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集团股票股吧(中国rfid产业联盟)

2022-07-19 7:10:30 基金 group

三环集团股票股吧



本文目录一览:



湖北三环集团(300408)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改制最终以股权几乎尽数转让而收场。

襄阳轴承(000678,股吧)今日公告,1月14日,三环集团现有股东与武汉金凰签署相关协议,武汉金凰通过增资和受让,合计将获得三环集团99.97%股份,其余0.03%股份由三环集团员工持股平台持有。据此,武汉金凰将间接持有襄阳轴承27.93%股份,其实际控制人贾志宏也将成为上市公司新任实际控制人。

据披露,三环集团此次改制具体操作分为四步:第一步,在本次改制实施前,湖北省国资委将其持有的三环集团30%股权划转给湖北省兴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第二步,省国资委将三环集团所持有的襄轴集团95%股权划转给省国资委或其指定方,襄轴集团持有襄阳轴承18.09%股份;第三步,武汉金凰出资37.6亿元对三环集团增资,获得53.71%股份,湖北省国资委和兴楚国资分别持有32.4%和13.89%;第四步,武汉金凰和武汉鑫三环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受让湖北省国资委和兴楚国资所持46.29%股份,其中,武汉鑫三环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200万元受让0.03%,该有限合伙企业为三环集团员工持股平台。

据公告,武汉金凰的增资和受让同步实施,简单计算,武汉金凰的增资金额为37.6亿元,受让46.26%股权的价格为32.4亿元,合计对价约70亿元。该价格与三环集团净资产价格接近。据此前三环集团披露的改制挂牌公告,截至2016年12月31日,经审计,三环集团资产总额214.3亿元,负债总额145亿元,所有者权益69.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权益55.4亿元。

有接受上证报

事实上,在产业并购中,选择卖给一家“外行公司”而不是同行企业,湖北省国资委此举确实面临一定争议。此前,宁波华翔曾发布公告对此表示质疑,要求公开评审流程,但未获得湖北省国资委和产权交易所方面的回复。

据披露,此次出面收购的武汉金凰成立于2016年,主要由贾志宏个人持股(99.95%),贾志宏旗下的武汉金凰持有另外0.05%股份,业务涉及房地产、工程建筑、物业管理、融资租赁及投资等。从公开信息查询可知,贾志宏和武汉金凰都从未介入过汽车零部件行业,宁波华翔则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细分龙头之一。

事实上,整个操作过程中也不乏可商榷之处。据襄阳轴承今日公告,在本次改制实施前,湖北省国资委将其持有的三环集团30%股权划转给湖北省兴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但事实上,对该信息,上市公司一直未予公告。且在三环集团披露的改制挂牌公告中,其也明确注明,是由湖北省国资委持有***的国有股权。




中国rfid产业联盟

全球范围内超高频RFID标签销量达到140亿个

据IDTechEx针对RFID行业开展的一年一度的全球性调查《2019-2029 RFID市场预测、参与者和机会》(RFID Forecasts,Players and Opportunities 2019-2029)显示,2019年被动式RFID标签销量较2018年增长13%,其中包括三大频率的被动式RFID标签(超高频、高频和低频)。在这三大频率中,超高频RFID持续实现*幅度的增长,2019年全球超高频RFID标签销量约为150亿个(同期会销售出更多的超高频IC),较2018年增长20%。2020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初步测算全球超高频RFID标签销量约为140亿个。

2020年超高频RFID标签应用量约为42亿

中国是主要的超高频RFID标签生产地,产能占了全球约80%的份额,但客户主要是国外品牌,国内超高频RFID标签的应用规模整体较小。随着超高频RFID在电子票证、高速公路、铁路、商品防伪、出入控制等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对RFID标签市场的需求。根据媒体披露的数据,2019年中国超高频RFID标签的市场应用量约为45亿个。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超高频RFID标签应用量有所下降,初步测算为42亿个。

市场结构可分为四大类

RFID系统包括标签及封装、读写器、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包括中间件和应用系统。据中国RFID产业联盟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标签及封装产品市场在RFID系统中所占的比重*,未来软件和系统集成的规模会进一步提高。2020年,标签及封装市场的比重约为32%,系统集成服务占31%,读写器占22%,软件占15%。

金融支付是下游最主要应用领域

2006年6月9日以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中国射频识别技术政策白皮书》、《800/900MHz频段试运行规定》等相关政策规定,表明国家已经开始RFID的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中国的RFID产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轨道。RFID已经进入各行各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RFID技术在物流、零售、制造业、服装业、医疗、身份识别、防伪、资产管理、交通、食品、动物识别、图书馆、汽车、航空、军事等其他领域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金融支付占据21.2%的市场,成为了中国RFID行业市场第一板块。其次在身份识别、交通管理和军事与安全的应用也占据了10%以上的市场份额。

2020年市场规模超1200亿元

根据中国RFID产业联盟,自2010年中国物联网发展被正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后,中国RFID行业及物联网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13年,我国RFID的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规模增速达到35.0%,随后市场平稳上升;2019年,中国整体宏观环境遇冷,下游需求受到影响,市场增速有所下降,但整体仍保持上升势头,市场规模在1100亿元左右。2020年,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应用更不断丰富,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不断深入,应用领域不断广泛,RFID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2020年末我国RFID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接近2500亿元

虽然RFID在国内起步比较晚,但需求有快速发展趋势。新冠疫情影响,全国经济受到较大冲击,预计2020年我国RFID产业规模不会出现大幅增长的现象。长期来看,疫情过后,中国整体经济向好的趋势将不会改变,预计2021-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仍然维持在12%左右,主要的增长动力来源于社保卡和健康卡项目、交通管理、移动支付、物流与仓储、防伪、金融IC卡迁移等细分领域。前瞻初步估算到2026年我国RFID的市场规模将接近2500亿元。

(本文内容摘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侵删)




三环集团股票股吧

6月17日,面对近1亿股一朝解禁带来的压力,三环集团(300408.SZ)依然上涨了2.34%,报收29.79元/股,*总市值为570.92亿元。

而这将近1亿股股份源自于2021年的定增,彼时不少大机构都积极参与,认购了这些股份。

不过,从最近一年以来的走势来看,三环集团的股价(以下均指前复权)其实已经跌了不少,这也导致了那些抢购定增股份的大机构们纷纷被套。

股价半年累跌34%,高瓴、诺德纷纷被套

2021年6月15日,三环集团发布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显示,公司拟定向增发9959.1419万股,发行价格为39.16元/股,最终募得资金约39亿元。

扣除掉各项费用,募资净额将用于两个项目,其一是高容量系列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扩产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37.5亿元;其二是深圳三环研发基地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5亿元。

最终,有20家机构获配了此次的定增份额。

其中,高瓴旗下的HHLR管理有限公司获配股份最多,达1787.54万股,获配金额为7亿元;百亿私募正心谷二级平台浙江义乌市檀真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旗下四只私募产品分别获配286.01万股,合计获配金额约4.48亿元;华夏基金、财通基金、诺德基金和富荣基金旗下各有产品获配,分别获配约1.9亿元、1.62亿元、1.21亿元和1.11亿元。

此外,中信证券、国泰证券、华泰证券、UBS *等知名机构也都获配了不同的份额。

这些定增股份上市时间为2021年12月17日(上市首日),锁定期是6个月,即解禁时间正好是2022年6月17日。

而在去年12月17日至今年6月17日期间,三环集团的股价出现了大幅下跌,期间累计跌幅达到了34.11%,目前仅为29.79元/股。

这也就是说,虽然上述的20家获配机构当初拿到了“打折价”,持股期间还赶上了分红(每十股分3.2元),但现在仍然处于被套牢的状态。

三环集团何以受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股价下跌时期内,高毅资产合伙人、首席研究官卓利伟管理的高毅利伟精选唯实基金在加仓,北向资金亦是如此,在2022年一季度大幅又加仓了1546.81万股。

三环集团究竟凭什么能获得这么多机构的青睐?

据悉,该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元件及其基础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包括通信部件、半导体部件、电子元件及材料、新材料等的生产和研发,有着“电子陶瓷龙头”之称。

从2021年的产品结构来看,电子元件及材料、通信部件、半导体部件分别贡献了33.82%、28.3%、18.82%的收入和46.04%、35.97%、17.99%的利润。

具体而言,电子元件及材料领域的主要产品有MLCC(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陶瓷基片、陶瓷基体、电阻;通信部件有光纤陶瓷插芯及套筒、陶瓷手机后盖;半导体部件有陶瓷封装基座、指纹识别陶瓷盖板。

而上述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工业用电子设备和新能源等领域。不难发现,三环集团产品的下游应用端基本都是近些年的朝阳行业,这也带动了该公司业绩的增长。

数据显示,自2014年上市以来,三环集团的业绩绝大多数时候能都维持稳健增长,近几年只在2019年出现过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的情形,而这是由于彼时受到产品价格战、中美贸易摩擦、行业去库存周期下行等因素的影响。

在2020年、2021年期间,该公司的业绩已经恢复了增势,其中2021年的营收同比增长55.69%至62.1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68%至20.11亿元。

三环集团称,期内业绩大幅增长是受益于5G技术广泛普及应用、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的需求增长,叠加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被动元器件市场需求旺盛,行业景气度较好,公司主要产品电子元件及材料、半导体部件销售大幅增加所致。

而在2022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14.02亿元,同比增长7.07%,环比下降14.1%;实现归母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1.59%,环比增长63.7%。

据了解,期内,受下游终端需求疲软的影响,核心产品MLCC处于终端、渠道和原厂三方消化库存的阶段,行业量价齐跌。

对于一季度的这份“成绩单”,中金公司、华鑫证券表示了看好之意,认为超出预期。

业务多点开花,电子陶瓷龙头前景向好?

除了近两年的业绩表现,三环集团长期发展前景向好,应该也是各路机构青睐的原因之一。

从该公司所处行业的整体情况来看,随着5G技术的加速推广,5G网络、数据中心(IDC)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人工智能、物联网、汽车电子等产业快速发展,电子元件及材料行业将明显受益。

此外,贸易摩擦背景下,国内厂商供应链安全意识提高,供应链开始向国内转移,国产替代也将促进我国电子元件及材料行业的持续发展。

这里重点看一下三环集团众多产品中获得高关注的MLCC(属于电子元件及材料领域)。

MLCC是目前电容器市场应用最多的产品。

MLCC的需求增长主要依赖于下游产品市场的发展。过去十多年,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是推动MLCC等电子元器件增长的最重要动力。

展望未来,5G通信技术的推广、智能手机单机MLCC使用量提升以及汽车电子化率提升等将成为MLCC需求增长的新动力。

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1.1%,至1017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1148亿元,同比增长12.9%,到2025年将达到1490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7.9%。

不过,目前对于国内MLCC厂商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市场都被外国厂商瓜分了,国产替代也成了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

从全球来看,MLCC大厂主要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为日本厂商,起步早,具有技术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主要代表厂商为日本村田、太阳诱电和TDK等;第二梯队为韩国和中国台湾厂商,主要代表厂商为三星电机、国巨、华新科等;第三梯队则为中国大陆厂商,在技术和规模方面与前述都有所差距,但与台系厂商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主要代表厂商有风华高科(000636.SZ)(是大陆厂商龙头,但市占率不算高)、深圳宇阳、三环集团等。

三环集团于2001年开始投资生产MLCC,近些年对于业绩的贡献也在持续增加。

后续随着国产替代进程的推进,三环集团的MLCC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通信部件领域的光纤陶瓷插芯及套筒则是三环集团的传统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较大,但近年来占比已经有所减小。

光纤陶瓷插芯及套筒主要应用于光纤连接器跳线、光模块和光收发器,其中以光纤连接器为主。

目前光纤连接器的发展主要受益于下游应用领域光纤到户的增长、5G基站建设和数据中心的建设。

这三大应用领域也是近些年国家持续发力的领域,需求也在持续增加。

此外,电子元件及材料领域的陶瓷基片、陶瓷基体,半导体部件领域的陶瓷封装基座、指纹识别陶瓷盖板等产品也都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

综合而言,三环集团的业务可算是多点开花,长期前景值得期待,受到各路机构的青睐也很正常。




三环集团股票股吧同花顺

文/刘振涛

电子陶瓷材料龙头——三环集团的一场定增,套住了不少投资机构。

6月17日,三环集团股价低开盘中震荡。截至收盘,股价涨2.34%,*股价为29.79元/股,*总市值为570.9亿元。

资料显示,三环集团的主营业务为电子元件及其基础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通信部件、半导体部件、电子元件及材料、新材料等。

2022年一季度,三环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02亿元,同比增长7.07%;实现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1.59%。

2021年6月5日,三环集团曾发布定增方案公告,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定增募集金额达75亿元。后续,三环集团对定增方案进行了调整。2021年8月12日,三环集团发布的调整后的定增预案显示,募集金额由原本的75亿元,下调至39亿元。

2021年11月15日,三环集团发布了定增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根据公告显示,定增价格为39.16元/股,当时三环集团的正式股价在43元左右。参与定增的投资机构达20家,包括公募、私募、券商以及外资机构。这些机构参与定增的股票锁定期限为6个月时间。

2020年-2021年两年时间,三环集团是A股市场的一只牛股。K线图数据显示,三环集团股价曾从2020年4月17元左右涨至2021年8月*价50.23元,股价涨幅达195%。

当时,券商的研报也对三环集团表示看好,中信证券在2021年11月5日发布的对三环集团三季报点评的研报中,给予了三环集团53元的目标价。

按照券商的预计,参与定增的机构应该可以大赚一笔。然后,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2022年以来,A股市场风格切换波动较大,三环集团所属的消费电子行业整体波动下跌较大。同花顺消费电子概念指数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消费电子概念指数(881124)跌幅达24.69%。

受到整体板块下跌影响,三环集团股价2022年以来也遭遇大跌。K线图显示,2022年以来,三环集团累计跌幅达33%,总市值蒸发约280亿元。

2022年6月15日晚间,三环集团公告称,定增发行的股份将于6月17日,也就是今天正式解禁流通,参与定增的投资机构都亏损较大。

根据三环集团发布的公告,德林社统计到,排除掉券商资管公司外,共计有4家公募基金公司参与了三环集团此次定增,4家公司旗下大大小小的相关产品,共计认购了1492.67万股,认购金额达5.84亿元。

如今三环集团的*价为29.79元/股,较当初定增价39.16元/股,跌去了24%。这也意味着参与定增的机构被套,浮亏约24%。德林社经过估算,参与定增的4家公募基金合计浮亏约1.41亿元。

在尺度三环集团股东群,有股民投资者表示,“定增的解禁了,一股亏十块,亏不少,看这股价走势,破罐子破摔了吗?”还有股民投资者表示,“ 解禁前以调整为主,现在就看解禁后有没有发力动作了。”

对于机构投资者在三环集团定增中的亏损,你怎么看呢?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三环集团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三环集团股票股吧、中国rfid产业联盟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