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受股市震荡影响,今年基金新发市场遭遇寒潮。
今天富国基金公告,富国稳健恒远三年持有期基金截止5月6日募集期限届满,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这是年内第11只发行失败的基金,也是今年第二只发行失败的主动权益基金。
同时,今年新发基金规模也仅有3600亿元左右,还有111只新基金公告延长募集期。
又一只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失败
5月9日,富国基金发布《关于富国稳健恒远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
公告显示,富国稳健恒远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份额基金代码为013454,C类份额基金代码为013455)于2021年8月10日获得证监会准予注册的批复,截止2022年5月6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本基金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故本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基金管理人将按照本基金《基金合同》第五部分“基金备案” 中“二、基金合同不能生效时募集资金的处理方式” 相关约定办理。
值得注意的是,富国稳健恒远三年持有期基金是年内第二只发行失败的偏股混合型基金,该基金从今年2月9日开始认购,但是经历三个月时间,最终无法满足备案条件,宣告发行失败。
基金合同显示,该基金对每份基金份额设置三年的最短持有期限,期限内投资者不能提出赎回或转换转出申请。该基金股票及存托凭证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 60%-95%(其中,港股通标的股票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为 0%-50%)。
富国稳健恒远三年持有期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蒲世林,目前管理基金资产总规模为75.91亿元,2018年9月加入富国基金,12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管理着富国城镇发展股票、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期混合、富国均衡策略混合、富国周期优势混合这几只基金,其中富国城镇发展股票基金在任期3年多时间里,取得了超过124%的任期回报。
业内人士分析,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失败,主要还是跟市场息息相关。今年以来由于疫情、战争、美联储加息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A股市场持续震荡磨底,权益类基金净值跌幅较大,部分基民已经被深套,没有额外子弹加仓了。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多数投资者投资热情大大下降,选择驻足观望,由此导致一些基金出现发行失败。“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大公司、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发行会受到影响,更别谈小公司、非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销售了,可能更加惨淡一些。”
今年已有11只基金发行失败
超110只基金年内延长募集期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今年以来已有11只公募基金产品宣告基金合同不能生效、发行失败。主动权益类产品,除了富国稳健恒远三年持有期,还有同泰自主创新;ETF被动指数基金,包括华富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ETF、平安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
还有中长期纯债基金,包括长江丰益6个月持有、金元顺安泓泉纯债3个月定开、宝盈鸿翔、德邦锐丰;以及偏债混合型基金,包括创金合信甄选回报、同泰同享。
有基金公司投研总监表示,年内基金发行失败有多种因素:一是跟与股市、债市行情存在密切关系,基金缺乏赚钱效应,甚至亏钱很厉害,投资者风险偏好下台阶,市场情绪低迷,认购基金热情明显下降;二是现在新基金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一些不具备相关优势的基金公司推出的产品,也难以得到投资者关注;三是部分缺乏历史业绩,或投资业绩平庸的基金经理,叠加市场遇冷因素,也会导致新基金募集失败;此外,各家公募的渠道资源和品牌号召力也各不相同,自然会出现新基金募集规模的分化。
从历史数据来看,2021年共有32只基金发行失败,2020年、2019年发行失败的基金数量则分别为25只、20只,2018年发行失败的基金数量有33只,为近年来的高峰。
在今年震荡的市场里面,新发基金异常艰难,除了发行失败的基金,还有不少基金延期募集,Wind数据显示,今年已有111只基金公告延长募集期,其中3月份有42只、1月份有27只,2月份有21只、4月份有19只。
同时,今年新发规模也仅有3600亿左右,跟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十分明显。Wind数据显示,按基金成立日计算,截至5月9日,年内共有495只新基金成立,合计发行份额为3619.51亿份;其中,债券型基金有1645.87亿份,为最多;混合型基金有1438.02亿份,股票型基金为289.53亿份。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阿良
这两天,2000多亿的锂矿大龙头——赣锋锂业(002460),因为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备受关注。目前,能得到的准确信息就一句:涉嫌A股某上市公司股票二级市场内幕交易。
赣锋锂业公告
随后,有媒体曝出,赣锋锂业被立案,是因为2020年与江特电机洽谈并购事宜期间(002176),购买了江特电机的股票。
彼时,江特电机正处于市值洼地,大约只有30亿。而赣锋,虽然还没有今天的规模,但也已是个六七百亿的大白马。另外江特电机手中有两个锂矿的开采权,如果能够并入赣锋,确实能讲出不错的故事。
赣锋若真提前入场,大概也是想在江特股价爆发之前,先下手为强。
不过,有一点让人想不通。锂矿前景一片大好。即便在2020年,赣锋也是堂堂几百亿的上市公司,为什么要这么干?赣锋依靠内幕消息买卖股票,究竟赚了多少钱?真的至于吗?
这其中,究竟是另有隐情,还是说,这就是赣锋一贯的做派?
一、到嘴的肥肉,没有不吃的道理
事实上,在赣锋内幕交易事件发酵后,江特电机已经第一时间撇清了关系。或者说,试图撇清关系。但是,这份说明很有意思。
iFinD
然而这两点,还不能把江特摘干净。
首先,信披违规被查,与哪些主体利用内幕信息操作了江特股票,本就是两件事。自然可以说无关。其次,江特没有收到信息,与赣锋买卖的是不是江特股票,似乎也没什么因果关系。
这份说明,反倒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江特和赣锋的公开关系,可追溯到2020年8月。当月13日,江特曾公告,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当月20号,江特再次公告,拟以非公开方式入主的企业,正是赣锋。不过,因同业竞争等问题,并购告吹。
再结合媒体报道,赣锋在6月份与江特磋商并购,且买入江特股票后,大概仅持有一个多月。也就是说,卖出时间刚好在8月份前后,与并购告吹时间,恰好吻合。
国际金融报社
另外,6月洽谈并购,8月才发公告,这种操作也正好对应了江特违规信披之事。
不过,不管涉事主体是不是江特,赣锋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股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赚钱。
事后回看,赣锋吃到嘴的虽然不多,但胃口*不小。
同花顺-赣锋锂业
2020年三季度,赣锋投资收益,只有527.32万。环比上季度,还减少了一半。
但这很可能是因为,赣锋并购江特失败,提前退场了。2020年6月30日到8月20日,江特股价从1.73元/股,涨到了2.16/股。所以赣锋可获利润,大概也就是0.43元/股。
然而到2021年9月14日,有锂矿加持的江特电机,股价已达32.56元/股。试想一下,如果赣锋一直持有,那么投资收益比之现在,将再翻70倍!
到嘴的肥肉,哪有不吃的道理。尤其是赣锋,一贯奉行的,就是这样的原则。
二、区区一个信披违规,背得起
本次内幕交易事件,并不是赣锋的第一次违规操作。早在2014年9月2日,赣锋就曾收到过江西证监局的警示函,直指赣锋公告与事实不符。
赣锋公告
这个故事还得从2013年说起。
2013年11月,赣锋与美拜电子洽谈收购事宜。
美拜电子是一家生产锂离子电池的企业,产业链上属于赣锋锂业的下游。且规模不算小,2013年营收是同期赣锋的43.67%,净利润是赣锋的31.75%。
这样的并购重组,无疑会对赣锋的业务和股价,都造成重大影响。但赣锋却并未公告。2014年2月28日,赣锋因股价异常波动发公告时,还在承诺没有未公布事项。
直到3月11日,赣锋才宣布,正在筹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股票停牌。
同花顺
那么,赣锋为什么要有意隐瞒重大利好?或者说有意拖延发布时间?
首先,从公司层面来看,这一操作让赣锋获得了更多的定增资金。
由于赣锋要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而股份定价不得低于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价的90%。所以,让内幕消息多飞一会,就能帮助股价多涨一点。
事实证明,赣锋停牌的时间,股价确实已达历史高点(前20个交易日大约为图中红框范围)。如果放在年初发重组公告,赣锋能拿到的定增资金,或将减半。
其次,从个人层面来看,这也给内幕交易留出了充足时间。如果有人掌握内幕信息提前入场,仨月收益轻松翻番。
看看这个逻辑,是不是与本次赣锋-江特事件,如出一辙。称之为轻车熟路,也不为过。
不过,如果只想到这一层,还是太年轻了。
早在2013年1月,包括控股股东李良斌在内的10名投资人,就已经以非公开方式,用更低的成本增持/入场。而在并购重组股价上涨期间,控股股东家族已经累计减持了524万股。
赣锋公告
减持赚一笔,定增赚一笔。区区一个信披违规,背得起。这笔买卖很划算。
三、连起码的知情权,股民都没有
信披违规,这个事件的严重性就在于,什么时候公告,公告什么内容,都是上市公司自己掌控的。
而更严重的是,这种事,直到现在,赣锋还在干。
2022年6月8日,深交所又向赣锋发了一封《监管函》。提出如下两个问题:
赣锋公告
赣锋收购伊犁鸿大,是因为伊犁鸿大通过持有“五矿盐湖”49%的股权,间接拥有青海省柴达木一里坪锂盐湖项目的权益。
赣锋设立合资公司赣锋矿业,是要用其收购中城德基。而中城德基通过其全资子公司“金峰矿业”,间接合法持有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松树岗钽铌矿项目 ***权益。
所以本质上,赣锋这两笔交易都是为了买矿。
那么问题来了,赣锋买矿合情合理,而且还能释放积极向上的信号,为什么不发公告?
难道也是为了等待时机,择时发布?就像当初并购美拜电子一样?但是,赣锋收购伊犁鸿大,已经在年报中披露了。这种可能性显然不成立。
那么第二种可能,就是这笔交易并不划算。所以不发公告刻意弱化,不想让投资人过度关注。
可是新问题出现了,不划算的事为什么要干?除非金钱交易的背后,伴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赣锋不认为需要发公告。或者说,忘了发公告。只是,对于上市12年,且时常游走在违规边缘的赣锋来讲,这种理由,恐怕只能让人看了笑话。
在上市公司面前,普通投资人永远都是弱势的。连最起码的知情权,股民都没有。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财联社6月30日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目前,平安基金已有2只产品年内募集失败,而在过去的2021年,平安基金也有2只募集失败的产品。非货规模来看,2020年一季末,平安基金以1897.15亿元的非货管理规模跻身业内前20,但到了2021年,其非货管理规模便下滑至1404.91亿元,退出前20,进入到今年一季末,非货管理规模则超过2000亿元,业内排名22。
从业绩表现来看,平安基金旗下并不缺乏知名基金经理,但年内业绩表现乏善可陈。比如,曾在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均创下超60%年收益的神爱前,其管理的多只产品年内仍处亏损。
平安基金旗下产品发行失败
6月30日,平安基金发布《关于平安鑫源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称,平安鑫源在今年3月29日开始募集,截至6月28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未能满足《平安鑫源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因此不能生效。
同日,中融基金也发布《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关于中融景源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截至2022 年6月3日基金募集结束,该基金未能满足《中融景源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故该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从今年3月4日开始认购。
两只同日宣布发行失败的基金,是此前基金发行市场遇冷的一大缩影。公开资料显示,中融景顺相关申请材料于去年7月20日被接收,去年9月7日证监会作出审查决定;平安鑫源则是去年8月2日接收材料,9月30日作出审查决定。
由于相关监管规定要求新基金需要在获批6个月内启动发行,因此不难看出,2只基金都是将近最后期限前开启基金募集,而募集期限也均为3个月,已把时间用满,达到基金最长的募集期限。
由于3月A股市场仍处于回调中,彼时,基金整体发行情况低迷。Wind数据显示,3月全市场合计成立114只基金,但平均发行规模仅为6.72亿份,较2021年同期市场9.86亿元的平均发行规模,缩水超3成。
除了市场整体环境,基金经理的履历也是影响基金发行的重要因素。平安鑫源招募说明书显示,拟任基金经理周琛先后担任五矿证券有限公司助理研究员、交易员。于2012年8月加入平安基金,曾任基金运营部交易岗、投资研究部固定收益研究员2017年9月开始基金经理任职生涯。
天天基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周琛在管规模超500亿元,任职期间*回报为15.02%。不过,该基金经理此前的管理的产品均为债券型或者货币型产品,并没有权益类公募产品的管理业绩,发行失败的平安鑫源却是偏股混合产品,股票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 60%-95%。
中融景源则由陈荔和石霄蒙拟任基金经理。其中,陈荔的基金经理任职经验不到2年,*回报为29.37%,在管产品有5只,均为灵活配置型产品,在管规模达到7.52亿元。而石霄蒙的能力圈聚焦在长债领域,在管产品有8只,合计规模172.25亿元,不过,她的基金经理任职经验也不足2年。
已是年内第二只发行失败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经是平安基金旗下年内第2只发行失败的产品。早在今年2月19日,平安基金发布《关于平安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平安中证港股通消费ETF从2021年11月18日开始募集,截至2022年2月17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该基金未能满足《平安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因此该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是成钧,曾在多家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任职,2017年2月加入平安基金,现任平安基金ETF指数中心指数投资总监,管理着平安沪深300ETF、平安中证500ETF、平安创业板ETF等多只产品,截至目前,他的管理规模超过105亿元。
除了年内发行失败的产品以外,在2021年,平安基金也有平安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ETF、平安瑞福一年定开等2只发行失败的产品,其中,平安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ETF于去年7月9日开始募集。截至当年9月30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而平安瑞福一年定开从2021年4月30日开始募集。截至2021年7月29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
连续2年各有2只产品发行失败,这在市场并不常见,平安基金旗下接连发行失败的原因引发市场关注。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末,平安基金旗下全部公募产品在管规模达到5261.82亿元,包括2080.48亿元非货基金规模和3181.34亿元货币型基金规模。以非货基金规模来看,平安基金在业内排名第22名。
环比上一季度末的2098.36亿元规模,平安基金非货管理规模出现小幅下滑,但在业内的排名并未发生变化。拉长时间来看,在2020年一季末,平安基金以1897.15亿元的非货管理规模跻身业内前20的行列,排名第13,但到了2021年一季度末,其非货规模下滑至1404.91亿元,退出业内前20的行列,至第25名。
规模波动的背后,平安基金的业绩表现也值得关注。此前年报显示,2021年平安基金旗下表现*的产品是平安转型创新,2021年净值增长率达74.62%,由神爱前担任基金经理。由于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每年的收益都超过60%,神爱前及其掌管的产品持续成为市场聚焦点,被称为“神”基金。
不过,今年以来,这些的产品的光环稍显暗淡,截至目前,平安转型创新年内亏8.35%,平安策略先锋亏7.27%,在业内均属中等水平,平安品质优选年内回报0.27%。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基金于6月24日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平安医疗健康混合增聘基金经理丁琳,原基金经理神爱前因工作需要离任。
除此以外,作为公司权益投资中心的领军人物,平安基金总经理助理兼权益投资总监李化松在管的多只产品年内均亏损,其中平安科技创新3年封闭年内亏损幅度达到20.77%。截至一季度末,李化松在管产品合计管理规模为102.57亿元。从2018年3月加入平安基金以来,李化松先后担任过14只产品的基金经理,目前在管产品有7只,此外,平安均衡成长2年持有仍处在募集期中,拟任基金经理也是李化松。
年内市场发行失败产品达15只
而随着上述两只产品宣布发行失败,年内募集失败的产品也进一步攀升。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共有15只基金募集失败,从产品类型上看,包括4只中长期纯债基金有,3只被动指数型基金有,4只偏债混合基金,4只偏股混合型产品。
从产品所属的基金公司来看,发行失败的产品涉及11家公募基金公司、1家券商,以及1家券商资管公司。
整体来看,在今年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今年发行市场一度遇冷,不少基金发行规模仅在个位数水平,新成立的发起式基金也不在少数。Wind,截至目前,年内新成立基金706只,平均发行份额不足10亿,为9.66亿份。
本报讯基金新发市场低迷,募集失败的产品增多。创金合信甄选回报宣布基金合同不能生效,成为年内第6只募集失败的基金。在业内人士看来,新基金出现较多发行失败的时候,往往有比较大的机率是市场底部区域,可能是一个好的入场时机。事实上,经过此前调整,部分公司的估值已进入到较为合理的位置,投资价值彰显。
年内募集失败基金增至6只
2022年开年至今,新基金发行持续遇冷,发行失败的基金增加。3月2日,创金合信基金发布公告称,其旗下产品创金合信甄选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于2021年12月13日开始募集,截止到2022年2月28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由于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条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投资快报》
对于这些基金发行失败,业内人士表示,去年末以来市场表现欠佳,热门赛道回调较大,基金赚钱效应差,投资者情绪陷入低谷,基金自然不好卖。一般来说,基金发行失败是因为未满足基金合同中“自基金份额发售之日起3个月内,基金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2亿份,基金募集金额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且基金份额有效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的条件,导致发行失败。
另一方面,继1月份单只基金平均成立规模创2019年3月份以来新低后,2月份基金平均募资规模再次走低。Wind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全市场有63只基金成立,合计发行份额337.67亿份。而2月平均单只基金成立规模为5.36亿元,创2018年10月份以来新低,较2019年2月份5.52亿份的单只基金发行份额还少。
在市场人士看来,公募基金发行是衡量市场情绪的重要指标,每次爆款基金频出时往往对应市场的高点,每次公募基金发行频频失败的时候,往往又是市场比较低迷的时候。“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当新基金出现较多发行失败的时候,往往有比较大的机率是市场的底部区域,可能是一个好的入场时机。随着市场调整压力的释放,市场风险偏好将会修复,基金发行也会回暖。”
A股配置价值彰显
基金业内素有“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的说法,指基金发行火热时往往是市场顶部,不好发的时候或许是市场底部。银华基金统计发现,以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为测算指标,模拟测算在历史上10个基金发行遇冷期当月首个交易日买入并持有一定时间的收益。结果显示,在上述10个基金发行遇冷期,买入基金并持有1年,取得正收益的概率为70%。
华南一公募基金经理对《投资快报》
在业内人士看来,经过此轮调整,不少公司的估值已进入较为合理的位置,配置价值逐渐显现。川财证券研究所长陈雳指出,此前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等影响,以科技股为主的高估值板块持续承压,但A股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反应已较为充分,风险已得到充分释放,业绩增长态势良好、前期股价调整充分、目前估值较低的个股已具备一定的配置优势。
中欧基金指出,近期市场的下跌将A股估值分化的风险进行了集中释放,A股已逐步浮现再配置机会,对经济企稳主题较为敏感的银行和保险股等相关领域近期超额收益显著,建议关注经济稳增长主线下的投资机会,主要为稳增长相关的基建投资中,增量弹性较大的领域,尤其是能源基建和新能源电力运营商等。
事实上,随着A股投资性价比的提升,国外机构也纷纷建议增持。瑞银财富管理投资表示,在货币政策的助力下,中国经济将在今年4月份前触底回升,有助于中国企业盈利能力尽快稳定下来。市场预测中国股票2022年盈利增速将达14.7%。中国股票的低估值时期或已过去。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发行失败》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发行失败、002460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