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看一下2022年几大行发布的存款利率表——
(网络截图)
或许有些人太看不太懂,那就打个比方:去年底你有10万块钱,能够买一辆汽车,你把这10万元存到银行一年,一年后本息为101930元,然而这时候汽车的价格涨到了102500元,你的钱已经买不到一辆汽车了。
10万元存银行一年不仅没有升值,反而贬值了570元,还不如一年前就花出去。现在储蓄和理财这一选择,也不能***带来收益,改善我们的生活。
大环境下利率低行是趋势
可能有一部分人不理解,明明银行有给存款支付一定的利息,为什么会称其为“负利率”,这似乎不符合“负利率”的概念。
从实质上来讲,“负利率”的说法是事实,即银行存款到期的本息,跟不上物价上涨及货币贬值的速度,而现在存在银行的钱利息越来越低,对于储户而言其实就是负利率。
那么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随着疫情影响全球的经济,零利率或者负利率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据统计,今年至少已有21个国家及地区降息29次,甚至很多国家出现了负利率,其中美联储推出了0利率。
也就是说,一万元存银行,一年后本息收益为9950元。不仅没有利息收入,银行还要收取“保管费”。
低利率时代意味着什么?长期低利率意味着未来无风险收益率会很低,你手上的资产,要做好十年二十年后收益非常之低的准备。
所以我们要一定要看清两大趋势:全球负利率时代正在逼近,相对而言,国内负利率还很遥远,但低利率成常态已经不可避免,虽然风景这边独好,我们也要早做打算。
虽然撤销了退市风险警示,但大唐电信(600198)近日股价却出现持续大幅下行。在短短三个交易日间出现近27%的跌幅后,公司公告提示将剥离亏损资产。
4月26日晚间大唐电信公告,公司正在推进资产剥离事项,出售公司控股子大唐软件1亿股股份及全资子公司大唐终端***股权,交易意向方为公司控股股东的下属公司大唐投资控股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公告称,目前正在对交易标的进行资产评估等,尚未确定交易价格,协议未签署,尚未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
除大唐电信外,大唐软件股东还包括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电信对其持股92.16%。
大唐软件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3.85亿元,资产净额-7亿元,2021年度营业收入1.32亿元,净利润亏损1232.75万元。
而设立于2014年6月的大唐终端同样持续经营不善。该公司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2.93亿元,资产净额2431.27万元,2021年度营业收入 4599.74万元,净利润亏损2559.18万元。
公告中大唐电信表示,该项资产剥离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改善经营业绩。
在此之前,2021年大唐电信完成对大唐联诚的收购,增加了专用移动通信、专用宽带电台和宽带移动安全应用等新业务方向,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相关业务与公司原有业务形成协同优势,拓展特种通信市场,形成“安全芯片+特种通信”的整体产业布局。
在特种通信业务方面,大唐电信也表示将持续扩大重点领域业务规模,开展通信应用与技术创新。深耕专用移动通信、专用宽带电台、宽带移动安全应用业务,丰富产品型谱,提升产品应用范围和市场份额。在4G特种移动通信基础上,抓住5G特种通信应用机遇,争取总体地位,布局下一代特种通信产品。
由于2020年年末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负值,大唐电信股票已于2020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同时,该公司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且2020年度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带有“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已于2020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基于2021年大唐电信实现净利润7196.23万元,归母净利润-5095.03万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17.1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4.31亿元,实现由负转正。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已消除。上交所于2022年4月19日同意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的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风险警示。
不过“去星摘帽”并未给大唐电信股价带来利好。
在4月21日复牌大涨6.39%后,该公司股价出现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近三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近27%。
4月26日晚间,大唐电信披露股价异动公告称,除上述剥离资产事项外,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其他正在筹划的涉及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收购、债务重组、业务重组、资产注入、股份回购、股权激励、破产重整、重大业务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重大事项。
都说我国居民爱存钱,可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不用再为了温饱而发愁,甚至还有房有车有存款。据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存款总金额达到了24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0.5%。有人不禁想问,现在已经2022年了,我国有多少家庭,存款超过50万元?不妨一起来看看数据。
一、家庭存款能有多少?
从整体的存款总金额来看,我国居民对存钱的热度确实不低,但除去企业存款、机构存款等,居民存款余额仅为110万亿元。要知道,我国人口目前有14亿人口,若按此计算人均存款只有7万元。即便按照5亿户家庭来算,平均每户的存款金额也只有20万元。
当然,这只是平均数据,或许有的家庭存款只有几万元,而有的家庭存款不仅超过50万元,甚至还达到了上百万元。
二、存款超过50万元的家庭有多少?
大家都知道,银行存款保险条例的*赔付金额为50万元。但你知道为何设定为50万元吗?那是因为央行统计我国居民存款到目前为止超过50万元的,仍然少之又少,仅占全国人口的0.37%。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家庭存款超过50万元的,不超过518万人。不得不说,这数据着实令人意外。
三、为何现在大多数家庭拿不出50万元?
其实仔细想想,你便会觉得现在大多数家庭拿不出50万元也实属正常。就拿个税来讲,免征金额为5000元,这也就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工资水平基本都在5000元左右。
若一个家庭里有两个人的薪资都为5000元,不吃不喝也得需要8年的时间才能攒下50万元,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毕竟谁也不能保证8年期间会出什么变故。就拿60后、70后的人来说,工作时薪资并不高,能攒下的钱也少之又少,即便攒下几十万,也基本用于给儿女买房付首付了。
再拿80后的人来说,基本都踏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不仅身负房贷、车贷,还需要抚养儿女,赡养老人,想要攒下点钱就更难了。而90后、00后的人就更不用多说了,非但不会存钱,甚至因超前消费,欠下了各种债务。
当然,这也不能代表我国所有居民都没有钱,也有可能是因为现在存款利率下降,手中持有大量存款的人觉得,把钱存放到银行能拿到的利息实在有点少,便选择其他理财方式打理资金。
比如常见的余额宝、零钱通、储蓄国债、债券基金等,甚至承担风险能力强的人,会将钱投资到高风险的股市当中,以此获得高收益。也有人顺应大势,转向投资一些新兴的外贸经济平台平台的代销,享受基于实物交易产生的利差带来的利润,模式安全性高,且30天的周期,利润为1%,稳妥获得更多收益。
总之,在如今这个社会50万元并不算多,然而,很多家庭存款能超过50万元的并不多,暂且不说能不能存50万元,很多人连存款都没有,甚至还背负了沉重的债务。所以千万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影响,还是要认清现实。那么,你的存款超过50万元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
一般而言,存款期限越长,相应的利率也会越高。而在利率下行周期中,这种“常识”正在被打破。
近期,不少银行三年、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出现了倒挂。6月23日,《华夏时报》
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与中国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存款利率*能达3.15%,而五年则为2.75%。
对于倒挂现象,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不同银行对自己负债结构有不同的安排。同时也反映出银行对长期利率走势的判断,银行认为接下来利率可能会呈下降趋势,长期存款就会少吸收一些。
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倒挂
“3年利率上浮,5年没上浮。”6月23日,工商银行一家支行的客户经理对《华夏时报》
除了工商银行外,在国有大行中,农业银行与中国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存款利率*同样为3.15%,而五年则均为2.75%。例如,中国银行存款金额2万以上,三年利率就能达3.15%,五年仍为2.75%。
“利率下行,现在不鼓励存五年。”建设银行一客户经理对
目前,五大行中,仅交通银行没有出现倒挂情况。该行一名客户经理对《华夏时报》
在此现象背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银行预期利率可能会继续下降,对于吸收长期存款的意愿并不强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金天表示,利率市场化以来,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日益成为影响各银行机构存款产品定价策略的重要因素,即不仅要考虑到存贷款之间的规模匹配,还要考虑到二者在期限和定价结构上的匹配。获取五年期存款的需求不大,就没有必要为获取这部分资金来给出更高报价。
“利率下行周期中,银行降低期限溢价是为了鼓励居民缩短存款期限,降低自身的长期负债成本。”一家股份制银行负责人曾表示。
上述负责人提到,理论上讲,在利率上行周期中,银行会给出较高的存款期限溢价,提前锁定整体利率较低的长期存款。相反,在利率下行周期中,银行为了防止居民提前锁定长期收益,会降低存款期限溢价,通过“借短放长”,降低自身的负债端成本,提升存贷款利差的整体水平。
长期存款营销动力减弱
连续三个月“按兵不动”后,5月LPR迎来下调。
5月20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与上月持平,5年期以上LPR为4.45%,较上月的4.6%下调15个基点。
这是自LPR改革以来,5年期以上LPR创下的单次*降幅,在此之前,5年期LPR*降幅为10个BP。
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挤压了银行的息差空间。银保监会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主要监管指标中显示,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7%,2021年全年为2.08%。
实际上,近年来,监管部门一直在引导银行降低负债成本,限制部分银行的高息揽储行为。今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召开会议,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个BP左右。
央行发布2022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国有大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于4月下旬下调了其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
可以看到,大额存单曾一度被视为银行业的“揽储利器”,但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中,以及净息差收窄等因素影响下,如今银行对大额存单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今年4月以来,多家股份制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有所下降,甚至低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其中*跌破3%,降至2.9%。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曾对《华夏时报》
目前,为了缓解息差压力,一些银行要求加大低成本存款的拓展力度,优化存款期限结构,适度控制高成本存款。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为了稳定息差,银行对长期存款的营销动力将有所减弱,并通过加大短期贷款的营销力度降低资金成本。
在此背景下,多家商业银行积极推进“大零售”“大财富管理”战略转型。“银行加大零售业务投入是一个方向,通常零售业务中,银行对零售贷款业务议价能力较强,客户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也较低。在对公业务方面,银行也要通过支付结算的方式沉淀资金、吸收活期存款,同时在市场流动性充裕时,通过同业融入获取低成本资金。”娄飞鹏建议。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五大银行2022年存款利率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五大银行2022年存款利率表、大唐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