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飞测股票,中科飞测股票分析

2022-07-23 4:35:49 股票 group

中科飞测股票



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6月17日讯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2022年第49次审议会议于2022年6月16日上午召开,审议结果显示,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飞测”)网友分享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这是今年过会的第193家企业。

中科飞测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田方军、寻国良。这是国泰君安今年保荐成功的第15单IPO项目。此前,1月20日,国泰君安保荐的万控智造股份有限公司过会;1月25日,国泰君安保荐的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过会;3月7日,国泰君安保荐的用友汽车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过会;3月9日,国泰君安保荐的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过会;3月10日,国泰君安保荐的大连优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过会;3月18日,国泰君安保荐的聚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过会;4月8日,国泰君安保荐的浙江万得凯流体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过会;4月26日,国泰君安保荐的欣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过会;4月27日,国泰君安保荐的哈尔滨国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过会;5月13日,国泰君安保荐的浙江丰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过会;5月19日,国泰君安保荐的浙江正特股份有限公司过会;5月25日,国泰君安保荐的三未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过会;5月26日,国泰君安保荐的上海宝立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过会;6月9日,国泰君安保荐的山东嘉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过会。

中科飞测是一家国内领先的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检测和量测两大类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系列、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系列、三维形貌量测设备系列、薄膜膜厚量测设备系列等产品,已应用于国内28nm及以上制程的集成电路制造产线。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苏州翌流明直接持有公司15.75%的股份,通过小纳光间接控制公司7.86%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股份总数的23.61%,为中科飞测控股股东,苏州翌流明持有公司15.75%的股份,CHENLU(陈鲁)、哈承姝夫妇合计持有苏州翌流明***股份;小纳光持有公司7.86%股份,苏州翌流明为小纳光执行事务合伙人,CHENLU(陈鲁)、哈承姝夫妇通过苏州翌流明对小纳光享有控制权;同时,哈承姝直接持有公司6.93%股份。因此,CHENLU(陈鲁)、哈承姝夫妇合计控制公司30.54%股份,为中科飞测实际控制人。

中科飞测本次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本次拟发行股份不超过8000万股(含8000万股,且不低于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5%,以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的数量为准)本次发行均为新股,不涉及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本次发行可以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5%。中科飞测拟募集资金10亿元,用于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上市委现场问询问题

1.请发行人代表结合三种主要技术路线优劣势的分析比较,说明发行人技术路线的选择背景与未来发展方向、发行人在先进制程产品方面研发与市场开拓的*进展。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明确意见。

2.请发行人代表说明:(1)2019年和2021年存货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原因;(2)库龄超过一年的在产品和发出商品金额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3)是否存在因客户需求变化、技术迭代等原因导致存货无法实现出售的情形,存货跌价准备是否计提充分。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明确意见。

3.请发行人代表说明:(1)实际控制人对外大额借款在较长期限内不计息且未约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情况下的处置条款的合理性;(2)出借人单方相关承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出借人向实际控制人主张还本付息等违约责任的可能方式以及与发行人相关的风险。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明确意见。

需进一步落实事项

无。

今年IPO过会企业一览:

序号

公司名称

上会日期

拟上市地点

保荐机构

1

上海宣泰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1/11

上交所科创板

海通证券

2

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2/01/13

上交所主板

浙商证券

3

上海宏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1/13

深交所主板

中信证券

4

深圳市中科蓝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金公司

5

江苏隆达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华英证券、国信证券

6

深圳市菲菱科思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01/14

深交所创业板

国信证券

7

深圳市维海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方正承销保荐

8

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国金证券

9

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1/18

上交所科创板

中信建投

10

兴通海运股份有限公司

2022/01/20

11

万控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国泰君安

12

湖北东田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投行

13

广东博盈特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4

上海美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泰证券

15

益方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16

成都盛帮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2/01/21

17

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2022/01/25

18

深圳市智立方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民生证券

19

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20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1/26

21

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证券、海通证券

22

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2/01/27

23

武汉里得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原证券

24

深圳市康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华林证券

25

北京中科润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6

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27

河北工大科雅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8

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9

吉安满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1/28

30

笛东规划设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1

重庆望变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02/10

32

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02/16

33

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华泰联合证券

34

铭科精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2/02/17

35

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6

上海丛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7

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8

金禄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2/18

39

北京汉仪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0

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

2022/02/22

上交所科创板

平安证券

41

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2/24

42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花旗

43

江西阳光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东兴证券

44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45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吴证券

46

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47

西安西测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长江保荐

48

新乡天力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2022/02/25

49

福建远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九州证券

50

北京永信至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1

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建投、中航证券

52

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02

53

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4

江苏华辰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03

上交所主板

甬兴证券

55

深圳时代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招商证券

56

菲鹏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57

深圳市唯特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58

南京国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59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60

用友汽车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07

61

无锡市德科立光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09

62

杭州晶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63

武汉联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10

64

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65

大连优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6

浙江联翔智能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11

67

恒烁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14

上交所科创板

国元证券

68

烟台德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9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16

70

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证券

71

永泰运化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17

深交所主板

安信证券

72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73

江苏协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4

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

75

聚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18

76

赣州逸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77

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78

江苏菲沃泰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9

北京嘉曼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23

80

广东鼎泰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81

合肥新汇成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82

广东魅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24

83

安徽拓山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25

84

佛山市联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5

上海盟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86

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29

87

深圳市华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88

宏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30

深交所创业板

华兴证券

89

上海瑞晨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0

浙江天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1

北京福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2/03/31

92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93

辽宁信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4

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5

龙口联合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中德证券

96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7

深圳市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2/04/01

98

浙江铖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4/07

99

润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0

维峰电子(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2022/04/08

深交所创业板

申万宏源

101

浙江万得凯流体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2

山东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3

江苏帝奥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2/04/11

104

天津美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5

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InnoCare Pharma Limited)

2022/04/12

106

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4/13

107

烟台亚通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2022/04/14

108

广东扬山联合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光大证券

109

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0

郑州众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1

鸿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2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4/15

上交所科创板

中信证券、中金公司

113

贵州振华风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114

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04/18

115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2/04/21

116

深圳市德明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证券

117

劲旅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8

上海泓博智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19

隆扬电子(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120

慧博云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1

上海灿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4/25

122

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04/26

123

昆船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24

欣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25

钜泉光电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126

哈尔滨国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04/27

127

北京利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4/28

128

湖北三赢兴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4/29

129

辽宁鼎际得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130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1

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132

东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33

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4

杭州楚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5/05

135

农心作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6

山东坤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7

沈阳富创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138

上海毕得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9

广西天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2/05/06

140

安徽富乐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41

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42

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5/10

143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44

江西天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2/05/12

145

青岛大牧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46

温州源飞宠物玩具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147

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8

恩威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49

广东鸿铭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150

江苏东星智慧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1

世纪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5/13

152

矩阵纵横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153

浙江丰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4

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5/16

155

深圳市豪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5/19

156

浙江正特股份有限公司

157

上海真兰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5/20

深交所创业板

华福证券

158

河南新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59

卡莱特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0

上海骄成超声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05/23

161

深圳天德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2

三未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5/25

163

北京金橙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4

上海宝立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5/26

165

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166

四川君逸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7

浙江珠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8

浙江通力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9

上海伟测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70

浙江恒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2/05/27

171

鑫磊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172

上海英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2/05/31

上交所科创板

兴业证券

173

浙江涛涛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2/06/01

174

晋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6/02

175

胜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76

安徽森泰木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7

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78

山东科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79

重庆山外山血液净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06/06

上交所科创板

西部证券

180

杭州萤石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181

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2022/06/08

182

南京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3

山东嘉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6/09

184

内蒙古欧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5

河南皓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2/06/10

186

安徽华人健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87

浙江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8

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6/13

上交所科创板

东海证券

189

北京晶品特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0

深圳市曼恩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6/15

191

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92

浙江博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2/06/16

深交所主板

财通证券

193

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拓药业股吧

一条不理想的中期分析结果让开拓药业股价一夜暴跌至年初水平。

12月27日晚间,开拓药业(09939.HK)公布在研新冠口服药普克鲁胺治疗轻中症非住院新冠患者III期临床试验的进展,称根据348例新冠患者的中期分析数据显示,由于事件数较少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公司计划调整临床试验方案进行患者招募工作。

受上述消息影响,12月28日开盘,开拓药业港股即暴跌,跌幅一度达到85%。截至收盘,报13.4港元/股,跌70.35%,市值51.94亿港元。回看开拓药业2021年的股价,年初每股10港元,9月初*涨至89港元,涨幅近10倍。如今,一条消息将原本一路上扬趋势的股价打回年初水平,市值也蒸发掉百亿港元。

开拓药业股价走势图

开拓药业之前,今年上一个港股暴跌的医药股是万春医药,跌幅超60%,原因是核心品种在美上市申请遭拒。开拓药业直接刷新了这一跌幅,有网友称之为今年“创新药第一跌”,也有网友感慨,见识到了港股涨跌不设限的威力。

复星医药是开拓药业的合作伙伴,2021年7月,双方附属公司就普克鲁胺治疗新冠在印度和28个非洲国家治疗新冠适应症的商业化达成普克鲁胺项目许可协议书。

12月28日,受开拓药业影响,复星医药(600196.SH)A股一度下跌近2%,最终收跌0.86%。

开拓药业的暴跌并没有完全波及其他新冠治疗药物研发企业的股价。

截至12月28日收盘,拥有新冠中和抗体疗法的腾盛博药(02137.HK)报35.65港元/股,收跌8.12%;在研蛋白酶抑制剂新冠药物的前沿生物(688221.SH)报17.68元/股,涨5.18%;三款新冠治疗药物同时推进的君实生物(01877.HK,688180.SH)港股报47.95港元/股,涨3.12%,A股报58.66元/股,涨2.28%。

对于新冠治疗药物,业内普遍关心的是,原本有望成为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的普克鲁胺下一步将走向何方。

开拓药业是谁?

官网资料显示,开拓药业成立于2009年, 2020年5月22日,开拓药业正式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其产品以雄激素受体(AR)和肿瘤相关疾病为核心,产品覆盖新冠、前列腺癌、乳腺癌、肝癌、脱发和痤疮等。

目前,开拓药业尚未盈利,财报显示,其2021上半年净亏损3.26亿,同比扩大67.2%。真正让开拓药业受到外界关注的还是新冠治疗药物的研发。

普克鲁胺属于新一代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原本是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和晚期乳腺癌的1.1类创新药。2020年7月,开拓药业宣布与一家美国公司签署临床试验研究协议,双方合作进行普克鲁胺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这是*将抗雄激素药物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尝试和探索。

区别于注射剂型的中和抗体疗法,普克鲁胺是使用更便利灵活的口服药,此前曾被看好是国内首个新冠口服药。如今,“由于事件数较少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的三期临床结果,外界的期待无疑被泼了一盆冷水。

开拓药业董事长谈中期分析不理想原因

“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结果被外界解读为“新冠口服药三期临床失败”。在12月28日早间召开的普克鲁胺新冠试验电话交流会上,开拓药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童友之称上述结果为“不理想”。

对于此次中期分析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实际上,开拓药业在12月27日晚间对外发布的公告和新闻稿都有一些解释,如“招募的新冠患者没有排除已经接种新冠疫苗者,也没有排除无风险因素的患者”,而且“美国新冠患者的总体住院率非常低”。

在12月28日早间的交流会上,童友之进一步解释“不理想”背后是与入组人群选择、美国疫苗接种情况、患者年龄、新冠治疗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相关。

2021年3月,开拓药业曾宣布,在巴西进行的普克鲁胺治疗重症新冠患者的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普克鲁胺可将重症新冠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92%(3.7%vs47.6%),并缩短平均住院时间9天(5天vs14天)。

童友之坦言,基于巴西试验获得的积极结果,普克鲁胺开始进行全球多中心的试验,其中美国是在3月获批其进行三期临床试验。在试验开始过程中,有多个公司预料之外的情况。

首先,按照原计划,该试验是美国入组30%左右的患者,其他国家入组70%左右的患者。实际情况是,截至2021年12月23日,该项临床试验已按照原方案完成所有患者入组,95%以上的患者来自美国,中期分析入组的348名患者均来自美国。

其次,因为巴西的积极结果,开拓药业选择的是全人群做试验,而并没有像其他新冠口服药区分人群。童友之称,如果针对没有打过新冠疫苗,有危险因素的人群来做,因为其整体住院率更高,通常治疗药物研究数据更能做出差距。

童友之还提到,医生对于新冠治疗的经验在增加,新冠从轻症到重症的情况在改变;因为接种了疫苗,感染人群的多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早期50岁以上的人群,巴西的临床平均年龄是55岁,但是在美国的实验当中平均年龄只有38岁左右。

“这几个重要因素造成了我们整个试验的事件数非常少,个位数的事件数。”童友之表示。

开拓药业下一步怎么做?

尽管三期分析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甚至不少外界质疑,但开拓药业对普克鲁胺的前景依然持乐观态度。

在公告中,开拓药业强调,基于中期分析结果,普克鲁胺的安全性良好,没有报告一例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公司计划调整临床试验方案,并寻求获得美国FDA等监管机构的同意,继续招募只有基础性疾病和/或无新冠疫苗接种史的高风险新冠患者。

在交流会上,童友之也强调,从中期分析结果的时候,得出的另外一个结论是,药物的安全性没有问题,而这是曾经在一些国家饱受质疑的事情,“一个药物安全性没有问题,作为公司更加有信心推动紧急使用授权(EUA)的工作。”

童友之还提到,公司将跟美国FDA和其他监管部门进行交流,看是不是在现有基础上,将高风险的人群纳入研究,这个数目可能在600人至1000人,具体数字还在讨论中。

因为上述临床试验已按照原方案完成所有患者入组,有机构在交流会上提问:调整临床方案是增加样本量还是重新开一个临床?对此,童友之表示,这要跟监管部门沟通。重开临床,需要让所有中心开展工作,非常耗时耗精力,如果监管部门同意增加样本量,后续的速度会比较快。




中科飞测股票代码

2月9日,小编了解到,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飞测”)拟*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现已接受国泰君安证券辅导,并于2021年1月19日在深圳证监局进行了辅导备案。

据其官网显示,中科飞测是一家研发和生产工业智能检测装备的企业。公司代表产品和服务包括三维形貌量测系统SKYVERSE-900系列,表面缺陷检测系统SPRUCE系列,智能视觉缺陷检测系统BIRCH系列,3C电子行业精密加工玻璃手机外壳检测系统TOTARA系列。

风险提示 : 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科飞测股票分析

  编者按:6月16日,深圳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飞测”)网友分享申请将上会,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田方军、寻国良。中科飞测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本次拟发行股份不超过80,000,000股。公司拟募集资金10亿元,其中,3.08亿元用于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产业化项目,1.42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5.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中科飞测是一家国内领先的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检测和量测两大类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系列、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系列、三维形貌量测设备系列、薄膜膜厚量测设备系列等产品,已应用于国内28nm及以上制程的集成电路制造产线。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苏州翌流明直接持有公司15.75%的股份,通过小纳光间接控制公司7.86%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股份总数的23.61%,为公司控股股东。苏州翌流明持有公司15.75%的股份,CHEN LU(陈鲁)、哈承姝夫妇合计持有苏州翌流明***股份;小纳光持有公司7.86%股份,苏州翌流明为小纳光执行事务合伙人,CHEN LU(陈鲁)、哈承姝夫妇通过苏州翌流明对小纳光享有控制权;同时,哈承姝直接持有公司6.93%股份。因此,CHEN LU(陈鲁)、哈承姝夫妇合计控制公司30.54%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CHEN LU(陈鲁),美国国籍。哈承姝,中国国籍。

  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中科飞测营业收入分别为2,985.08万元、5,598.37万元、23,758.77万元、36,055.34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899.05万元、5,565.31万元、23,739.76万元、35,919.55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2,038.93万元、4,926.03万元、20,411.04万元、57,195.88万元。

  近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扣非净利亏损3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中科飞测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565.73万元、-9,746.88万元、3,958.51万元、5,342.5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804.33万元、-7,238.70万元、-132.58万元、348.0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802.94万元、-2,848.82万元、-8,672.18万元、-9,989.46万元。

  中科飞测表示,在各项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不排除未来公司经营业绩出现波动甚至上市当年亏损的风险。

  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中科飞测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8.84%、-155.35%、12.02%、10.1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1.37%、-115.37%、-0.40%、0.66%。

  经公司初步测算,2022年1-3月,中科飞测营业收入4,000.00万元至5,000.00万元,同比增长80.63%至125.7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0.00万元至-2,500.00万元,上年同期为-685.2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800.00万元至-3,400.00万元,上年同期为-1,479.17万元。

  中科飞测指出,上述2022年1-3月业绩情况是公司初步测算的结果,未经会计师审计或审阅,不构成公司盈利预测或业绩承诺。

  公司收入存在季节性波动的风险。中科飞测招股书指出,报告期内,公司客户主要为集成电路前道制程、先进封装等领域知名企业,其通常于年初确定资本支出计划,随之开展相应采购、安装、验收等工作,进而导致公司取得客户验收及收入确认时间点相对集中于第四季度,第四季度的收入占比较高。2019年度至2021年度,公司第四季度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3,887.62万元、15,104.44万元和20,639.54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9.85%、63.63%和57.46%。公司收入季节性波动的趋势符合行业特征。上述影响公司收入季节性波动的因素预计在一段时期内将持续存在,因此,公司整体的经营状况和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呈波动趋势。2021年末流动比率、流动比率相较于同期有所下降。截至2021年末,中科飞测总资产为10.83亿元,总负债为5.28亿元。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中科飞测流动比率分别为4.06、5.25、2.02;速动比率分别为3.20、3.75、0.88;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33.72%、23.81%、48.76%。

  2019年、2020年、2021年,中科飞测研发费用分别为5,598.80万元、4,617.16万元、9,503.90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00.01%、19.43%、26.36%。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各期分别占比为50.02%、60.65%、60.84%。

  2019年、2020年、2021年,中科飞测管理费用分别为6,765.66万元、2,538.33万元、3,972.35万元;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20.85%、10.68%、11.02%;可比公司管理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21.93%、9.75%、7.27%。中科飞测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中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4,847.58万元、1.13万元和3.40万元,管理费用中股份支付费波动较大,主要系2019年度进行股权激励中一次性计入股份支付费的金额较大所致。

  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中科飞测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4,021.45万元、11,187.90万元、9,488.91万元;各期,中科飞测应收账款周转率(次/年)分别为2.05、3.12、3.49;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4.28、4.73、5.83。

  2021年,公司的存货同比增长200.19%。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中科飞测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7,939.51万元、17,946.56万元、53,873.97万元。报告期内,中科飞测存货周转率(次/年)分别为0.53、1.02、0.49;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0.96、1.00、0.92。各期,中科飞测存货跌价损失分别为120.57万元、770.09万元、927.67万元。

  报告期内,中科飞测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2.72%、51.21%和44.32%。中科飞测指出,虽然2019年度至2021年度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呈现逐年降低趋势,但客户集中度仍然较高。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客户入股公司和股东入股公司主要客户的情况。除中芯国际及其联营企业外,所涉及的客户还有中科院微电子所、京东方、客户G 、客户A、客户B、厦门云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芯物科技。

  2022年5月12日公布的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回复意见(2021年年报财务数据更新版)显示,根据中芯国际2020年年报披露,中芯聚源为中芯国际联营企业。报告期内,中科飞测存在向中芯国际及其联营企业销售产品的情形,中芯国际及其联营企业位列公司前五大客户。

  据招股书,聚源载兴、聚源启泰、聚源铸芯为中科飞测的股东,直接持股比例分别为2.87%、1.01%、0.96%。聚源载兴、聚源启泰和聚源铸芯同为私募基金管理人中芯聚源股权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管理的私募基金。中科飞测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与中芯国际持续开展业务合作,中芯国际向公司采购与聚源载兴、聚源启泰和聚源铸芯等入股相互独立。

  招股书显示,中科飞测实际控制人存在一定规模未偿还借款的风险。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公司30.54%股份,其中,部分出资来源于向亲属或股东的借款。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上述借款尚未归还,合计余额超过5,000万元。如果实际控制人未能及时、足额筹措资金满足还款资金需要,实际控制人会面临债务纠纷的风险。

  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公司冲刺科创板 拟募资10亿元

  中科飞测是一家国内领先的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检测和量测两大类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系列、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系列、三维形貌量测设备系列、薄膜膜厚量测设备系列等产品,已应用于国内28nm及以上制程的集成电路制造产线。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苏州翌流明直接持有公司15.75%的股份,通过小纳光间接控制公司7.86%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股份总数的23.61%,为公司控股股东。苏州翌流明持有公司15.75%的股份,CHEN LU(陈鲁)、哈承姝夫妇合计持有苏州翌流明***股份;小纳光持有公司7.86%股份,苏州翌流明为小纳光执行事务合伙人,CHEN LU(陈鲁)、哈承姝夫妇通过苏州翌流明对小纳光享有控制权;同时,哈承姝直接持有公司6.93%股份。因此,CHEN LU(陈鲁)、哈承姝夫妇合计控制公司30.54%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CHEN LU(陈鲁),美国国籍。哈承姝,中国国籍。

  报告期内,公司未进行股利分配。

  中科飞测本次拟发行股份不超过80,000,000股(含80,000,000股,且不低于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5%,以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的数量为准),本次发行均为新股,不涉及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本次发行可以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5%。

  公司拟募集资金10亿元,其中,3.08亿元用于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产业化项目,1.42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5.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021年营收3.6亿元扣非净利348万元

  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中科飞测营业收入分别为2,985.08万元、5,598.37万元、23,758.77万元、36,055.34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899.05万元、5,565.31万元、23,739.76万元、35,919.55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2,038.93万元、4,926.03万元、20,411.04万元、57,195.88万元。

  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中科飞测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565.73万元、-9,746.88万元、3,958.51万元、5,342.5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804.33万元、-7,238.70万元、-132.58万元、348.0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802.94万元、-2,848.82万元、-8,672.18万元、-9,989.46万元。

  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中科飞测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8.84%、-155.35%、12.02%、10.1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1.37%、-115.37%、-0.40%、0.66%。

  经公司初步测算,2022年1-3月,中科飞测营业收入4,000.00万元至5,000.00万元,同比增长80.63%至125.7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0.00万元至-2,500.00万元,上年同期为-685.2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800.00万元至-3,400.00万元,上年同期为-1,479.17万元。

  中科飞测指出,上述2022年1-3月业绩情况是公司初步测算的结果,未经会计师审计或审阅,不构成公司盈利预测或业绩承诺。

  收入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

  中科飞测招股书指出,报告期内,公司客户主要为集成电路前道制程、先进封装等领域知名企业,其通常于年初确定资本支出计划,随之开展相应采购、安装、验收等工作,进而导致公司取得客户验收及收入确认时间点相对集中于第四季度,第四季度的收入占比较高。2019年度至2021年度,公司第四季度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3,887.62万元、15,104.44万元和20,639.54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9.85%、63.63%和57.46%。

  公司收入季节性波动的趋势符合行业特征。上述影响公司收入季节性波动的因素预计在一段时期内将持续存在,因此,公司整体的经营状况和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短期偿债能力呈波动趋势

  截至2021年末,中科飞测总资产为10.83亿元,总负债为5.28亿元。

  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中科飞测流动比率分别为4.06、5.25、2.02;速动比率分别为3.20、3.75、0.88;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33.72%、23.81%、48.76%。

  中科飞测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呈波动趋势,2021年末流动比率相较于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原因系随着公司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公司合同负债增长较多。2021年末速动比率相较于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原因系为了支持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存货增加较多所致。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指标有所波动,其中,2020年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合并)较同期有所下降,主要系2020年公司通过融资引入投资者,扩大资本实力所致。2021年末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公司借入了一定规模的短期借款满足日常运营资金需求,资产负债率(合并)有所增长。

  2021年研发费用9504万元 职工薪酬占比61%

  公司一直专注于检测和量测两大类集成电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共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224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178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拥有软件著作权10项。

  2019年、2020年、2021年,中科飞测研发费用分别为5,598.80万元、4,617.16万元、9,503.90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00.01%、19.43%、26.36%。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各期分别占比为50.02%、60.65%、60.84%。

  管理费用率超同行均值

  公司管理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租赁水电费和折旧与摊销、中介机构服务费和股份支付费等构成。

  2019年、2020年、2021年,中科飞测管理费用分别为6,765.66万元、2,538.33万元、3,972.35万元;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20.85%、10.68%、11.02%;可比公司管理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21.93%、9.75%、7.27%。

  中科飞测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中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4,847.58万元、1.13万元和3.40万元,管理费用中股份支付费波动较大,主要系2019年度进行股权激励中一次性计入股份支付费的金额较大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主要原因系公司业务规模相对较小,规模经济尚未完全体现,与同行业公司可比性弱。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占收入比例有较大波动,尤其是2019年度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大,主要系受以下方面原因影响:(1)2019年度,公司管理费用中股份支付金额较大;(2)报告期初公司业务规模较小,但运营管理的支出相对比较固定,导致管理费用率高。随着公司业务规模逐步增长,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呈下降趋势,2020年度公司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与可比公司平均值基本相当,处于合理区间;(3)2021年度管理费用率与2020年度基本相当,未延续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系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持续快速扩张,公司职工薪酬和租赁相关支出等增长较多导致管理费用率未有明显变化。

  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中科飞测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4,021.45万元、11,187.90万元、9,488.91万元;各期,中科飞测应收账款周转率(次/年)分别为2.05、3.12、3.49;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4.28、4.73、5.83。

  2021年末存货5.39亿元

  报告期各期末,中科飞测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7,939.51万元、17,946.56万元、53,873.97万元。报告期内,中科飞测存货周转率(次/年)分别为0.53、1.02、0.49;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0.96、1.00、0.92。

  2019年、2020年、2021年,中科飞测存货跌价损失分别为120.57万元、770.09万元、927.67万元。

  客户集中度仍然较高

  报告期内,中科飞测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2.72%、51.21%和44.32%。

  中科飞测指出,虽然2019年度至2021年度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呈现逐年降低趋势,但客户集中度仍然较高。

  存在客户入股公司和股东入股公司主要客户的情况

  2022年5月31日公布的《发行人及保荐机构第二轮问询回复意见》显示,根据首轮问询回复:(1)除中芯国际及其联营企业外,存在其他客户入股的情况,公司客户京东方、客户G分别通过芯动能、股东A间接持有发行人2.39%、C%股权,公司与该等客户签有销售合同,在报告期内未确认收入;(2)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中客户A、客户B与公司股东存在投资关系。

  中科飞测表示,截至回复出具日,公司主要客户均获得不同程度的社会融资。在前述背景下,报告期内,公司存在客户入股公司和股东入股公司主要客户的情况。

  其中,除中芯国际及其联营企业外,客户直接或间接持有发行人1%以上股份或公司关联方入股公司报告期各期前十大客户并持股1%以上,以及本回复之“4.关于主要客户”之“一、…”所涉客户的相关情况如下表。

  表中的客户分别为:中科院微电子所、京东方、客户G 、客户A、客户B、厦门云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芯物科技。

  2022年5月12日公布的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回复意见(2021年年报财务数据更新版)显示,根据中芯国际2020年年报披露,中芯聚源为中芯国际联营企业。报告期内,中科飞测存在向中芯国际及其联营企业销售产品的情形,中芯国际及其联营企业位列公司前五大客户。

  据招股书显示,聚源载兴、聚源启泰、聚源铸芯为中科飞测的股东,直接持股比例分别为2.87%、1.01%、0.96%。聚源载兴、聚源启泰和聚源铸芯同为私募基金管理人中芯聚源股权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管理的私募基金。

  中科飞测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与中芯国际持续开展业务合作,中芯国际向公司采购与聚源载兴、聚源启泰和聚源铸芯等入股相互独立。

  实控人尚未归还的出资借款合计5700万元

  招股书显示,实际控制人存在一定规模未偿还借款的风险。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公司30.54%股份,其中,部分出资来源于向亲属或股东的借款。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上述借款尚未归还,合计余额超过5,000万元。如果实际控制人未能及时、足额筹措资金满足还款资金需要,实际控制人会面临债务纠纷的风险。

  《发行人及保荐机构第二轮问询回复意见》显示,根据首轮问询回复:(1)实控人尚未归还的出资借款合计5,700万元,其中900万元来自于实控人亲属,4,000万来自于股东丹盛投资的合伙人刘丹及合伙人夏春梅的配偶盛真,500万元来自于股东前海博林董事长林友武,300万元来自于股东岭南晟业的股东及实控人亲属陈学军;(2)上述借款安排均不存在股权代持,不影响实控人控制权稳定性,不涉及股份质押,不涉及其他可能影响本次发行的借款条件。

  上交所要求中科飞测说明:(1)借款期限、借款利息的确定依据,是否有提前还款安排或其他利息约定;(2)刘丹、盛真在其控制的丹盛管理入股发行人的背景下,借款给实控人的原因及合理性;(3)实控人借款是否存在其他实质性潜在担保措施、上市后担保安排或其他利益安排,结合借款期限、利息约定与还款安排,分析实控人是否具备偿还能力。

  中科飞测表示,发行人股份制改制前,借款人需要实缴其持有发行人股份对应的全部注册资本。由于借款人较多自有资金已投入发行人且发行人无分红计划,故借款人存在暂时性的资金压力。因此,借款人与出借人均约定了相对较长的借款期限。

  基于孙弼娟、陈克复、陈学军(以下简称“亲属出借人”)为实际控制人的亲属,借款期限相对较长,为八年至十三年不等,借款到期时间分别为2028年8月、2028年8月、2028年3月,借款剩余期限较长。

  林友武、刘丹及盛真为实际控制人的朋友,关系较好且出借人对发行人及借款人的基本情况较为了解,考虑借款人短期偿还能力、发行人分红时间及上市后的锁定期安排等因素,双方协商约定了相对较长的借款期限,为六年至八年不等,借款到期时间分别为2025年9月、2026年8月、2026年8月,略短于亲属出借人与借款人约定的借款期限。

  孙弼娟为实际控制人哈承姝的姑妈,陈克复为实际控制人CHENLU(陈鲁)的父亲。经与借款人沟通,两人均同意向借款人提供无息借款。陈学军为实际控制人CHENLU(陈鲁)的堂兄,经与借款人沟通,陈学军同意参考金融机构正常贷款利率水平向实际控制人提供有息借款(即年利率4.9%)。同时如上文所述,考虑到实际控制人存在暂时性资金压力,陈学军同意自借款之日起前8年不计提利息,13年后到期付息。

  林友武为实际控制人的朋友,自2016年6月份成为发行人股东后,对发行人及借款人基本情况、资金需求情况较为了解。经与借款人沟通,林友武同意参考金融机构正常贷款利率水平向借款人提供有息借款(即年利率4.9%)。同时如上文所述,考虑到实际控制人存在暂时性资金压力,林友武同意自借款之日起前6年不计提利息,8年后到期付息。

  盛真和刘丹为实际控制人的朋友,经与借款人沟通,盛真和刘丹同意以高于金融机构正常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即年利率10%)向借款人提供有息借款。同时如上文所述,实际控制人考虑存在暂时性资金压力,盛真和刘丹希望借款人尽早偿还资金,双方协商了前低后高的计息安排,即自借款之日起前2年不计提利息,6年后到期付息。

  综上,出借人与实际控制人为亲属关系、关系较好的朋友,同时约定的还款时间为2025年9月至2028年8月不等,借款期限总体较长,实际控制人短期内不存在还款压力。

  自发行人设立至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向发行人合计出资6,768.08万元,其中实际控制人出资涉及未偿还借款的金额为5,650万元。根据相关借款协议及/或借款双方的确认文件、与出资借款相关的交易记录、实际控制人的银行流水,实际控制人上述借款均用于出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科飞测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科飞测股票、开拓药业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