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德股份(辽宁十一选五走势图)

2022-07-20 11:17:08 基金 group

诺德股份



本文目录一览:



今日诺德股份(600110)涨6.14%,收盘报11.76元。

2022年4月28日,东吴证券研究员曾朵红,阮巧燕,岳斯瑶发布了对诺德股份的研报《202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环比恢复,符合市场预期》,该研报对诺德股份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为15.04元,现价距离目标价尚有27.89%的涨幅空间。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该研报作者对此股的盈利预测准确度为87.02%。

此外,中泰证券研究员谢鸿鹤,郭中伟,安永超,于柏寒,民生证券研究员邓永康,李京波,郭彦辰,叶天琳,王一如,李佳近期也对该股发布了研报,同样给出“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计算显示,对该股盈利预测较准的分析师团队为东吴证券的曾朵红、阮巧燕。

诺德股份(600110)个股




辽宁十一选五走势图

新华社沈阳7月15日电 题:辽宁:创新驱动,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增添原动力

,无人机照片)。

2021年,辽宁石化行业营业收入*迈入万亿大关,乙烯、PX、PTA产能均位居全国首位。辽宁有“油头”少“化尾”的产能结构正在改变。不仅如此,川藏铁路极寒条件钢轨、超大型集装箱船止裂钢等一批新材料也接连问世。在石化、冶金、建材等原材料及深加工行业,补链、延链、强链工作全面推开。

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品车间(2020年7月15日摄)。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等领域,辽宁不断培育壮大有生力量。近年来,从人工智能到集成电路,以芯源微为代表,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辽宁快速成长。其中,集成电路装备产业2021年营业收入达到了2012年的50倍。

要想创造优势、化危为机,就必须敢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创新牌。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指出,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

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2021年,辽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2021年底,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14815家、8107家,同比分别增长37%、15.8%……新动能的马达声日趋强劲,未来可期。

深化改革为振兴增活力

国有企业是辽宁振兴的“龙头”。辽宁闯“深水区”、啃“硬骨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在辽宁省大连市东北特钢集团车间内,工作人员在核对产品(2017年5月15日摄)。新华社发(刘德斌 摄)

2017年,沙钢参与,东北特钢实现混改;2018年底,国企“三供一业”全部移交;2019年,招商局集团入主辽宁港口集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与沈阳机床集团实现战略性重组;2020年,有着数十年历史的厂办大集体退出历史;2021年,鞍钢、本钢实现重组……2021年,辽宁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8.7%。

辽宁省鞍山市鞍钢集团鞍钢股份炼钢总厂三分厂生产车间(2021年4月20日摄)。

挺进“深水区”,就会遇到激流险滩。厂办大集体是历史遗留问题,拖的时间长,涉及人数多。2018年,辽宁下定决心解决这一历史难题。两年多时间,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全省关闭破产或重组改制大集体企业近2500户,安置职工44万余人。

营商环境之弊,曾是辽宁振兴发展之痛。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

前不久,大连市委、市政府收到一封署名SK海力士/英特尔存储制造与研发基地的感谢信,称赞大连在服务企业方面,既有“力度”“速度”又有“温度”。克服疫情影响,今年5月在大连启动建设的SK海力士/英特尔非易失性存储器项目正开足马力,全速推进。

拼版照片:上图为辽宁省抚顺市西露天矿部分区域生态恢复前的场景(2019年3月6日摄,资料照片);下图为辽宁省抚顺市西露天矿部分区域生态恢复后的场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这十年,从率先立法、成立机构,到网上办、不见面审批,辽宁打出了一套改革“组合拳”;从刮骨疗毒净化政治生态,到纪检监察常态化介入以“硬约束”抓“软环境”,辽宁对营商环境进行着系统性重塑,“投资正过山海关”的势头正在形成。

改革阔步走,振兴开新局。今年初,《辽宁省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发布。中部打造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南部发展沿海经济带,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辽东建设绿色经济区,立足辽宁、着眼全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正在全面推开。

让人民群众共享振兴成果

走进辽宁省抚顺市,曾经的两座“劳模矿”——东、西露天矿,在资源日渐枯竭中变成了“城市伤疤”。住在采矿沉陷区的群众,现在生活怎么样了?

走进70岁的居民陈玉芳家里,94平方米的新房窗明几净、宽敞舒适,水电气一应俱有。四年前,她还和老伴住在沉陷区的老危房里,墙皮开裂、楼体变形。陈玉芳一家是抚顺采煤沉陷区1.3万户百姓变化的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生根,一件件民生实事得到落实。

还欠账、补短板、惠民生,辽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每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超过75%;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跑赢了GDP增速;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十连涨”,做到按时足额发放……

在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高力房镇乔坨村,妇女在当地脱贫产业项目支持的工艺品厂里工作(2021年3月4日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自2015年至2020年底,辽宁建成1.2万多个脱贫产业项目,对84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全覆盖。截至2020年底,15个省级贫困县摘帽,1791个贫困村销号;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23元增加到2021年的1.1万元以上。

游客在辽宁省本溪市大石湖风景区拍照留念(2020年10月7日摄)。本溪市是国家森林城市,有“枫叶之都”的美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钢城本溪,曾经烟囱林立,烟气弥漫,被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如今,绿色成为这座城市的鲜明底色——“枫叶之都”美名在外,森林覆盖率达到76%,居全省榜首,旅游收入居于前列,被称为让人“看不够的城市”。

辽宁省铁岭市福德店辽河干流起点风光(2021年8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

这些年,辽宁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2021年,全省平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1天;河流水质自有环境监测数据记录以来*达到良好水平;森林覆盖率已达40%以上……

十年起宏图,而今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辽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全面振兴蓝图变为现实。(




诺德股份吧(600110)股吧

和讯网

昨日晚间,诺德股份(600110,股吧)抛出了一份拟定增募资14亿元扩产的计划再次受到资本圈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诺德股份此前斥资8亿收购清景铜箔***股权刚刚被否,而这则8亿收购案深陷“关联交易”的风波中...

诺德股份拟定增募资14.2亿聚焦主业

5月8日晚间,诺德股份披露了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的公告。内容显示,公司拟非公开发行募资不超过14.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投资年产15000吨高性能极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工程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本次定向增发对象为包括控股股东邦民控股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其中邦民控股拟认购数量不低于本次发行股票数量的30%。

预案显示,本次发行前,邦民控股持有本公司104,107,774股股票,持股比例为9.05%,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诺德实业持有邦民控股***股权,陈立志先生持有诺德实业51%的股权,因此陈立志先生是本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以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上限345,093,629股测算,邦民控股认购不低于本次发行股票数量的30%,本次发行完成后,邦民控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将不低于13.88%,仍为控股股东,陈立志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深陷关联交易风波的8亿元收购案被否

值得一提的是是,诺德股份此前深陷关联交易风波的8亿元收购案刚刚被否... 在5月8日,诺德股份还发布了一则关于终止收购股权的公告,这就是那则8亿收购清景铜箔事项。

回溯事件的整个过程,诺德股份于 2020 年 4月 20 日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拟收购股权资产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议案》,公司拟分别通过受让深圳市清景铜箔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清景铜箔”)***股权从而持有的福建清景铜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清景铜箔” 或“标的公司”)73.05%的股权和受让福建省清景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福建清景投资”)***股权从而持有福建清景铜箔26.95%的股权。以总价 8.48 亿元人民币间接收购福建清景铜箔 ***股权, 并根据标的公司业绩实现情况由业绩承诺方向公司支付业绩补偿。

据了解,清景铜箔是福建省*的一家电解铜箔材料生产企业,拥有规划设计年产20000吨高端电解铜箔生产基地,具有规划年产20000吨高端电解铜箔生产基地的办公楼、研发大楼、员工宿舍和食堂等配套设施,目前年产能5000吨,清景铜箔生产的锂电铜箔产品已进入国内知名锂电池企业,核心客户主要是宁德时代(300750,股吧)、比亚迪(002594,股吧)。

在诺德股份抛出收购方案之后,却出现了诺德股份并购疑似关联交易等相关报道。有媒体质疑无论是“收购标的”福建清景铜箔法人陈生,还是其实控人彭燕美,均与上市公司实控人陈立志存在关联关系。并且深圳清景铜箔与诺德股份注册地及办公地均在深圳,前者为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南海大道以西美年国际广场1栋604-20,诺徳股份的办公地为深圳市福田区沙咀路8号绿景红树湾壹号A座16层。

还有相关公司的电子邮箱也出现多处一致的情形。据天眼查显示,清景铜箔大股东深圳清景铜箔投资工商资料中留下的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分别为0755-83235706和805213522@qq.com。

巧合的是,一家名为深圳诺德粤通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清景在工商预留的联系方式则一模一样。天眼查显示,在其2017年年检预留的联系方式显示,电子邮箱地址为805213522@qq.com,电话也是0755-83235706。而该公司的法人和实控人也均恰好为陈立志,由诺德集团***持股。

另外,陈立志名下在深圳的多家企业,其在工商部门预留的电子邮箱也皆为805213522@qq.com,该联系方式与深圳清景铜箔投资完全一致。

对于这些看似“巧合”的现象,诺德股份的“关联交易”的风波仍在继续……

诺德股份在4月24日晚发布澄清公告称,上市公司与媒体中提及的清景铜箔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陈生、实际控制人兼董事彭燕美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司强调称,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容易造成误导。但由于收购事项未获得诺德股份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公司于5月7日晚间宣布终止收购资产事项。

2019年亏损1.22亿,资产负债率达66%

在来看诺德股份的基本面,2019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1.5亿元,同比下滑7.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亿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大幅下滑225.4%;基本每股收益为-0.106元,上年同期为0.0845元。

同样的,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创下了近几年的新高,高达66.54%。另外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底,公司的有息负债(短期借款+长期借款)24.90亿+6.28亿=31.18亿,公司2019年的利息费用为2.09亿,而公司去年的净利润为-1.22亿,利息费用占净利润的比就可想而知了。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截止2019年底公司的货币资金有12.19亿,按道理说有这么多的资金是不应该去大举借债的,通过2019年财报发现,有9.27亿之多的资金是由于保证金的原因是受限的。除去受限的资金,公司实际能动用的不到3个亿,资金面可谓是“捉襟见肘”了。

从这一角度看,似乎可以看出8亿元收购案被否后,诺德股份又“迫不及待”抛出14亿定增预案的意图,而且从募资的用途来看,有4.2亿的款项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资料显示,诺德股份主要产品为锂电铜箔,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产品,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数码、储能系统等终端产品,其中新能源汽车为当前规模*的应用领域。目前上市的主流动力锂电池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锂电池等,均需要使用铜箔作为负极的集流体,锂电铜箔是锂电池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从一季度数据来看经营状况也不太理想,公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48亿元,同比下滑32.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9.84万天眼,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同比下滑129.96%。




诺德股份公司简介

(报告出品方/

1 廿余载深耕积淀深厚,铜箔龙头紧跟时代浪潮

诺德股份是国内锂电铜箔行业龙头企业。公司前身可以追溯到 1987 年,由中国科 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创办成立的长春热缩材料。1997 年 10 月,公司在上海证券交 易所上市。1999 年 9 月,公司研发的 18 微米镀锌电子材料产品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证书》,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大批量生产项目。 2013 年 8 月,公司成功开发出 6 微米双面光锂离子电池用电子材料产品,在超薄型非 载体铜箔成型实现重大突破。

2015 年 6 月,深圳市邦民产业控股有限公司成为公司控 股股东。2017 年,公司荣获“全球新能源企业 500 强”称号。2018 年,公司蝉联了“全 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称号。经多年技术研发与市场积累,形成了公司的核心产业为锂 离子电池基础材料电解铜箔的生产、销售,目前,公司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新能源锂 电池材料龙头供应商。公司股权比较分散,实际控制人为陈立志。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深圳市邦民产业 控股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陈立志先生通过邦民控股间接持有诺德股份约 6.5%股权。 公司股权结构分散,前十大股东合计持有公司 22.49%股权,根据公司半年报披露情况 来看,资管产品占多数。

公司业务具体可以分为四大类:铜箔产品、电线电缆、融资租赁和贸易产品。根 据 2020 年底统计,四项业务各自的占比分别为 87.62%、9.05%、1.91%、0.85%。其中 铜箔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2020 年,公司铜箔业务营收占比 87.62%,锂电是公 司营收的主要来源。铜箔业务方面,公司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电解铜箔的生产商,公司自主研发生产 的*电解铜箔产品、动力电池材料等系列产品具备有较为明显的技术优势。

业务主 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产品,归属在惠州电子、青海电子、青海诺德负责生 产,是国内行业领先的电子铜箔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主 要客户有宁德时代(CATL)、LG 化学、比亚迪、ATL、SKI、国轩高科、亿纬锂能、 天津力神、中航锂电等国内外主要动力电池企业。2020 年受制于疫情影响,铜箔业务 毛利率下滑至 18.92%,2021 年以来在市场回暖的带动下显著回升。 电线电缆业务方面,业务平台为湖州上辐电线电缆高技术有限公司,2020 年营收 占比 9.05%,2020 年公司电线电缆业务的毛利率为 13.29%,主要产品为电线电缆、电 缆母料、电缆附件等。

融资租赁业务方面,2020 年公司融资租赁业务收入占比 1.91%,毛利率达到 82.86%。公司的融资租赁业务在诺德租赁旗下。2019 年 12 月公司以 2.52亿元的价格向 诚志电子出售控股子公司诺德租赁 25%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诺德租赁 41.46%股权,诚志电子持有诺德租赁 58.54%股权。2020年 3月 31 日,公司与诚志电子 办理了诺德租赁实际控制权和管理权的交接,2020 年 4 月起诺德租赁不再纳入公司合 并报表。 贸易业务方面,2020 年,该项业务营收贡献 0.18 亿元,业务收入比例为 0.85%。

从营业收入方面来看,公司 2018 年-2019 年经历低谷,如今重新走上增长通道。 公司近年来集中公司资源,专注锂电铜箔,陆续剥离了亏损业务,先后出售了北京中 科、郑州电缆、上海中科和世新泰德公司股权。在剥离了亏损企业业务后,公司产业 经营结构得到优化。2016 年和 2017 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 20.02 亿元和 25.38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0.26 亿元和 1.9 亿元,表现亮眼。2018-2019 年,由于公司核心客户沃特玛集团母公司 坚瑞沃能宣告破产,公司计提大量坏账,归母净利润表现不佳。2018-2019 年间,公司 营业收入为 23.21 亿元和 21.5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0.97 亿元和-1.22 亿元。2019 年公 司对应收款项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公司核心客户破产的影响已基本消除。脱离了核心 客户破产影响,2020年公司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收入 21.55亿元,同比增长 0.22%,归 母净利润 0.054 亿元,同比增长 104.42%。

从盈利能力方面来看,公司自 2017 年起开始经历下行过程,2021 年产业回暖带动 显著回升。公司经过 2015 年-2017 年亏损业务剥离,以及受益新能源车需求上一轮爆 发,毛利率经历了上行过程,2017 年公司毛利率达到峰值 29.05%。之后受到行业政策 收缩的影响,加以锂电行业的竞争加剧,公司毛利率开始下降。2020 年,行业受疫情 拖累景气度走低,铜箔加工费下行,同时由于产线改造影响,有效产能较少,使得毛 利率较 2019 年下降了 5.36%。2021 年以来,受下游需求旺盛的带动,行业供需关系开 始改善,铜箔加工费触底回升,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回升至 24.29%。

2 锂电铜箔已成*增量,技术迭代构筑核心门槛

2.1 标准铜箔需求占比居首,锂电成为*增量来源

电解铜箔可以根据应用领域,厚度,表面状况进行细分。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 铜箔可分为锂电铜箔、标准铜箔;标准铜箔主要用于电子信息产业,如较低功率的印 刷电路板(PCB)。标准铜箔是覆铜板(CCL)、印制电路板(PCB)的重要基础材料之 一,终端应用于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等领域。而锂电铜箔则主要应用 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其中标准铜箔仍是*的需求来源,2020 年占比达到 76%。 根据铜箔厚度不同,可以分为极薄铜箔(≤6μm)、超薄铜箔(6-12μm)、薄铜箔(12-18μm)、常规铜箔(18-90μm)和厚铜箔(>70μm);根据表面状况不同可 以分为双面光铜箔、双面毛铜箔、双面粗铜箔、单面毛铜箔和甚低轮廓铜箔(VLP 铜 箔)。

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行业,PCB 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全球来看,PCB 行 业市场规模近年来整体保持稳定增长,2020 年全球产值约为 625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在通信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带动下,将保持 5%左右的复合增速。中国凭借上游完整的 配套带来的成本优势,进入 21 世纪以来全球 PCB产业持续向国内转移,目前中国 PCB 产值占全球比例超过 50%,在经历了前期产业转移带来的高速增长红利后,国内 PCB 产业增速近年来也逐渐趋于稳健。

锂电需求方面,消费锂电近年来增速整体保持稳定,出货量增速在 10%左右。储 能锂电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速,全球装机增长维持在 50%左右,但是由于基数较小,2020年装机占比仅为 10%,在锂电池装机中的占比目前仍旧较低。受益于新能源车销售的快速增长和单车带电的提升,动力锂电出货始终保持较快增速,全球出货量由 2016 年的 43.04GWh 增长至 2020 年的 141GWh,C*R 达到 35%,占比也由 2016 年 的 40%提升至 2020 年的 51%,成为了目前锂电池市场最重要的增量来源。

在国内新能源车消费需求爆发和海外政策推动的共振下,我们预计 2021 年全球新 能源车销量将超过 500 万辆,到 2025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 1800 万辆以上,对应 的全球动力锂电需求将超过 1100GWh,C*R 超过 50%,叠加消费和储能需求,合计 将超过 1400GWh,锂电需求持续爆发。

相较于标准铜箔未来的稳健增速,受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带动,锂电池 铜箔需求将保持着高速稳步增长的趋势。根据 GGII 数据,2019 年中国锂电池铜箔出货 量为 9.3 万吨,同比增长 8.8%,增速有所下滑,主要是 2019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受 政策影响增速放缓,对锂电池铜箔的需求放缓。2020 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下游需求 受到抑制,GGII 预计全年锂电池铜箔出货量为 9.9 万吨。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 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动力电池将带动中国锂电池铜箔市场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趋势, 我们预计到 2025年中国锂电池铜箔市场需求将达 44万吨,超过标准铜箔成为*的需 求来源,未来五年 C*R 达到 35%。

2.2 轻薄化是主流趋势,溶铜和生箔环节具备核心壁垒

铜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机械加工性等突出特点,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铜箔一般通过电解或延压等方法加工而成,因此根据工艺不同又可分为电解铜箔和压 延铜箔。压延铜箔的延展性、抗弯曲性优于电解铜箔,但是技术难度高,且厚度大, 因此锂电铜箔更多应用电解铜箔。铜箔行业具备定制化特征。

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芯的主要材料之一,铜箔性能对锂 电池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对铜箔性能的考察具体可分为厚度、厚度均匀性、面密度、 表面粗糙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和孔隙率。根据电池型号的不同,对于各项指标的需 求也存在差别,因此铜箔产品具备较强的定制化特征,且铜箔的保质期仅有三个月, 难以长时间贮存,难以通过囤积居奇来改变供需关系,加工费对于市场供需关系变化 的反应更为直接。

铜箔定价采取成本加成模式。铜箔产品的定价主要采取成本加成的模式,国内以 上海有色金属 1#铜为基准,海外以 LME 铜为基准,加上加工费构成铜箔价格。加工费根据厚度和指标要求不同有所区别,厚度越薄加工费越高。此外,加工费根据供需情 况会有所波动,2020 年受疫情影响行业景气度降低,加工费出现明显下滑处于历史低 位,2020 年四季度以来在下游需求快速回暖的的带动下,供需关系改善显著,铜箔加 工费环比开始回升。

铜箔厚度降低可以降低单 GWh铜箔耗用量,从而降低电池成本。铜箔厚度降低虽 然单吨加工费会提升,但是单 GWh 对应的铜箔耗用量也会降低,综合来看采用更低厚 度铜箔成本上具备优势,尤其在铜价上涨过程中,厚度更薄的铜箔成本优势将会更加 显著。按照目前的铜价和加工费来测算,采用 6μm 铜箔相较于 8μm 铜箔成本下降约 13%,采用 4.5μm 铜箔相较于 8μm 下降约 24%。

锂电铜箔厚度降低有利于提升能量密度。以主流方形电池为例,铜箔厚度从 8μm 减少到 6μm,可以在电芯体积不变条件下,增大活性材料的用量,浆料涂覆厚度增厚, 将直接使电芯能量密度提高。因此,铜箔轻薄化是行业大势所趋。目前,国内主流厂 商已经陆续由 8μm 向 6μm 切换,4.5μm 铜箔也已经开始试用,海外厂商相对较为谨 慎,目前仍以 8μm 产品为主。 随着铜箔厚度的降低,批量生产的工艺难度也会显著提升。铜箔行业作为制造加 工行业,向轻薄化进军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新产品的生产并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的能 与不能的问题,而是如何在保证指标要求以及高度一致性的前提下,提升良品率从而 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更薄铜箔的负荷率会降低,相应的良品率也会低于厚度更高的 产品,各家厂商统计口径略有差异,但是目前进入规模化生产的厂商 6μm 产品良率普 遍比 4.5μm 高 10%以上,其余厂商则差距更为显著,这也构成了技术迭代过程中的关键门槛。

电解铜箔的制造过程主要有四大工序:溶铜工序、生箔工序、后处理工序、分切 工序。溶铜工序是在电解液制备中,用硫酸、添加剂等混合,将铜料制成硫酸铜溶液, 为生箔工序提供符合工艺标准的电解液。生箔工序是在生箔机电解槽中,通过直流电 作用,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获得电子于阴极辊表面电沉积而制成原箔,经过阴极辊 的连续转动、酸洗、水洗、烘干、剥离等工序,并将铜箔连续剥离、收卷而形成卷状 原箔。在后处理工序中,对原箔进行酸洗、有机防氧化等表面处理工序后,使产品质 量技术指标符合客户要求。最后通过分切工序,根据客户对于铜箔的品质、幅宽、重 量等要求,对铜箔进行分切、检验、包装。

电解铜箔生产的核心壁垒在于电解液配方和设备调试。在电解铜箔的生产过程中,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铜箔的质量,铜箔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和表观质量等息息相关, 所以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表观质量的因素也对铜箔力学性能有影响,这些影响因素 主要分为三类:电解液基本组成、工艺条件和添加剂。

铜箔目前常用的电解液体系为硫酸盐体系,基本组成主要为硫酸铜、硫酸和氯离 子。电解过程的电流效率与硫酸铜浓度成正比,但是硫酸铜浓度提升会导致镀液的覆 盖能力和分散能力降低;硫酸浓度的提升有利于光亮度提升,但是会加剧生产过程的 腐蚀性;氯离子含量过低,镀层粗糙,容易产生树枝状条纹,整平性和光亮性不好; 含量过高,光亮区范围变小。各家企业的工艺都有所区别,需要根据自身的工艺和下 游需求对电解液组成成分进行调整。 工艺条件的关键因素主要是电流密度、温度和搅拌方式。

电流密度影响着电沉积 金属的表面质量及力学性能等,电解铜箔在低电流密度下表面平整,而在高电流密度 下表面凸起严重,内部晶面取向呈现不规则变化;铜箔的抗拉强度随电流密度的升高 而增大,延伸率随电流密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电解铜箔生产时温度一般控制 在 40-60℃,电解液温度低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使电解铜箔生产时因铜离子浓度 不足而产生内部缺陷;温度升高时,电沉积速率过快,对如何精确控制铜箔厚度的要 求提高,增加了生产成本。搅拌能够减小浓差极化,改善镀层均匀性,速度太快,铜 离子没有足够的时间发生还原,速度太慢,铜离子供应不足,铜箔质量下降。

2.3 重资产属性凸显,设备成为扩张关键瓶颈

铜箔行业目前 1万吨产能投资在 7 亿元左右,对应 1GWh 电池所需要的铜箔产能为 5000 万元,横向对比来看,投资强度高于电解液和负极环节,低于三元正极和隔膜, 在中游环节来看属于中上位置。从固定资产周转效率来看,铜箔行业企业整体处于行业中下位置,其中诺德股份 仅仅高于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嘉元科技也要远低于除隔膜外的其他环节龙头。整体 来看,铜箔环节周转率仅高于隔膜环节,显著低于正负极和电解液环节。

目前行业产能投资中,设备购置和安装费用占比超过 70%,是产能建设投资的核 心来源。其中用于生产的关键设备占比为 84%,核心部件是阴极辊和生箔机,占到生 产设备投资的 37%,项目总投资的 27%。阴极辊设备是生箔的核心设备,其质量决定铜箔的档次和品质。电解铜箔生产实 质是铜离子在阴极辊表面的电沉积结晶结果,想要得到厚度均匀的铜箔就必须保证铜 离子能够在阴极上均匀沉积,即电流在辊面的均匀分布至关重要。实现这一技术关键 需要保障阴极辊辊面材料的微观组织均匀细小,对表面钛材的结晶粒度细微化和低含 氢量等要求高。

目前铜箔设备依旧主要被日本厂商垄断,全球 70%以上的阴极辊来自 日本新日铁等企业,订购需要提前下单排期,目前行业需求紧张扩产加速,而日本厂 商出于谨慎的经营策略考虑扩张意愿并不强烈,因此设备订单交付时间长达 2-3 年以上。 国产设备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部分企业已经在试用导入国产设备,未来国内设备 导入有望缓解设备缺口的情况。但是短期来看设备供给依旧是产能扩张的关键限制性 因素。 由于电解铜箔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在溶铜和生箔工序中会产生硫酸雾废气,因此环评审批严格,扩张产能往往需要接受严格的环评审批以获 取资质,这也对行业产能扩张的速度构成了限制。

2.4 技术迭代是超额利润来源,关注龙头产能扩张优势

铜箔环节难以通过内卷获得竞争优势。铜箔作为锂电中游环节,上游原材料直接 对接大宗商品,难以通过产业地位优势获得显著的议价能力。从成本构成来看,目前 铜占总成本的比例已经到 80%左右,叠加非铜材料后原材料成本占比已经达到 80-85%, 目前位置向下降本的地板较高,力图通过向内要效率,打价格战获取全面优势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向下游看,标准铜箔目前毛利率整体上较低,核心利润来源还是锂电铜箔。锂电 铜箔环节自身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相反下游客户锂电环节则格局更加集中,这也意味 着在对客户这一方面,铜箔企业也很难具备强势的话语权。

先发优势带来的超额利润是*的获得领先的途径。铜箔领域技术迭代还在不断 持续,由于高端产能相对稀缺,市场对于更薄的新产品给予了一定幅度的溢价,以 4.5 μm 铜箔为例,目前加工费比 6μm 铜箔高 40%左右,但是随着出货量提升,与产能匹 配后无需频繁切线,以及工艺熟练后良率提升,二者的成本差异并不显著,新产品的 盈利能力存在明显优势。因此对于铜箔环节来说,具备研发能力优势能够在技术迭代 中占得先机,在代际切换中不断抢先分食阶段性的超额利润,通过局部优势获取结构 优化带来的盈利提升无疑是最现实的选择。未来两年供需紧张将会加剧,扩张能力决定市场份额。

在新能源车持续加速增长 的带动下,我们预计锂电池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2021 年/2022 年/2023 年对应的锂 电铜箔需求为 26.79 万吨/37.52 万吨/48.7 万吨,同期有效供给受制于设备和环评因素,仅为 32.62 万吨/40.46 万吨/50.58 万吨,铜箔供需紧张程度明显加剧。在这种背景下, 具备更强的资源和供应商合作关系龙头企业有望抢先完成产能扩张,无疑将是这一轮 供需紧张的*受益者。


3 技术领跑绑定优质客户,加速扩张引领轻薄浪潮

3.1 技术实力确立领先地位,先发制人构筑渠道优势

锂电铜箔生产由于定制化属性具备大量 know-how。铜箔性能参数指标主要包括外 观质量和厚度均匀性、表面粗糙度、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等几个维度。不同种类、不 同厚度、不同用途的电解铜箔,其性能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便同为锂电铜箔, 根据电池型号不同指标要求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各家厂商的生产工艺也存在一定 的差异,因此生产过程中需要配合定制化设备,根据具体的指标需求对添加剂配方、 电流密度、温度、搅拌速度等参数进行调整,存在较多 know-how 的环节。

铜箔行业技术还在持续迭代。前期国内锂电企业铜箔使用以 8μm 产品为主,为了 提升电池能量密度,2018 年宁德时代率先开始向 6 微米产品进行切换,目前主流电池 厂商均已开始采用 6 微米铜箔,且宁德时代已经开始尝试采用 4.5μm 产品。海外锂电 厂商目前仍旧以 8μm 产品为主,但是向 6μm 及以下产品切换的趋势已经有所体现, 铜箔的轻薄化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正是由于铜箔行业的定制化属性以及轻薄化迭代的持续,技术优势依旧是行业的 核心竞争要素之一。

公司深耕铜箔多年工艺精湛,客户布局完善渠道优势显著。公司早在 1992 年就已 进军铜箔领域,多年来深耕细作,工艺精湛技术积累深厚,技术指标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在打入宁德时代、亿纬、国轩高科和国轩高科等国内主流电池供应链的基础上,公司成功迈向海外,目前已实现对 LG、松下和 SK 等国际*厂商批量供货,客户基本覆盖全球头部电池厂商,公司是国内布局最为完善的铜箔厂商。

公司在技术迭代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产品更迭过程中,市场对于新产品往往 存在一定的溢价。目前 6μm 产品加工费普遍在 5 万元左右,4.5μm 产品加工则达到 7 万元左右,但是在供货量提升产线产能能够匹配后,二者的成本差距并不是十分显著。 从公司前期披露的情况来看,公司 2019 年 4.5μm 产品毛利率达到 49%,同期 6μm 铜 箔毛利率仅为 31%。技术研发带来的产品代差,是公司盈利能力的有力保障。凭借深 厚的技术积淀,公司在每一轮的技术迭代过程中都处于前列,在上一轮向 6μm 产品铜 箔的过程中,公司于 2013 年实现 6μm 技术重大突破,2017 年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 6 μm 产品量产,在向 4.5μm 切换过程中公司再度抢得先机,目前 4.5 微米产品占销售 比例预计可达 20%左右,公司研发实力可见一斑。

3.2 积极扩产拥抱锂电浪潮,铜箔龙头乘风启航

公司铜箔业务统筹在子公司青海电子。公司铜箔产能项目实施主体主要是惠州电 子、青海电子和青海诺德,其中青海电子持有惠州电子 ***股权。2019 年 12 月公司 为了便于铜箔业务板块整体集中协同管理以及该业务板块引进战略投资者需要,青海电子收购了公司持有的青海诺德股权,公司铜箔业务全部为子公司青海电子合并范围。 公司现有铜箔产能 4.3 万吨,在建产能 2.7 万吨。公司目前布局青海西宁和广东惠 州两处铜箔生产基地,合计产能 4.3 万吨,包括青海电子 2.5 万吨,青海诺德 1 万吨和 惠州电子 0.8 万吨,并有合计 2.7 万吨产能在建,有望在明年上半年投产,公司铜箔产 能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张。此外子公司江苏联鑫还具备 600 万张/年的覆铜板生产能力, 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产能布局。

其中青海诺德设计产能 4 万吨,一期 1 万吨已经于 2019 年 10 月投产,二期 1.5 万 吨于 2020 年 6 月在青海奠基,目前处于建设过程中,有望在明年上半年投产,三期 1.5 万吨产能目前也已经处于规划当中;惠州电子 2017 年 6 月由 2100 吨扩产至 5000 吨, 2018年新建的 3000 吨产能投产,现有产能合计 0.8万吨,此外还有 1.2 万吨的扩产项目 处于建设中,预计在明年上半年投产。 青海电子目前共有产能 2.5 万吨,由于一期 1 万吨产能和二期 1.5 万吨产能分别于 2007 年和 2012 年建成投产,建设时间较早,主体生产设备已用十余年,存在设备老化、 精度差等问题,且当时的设计理念、技术水平及目前的设备运行状况都不能满足当下 主流客户的需求,因而为了满足产品升级换代及市场客户发展的迫切需求,公司于 2019 年第四季度决定将该工厂进行系统的技术升级改造,优化生产车间环境,改造更 新设备生产线。产线改造工作预计在三季度全部完工。

3.3 大股东定增加持,财务结构有望优化

公司于 2021 年 6 月 8 日公告了 2021 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非公开定向增发 3.4 亿股,由公司第一大控股股东邦民控股(4000 万股)以及其全资子公司弘源新材 (1.5 亿股)、邦民新材(1.5 亿股)认购,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22.88 亿元。公司 本次筹集的资金中,拟投入 9.5 亿元用于青海高性能极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工程项 目,投入 8 亿元用于惠州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工程项目,剩余 5.38 亿元用于补充流动 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大幅提高,全额认购体现坚定决心。公司目前股权较为分散, 如果本次发行顺利实施,第一大股东邦民控股在原有持股比例基础上大额增加持股比 例,直接持股比例 12.56%,并且通过全资子公司弘源新材和邦民新材间接持股比例为 17.27%,合计持股比例 29.83%。陈立志先生持有邦民控股母公司诺德实业 51%股权, 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实控人对公司的控制力将得到有效加强,有利于公司未来的经 营管理,以及实施公司发展战略。第一大股东邦民控股大额增持,表示大股东对公司 未来发展前景的肯定,以及坚定前行的决心。并且公司股权更加集中,可以有效避免管理层发生变更风险。

公司流动资金需求得到保障,定增改善财务状况。公司主营的锂电铜箔行业属于 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点,产能建设投入高。并且为了保障公司业 务的扩张,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公司需要运用更多的流动资金和资本开支支撑产品研 发、技术创新、生产设备、人才建设等方面的进步。本次定增募资用于公司资本开支 和补充流动资金,能够推动公司业务发展,极大地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3.4 加速回归主业,客户破产阴霾不再

公司前期以铜箔业务为核心,依托产业基础和实业优势,布局金融服务业,积极 把握产融结合的发展趋势及金融业的战略投资机会,逐步形成金融投资控股平台。业务布局来看,公司前期布局较为广泛,涉猎铜箔、电线电缆、融资租赁、石油石化等 多个领域。近年来,公司转变发展思路,集中精力精进主业,剥离非主业板块,把握新能源 车市场发展机遇,迎头而上着力打造全球锂电铜箔航母。2018 年 8 月,公司将其持有 的明德保理 ***股权全部对外转让;2018 年 3 月,公司将其持有的壹佰金融 40%股权 全部对外转让;2019 年 12 月,公司以 2.52 亿元的价格向诚志电子出售控股子公司诺德 租赁 25%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诺德租赁股权比例下降至 41.46%,且根据 公司公告,未来将择机出售剩余股权。至此,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不再包含类金融业务,仅持有诺德租赁 41.46%股权及天富期货 25%股权的财务投资。

石油石化业务方面, 公司已于 2017 年进行了剥离。不断的整合与剥离体现出公司聚焦主业的决心,大股东 的定增增持也体现出对铜箔业务的坚定信心。核心客户破产短暂拖累业绩,坏账充分计提轻装前行。公司前期核心客户为沃特 玛,但根据公司公告披露情况来看,2017 年占公司营收比例为 14.9%。2018 年 4 月, 沃特玛的母公司坚瑞沃能发布公告称其出现债务逾期的情况,2018 年年末,公司综合评估沃特玛的还款能力及可比上市公司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后,对沃特玛的应收账款 计提 50%的坏账准备。2019 年 11 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宣告沃特玛破产,公司于 2019 年末对沃特玛的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未来不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进一步 影响。

受此影响,公司 2018 年业绩增速低于同业,2019 年受大额计提坏账准备的影响, 出现了亏损的情形。2020 年上半年行业整体受到疫情影响需求羸弱,加工费出现了下 行,公司由于青海电子 2.5 万吨产能技改的影响,有效产能较少,叠加公司杠杆率较高, 存在较高的刚性财务费用,全年呈现出微利的状态。 目前公司核心客户坏账减值充分计提,青海电子技改在 2020 年 8 月也已经完成投 产,技改影响不再,公司前期不利因素均已消除,配合行业景气度上行,加工费进入 上升通道,以及新产能的释放,公司量利齐升有望进入增长快车道。

4 盈利预测

随着公司产线技改完成,现有产能充分释放,以及青海诺德和惠州电子的新建产 能落地,公司未来两年有效产能将快速增长;同时受益下游新能源车销量爆发,上游 设备供给及环评因素对产能扩张速度的限制,未来两年供需紧张程度有望进一步加剧, 铜箔环节盈利能力已经脱离底部持续爬升。

我们预计公司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出货 量为 3.8 万吨/6 万吨/9.5 万吨,叠加覆铜板和电线电缆业务后,对应营收 46.9 亿元/66.2 亿元/93.9 亿元;在公司管理效率提升以及费用摊薄的促进下,公司单吨盈利能力有望 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2 年/2023 年归母净利润 4.73 亿元/9.40 亿元/14.92 亿元,以 8 月 10 日股价计算 PE 为 51 倍/26 倍/16 倍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5 风险提示

1)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产能建设周期可能受其他因素(天气、自然灾害等) 干扰;

2)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上游材料短缺影响加剧,或海外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可能对新能源车销量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未来智库官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诺德股份》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诺德股份、辽宁十一选五走势图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