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2年5月13日,新财富500富人榜正式发布。
农夫山泉钟睒睒以4983.5亿元财富成功连任首富,宁德时代曾毓群、黄世霖,以及牧原股份的秦英林和钱瑛夫妇首度进入榜单前十;备受关注的互联网巨富里,*依然排名第三,39岁的张一鸣财富激增1200亿元,晋升第四名,马云则退出前十。
数据显示,2022新财富500富人榜的上榜门槛为93.7亿元,已连续4年提升。但与此同时,上榜人总财富为16.5万亿元,比去年微降1.1万亿元。
一升一降中,本年度,千亿巨富身家缩水,百亿级富人却层出不穷。2021年,有11名富人的财富超过2000亿元,今年则骤降至4名。百亿富人数量则一直稳定增长,2022年高达464名,比去年增加了增加了25位,若是把时间拉长来看,比起2019年增长了200多位。这相当于山头变平,底座则得到了加固。
钟睒睒连任首富,前十宁德时代贡献两席,马云退出
具体来看,农夫山泉钟睒睒以4983.5亿元财富成功连任首富,宁德时代曾毓群、黄世霖,以及牧原股份的秦英林和钱瑛夫妇首度进入榜单前十,分别排名第二、第九、第十。
备受关注的互联网巨富里,*、丁磊排名依然较为稳健,分列第三和第六;张一鸣财富激增1200亿元,晋升第四名。黄峥排名由去年的第二跌至今年的第五,财富则消失了近3000亿元。马云退出前十。
何享健家族由去年的第五降至今年的第七;王卫从去年的第六降至今年第八。
需要说明的是,2022年富人榜前十位次再次大幅变动,新晋富人占据过半。
前十富人剧烈洗牌,一半被迭代,有两大信号。其一,意味着民营经济创富轨道正在大幅转轨,如宁德时代给前十新贡献了两位富人。其二,近年来,市场增量见顶叠加监管日益深入,一些容易产生垄断的赛道估值下滑,带动相关富人财富下跌,这也导致了巨富的财富占比连续下滑。即使进入前十的富人,也有6位财富是下跌的。新财富计算发现,最近十年,富人榜前十名,财富之和从0.4万亿元涨至2.5万亿元,10年6倍。而他们掌握的财富在榜单总财富中的占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2013年的11%*攀升至2018年的18%,此后则震荡下跌,2022年跌至15%。
千亿级别富人在减少,百亿级在增加
2022新财富500富人榜的上榜门槛为93.7亿元,2019-2021年的上榜门槛分别是45亿、63亿、89亿元。门槛持续提升,意味着中国民营经济的活力在经历2018年的去杠杆及A股质押爆仓危机之后持续释放。
上榜门槛提升的同时,2022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榜人总财富为16.5万亿元,比去年微降1.1万亿元。人均财富也微降至330亿元。
榜单总财富缩水,上榜门槛却提升,与500富人结构发生一定变换有关。
本年度,千亿巨富身家大缩水,百亿富人却层出不穷。2021年,有11名富人的财富超过2000亿元,今年骤降至4名;去年这一群体的总财富为3.2万亿元,而今年总财富为1.4万亿元,少了1.8万亿元。另外,2022年,1000亿级别富人调整比较微弱,人数从38名减少至30名,群体财富则从6.9万亿元缩水至4.9万亿元,少了2万亿元,这主要仍是与头部2000亿以上富人财富缩水有关。
而百亿富人数量,则一直稳定增长,2019-2022年分别为239、315、439、464名。没有100亿,快要登不上富人榜了,这意味着,在中国广袤的经济版图中,经济新动能不断涌现,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创富机会。山头有所削平的同时,底座则得到了加固。不同行业的创富机会,同样呈现出迥异的分化。
“智造”赛道成为造富新动力
前十榜单中,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巨富异军突起,正代表了近年来榜单的新趋势:富人榜的主动力,在经历“制造业-地产业-互联网”的产业变迁后,正在进入以“新能源、新科技、新工业”为核心引领的“智造”赛道。
分行业来看,新财富500富人榜中,机械与设备业是*赢家。按上榜人数变动幅度来看,机械与电气设备新增18人,上榜人数从去年的30人剧增为48人,排名首位;其次是能源与环保领域,新增7席;化工与金属与冶炼行业,也各自增加了5位。值得一提的是,化工、机械设备、金属与冶炼领域的新增富人,大部分也来自下游新能源领域的需求拉动。
数据显示,宁德时代的上下游、股东及同行中已产生了超过50名富人,在榜单上占比超过1/10,“宁王”取代阿里、腾讯,成为榜单上不可忽视的*势力。宁德时代的股东里,有高达8人上榜,除了6名直接股东,还有鸿商资本的于泳和高瓴的张磊。
榜单上,地产和教培富人落寞告别,而互联网行业富人喜忧参半,流量见顶,泡沫消退,商业规则重塑,影响这一行业上榜人,但其创富力依然蓬勃,今年有16位年轻富人新上榜,米哈游就贡献了3位,其创始人蔡浩宇35岁,财富高达554亿元。中核钛白实控人王泽龙年仅26岁,坐拥112亿元身家,为榜单上最年轻的富人。
省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重要依托和支撑。
2021年以来,河南相继组建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龙门实验室、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龙湖实验室等6家省实验室。在省政协常委高雅玲看来,因建设时间较短,对标国家实验室“预备队”标准,对标先进地区省实验室建设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寻找应对之策,推动省实验室高质量发展。
进程 | 河南相继组建6家省实验室形成良好发展势头
2021年以来,河南省先后制定出台了《河南省实验室体系建设方案》《河南省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提出组建省实验室和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的政策措施,相继组建6家省实验室,并围绕嵩山、神农种业、黄河3家省实验室,设立了11家省实验室基地。推动在豫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提质增量,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力争在国家优化重组中跻身入列。
“目前,6家省实验室建设快速推进,初步形成了良好发展势头。”高雅玲举例,以龙门实验室为例,其由河南科技大学和郑州大学牵头组建,整合了7家现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资源,联合中信重工、中国一拖等龙头企业及第七二五研究所、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等中央驻豫院所,建设期为5年,预计总投资26亿元,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建设特色。
“综合来看,实验室定位准确、规划科学、进展迅速,并初步构建了多元资金投入机制,集聚了一批以高水平专家团队为引领的高层次科研人才,为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项目提供了必要支撑。”但高雅玲也直言,在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物质保障等方面,省实验室建设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亟须加以完善。
经验 | 先进地区省实验室建设在发展定位、财政支持、体制机制等方面有成功经验
广东、浙江等先进地区省实验室建设有哪些经验?据悉,2017年以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省陆续出台政策,并成功建设了一批*的省实验室。截至目前,全国已有70余家省实验室正式揭牌或通过专家论证。
如,广东省在2017至2019年启动了10家省实验室的建设,形成了珠三角主导、粤东西北协同的省实验室发展格局,省实验室规模和数量领跑全国,发展迅速,显现出集中攻关的优势,在各自领域产出了一批前沿科技成果;湖北省于2021年批复9家省实验室,目前已全部实体化运行,一批重大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浙江省于2020年提出建设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西湖实验室、湖畔实验室等4家省实验室,从创新源头出发,集中力量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高雅玲认为,外省实验室建设在发展定位、财政支持、体制机制等方面形成了一些成功经验。“广东省初步构建了‘省市联动、地市主建、实体运作、充分自主’先行先试的体制机制,省实验室可由单个地市承建,也可采取‘核心+网络’等模式由地市联合建设。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实验室均实行政府所有、实体化建设、独立法人运作,不定行政级别、不设工资总额限制,实施社会化用人和市场化薪酬制度,充分赋予省实验室人事、财务、薪酬、科研等自主权。这些做法有的已经在建设过程中实施,有些可以进一步加以学习借鉴。”高雅玲说。
建议 | 资源、资金、人才 围绕重点她提出这些建议
高雅玲建议,加强资源统筹,构建良性发展环境。“截至目前,全省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布局的10家省实验室,目前已批准6家,省科学院保留1家,只剩下3个名额。鹤壁、漯河、开封、新乡、南阳、平顶山、濮阳等省辖市都有意筹建省实验室,各地竞争比较激烈。”高雅玲说,建议省实验室建设兼顾当前和长远发展,面向全省重大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战略需求,既可以由单个地市承建,也可采取“一核多点”等模式,由地市依托各自优势联合建设,更好统筹利用全省资源,促进良性竞争和发展。
省实验室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高雅玲建议,加大资金扶持,建立稳定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联动作用,确定各级投入比例以及经费在成果奖励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使用比例等,并通过“一事一议”、分段补助等方式完善补助奖励机制,每年将省实验室运行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支持省实验室正常运行。
“省实验室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建议强化人才管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高雅玲表示,建议进一步落实省实验室选人用人自主权,探索建立更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出台更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为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提供保障。综合运用“以老带新”等模式,完善青年人才培育机制。出台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人才服务保障政策,在住房保障、人才落户、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健康、创新创业服务等方面提供优先保障,增强人才归属感。(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 刘杨)
“创新有话说”系列推荐
12月23日,第十九届新财富*分析师榜单正式发布,来自30个研究领域的分析师摘得“桂冠”。
“新财富*分析师评选”每年由公募基金、大中型保险机构、大中型私募机构等A股主流机构投资者组成的、投票群体,票选出他们当年度最认可的证券分析师。自2003年首届新财富*分析师评选举办至今,共有18000多位分析师参评,近1800人成为“*分析师”。
此次新财富公布了宏观经济、策略研究、固定收益研究、金融工程、非银金融等30个研究领域的评选结果,每个研究领域公布前五名。据界面新闻
其中,广发证券郭磊团队蝉联宏观研究第一名,2017-2021年稳居新财富宏观分析师榜首。海通证券荀玉根团队拿下策略研究*,实现了六连冠。固定收益研究方面,华泰证券张继强荣获第一名,这也是其连续4届*。
医药行业第一名罕见空缺,据界面新闻
在*影响力研究机构方面,长江证券、广发证券、海通证券分列前三。广发证券、长江证券、兴业证券则分别位列本土*研究团队前三。
此外,今年还诞生了1位钻石分析师和3位白金分析师。根据官方评选规则,累计10届“新财富*分析师”第一名的分析师,将获颁“新财富钻石分析师”荣誉奖项,累计7届“新财富*分析师”第一名的分析师,才能获颁“新财富白金分析师”荣誉奖。
今年新增的钻石分析师为来自长江证券的王鹤涛,他也是新财富史上第三位钻石分析师。官网信息显示,2012年至2018年,王鹤涛为钢铁研究领域第一名。2019年至2021年,王鹤涛是金属和金属新材料的第一名。
今年新增的白金分析师为国盛证券刘富兵、华泰证券张继强、申万宏源刘晓宁,新财富史上的白金分析师累计达23人。
其中,刘富兵关注金融工程研究领域,2014年至2017年是第一名,2019年至2021年再次连续获得头名;刘晓宁在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研究领域,2015年至2021年蝉联头名;张继强2007年便成为新财富*分析师债券研究第一名。2010年、2011年、2017年和2019年至2021年,张继强获固定收益研究领域第一名。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金融圈一篇“玄学”研报出圈,其作者便为刘富兵,该份研报题为《天干地支在择时中的应用初探》,内容共有3个部分,分别为天干地支主导的时间周期、天干地支在择时中的应用思路、天干地支在A股择时中的实证探索。(详见:玄学研报出圈!国盛证券以天干地支预测A股,业内:有门槛,没看懂)
闪光灯与LED显示屏闪耀下,奖杯、名片在会场中穿梭纵横。
12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券商圈热闹的时刻,第十八届新财富*分析师评选刚刚落幕。
场内各界金融分析家暂时于往日打交道的数据里抽身,带有些社交属性的彼此攀谈。经来自44家证券公司的1000余位分析师与销售投票,中国最强研究阵容逐一诞生。
众多的机构在颁奖环节里来回,但频率*的实属海通与广发证券。
海通、广发收获颇丰
与去年类似,海通与广发收获颇丰。
在备受瞩目的第十八届新财富*分析师奖项里,银行第一名为浙商证券研究小组,非银行第一名为海通证券研究小组,房地产首位则属于广发证券研究小组。
具体来说,银行业第一名为浙商证券邱冠华,第二名为申万宏源马银鹏团队,第三名为中泰证券戴志锋团队,评分依次为26530.59,26053.49与23771.94。
非银金融行业第一名为海通证券孙婷团队,第二、三名分别为广发证券陈福团队与天风证券夏昌盛团队,评分分别为32337.02, 28788.65与28574.99;房地产行第一名为广发证券乐加栋团队,第二、三名则为兴业证券阎常铭团队,及海通证券涂力磊团队。
海通与广发债券仍依次为*产业金融研究团队方面第一、二名,天风证券紧随其后。在消费、科技、制造和能源与材料研究团队上,前三位的依旧被广发、长江、天风、海通等占据。
不过港股及海外市场研究出现了本次新鲜的光大证券面孔,兴业证券张忆东、李彦霖团队与光大证券秦波、付天姿团队位列一二名,第三名则依旧是广发证券旗下欧亚菲、张静静团队。
如果非要找出不同,那么今年与去年略有些不同的是*影响力与本土*研究团队的排名有所变动。
今年新财富*影响力机构前五名依次为:长江、广发、海通、申万宏源与天风证券;去年则为海通、广发、长江、申万宏源与兴业证券。今年新财富本土*研究团队则为:广发、长江、海通、兴业、申万宏源证券,去年则是广发、长江、海通、天风与兴业证券。
与此同时,博时基金、德邦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建信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平安资管、前海开源基金、招商基金和中国人寿资管获得“3i: 2020新财富最智慧投资机构”奖项。
中大型机构“轮流坐庄“,小机构身影罕见
回望去年第十七届年会,银行业前三依次为申万宏源证券、中泰证券与广发证券;海通证券、长江证券与广发证券囊括非银行前三为;房地产冠亚季属于广发证券、海通证券及华创证券。
第十七届金融业方面,前三是海通证券、广发证券与长江证券;*港股及海外市场研究团队前三依次为兴业证券、天风证券及光大证券。
此外,第十七届固定收益前三顺序为华泰证券、天风证券与中金公司;海通与广发证券占据策略研究前两名,兴业证券尾随其后。宏观经济方面,前三名依次为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及长江证券。
情景相似。今年,华泰与天风证券仍为固收前二,广发证券替代中金成为第三;策略前三名则与去年完全一致;宏观第两名依旧为广发、兴业证券,海通证券挤走长江证券位列第三,其中广发证券评分高达45852.82,远高于第二名兴业的30975.59。
对比两年榜单便可明显看出,海通、广发证券牢牢占据银行业、非银行业、金融、房地产业等前三,剩下的位置则是申万宏源、中泰与兴业等轮流坐入。而其他领域如策略研究、宏观与固收等,除了上述机构外,主要还是由华泰、中金等知名证券公司。
即使在相对冷门的传播与文化、农林牧渔、国防军工等方面,上榜机构上榜的机构均主要为中大型业内知名机构,小证券机构寥寥无几。
通过梳理,在去年第十七届新财富榜单中,共计32个分类里,海通证券前三占据了14个,其中5个位于榜首。前三名里包含广发证券的则多达21个,其中*的有7个。
根据证监会于2020年7月公布的*证券公司名录,全国共有134家证券公司,分布在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其中老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合计拥有74家证券公司,占比超过55%。
关于新财富榜单的评选流程与规则,据已公示的《第十八届新财富*分析师评选办法》,榜单设置规则为:宏观经济、策略研究、金融工程、固定收益研究,榜单公布名次为前五名;产业研究的25个子行业,榜单公布名次为前三名,第四名和第五名是否上榜,依据距第三名的分差动态确定;港股及海外市场研究,报名参评团队达10个或以上,则榜单公布前五名。入围均为上榜团队数顺延2位。
新财富官方表示,本年度评选共有1600余家机构提交投票资格申请信息,经审核及审计机构审计复核,最终来自700余家机构的机构投资者获得投票资格,投票人管理的资产规模合计超70万亿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新财富榜单》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新财富榜单、中信重工重组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