突然闪崩跌停。伴随着股票重挫的,还有某股票论坛上一则“库房着火”的消息。尽管当天下午瑞贝卡就急忙出来澄清,但并未阻止其次日跌停的厄运。6月13日,公司以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为由停牌。6月29日起,瑞贝卡复牌,但仍然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尽管瑞贝卡跌势之后有所反弹,但其总市值距离6月11日时已经接近腰斩。

“瑞贝卡股票崩盘的导火索是由6月12日股吧中的一则谣言引发的,虽然公司随即发公告予以澄清,但为时已晚。但究其根源在于投资者对企业信心不足,公司主营业务发展空间也受到行业市场空间有限的瓶颈制约。”*经济学家宋清辉向时代周报

事实上,受到电商崛起以及全球主要市场经济放缓的影响,瑞贝卡近几年发展几乎停滞不前。作为全球发制品行业生产规模*的龙头企业,瑞贝卡何去何从?对此,时代周报

“假发第一股”

对于股价下挫的原因,瑞贝卡证券事务部相关人士对媒体表示,近期公司股价下跌与信托有关。

时代周报

宋清辉对时代周报

公开资料显示,瑞贝卡的主营业务为发制品系列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人发假发、化纤假发等。根据该公司官网介绍,“公司生产的工艺发、女装假发、化纤发、教习头、男装发块、纤维发丝等六大系列数千种产品,畅销北美、西欧、亚洲、非洲的40多个国家和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

关于瑞贝卡,流传着这么一段发家的故事。30多年前,河南许昌农民郑有全靠着走街串巷收购假发起家,一步步把公司带大,直至公司在2003年成功上市,最终发展成为国内*的发制品公司。郑有全因此被誉为假发大王。

熟悉郑有全的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发制品分会秘书长王粉荣对时代周报

受益于国外市场需求旺盛,从1993年开始,瑞贝卡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壮大。2003–2008年是瑞贝卡的高速增长期,其营收从5亿元左右做到了将近20亿元。

除此之外,瑞贝卡近年来也瞄准了国内的假发市场。从2008年起,瑞贝卡开始在国内开设专卖店。其中,高端品牌Rebecca、中端品牌Sleek采用在一线城市自营,在二三线城市开放加盟的模式。自此,瑞贝卡一路扩张。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瑞贝卡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拥有220家门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家门店;其中“Rebecca”品牌终端店共有186家;“Sleek”品牌终端店共有34家。

行业天花板待突破

不过近年来,瑞贝卡的发展却陷入了瓶颈。

从2010年开始,瑞贝卡发展进入停滞期,从2010–2017年8年间,公司总营收基本维持在20亿元附近。以*的财报为例,2018年一季度,瑞贝卡总营收为4.64亿元,同比增幅仅为1.9%。

另一方面,快速扩张门店也给瑞贝卡带来了不小的财务压力。

瑞贝卡曾在2016年报中披露了2017年经营计划目标,当时定下的期间费用控制在4.00亿元以内,但瑞贝卡2017年实际期间费用达到4.56亿元,高出预期14%。其中,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9.65%,销售费用较同期也增长8%。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拓、门店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租赁费和人工成本的提升,费用达到新高点。

王粉荣认为,为了宣传品牌,前几年瑞贝卡进行大规模扩张,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船大难掉头”的问题。

也许是意识了问题所在,瑞贝卡近年来不断进行转型与调整。

王粉荣告诉时代周报

目前,瑞贝卡在非洲、欧洲、南美的多个国家设立有销售子公司,在尼日利亚、加纳和柬埔寨建立生产基地。

鉴于北美市场的重要性,瑞贝卡在当地设立了销售子公司。7月4日,瑞贝卡发布公告称,收到河南省商务厅颁布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此证书是5月23日晚间公告中提到的公司拟投资12.38亿元人民币(折合2000万美元)设立全资子公司—美国销售公司的申请批复。

根据官方说法,瑞贝卡的电商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已搭建完毕的国内电商平台主要有天猫Rebecca旗舰店、Sleek旗舰店以及京东Rebecca店和微商城;国际电商平台主要有速卖通Sleek店、Rebecca店、NOBLE店以及公司自建商城和亚马逊店。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

一个行业共识是,国内发制品行业长期高度依赖国外市场。根据国家海关*数据统计,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发制品出口总额为7.1亿美元,同比增长4.1%。其中,全球*的发制品消费市场—北美洲市场出口占比高达44.28%,出口额为3.1亿美元,同比增长16.01%。美国作为北美洲主要市场,出口占比为43.76%,占全球市场近一半的份额。

王粉荣认为,发制品之所以在国外畅销,是因为假发在北美、日韩等国家被消费者视为一种与日常穿搭有关的时尚*品,发条在非洲被又被视为刚需消费品;而在国内,传统观念认为戴假发与发量稀少或秃顶有关,不够体面。而由于经济和市场等原因,北美市场目前库存较多,导致国内假发行业近几年都不景气。

不过,如今情况或许正在好转。多位受访专家对时代周报

在王粉荣看来,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国内假发市场前景巨大。

“中国作为全球*品、美妆、电子产品*的消费国,未来10年,中国发制品消费预计将达到超300亿消费规模,国内假发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呈现出新格局。”宋清辉向时代周报




中芯国际总部在哪个城市

中芯国际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拥有全球化的制造和服务基地,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建有三座8英寸晶圆厂和三座12英寸晶圆厂;在上海、北京、深圳各有一座12英寸晶圆厂在建中。

全球晶圆代工市场景气正旺。中芯国际近期发布的主要经营数据显示,1至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3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59.1%;归母净利润为3.09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94.9%。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3月24日发布消息称,3月以来,为了能迅速阻断病毒的传播,上海及周边省市都采取了积极的防疫政策,物料运输遇到困难。截至目前,协会已配合市经委经济运行处、电子信息产业处共办理了各类通行证101张,解决运输原材料超过500吨,为企业切实解决了燃眉之急。




中芯国际总部在哪里

这两天A股的行情可谓伤透了股民的心,上证综指两天累计跌去5%,每天下跌的股票数超过了3000家。不过,就在这么严酷的环境下,中芯国际确是逆势上扬,昨天上涨10.25%,今天更是差点涨停、最终上涨了12.59%。随着这两天的大涨,中芯国际的市值又一次站上了5000亿大关。

中芯国际除了在A股上市外还在港交所上市,有的朋友一直没搞清楚这家公司到底是台资企业还是国企,今天我给大家好好讲讲。

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叫做张汝京,他确实是美籍台湾商人。不过,中芯国际成立时的投资结构非常复杂,有美国资本、台湾资本、新加坡资本,当然也有中国政府背景的股东投资。从这个角度来说,成立之初的中芯国际是一家“多国部队”,实际控制权掌握在张汝京手中。

张汝京是一位出生在中国大陆、成长于台湾省、最终加入美国籍的人士。因此,中芯国际在成立之初必定不能算是国企,算作美企或者台企更加合适。

中芯国际目前的持股比例

中芯国际成立后的几年内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反而一直被台积电压制着,和台积电之间的官司都打了好几次。经营业绩上的不利、连年亏损导致中芯国际入不敷出,原来投钱的股东们觉得这公司没希望了,不愿意继续追加投资只想赶紧找接盘侠套现离场。

这时,央企背景的大唐电信出资买下了部分股权并成为了中芯国际的*股东。后来经过了一系列资本操作以及在两地的上市,中芯国际的股权价格逐渐清晰并固定下来。来看下中芯国际发布的2021年一季报中披露的股东持股比例。

中芯国际目前的股东中持股最多的是持有54.22%的HKSCC NOMINEES LIMITED,这个持股主体实际上并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机构。由于中芯国际在香港上市,港股投资者们买的股票统一登记在HKSCC NOMINEES LIMITED名下。

换言之,这54.22%的股份(总共42.82亿股)分散在无数的港股散户投资者手上,HKSCC NOMINEES LIMITED只是一个代持机构而已,无法对中芯国际的控制权起到任何实质性作用。

中芯国际的第二大股东是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相关权益人,持有11.8%的中芯国际股份。这家公司是什么背景呢?我相信从名字上你应该就能猜出来了,我还是放一张股权架构图来印证一下。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只有一位股东,也就是国资委。11.8%的中芯国际股份实际上由国资委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持有。

第三大股东为鑫芯投资,持有10.19%的股份。这家公司注册在香港地区,企业信息查询软件没有相关信息,但我可以告诉你鑫芯投资背后的主体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

第四大股东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不高,为1.61%,背后实际控制人为财政部。据此可以推断出,第三大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其实也是财政部。

三大国有股东一共持有中芯国际11.8%+10.19%+1.61%=23.6%的股份,毫无疑问构成了对中芯国际的实际控制。

因此,从持股结构来分析,目前的中芯国际其实是比较流行的混合所有制持股结构,和很多国企混改后的体制类似。不过,从实际控制权的角度来说,中芯国际被国有股东们牢牢掌控着。

董事会成员分析

很多时候董事会成员其实实际掌控了公司。比如,腾讯的*股东是南非报业,小马哥持有的腾讯股份比例很低,但大家都知道腾讯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手上,因为腾讯的整个董事会都由他来掌控。

中芯国际的董事会成员人数众多,一共有16位董事。我们把其中的独立董事6人去除,说实在的国内企业的独立董事制度并不完善,基本上也就是凑个数而已、为了符合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独立董事规定。

剩下的10位真正掌握权力的董事会成员中,除了蒋尚义和梁孟松有台湾省背景外,其他人员均为清一色的中国大陆人士。蒋尚义和梁孟松曾经在台积电工作过,聘任他们是为了利用这两人在芯片领域积累的人脉、技术和资源。

很明显,董事会完全由中国大陆人士掌控。从这个角度来说,中芯国际即使不能算作国资企业但至少是中国企业。

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

国际上判断一家公司到底属于哪个国家通用标准中最重要的是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

中芯国际的总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路18号,一切决定中芯国际的重要决策均是从这个地方诞生的,毫无以为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位于上海,妥妥的中国企业。


综上所述,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你可以认为中芯国际不是传统的意义上的国有企业,但和台湾省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关系(除了刚创立的那段时间)。如果一定要给出结论的话,我认为中芯国际是一家由国有股东掌控实际控制权的中国大陆混合所有制企业。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财 您的支持是对分享*的鼓励!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芯国际总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芯国际总部、瑞贝卡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