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最近为什么一直跌?,最近股市为什么跌这么厉害

2022-07-20 1:27:43 基金 group

股市最近为什么一直跌?



本文目录一览:



开盘,就是低开,没有理会美股的低开高走,上证指数低开低走,一路下跌,创业板跌幅有限,科技股很活跃。

又是泥沙俱下的下跌,这个位置的震荡行情,盈利效应很一般,属于变盘的时间节点,依旧还是30分钟K线的横盘震荡,有人想砸盘向下,但是有资金又想拉升,有分歧。


今日,A股下跌了,有什么原因?

原油的下跌,对于指数还是有影响的,因为上证指数,除了白酒金融,很大的变量就是资源股。无论是煤炭、钢铁、原油、化工,就是周二上涨非常好的行业,全部回调,这种行情,比熊市还可怕,行业轮动,一日游的炒作。

没有什么下跌原因,只是正常的回调,没有方向,我原本预期可以向上突破年线了,然后回调,不过资金要直接砸盘,我也没有办法。但是大方向,依旧是上涨。

没有方向的震荡,小凡反复分享,冲高了会回落,探底了就会回升,没有什么预测的空间,只有大方向,没有短期方向,就算你猜对了,也没有,横盘震荡,行业轮动很快,一样会亏损。

仅仅只是资源股砸盘,那么指数并不必担心,无论是机构,还是北向资金,在资源股的布局都不多,所以不会影响节奏,北向资金早盘压根儿都没砸盘的心情,它们又没多少资源股筹码。中字头,国企,央企,外资本身就很回避。

大资金,不会在A股场内对资源股长期持有,深度介入。原因反复分享了真要玩大宗商品,何必来A股,期货市场它不更容易吗?我就不玩这些,因为我如果玩,一定是期货。

一个信号,主力出货了吗?

这个位置,不可能出货,再说一次,捡筹码都嫌少。盘中有个细节,一次探底后,根本砸不动了,反手拉升证券,直线反抽,然后再砸盘。即使如此,下方缺口补得很纠结,场内的博弈很激烈,资金分歧严重。

大盘指数不重要,节奏才重要,不要追涨,更不要杀跌。半导体,一直有人问我,大跌的时候你割肉,大涨你在哪里?今日,大盘大跌,涨幅排在前面的全是科技概念,特别是半导体相关。这个信号说明,主力根本没有打算离场,依旧只是行业轮动,在场内高低切换。

这个位置,我依旧不认为是主力出货了,起码不是整体出货,最多是极个别上涨到有泡沫的行业出货,它们的资金出来后,反手就是会让没有上涨的行业补涨。

最后总结

低位的行业,见到利空了,补仓就行了。等大涨了,把浮仓再减掉,不就行了。很简单的操作,周而复始。股票也是,上涨0.01%我都不敢追,但是底部,只要有利空,一个跌停,我们买一份,两个跌停,我就买两份,我不敢追涨,但是优质筹码,越跌越敢补。

也许,投资就是反人性,不用抄作业,经历不同,大多数人,别做左侧交易。但是,右侧交易,虽然确定性强,依旧也不容易,梭哈风险高,分批建仓,又怕浮盈加仓,一个回调全跌没有。

分享不易,谢谢点赞、关注,这样下次就会第一时间收到更新了……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金丹科技股吧

红杉、高瓴们正在持续加码合成生物学赛道。

合成生物学行业大火,也在情理之中。

随着石油化工材料应用的成熟,相关材料创新停滞,全球急需在新的领域进行材料创新,合成生物学所代表的“生物制造”低成本、高质量、高收率、环境友好度高顺应大势,成为了市场焦点。

目前,基于合成生物学技术的运用,众多生物基产品已成功实现产业化。

但可以从下表看到,大部分生物基的产业化均由海外公司突破,仅有少数几家国内公司在其中几个品类有所突破,包括凯赛生物、华恒生物、金丹科技等。

上述提到的A股上市公司中,凯赛生物、华恒生物因为“合成生物学”概念突出、业绩优良,享受着较高的估值(2022年平均动态市盈率都在50倍以上),同样业绩优良的金丹科技显然逊色不少,不仅超跌,而且存在明显的业绩、估值修复机会。

01

乳酸产业链一体化的生物基龙头:金丹科技

全球环保形势日益严峻,塑料制品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有报道称大量的塑料微粒已经开始通过物质循环进入人体,一个成年人每年有可能会摄入74000至121000粒塑料微粒,危害目前无法估计。

生物可降解塑料全面替代非生物不可降解塑料迫在眉睫,应用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和聚乳酸(PLA)等可降解材料几乎成为业界共识。

据European Bioplastics数据,2018年全球生产塑料近3.6亿吨,而生物基塑料2020年产量近211万吨,占比不到1%。近年来随着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生物基聚合物、应用和产品的出现,生物塑料市场在快速增长。

据预测,全球生物塑料及聚合物市场规模2020年预计为105亿美元,2025年有望增长至279亿美元,年复合增速将达到21.7%。

可以看出,全球目前生物基的可降解塑料集中在PLA和PHA两大类,可两者的特性却有十分大的差异,并非是竞争关系;PLA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安全性、易加工性,但降解条件相对苛刻,广泛用于包装、纺织等行业;PHA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可应用于高端生物医用领域,但缺点在于其降解速率太快,以致于贮存稳定性较差。

另外,由于PHA生产中涉及更大的能耗,目前每吨生产成本在6-7万元,而PLA相较生产技术稍成熟,价格在每吨2.5万元左右。在PHA生物合成未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背景下,短中期PLA的产业化机会似乎离我们二级市场更近一些,爆发力也更强。

目前全球少数头部厂商在PLA材料领域实现了商业化量产,主要核心技术以及原材料(如丙交酯)依然掌握在几家国外公司手中,包括NatureWorks与Corbion。

国内虽有不少厂家声称掌握了PLA生产的核心技术,但是在原材料上依然高度依赖进口(比如:部分厂商的乳酸及丙交酯供应源自于Corbion公司),但随着NatureWorks、Corbion等公司逐渐停止对外出售丙交酯,全球供应随之紧张。

国内上市公司中,金丹科技是为数不多突破了丙交酯生产技术的上市公司,且公司IPO募投“年产1万吨PLA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2021年已经落成,打通了“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拥有一体化优势。

金丹科技与南京大学“合作+自主研发的丙交酯”生产技术采用有机胍催化剂,相对于市面上的其它方法具备更高的催化效率和产出效率,在提高产出率的同时能显著降低成本。

技术突破和产能推进奠定了金丹科技的先发优势,而PLA赛道最终的胜负手很可能在于“乳酸—丙交酯—PLA”全产业链一体化。

成本是制约PLA为代表的生物降解塑料市场化替代传统塑料的核心因素,大多数生物降解材料的价格是普通塑料的2~3倍,而PHA的价格则更高,达到6倍左右。

如果要在成本管控中胜出,玩家一方面需要突破丙交酯生产技术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PLA的环保成本(丙交酯生产中产生废乳酸)需要上游的乳酸生产环节进行消化。尽管当前丙交酯生产技术并未充分国产化,但随着几年后的其他国产厂商的技术突破,那么竞争重点将成为上游规模效应更突出的乳酸。

之所以看好金丹科技,是因为公司是国内率先完成“乳酸-丙交酯-PLA”全产业链布局龙头之一,同时公司已有的规模效应将进一步展现。

02

下游客户情况印证:金丹科技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6月7日,“中宝新材”向港交所递表,公司是东北生物降解塑料产品的领军企业,主打产品涵盖连卷袋、购物袋、包装缠绕膜和母粒等。2021年,公司生物降解塑料产品销售额达到2.39亿元,占总收入比重93%。

一家做塑料袋的公司还能上市?有什么前途?

因为赶上了国家大力治理白色污染、限塑令的大时代,东北三省中的吉林,在2015年率先发布实施了部分不可降解塑料产品生产、销售、使用的禁令,并计划在2025年前逐步淘汰不可降解快递塑料包装。

2019年至2021年,中宝新材销售收入分别为1.03亿元、1.67亿元和2.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7亿元、0.49亿元和0.78亿元,净利润率分别达到26.4%、29.6%和30.5%。

中宝新材的招股书也明确提到:公司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原材料短缺,并且业绩主要受原材料PLA、PBAT及PBS的价格波动影响,近几年PLA、PBAT及PBS占原材料总成本约在73-77%区间。

原材料PLA、PBAT及PBS中,又数PLA应用前景和环境友好程度*,PLA的自降解以水解为主要形式,无需特殊水解酶,PLA废弃物在土壤和水中1到4个月内即可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前面提到,PLA的供应受制于丙交酯的提纯技术,安徽丰原集团、浙江海正生物、河南金丹科技等少数公司掌握丙交酯的生产技术并实现工业化量产。

未来随着国内针对传统塑料产品的禁令进一步加强,市场对可降解塑料制品将持续提升,PLA和PBAT的价格也将持续提升。

从下游客户案例可以反馈行业现状,至少在3-5年内,可降解塑料上游至少是量价其升的大趋势。

03

隐忧解除,金丹今年开始高增长时代

金丹科技在过去几年受到玉米价格波动、技术攻关、产能等限制,导致盈利能力的增长并不稳定,2022年将会是一个明显高增长的拐点年。

4月25日,金丹科技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收3.77亿,同比增长18.18%;扣非归母净利润0.4亿,同比增长58.01%。

今年Q1高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1)乳酸系列产品及玉米副产品同比去年同期销量、售价齐升;2)玉米原材料价格同比去年相近。

对比2022年一季度,金丹科技Q2的表现大概率也不会差。

从Q2的玉米期货价格走势看,尽管4月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涨幅,但5、6月份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调,价格回落至今年2月份的水平。

另外,金丹科技也通过布局上游玉米种植来平滑玉米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未来玉米价格扰动有望进一步减弱。

产能对金丹科技的业绩制约同样不小,但未来2-3年将逐步解决。

2021年年报中,公司有提到高纯度乳酸产能偏紧。从公司当年的产销率来看,食品制造、农副食品加工板块的产销率都接近100%,尤其可以注意到2021年农副食品加工板块产能同比翻了一翻,同样实现了“满产满销”,展现出市场需求旺盛。

产能规划方面,目前金丹科技拥有乳酸产能10.5万吨/年,乳酸盐和乳酸酯产能2.3万吨/年,淀粉产能20万吨/年,石膏制品产能6.5万吨/年,而公司在建产能几乎都是现有产能的一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公司的1万吨丙交酯落成,2023年公司规划的10万吨丙交酯、聚乳酸产能也将落成。

这些产能如果能够顺利落成运行,有望推动公司业绩至少翻2-3倍。

短期,政策执行层面,近期好消息频出,7月1日起山西省启动实施限塑令。

结语:金丹科技目前的市值不到55亿,而Q1并不是公司的旺季(一般Q2-Q3贡献比较突出),所以乐观预期下公司今年净利有望达到近2亿元,那么对应市盈率27.5倍。(乐观些给到35-40倍区间不难)

综前文所述,公司的逻辑不仅仅在于便宜,更多的是基于几个预期的修复:1)产能陆续落地带来的业绩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性;2)技术升级、丙交酯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下行及盈利能力的提升;3)玉米价格下行预期带来的业绩影响波动的平滑。

另外,合成生物学行业的火热、限塑令&;碳中和政策的不断加码,将为公司带来更多上升的动能。

喜欢我们文章的朋友点个“在看”吧,不然微信推送规则改变,有可能每天都会错过我们哦~

瞪羚投研星球:成为*的投资人,有*提升整合效率的工具非常重要。小编将各个渠道的医疗健康领域研究报告、券商及投资机构重点公司调研纪要、第三方机构行研报告整合起来。定期在星球内为信赖咱们瞪羚社的朋友提供精选的珍贵材料,一来节省企业、投资人朋友们投研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二来会就行业内的事件和精选的研报发表一些观点、提醒潜在的投资机会,需要的朋友可以支持一下哦。




股市最近为什么一直跌??人民币汇率兑卢布

财联社(上海 编辑 刘蕊)讯,在俄乌军事冲突持续升级之后,周四俄罗斯市场也遭受了重磅袭击:俄罗斯股市创下历史*跌幅,整个市场市值缩水超过1500亿美元。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跌至历史*。

周四早间,俄罗斯莫斯科交易所因触及“熔断”而一度停止交易。 在当地时间10点(北京时间15点),莫斯科交易所恢复交易,俄罗斯股市开市后即暴跌。

根据莫斯科交易所网站的数据,俄罗斯基准MOEX指数一度暴跌了45%以上,以美元计价的RTS指数一度暴跌超50%。

俄罗斯的银行股、大宗巨头、金属出口商和科技公司的股票都遭到了大幅抛售。

随后,莫斯科交易所在当地时间10:40(北京时间15:40)再次暂停交易。

俄罗斯莫斯科交易所发表声明称,它随时准备使用“所有必要的工具”,以避免最糟糕的波动。在稍后的更新中,它表示正在禁止卖空股票,以阻止股价下跌,并“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北京时间16:15左右,俄罗斯证券市场重新开始交易。俄股开始小幅拉升,截至发稿,MOEX指数跌幅收窄至25%左右,RTS指数跌幅收窄至32%。

市场人士认为,俄股的暴跌,一方面由于避险情绪,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担忧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将会重创俄罗斯经济。此外,这也和俄罗斯股市本身体量较小导致波动性巨大有关。截至发稿,俄罗斯基准股指MOEX指数当日成交量仅为1066.32亿卢布(约合人民币92.83亿元)。

外汇市场上,俄罗斯卢布汇率在周四剧烈波动,一度下跌超过10%,俄罗斯卢布兑欧元汇率一度跌破1欧元兑100卢布,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美元兑90卢布,均为历史*值。

美元兑俄罗斯卢布汇率已升至历史新高

为了稳定外汇市场,俄罗斯央行已经宣布了一项紧急支持计划,干预外汇市场,增加银行的流动性。俄罗斯卢布汇价也小幅反弹。

瑞士宝盛经济研究部的斯蒂芬妮·肯尼迪(Stephanie Kennedy)表示:“无论战争与否,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局势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高位,使卢布承压。我们将三个月目标下调为1美元兑85卢布。”

她预计,俄罗斯卢布将受到俄罗斯经济复苏和主要出口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高企的支持,但鉴于各国的制裁和避险情绪影响,俄罗斯卢布的反弹空间实际有限。

债券市场上,据莫斯科交易所数据,截至发稿,俄罗斯政府债指数下跌6.48%,公司债指数下跌4.11%。




最近股市为什么跌这么厉害

围绕内部经济增长,将成为这一阶段市场行情主要关注的焦点。沿着这个思路,受访人士建议配置上关注三条主线:地产链(家电、家居、消费建材、地产);服务消费链(酒店、旅游、餐饮、交运、传媒互联网);绩优成长主线(筹码充分打散、估值低位、业绩稳定、竞争格局尚未恶化)的成长股。

4月27日A股探底后开启反弹行情,持续半月左右,有的年内超跌板块迅速反弹近28%。不过,好景不长,5月24日,正如上海的阴雨天气,A股全天“阴着脸”,午后更是放飞下泻。今日为何放量大跌,反弹行情就结束了?

有券商分析人士表示,今日大盘大跌并非外围因素刺激,是市场内生性因素,同时也是相机抉择、边走边看的结果。政策逐步落地,部分资金获利了结,预计近期市场大概率将维持震荡格局。

创业板指跌近4%

5月24日,A股全天低迷下泻,早盘弱势震荡,午后跌幅扩大。关键指数、板块、个股“绿油油”,沪指收跌2.41%报3070.93点,创业板指收跌3.82%报2318.07点,科创50大跌4.73%,沪深300收跌2.34%。市场呈现普跌现象,沪深两市共计4380只个股收跌,跌停股70家;仅有280只个股收涨,涨停股47家。

北上资金出逃95.49亿元,卖出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等个股。从成交量上来看,近期反弹行情中市场活跃度一般,仍偏向谨慎。今日两市成交额9904.32亿元。

31个申万一级行业板块全部下跌,其中27个板块跌幅超过2%,计算机、综合板块跌幅超过5%,建筑装饰、医药生物、电子、社会服务跌幅超过4%,传媒、基础化工、电力设备、通信、纺织服饰、美容护理、轻工制造、钢铁、有色金属、商业贸易等板块跌幅超过3%。

煤炭、银行、食品饮料、石油石化板块相对“抗跌”,跌幅不超过2%。

从A股权重股表现来看,白酒、银行、石油等沪市权重股跌幅相对不大,贵州茅台今日收跌1.18%报1760元/股;科技类深市权重股跌幅较大,宁德时代收跌3.52%报402.04元/股,比亚迪收跌4.81%报281元/股。

自2019年7月22日开板以来,科创板上市企业扩容至421家,包括今年迎来的44只新股。因为年内大环境行情不佳,44只新股中有25只首日上市就出现破发,有的首日破发幅度超过30%。近期有所回暖,但今日又下泻明显,有49只个股年内累计跌幅超过50%。

相机抉择特征明显

如何理解今日A股放量大跌表现?6月即将到来,后市怎么走?投资者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政策逐步落地,部分资金获利了结,指数来到筹码密集区域。”财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美岑在接受《国际金融报》

“今日行情下跌并非外围因素刺激,是市场内生性因素,同时也是相机抉择、边走边看的结果。”申万宏源研究理财研究部总监钱启敏向《国际金融报》

“今日长阴线大概率宣布短线反弹告一段落,后市转入第二次探底,消化前期反弹获利盘,同时尝试在技术上形成市场底的右底。如果能够成功,倒也是一件好事,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钱启敏提醒投资者,后市应关注政策面动向对投资者的影响以及盘面反映,能否迅速化解长阴线的压力。盘面应关注涨跌时的成交量配比,以及30日均线得失,该均线年内已经3次对反弹形成有效压制。

配置上关注三条主线

那么,投资者如何理解前期市场反弹表现?对于当前的投资策略有何思考,仓位控制和板块布局方面如何操作?

李美岑分析4月上旬至今的行情,4月11日至4月26日期间,主要是美国加息、汇率贬值、外资流出,引起投资者情绪下行,多重负面因素共振,导致市场短期下跌。之后随着上述负面因素缓和,以及稳增长政策暖风频吹,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才走出这一波修复行情。

独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也告诉《国际金融报》

“整体来看,市场调整到这个位置,无论是估值性价比,还是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信心而言,都具备很好的配置价值。只是今年外部‘乱云飞渡’,扰动较多。在配置购买过程中,可以更耐心一些。因为受到疫情影响,经济复苏的过程和节奏可能也更多波折,但整体向好的趋势依然是比较确定的。”李美岑提出建议,板块布局方面,虽然短期内稳增长预期落地导致部分交易性资金退出,但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企业盈利改善,往年底看应该更加乐观。

围绕内部经济增长,将成为这一阶段市场行情主要关注的焦点和主要矛盾。沿着这个思路,配置上关注三条链条:1)地产链(家电、家居、消费建材、地产);2)服务消费链(酒店、旅游、餐饮、交运、传媒互联网);3)绩优成长主线(筹码充分打散、估值低位、业绩稳定、竞争格局尚未恶化)的成长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股市最近为什么一直跌?》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股市最近为什么一直跌?、金丹科技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