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8月27日晚间,比亚迪(002594)发布2021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显示,比亚迪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8.85亿元,同比增长50.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4亿元,业绩保持向上趋势。
爆款车型持续输出 多板块齐头并进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快速发展。据中汽协数据,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0.6万辆,同比增长2倍。在利好环境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实现了突破,上半年累计销量为154579辆,同比增长154.76%;7月份实现销量50492 辆,同比增长234.38%,增长迅猛。同时,5月份,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成为首个进入新能源汽车“百万辆俱乐部”的中国品牌。
新能源乘用车方面,7月份,公司旗舰车型汉上市一周年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持续领跑中国品牌中大型轿车市场。此外,基于DM-i超级混动平台打造的秦PLUS DM-i、宋PLUS DM-i和唐 DM-i相继上市。数据显示,DM-i带动DM车型销量大幅提升,6月销售DM车型20100 辆,同比增长536.7%;7月销售DM车型25061辆,同比增长650.6%。
在国内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比亚迪也积极推进乘用车出海。6月,比亚迪首批100台唐EV在上海集结,正式起航发往挪威。2021年年底前,比亚迪计划向挪威交付1500台唐EV,这是比亚迪在海外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
新能源商用车方面,在国内,比亚迪全力推动绿色公共交通发展,进一步巩固江苏、广东、浙江、新疆、西藏等地的公交市场。在海外,斩获英国、哥伦比亚等国家的大量订单,相继为日本、新西兰、德国、瑞典等国家带去纯电动出行新体验。
另外,电子业务方面,集团持续深化与海内外大客户的战略合作,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业务规模创同期新高;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切入新的市场领域,为集团业务发展储备新势能。
全产业链优势凸显品牌高端化成果显著
当下,比亚迪正在以更好的品牌形象、更强的产品竞争实力以及更新的市场竞争面貌,展现在大众面前。依托全产业链优势,比亚迪已经形成了“产品向上、技术向上、品牌向上”的市场正向循环,成为备受行业瞩目且无法被低估的中国品牌。
产品上,比亚迪产品类型丰富,产品架构多元化,同时不断开拓高端产品市场。目前,比亚迪两大高端车型汉、唐销量领先,均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得到了市场认可。
技术上,比亚迪是业内罕见的同时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及芯片等核心技术的企业。如今新能源已成为风口和赛道,比亚迪带来了革新行业的刀片电池、e平台3.0、DM-i超级混动技术、IGBT芯片等,并向行业开放共享,在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开放创新优势。
品牌上,汽车产业数字化应用服务商威尔森监测的数据显示,2021年1-7月份,比亚迪的单车均价已经达到15.18万元,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品牌力有了质的飞跃。据悉,比亚迪年底将发布高端品牌,*车型预计明年亮相。新车型的发布,将进一步拓宽比亚迪在高端市场的覆盖面。
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下,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已经抓住机会,从产品实力、技术储备、品牌向上等多个维度厚积薄发,不断向高端化跃迁。
中国海油(600938)今日跌4.69%,成交额55.03亿元,换手率26.88%,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4家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6.39亿元。
三月底,各家公司集中发布上一年度财务报表。
两天前,我们对比了新造车领军蔚小理的财务报表,三家表现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具体可参看《“蔚小理”2021财报横评:理想亏得少、小鹏卖得多、蔚来收入高》。
3月29日,比亚迪发布财报后,中国自主品牌民营三家传统巨头上一年度的业绩正式公布完毕。今天,我们就横向对比下长城、比亚迪、吉利的2021年度财务报表。
注:表格中红色字体为表现*。其中比亚迪除销量、营收、营收增长率和毛利率仅为车辆业务部分数据,其余数据均包含了手机业务和电池及光伏业务的数据,因而并不存在严格的对比意义,仅作为参考。
首先,从卖车的核心数据来看,吉利卖得最多,长城赚得最多,比亚迪则增长最快且毛利*。
海外市场上,长城表现*,一年卖出13.99万辆,占总销量10.92%。吉利以11.5万辆的业绩次之,比亚迪销量较低,但增速也最快,2021年比亚迪海外销量15363辆,同比增长107.75%。
以下,我们来详细解读各家数据对比。
——01——
长城吉利销量继续破百万,比亚迪同比猛增
从销量来看,长城和吉利分别为128.1万辆和132.8万辆,数值上相对比较接近,均超过百万辆。比亚迪2021年总销量72.13万辆,差距较远,但同比增长最快,销量较上年度增长82.8%,遥遥领先其余两家。可见比亚迪2021年在汽车业务上的发展非常出色。
此外,长城和吉利属于传统燃油车品牌,新能源车相对较少,比亚迪则以新能源车为主。
从新能源车角度来看,2021全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为562871辆,占总销量78.04%,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7.1%。
长城新能源车销量139079辆,占总销量约10.9%。吉利新能源车销量为100126辆,占总销量约7.54%。
在新能源车销量上,比亚迪牢牢占据首位。
2021年国内汽车总销量2630万辆,而长城、比亚迪、吉利三家销量之和达333.03万辆,占总销量12.66%。
其中,国内全年新能源车总销量352.1万辆,长城、比亚迪、吉利三家合计802076辆,占总销量22.78%。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超过特斯拉,国内*。
而从平均售价来看,长城均价在10万元左右,比亚迪在15万元左右,吉利则在7.5万元左右,与销量成反比,也符合正常的市场规律。
在利润方面,三家企业汽车业务毛利率均在16-18%之间,属于比较健康的成熟车企应有的利润范畴。其中比亚迪17.39%的毛利率相对上一年的25.2%下降较大,这和比亚迪在计算毛利时将电池业务与汽车业务合并为汽车相关产品不无影响。
在净利润上,长城与吉利均在4-5%之间,而比亚迪1.84%的净利润率似乎低得有些离谱。
但这并不是一般认为的比亚迪造车不赚钱。比亚迪汽车业务在毛利润和现金流上均表现正常。其公布的净利润率低主要是由于比亚迪财报中牵涉业务较多,手机业务的低利润拖累了相对健康的汽车业务。
——02——
现金流与负债表现健康
从表中数据可看出,三家现金流分别为长城279.08亿,比亚迪498.20亿,吉利280.14亿,较上一年度增幅均较大。
长城增105.34%,比亚迪更是猛增262.64%,吉利相对较弱,也增长了47.62%。
负债上,吉利负债*,为641.20亿,负债率47.73%,也大大低于其他两家。长城、比亚迪负债分别为1132.8亿与1915.36亿,负债率64.58%和64.76%,两家基本一致。
国内车企平均负债率普遍在60%左右,总体长城、比亚迪表现正常,吉利相对表现较优。
但与上年相比,吉利负债率增加明显,原因在于资产增速不如负债增速。吉利虽然负债*,但增速达到37.59%,而总资产增速为21.23%,较负债增速较缓。
长城负债增加最少,为17.18%。而比亚迪虽然负债增速*,达40.25%,但其总资产增速达到47.14%,高于负债增速,因而负债率同比降低3.18%。
在研发投入上,三家均较上年有所增加。
比亚迪投入最多(其中包含手机业务和电池及光伏业务),为106.27亿元;长城增投最多,2021年投入达90.7亿元,较2020年增加76.12%;吉利投入55亿。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均在4-6%左右。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竞争越加激烈,各家车企每年的研发投入也在增加。三家2021年研发总投入达到251.97亿元。
其中,比亚迪的研发投入项目包括刀片电池技术,BMS-active储能产品,DM-i超级混动,DM-p技术平台,DiLink4.0,e平台3.0和大尺寸半片光伏技术等。其中多项均已投入应用。
而其财报中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仅为24.80%,费用化达75.2%,这也是比亚迪净利润低的其中一个原因。
长城在财报中还公布了2022年将发布的新款车型,包括哈弗酷狗、魏牌圆梦、欧拉芭蕾猫、欧拉闪电猫、欧拉朋克猫、坦克700等。
长城的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达到63.95%。
吉利的资本化研发投资金额为43亿,资本化率达到78.18%。
主要用于新车型开发,以及动力总成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开发。
——03——
海外市场增速明显
2021年,长城、吉利、比亚迪汽车业务海外市场销量均明显增长,自主品牌出海战略成果显著。
长城全年海外销量*,为13.99万辆,同比增加103.05%。吉利次之,全年销售11.5万辆,同比增加58%。比亚迪销量*,但增速*,销售15363辆,增长107.75%。
海外营收上比亚迪以639.07亿遥遥领先,但其中包含了手机业务和电池光伏业务,整体海外营收占比达29.57%。
这说明比亚迪2021年的汽车业务还是以国内市场为主,而其海外市场的高营收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手机和电池业务。从整体营收数据上来看,海外营收29.57%的占比说明比亚迪在品牌全球化上做得非常成功。
但其增速仅8.08%,说明较上年市场扩展并不明显。且由于以手机业务为主,海外业务毛利率较低,仅6.97%。
而从长远来看,比亚迪的汽车业务也必将加大在海外的营销。
长城全年海外营收161.62亿,占总营收11.85%,营收增速142.24%,高于销量增速103.05%。说明长城汽车在海外不仅销量增加,同时平均售价也在增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长城品牌力的提升。
这得益于长城在海外的积极布局。
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
研发方面,长城汽车已在美国、日本、德国、印度等多个国家建立研发中心,形成以中国总部为核心,涵盖欧洲、亚洲、北美的全球化研发布局。在生产方面,长城汽车在泰国、巴西等地建立了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并设置多个 KD 工厂。在销售方面,截至 2021 年底,长城汽车已出口到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渠 道近 700 家,海外累计销售超 90 万辆。
吉利海外营收99.46亿,营收占比9.79%,增速52.62%。吉利海外市场主要在东欧、马来西亚、中东、北欧等地区。
总体来说,长城、比亚迪、吉利三家营收增加、销量增加、净利润增加(比亚迪由于文中所述多个原因除外),虽然净利润率稍有下滑,但现金流均大幅增加,研发投入也有所增加,海外市场扩张,整体态势向好。
应该说,虽然2021年车企依然经受着疫情和缺芯及原材料上涨等多方面的考验,但自主品牌还是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比亚迪2021年的财报展示了资产的*表现(点击查看比亚迪资产分析),那么其负债又如何呢?
图14 比亚迪资产负债表-负债部分
图14为比亚迪负债结构,依据其占比结构及变动性,其主要值得关注的负债项有:短期借款(2021年占比3.45%)、长期借款(2021年占比2.96%)、应付票据(2021年占比2.48%)、应付账款(2021年占比24.73%)、其他应付款(2021年占比13.98%)。
上述5项负债科目在2021年比亚迪财报的负债中总占比47.6%,与2020年和2019年这5项占比基本相当(2020年总占比45.94%,2019年总占比48.71%)。虽然5项占比总和近3年无大变化,但各自的变化却大相径庭。
01有息负债
在比亚迪总资产规模不断攀升(2019年1,945亿→2020年2,010亿→2021年2,958亿)的情况下:(点击可查看资产分项目分析)
短期借款占比:2019年20.62%→2020年8.16%→2021年3.45%,逐年下降;
长期借款占比:2019年6.11%→2020年7.34%→2021年2.96%,2021年快速下降;
有息负债率:2019年36.57%→2020年26.01%→2021年11.97%(见图15)。
结论:偿债压力降低。
图15 比亚迪有息负债率
02无息流动负债
图16 比亚迪无息流动负债占总资产比重
图17 比亚迪应付账款占总资产比重
图18 比亚迪合同负债占总资产比重
图19 比亚迪其他应付款金额
关注:
无息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图16)迅速上升:2019年30.13%→2020年39.11%→2021年50.08%;
其中:
应付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图17)也在上升:2019年11.51%→2020年21.38%→2021年24.73%);
合同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图18)同样攀升:2019年2.30%→2020年4.07%→2021年5.05%;
其他应付款(图19)三年增长6.62倍:2019年62.51亿→2020年88.55亿→2021年413.58亿;,
结论:
各项无息流动负债比重均在大幅攀升,说明其产业链议价能力增强,可以无偿占用更多的外部资金。
总结——比亚迪负债特点:
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有息借款项目减少;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外部资金项目增加总体呈现出偿债压力减小,占用更多外部资金的特征,这是比亚迪在行业产业链中议价权不断提升的表现。
比亚迪2021年年报呈现出好看的资产面和好看的负债面,但是这相当大程度上得益于2021年在新能源领域的「高歌猛进」,比亚迪更是在今年4月初宣布停止燃油车整车生产,将「鸡蛋」全都放到「新能源」这个篮子里。
但是在国际局势动荡、疫情反复的现在,其销售能否一路长虹呢?其是否继续有能力应对资产扩张期和转型期的突发事件呢?
*数据ducaibao.com.cn
*本文为「读财报慧投资」分享文章,转载请后台联系
更精彩的深度分析「敬请期待」欢迎关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比亚迪2021年财务报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比亚迪2021年财务报表、中海油 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