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a股(美原油连)

2022-07-18 21:16:06 基金 group

上证a股



本文目录一览:



今天统计局同时公布了6月份的经济数据和2季度的GDP数据:首先来看二季度GDP数据,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预期值是1%,低于市场预期。


说实话,我国二季度GDP增长速度不算差了,虽然比市场预期值低,但要强过外资投行预测的负增长。


算上二季度,我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5%,我们认为数据相对中性,对A股来说算是利好。如果二季度经济增长太好,那么央行就会收水,利空股市;如果二季度经济增长太差,那说明经济缺少韧性,同样会被砸盘。所以,中规中矩的数据相对利好股市。


但是今天A股内外资一起砸盘,尾盘甚至有恐慌盘的味道,外资全天大幅净卖出89.31亿,主力资金大幅净卖出490.97亿。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内外资一致觉得二季度经济数据是利空?


我们认为二季度GDP数据不是今天大跌的原因,因为上午十点GDP数据公布后,外资一度净买入超过15亿,A股也从开盘的低开到企稳冲高,说明外资认可二季度GDP数据。


我们认为导致A股午盘加速跳水的应该是停贷事件,昨天我们有提到,近期A股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由于停贷事件对金融地产系统的冲击,以银行、地产为代表的传统经济持续走弱,基建也被拖累了,资金被迫到新经济抱团,这也导致光伏、新能车为代表的赛道持续走强。


昨天创业板指收回2800点,离新高已不远,但上证指数还没收复3300点。最*的是,上证50指数已经出现九连阴,这种快速持续杀跌只在三四月份熊市中出现过,其中又以银行、地产跌幅*。


上证50代表着我国经济的基本盘,市场对上证50的看空,也就代表着对我国经济基本盘的看空。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那A股可能会出现新一轮熊市。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有些夸张,不碰金融、地产,一直在赛道抱团不就没问题了吗?


首先,分化不是一种常态,一个稳定的体系必然是均衡的体系而不是撕裂的体系,新经济一直强老经济一直弱,那说明股市正在失去稳定性;其次,老经济是基本盘,基本盘不稳,那新经济也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新经济的爆发力是建立在老经济健康的基础上。


结合现在停贷事件的经济背景,如果上证50崩了,说明金融、地产崩了,如果金融、地产崩了,说明危机降临。危机之下,岂有完卵!


从现在开始,地产不止跌,那大资金只会不断地出货,赛道也不例外。如果停贷事件被顺利解决,金融、地产、基建将迎来反弹,赛道同样会被分流。


内资可能对停贷事件、地产系统的风险没那么担心,但外资不一样,本周北向资金连续五天净卖出,这是4月27日反弹以来*。说明外资对国内金融系统风险已经有所警觉,受外资影响较大的港股更是大幅走弱,恒生指数逼近20000点。


可以看到,本周离岸人民币汇率已有再次贬值迹象,A股4月份杀跌行情中,人民币曾大幅贬值。后续随着疫情好转经济修复,人民币汇率阶段性企稳,但近期在六月出口大超预期的情况下再度贬值,这说明外资信心又出现了波动。




美原油连


两个现象支撑了这样一种观点:美国*的燃料市场至少已经开始降温。

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油价居高不下,但曾经繁荣的美国汽油市场现已显示出一些降温的迹象。

美国汽油零售价格已连续21天回落,这是自2020年4月以来最长的连续下跌。对于许多依赖汽车工作和出行的美国人以及试图降低燃料成本的总统拜登来说,油价的下跌可喜可贺。周二,纽约汽油期货盘中一度下跌超过30美分/加仑,跌至两个多月以来的*点,基金经理持有的看涨期权相对于看跌期权而言是自11月以来最少的。

至少就目前而言,这两个现象支撑了这样一种观点:美国*的燃料市场至少已经开始降温。根据EIA的数据,除去2020年因新冠疫情导致需求暴跌期间,上周的道路燃料消费量是自2014年以来的*水平。

高企的燃料价格刺激了炼油厂增加购买原油,从而支撑了油价。汽油与WTI原油之间的价差仍维持在每桶45美元左右的惊人水平,但即便如此,也已较上月接近61美元的峰值略有回落。

过去两周,燃料库存增加了400多万桶。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它们通常会减少。

在此之前,美国汽油均价曾一度突破每加仑5美元的纪录高位。美国汽车协会(AAA)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即使在最近一次下跌之后,汽油价格仍维持在每加仑4.80美元,这是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难以置信的高水平。

上周末,拜登在推特上表示,经营加油站的公司应该降低价格。这引起了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的批评。

目前尚不清楚拜登对油价的救济会持续多久。

AAA上周曾表示,汽油价格仍远高于一年前,并预计7月4日独立日假期的周末会出现创纪录的出行人数。

声明:
本文版权归金十数据所有,




上证a股是什么意思





最近,A股市场的标杆指数上证综指,再一次跌破3000点。





上证综指早在2007年就曾经达到过3000点,之后十几年里在这一点位多次上下穿梭。因此,当上证综指再一次跌破3000点时,市场上许多投资者不免要问:为什么15年过去了,上证综指还在3000点?股票这种资产,是不是不值得投资?


现在,我们选取两个时间点,来比较上证综指在15年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由于上证综指很少正好停留在3000点,因此这里我们选择两个很接近的时间点:2007年3月13日上证综指收于2964点,2022年4月28日收于2975点。


上证综指没有增长吗?


在2007和2022年的这两个时间点,上证综指在15年的时间里只从2964点变动到2975点,上涨了0.4%,似乎毫无变化。但是,在这样的表象之下,股票所代表的企业股权,仍然在真实地赚钱。但是,钱都哪里去了呢?其中的奥秘,在于上证综指估值的变动。


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下同),在2007年3月13日,上证综指的PE(市盈率)、PB(市净率)分别是42.9倍、3.8倍,而到了2022年4月28日则分别是11.5倍、1.2倍,在这15.1年里分别下降了73.1%、67.5%,C*R(年均变动)分别为-8.3%、-7.2%。同期,上证综指的股息率则从0.6%上涨到2.3%。


根据以上的价格和估值数据,我们不难计算出,在这15.1年里,上证综指所对应的净利润、净资产、股息,分别上涨了272.7%、208.6%、269.6%,折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1%、7.7%、9.0%。


由此可见,上证综指之所以在15.1年里,指数点位几乎没有上涨,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估值下跌。如果单论上证综指内在的基本面增长,它的年化增长速度大约8%~9%,可以称得上比较*的大类资产增长速度。


消失的4个百分点


但是,上证综指所代表的股票类资产,实际的内在价值增长速度,应该不止8%~9%,而是在12.4%左右。为什么应该是12.4%呢?这12.4%和8%~9%之间大约有4个百分点的差额,这差额又跑到哪里了呢?这里,就让我们来仔细分析。


首先,一个指数所代表的股票,长期的回报,应该约等于股票的净资产回报率(ROE)。那么,在2007年到2022年的15年里,上证综指的净资产回报率是多少呢?


根据Wind资讯的数据,我们可以算出,从2007年3月13日到2022年4月28日,每年年底上证综指的ROE。结果显示,在这段时间里,上证综指每年年底的ROE均值是12.4%,由其导致的理论累计净资产增长速度的C*R值也是12.4%。


也就是说,上证综指在以上15年里,理论上会产生的净资产增长,是每年12.4%,利润和股息也应该相去不远。但是,上证综指自己反映出来的净资产年均增速却是7.7%,利润和股息则是9.1%和 9.0%。那么,这之间相差的大约4个百分点,去哪了呢?


导致差异的3个原因


上证综指实际反映出来的内在增长速度,与根据ROE计算出的潜在增长速度,存在大约4个百分点的误差(对于净利润、净资产和股息,这个数字会稍有不同)。为了搞清楚这4个百分点的差额去哪了,我们需要思考3个原因:成分股的调整、新股的纳入、股息。这其中,后2个原因导致了这4个百分点的误差。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可能导致这4个百分点消失的3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指数的成分股构成。对于一些股票指数来说,成分股的构成并不是像人们通常以为的那样,完全根据各个股票的客观情况来制定。其实,对于不少股票指数来说,指数的编制者是可以调整成分股的。这种调整至少可以包含两个方面:成分股的具体构成,以及每个成分股的权重。

当股票指数的成分股构成和权重存在人为调整的空间时,股票指数就不再是一个机械的数字结果,而可能包含人的主观判断。

在实际投资中,我们会发现,一些股票指数会在股票火热时,把高估值的热门股调入指数或者增加权重,反之则会把低估值的冷门股踢出指数或者降低权重。毕竟,火热或者冰冷的行情,不仅会影响投资者,往往也会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指数编制者。在这种主观判断之下,股票指数的长期基本面增长速度,赶不上成分股财务报表反映出来的基本面增长速度,也就十分正常了。

但是,对于上证综指来说,这一现象却不存在。首先,上证综指是一个全市场指数,包含了所有股票,基本上不存在对指数的选择问题。其次,上证综指又是一个以股票总市值为加权因子的指数,因此也不存在成分股权重被人为调整的问题。因此,成分股调整,并不是导致4个百分点消失的原因。

吃掉上证综指4个百分点主要来自第二个原因: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在2020年以前的很长时间里,新股会从第11个交易日开始计入上证综指。A股有炒新股的传统,许多新股上市之后前十几个交易日都是涨停状态,之后则慢慢下跌,因此这个“第11个交易日起新股计入上证综指”的规定,对于上证综指来说非常不利。

有鉴于此,上证综指在2020年进行了改革,规定新股从上市以后3个月到12个月的时间,方可计入指数。因此,第二个原因将来对上证综指的负面影响,会慢慢消失。

造成上证综指成分股实际财务回报率和指数长期基本面增长之间4个百分点的缺口的第三个原因,则来自股息。

上证综指采用了我们常见的股票指数编制方法,并不包含股息和股息再投资带来的收益。在以上15年的时间段里,在每个年度的年底,上证综指的股息率均值为1.9%。这1.9%是由企业的ROE所产生,并且分配给股东的利润,但是并不包含在上证综指里。

有鉴于此,上证综指的编制者从2020年开始,新发布了上证综指全收益指数:它等于上证综指加上股息。在2021年年度(从2020年12月31日到2021年12月31日),上证综指全收益指数的表现比上证综指好了2.2%。而这2.2%,正是上证综指“消失的4个百分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相信未来


以上,就是关于上证综指为什么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一直在3000点附近的详细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三个结论。

第一,上证综指之所以在15年里一直在3000点附近,并不是因为指数的基本面不增长,而是因为估值下跌抵消了基本面增长。这个估值的下跌幅度非常巨大(70%左右),导致其实比较*的基本面增长,被估值下跌完全掩盖。

第二,无数成熟市场股市的经验告诉我们,估值的下跌是有尽头的,但是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基本面的增长却没有尽头。一旦上证综指的估值停止下跌,甚至开始上涨,投资者会看到一个和这15年截然不同的上证综指。

第三,上证综指过去反映出来的基本面增长,大约在8%到9%之间,但是这并不是期间上证综指所包含的成分股的真实基本面增长。其成分股的真实基本面增长,大概在12.4%左右。(当然,未来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发达、经济增速中枢下行,这个数字会略有下降。)造成这种差额的原因,主要来自上证综指业已被更改了的新股编制方法,和不包含股息的制度设计。对于勤奋的上证综指投资者来说,他们完全可以在这15年中,取得12.4%左右,而不是8%到9%的年均增长率。


由此,投资者可以看到,在采取了正确的方法以后,股票仍然是基本面增长非常快的资产。我们切莫因为看到“上证综指在15年里还在3000点”,不去详细的分析背后真正发生的事情,就以为股票不值得投资。话说回来,要是股票确实不是一种好投资,那巴菲特一生万倍的投资业绩,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作者系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





上证a股代码

我国内地主要有2个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沪深两市。

交易所在股市里设立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

A股结构图

1.主板:主板对企业的经营时间、盈利、现金流等要求*,因此在主板上市的都些大型*企业,多以传统产业为主。沪深两市均设有主板。

沪市主板股票代码:600、601、603、605开头

中国平安(601318)

海天味业(603288)

深市主板股票代码:000开头

万科A(000002)

美的集团(000333)

我们熟悉的上证50、沪深300指数,主要由这些主板上市企业构成。

2.中小板:深市独有板块,沪市没有。这里上市的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其中不乏一些具备高成长性的细分行业龙头。相比主板,中小板公司规模较小。

深市中小板股票代码:002开头

海康威视(002415)

顺丰控股(002352)

在中证500指数中,中小板上市的企业比较多。另外深交所有一个中小板指数,专门反映这类企业市场表现。

3.创业板:同样深市独有板块,主要为达不到主板要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企业提供的交易市场,以科技类、新兴产业类企业为主。创业板上市对企业的要求比较宽松。

创业板股票代码:300开头

宁德时代(300750)

华大基因(300676)

我们常说的创业板指数,就是这个板块的代表指数之一。

4.科创板:沪市独有板块,主要为科技创新及成长型企业服务的交易市场。相比创业板,科创板对企业的要求更宽松,更注重的是企业的创新能力。

科创板股票代码:688开头

中芯国际(688981)

中微公司(688012)

5.风险警示股票:1998年4月22日,沪深交易所宣布,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在简称前冠以“ST”,这类股票称为ST股。该制度就叫做ST制度。

*ST---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

ST----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特别处理。

S*ST--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 还没有完成股改。

SST---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特别处理还没有完成股改。

S----还没有完成股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上证a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上证a股、美原油连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