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基金报
大家都跌麻了吗?大佬们来抄底了!
1月25日盘后,
数字经济龙头股
用友网络披露募集资金总额约52.98亿元的定增结果,
*私募高瓴、高毅资产、葛卫东等纷纷现身获配名单中,分别获配10亿、4亿和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葛卫东此前已是用友网络的第五大流通股东,如今再度增持,合计持有市值近46亿元。
用友网络53亿定增出炉
高瓴10亿、高毅4亿、葛卫东2亿
盘后,用友网络披露2020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确定此次发行价格为31.95元/股,发行股数165,835,214股,募集资金总额约52.98亿元。此次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7名。
公告显示
,
不少知名机构获配股份,
高瓴旗下的HHLR管理有限公司获配约10亿元,高毅邓晓峰合计获配近4亿元,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易方达基金分别获配5.12亿元和2.53亿元。
此外,
葛卫东在本次定增中也获配近2亿元。本次非公开发行中,发行对象认购的股份自本次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
已浮盈近20%
公告称,确定本次发行价格为31.95元/股。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额/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量)的80%。
而截至1月25日收盘
,
用友网络报37.8元/股,
总市值1236亿元。这意味着,上述参与定增的机构,目前已经浮盈超18%。葛卫东此前已是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有市值近46亿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定增中,葛卫东为此前用友网络的第五大流通股东。
wind数据显示,葛卫东与2017年三季度便新进买入近4000万股, 随后不断增持,截至三季末已经持有1.15亿股,为第五大流通股东。如今再度参与的定增近626万股,*合计持有超1.21亿股,持有市值也近46亿元。
用友网络的公告称,以2021年9月30日持股为基础
,
不考虑其他情况,
本次发行新增股份完成股份登记后,
公司前十大股东将维持不变,
除葛卫东的持股比例将由3.52%增加到3.53%之外,
各股东持股比例有所下降。
股价震荡下跌1年多
12万股民乐了:阵容太豪华
对于这次定增的阵容,不少股民欢呼:阵容太豪华。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末,该股有近12万股民。
而从股价来看,自2020年上半年大涨后,该股近1年多持续震荡下跌,至此已跌去超26%。
用友网络:数字经济龙头
券商*分析:云业务转型显现出拐点性的突破
公开资料显示,用友网络是领先的综合型、融合化、生态式的企业服务提供商,致力于服务中国及全球企业与公共组织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推动企业服务产业变革,用创想与技术推动商业和社会进步。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等先进技术,用友UAP私有云平台是中国大型企业和公共组织应用最广泛的企业计算平台,畅捷通公有云平台在小微企业和各类企业公共应用服务中得到运用。
而近年来,用友聚焦云转型,21年前三季度成果靓丽。截至到21Q3公司云业务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83%,*超过软件成为第一大业务构成。各项Saas关键指标均实现良好的增长。
华西证券的老师分析,用友网络是 中国数字化领路人,其复盘公司18年至今行情则由SaaS化+国产化双轮驱动,核心变化在YonBip及系列新品。行情的高度和长度本质上决定于新产品/新模式预期在后期是否兑现。
当前处于第三轮大级别行情的中点,BIP产品的渗透仍在进程中,且国产化大单持续验证可行性。乐观看待过去一年疫情、人员整合、产能瓶颈带来的扰动,判断2022年基本面全面上扬。而未来的主要观测抓手:BIP及云化新品的接受度、BIP实施产能、及其他指标(人效、现金流、预收款等)。
在其看来,至暗时刻已过,云业务转型显现出拐点性的突破。根据金融业务剥离情况下调盈利预测,预测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由103.4/133/172.4亿元调至96.0/120.9/158.7亿元,同比增长12.6%/26.0%/31.3%;预测三年间归母净利润分别由12.2/16.6/23.1调至9.0/11.7/17.2亿元,同比增长-9.2%/30.2%/47.4%,EPS分别由0.37/0.51/0.71元下调至0.27/0.36/0.53元,维持买入评级,估值方面,分别采用P/OCF估值法和PS估值法,预计2022年目标市值分别为1826和1814亿元,空间超50%。
民生证券的老师认为,用友网络是数字中国的先锋。数字化已经成为“共识”。近期各个部门多次发文提及“数字化”,“数字化”趋势明显,到2025年提出明确要求。
做数字化先锋,布局企业“数智”全产业链。从用友的产品体系看,已经具备赋能企业数字化的全产业链布局。在最前端的产品研发上,用友PLM已实现大型车企的签约;在企业的数字化生产与管理上,分别针对大中小客户的NCC、U8C、U9C、T+C的云ERP体系已日臻完善;在企业与外部产业链的连接协同中,YonBIP、YonSuite作为战略级产品持续签约重磅客户;而聚焦工业企业环节,“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入选前十的双跨平台已成为标杆项目。以全局视角看,用友具备赋能企业全环节数字化的能力,有望成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先锋”。
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项目建设等
根据公告,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将投资于用友商业创新平台YonBIP建设项目、用友产业园(南昌)三期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及归还银行借款。本次非公开发行有利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公司主营业务能力及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提升公司的经营效益。同时,此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综合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公司长远的战略目标,促进公司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进而带动公司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北京1月1日讯 中信国安(000839.SZ)昨日晚间发布《关于公司控股股东之母公司被申请重整的提示性公告》。中信国安控股股东国安有限之母公司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安集团”)于2021年12月30日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法院”)送达的《通知书》,债权人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菏泽分行以国安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有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国安集团进行重整。
截至公告日,国安有限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14.28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6.44%;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累计被质押的数量为14.19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6.21%;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累计被司法冻结的数量为14.28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6.44%;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累计被轮候冻结的数量为14.28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6.44%;国安集团不直接持有中信国安股份。
中信国安表示,债权人提出的重整申请是否被法院受理以及国安集团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确定性。
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母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均保持独立,国安集团被申请重整不会对本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据上市公司临时或年报等披露的股东持仓来看,备受市场关注的牛散持仓动向渐次出现,如葛卫东、赵建平、方德基等。《红周刊》整理发现,从“葛卫东们”目前的持仓来看,整体偏爱科技与新能源汽车概念,如赵建平坚守中瓷电子、葛卫东“关联人物”新进凯盛新材TOP1流通股股东等。不过,“葛卫东们”选择布局这些概念股的标准不尽相同,公司质地参差不齐。
赵建平连续持仓中瓷电子
去年四季度至今浮盈约5600万
据中瓷电子此前于1月14日临时披露的公司前十大股东数据显示,牛散赵建平持仓150万股股份,持仓股数相较于去年三季度末保持持股未变,持仓市值1.18亿元。
观察赵建平对中瓷电子的历史持股来看,其曾于2021年一季度即新进成为中瓷电子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当时持仓70万股,持仓市值为0.41亿元。因为中瓷电子是去年1月4日上市,赵建平应在其上市之前就已研究过它。同时,中瓷电子是赵建平的重仓股,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赵建平重仓13只股票,持仓市值10.59亿元,其中,持仓中瓷电子0.85亿元,为其第三大重仓股。
中瓷电子为何被赵建平如此青睐?资料显示,中瓷电子主要从事电子陶瓷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国内电子陶瓷产品的主要制造商之一,进一步来看,其业务主要划分为通信器件用电子陶瓷外壳、工业激光器用电子陶瓷外壳、消费电子陶瓷外壳及基板以及汽车电子件,属于5G、元器件领域。
因为其汽车电子件的陶瓷元件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温度保护等领域,因此公司也同时具有新能源汽车概念。公司曾表示,新能源汽车用陶瓷覆铜板样品已验证通过,将配合国内功率模块厂家的研发逐步推进量产。
同时,中瓷电子还在进行并购扩张。今年2月,公司发布《购买资产预案》,而根据该预案,中国电科将把氮化镓通信基站射频芯片与器件、碳化硅(SiC)功率芯片及其应用业务重组注入中瓷电子。据悉,碳化硅(SiC)为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主要用于制作功率器件,可以大大提高电能的利用率,而新能源汽车则是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根据 IHS Markit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SiC功率器件的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6.1亿美元增长至30亿美元。
在二级市场,中瓷电子自上市以来收获不小涨幅。去年四季度至今年1月14日,中瓷电子累计上涨38.76%,赵建平已实现浮盈3300万元。而值得一提的是,因筹划收购中国电科业务事项,公司股价复牌后于2月7日~2月9日连续收出三个涨停,而截至3月30日来看,中瓷电子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已累计上涨66%(见图1)。若未进行减仓,赵建平四季度以来或浮盈5600万元。
图1 中瓷电子股价表现
Wind
葛卫东神秘“关联人物”增仓凯盛新材
上海混沌投资董事长葛卫东,也是A股的“超级牛散”。其最近出现在凯盛新材*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
据凯盛新材3月16日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显示,葛卫东减仓104.95万股至149.90万股,持仓市值由去年三季度末的0.84亿元降至0.73亿元。作为化工和锂电概念股,凯盛新材在去年9月上市,而葛卫东在当年三季度即新进凯盛新材前十大流通股股东。
葛卫东对凯盛新材似乎做了一次“偏短线操作”,但事实上,葛卫东“关联人物”葛贵兰四季度新进成为凯盛新材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持仓417.70万股,持仓市值达2.04亿元。据媒体报道,葛贵兰与葛卫东为姐弟关系。《红周刊》注意到,葛卫东与葛贵兰之前还同时或先后出现在奇安信、西藏药业等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
因此,葛卫东家族整体上是在增仓凯盛新材。
资料显示,凯盛新材是一家化工股,主营氯化亚砜等。《红周刊》注意到,在动力电池领域,其可以向锂电企业客户提供氯化亚砜原料,目前公司的氯化亚砜产能达到了15万吨/年。另外,据其3月16日发布的2021年业绩来看,共实现营收8.8亿元,同比增长40.95%,实现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20.5%。这个业绩也是公司近10年*水平。
方德基偏爱“转型”锂电股
后市待观察
相较于赵建平、葛卫东青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企业,方德基则把目标瞄准了向锂电领域转型的公司,如金圆股份。
据资料显示,方德基是牛散章建平岳父。据金圆股份2021年12月6日披露的股东持仓数据显示,方德基共持仓911.25万股,新进成为第八大流通股股东。而据金圆股份随后于今年1月25日再次披露的股东持仓数据显示,方德基进一步增仓240万股至1151.25万股,持仓市值达1.66亿元。
金圆股份主营业务为水泥、商品混凝土,在去年9月并购辰宇矿业以向锂电池材料领域转型。方德基于去年四季度重点布局金圆股份。
在2月下旬接受机构调研时,金圆股份表示,“新能源动力时代的全面到来,是未来5-10年的确定性事件,公司上下必须全力以赴,抢抓机遇。”3月4日其发公告称,子公司革吉锂业已与锂尚科技签署协议,针对捌千错盐湖项目开发,锂尚科技向革吉锂业供应规模为年产2000吨碳酸锂当量的电化学脱嵌富锂液产线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公司的锂电业务尚未贡献利润,目前营收仍以建材水泥为主。但与此同时,也有投资人质疑金圆股份可能会“生不逢时”。在互动易平台中,有投资者即表示, 公司的碳酸锂产能要2022年底才有可能投产1万吨,公司权益5000吨,目前有矿没产能,等产能上来预计要1-2年,2年后全球碳酸锂产能有可能过剩,公司又是新进入锂产业,产品进入大厂的认证也需要时间。而目前(3月中旬)碳酸锂报价已达到50万/吨(见图2),而碳酸锂产能在2022年底将大幅提升,其价格能否维持当前状态会是个疑问。
图2 碳酸锂价格表现
数据Wind
(本文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新能源##葛卫东#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葛卫东*持股一览》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葛卫东*持股一览、中信国安 重组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