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受经济、政策影响,日元接连贬值,美元兑日元近期*上行至137附近,创2000年以来新高。目前日元大幅贬值,日本贸易逆差却在扩大,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主要缘于:进口金额受大宗商品价格上升,需求上涨拉动,出口由于贸易结构导致价格整体上涨不及汇率贬值幅度。
日元与日本贸易情况概述
从2021年1月开始,由于新冠的致死率下降,美国逐步选择与疫情共存,经济逐步开始修复,政策也有收紧预期并逐步落实,而日本无论是经济状况还是政策常态化发展,与美国差距逐步扩大,美元兑日元汇率连续攀升,日元大幅贬值,美元兑日元由103上升至137,贬值幅度达到33%之多。从理论上来讲,一国汇率贬值将有利于该国出口,从而改善该国经济状况,出口创汇也能缓解该国的汇率贬值压力。但是我们观察2021年至今日本贸易差额数据,逆差逐步扩大,截至5月,日本贸易差额逾2万亿日元。具体来看,贸易差额的扩大主要源于出口的低迷以及进口的不断上涨。那么在日元贬值的情况下,缘何进口如此强劲而出口却出现回落,我们下面分别对进口和出口进行分析。
图:日元贬值日本贸易逆差反而扩大(左:百万日元)
资料Wind 南华研究
图:贸易差额扩大源于进口扩大,而出口相对低迷(百万日元)
资料Wind 南华研究
进口方面
从主要商品对于日本贸易差额的贡献度来看,进口主要贡献项为矿物燃料,出口主要贡献项为运输设备。日元汇率的贬值未抑制进口上行,主要缘于进口的主要贡献项矿物燃料的贸易逆差。由于矿物燃料是进口主力,受地缘政治影响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全面上涨,与此同时,原油净进口整体还呈现明显的上行趋势,整体进口主力并未受到日元贬值的抑制,使得进口金额上行趋势难免。
图:日本主要商品进出口贡献对比(千美元)
资料Wind 南华研究
图:原油进口需求仍在扩大(千桶/天)
资料Wind 南华研究
出口方面
汇率对于出口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汇率的升贬值会影响出口产品定价或竞争力,进而影响出口金额。目前日本对外出口商品主要为重工业、高技术为主,而这些高技术行业往往价格黏性较高,价格弹性较小。从趋势上来看,伴随着日元的贬值,出口价格指数也在逐步攀升,我们对比2022年5月出口各类商品价格指数较2021年1月的变动情况,总出口价格指数上升27.31%小于货币贬值33%的幅度。具体而言,原材料、化工制品和其他提供正反馈,价格指数上行幅度高于总出口,而机械设备和制品则价格升幅小于总出口。
图:日本出口各类商品单位价格指数
资料Wind 南华研究
图:较2021年1月,各主要商品出口价格指数变动情况
资料Wind 南华研究
此外,日本出口中运输设备为主力,同时也是贸易顺差的主要贡献项,而运输设备中占比60%以上均为汽车。汽车出口的下降直接限制日本出口贸易的复苏。日本汽车出口下降的原因,其一,由于汽车零部件供给不充裕(东南亚为主),日本汽车产量同比增速下滑;其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得中美在汽车出口中逐步占据日本汽车市场,2022年前5个月,中国出口汽车达到108万辆,日本出口汽车量为127万量,而2021年,中国和日本汽车出口量分别为382万辆和201万辆,两者差距逐步缩窄;其三,外需整体下滑,由于全球通胀上行,政策的逐步收紧无疑将抑制需求的复苏。
图:由于零配件供给不足,汽车产量呈下降趋势
资料Wind 南华研究
图:日本出口主要商品数据变动情况(千美元)
资料Wind 南华研究
图:2022年4月日本出口主要商品数据(千美元)
资料Wind 南华研究
总结
进口主力未受日元贬值压制,整体需求以及进口主力产品价格均上行;出口主力疲软,出口价格整体上涨不及货币贬值幅度。进出口整体分道扬镳,使得虽然在日元贬值的背景之下,贸易很大程度并未受汇率影响,呈现逆差扩大的情形。因此,在分析汇率贬值进而影响出口来提振日本经济这一逻辑难以成立。
重要申明:本报告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日科化学2021年10月28日在三季度报告中披露,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88万户,较上期(2021年7月31日)增加4451户,增幅达31.11%。
日科化学股东户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1年9月30日基础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3.32万户。其中,公司股东户数处于2.5万~4.5万区间占比*,为23.33%。
基础化工行业股东户数分布
股东户数与股价
2021年3月31日至今,公司股东户数显著增长,区间涨幅为23.77%。2021年3月31日至2021年9月30日区间股价上涨1.21%。
股东户数及股价
股东户数与股本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4.71亿股,其中流通股本为3.64亿股。户均持有流通股数量由上期的2.55万股下降至1.94万股,户均流通市值14.65万元。
户均持股金额
日科化学户均持有流通市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1年9月30日,基础化工行业A股上市公司平均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为28.13万元。其中,24.85%的公司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在13万~21.5万区间内,日科化学也处在该区间范围内。
基础化工行业户均流通市值分布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春节过后,期货公司便以“现场+线上”办公的模式开展工作。如今,伴随着疫情形势的转好,各地纷纷按下“复工键”,但据期货日报
“全面复工”无时间表,期货开户遇障碍
“目前我们接到的通知是还要在家办公,‘全面复工’可能还要再等等。”安粮期货深圳分公司总经理齐红恩表示,目前公司仍维持“总部轮岗值班,分支机构员工线上办公”的运营模式,未公布“全面复工”日期。
这并非个例。据
在此背景下,期货公司运营面临一些挑战。“从我们这两周线上办公情况看,客户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原油期货、股指期货等特殊品种的二次开户上。”齐红恩介绍,上述品种开户流程中需要客户签署纸质文件并扫描上传,但受线上办公影响,客户只能自行打印或者暂时延后办理。另外,关于客户账户手续费、保证金等变更也有类似的合规操作需要完成。
金瑞期货研究所所长王思然也认为,在“现场+线上”办公模式下,期货公司的开户业务会受到一定影响。
加强线上投研服务,市场反响热烈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场+线上”办公模式下,期货公司投研服务显现出线上化、多样化趋势,网络直播、电话会议等方式的行情研讨会频次逐渐增多。
2月18日,郑商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支持会员单位开展线上投资者教育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鼓励会员单位通过线上渠道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
事实上,不少期货公司早在春节长假期间就以
“出于客户需求,我们大年初三就发布了关于疫情对铜价影响的解读文章,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王思然说,该文章在公司*的阅读量超过3000,远高于*平时的流量。为此,他所在的公司研究所以及财富管理部门加大了线上投研服务力度,接连召开数次线上宣传推广会议。
新湖期货相关负责人告诉
“相比机构客户,个人客户对行情分析和解读的需求比较强烈。”齐红恩表示,大部分机构投资者都具有一定的投研能力,而普通投资者因信息来源不多等因素影响,研究分析能力较弱,对线上投研服务的需求强烈。
南华期货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配合疫情防控,公司鼓励采用线上服务方式,从业务办理到客服咨询再到投资报告。据介绍,南华期货大力加强官网、App、
据
对于线上投研服务的效果,
王思然也告诉
“除期货公司外,咨询机构、相关行业网站等近期也都有推出相关的线上直播,短时间内直播的扎堆出现造成了市场信息过剩的情况,增加了客户的选择难度。”他说。
新湖期货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湖期货积极打造线上服务体系,推出各种形式的线上活动。目前,公司正计划将品牌会议“大宗商品产业论坛”由线下搬到线上,拟近期举办“第六届中国大宗商品线上论坛”,预计线上论坛为期6天。
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网络直播、电话会议、线上研报等模式之前已经是很多期货公司的常规操作,疫情发生以来,整个期货行业加大了线上服务投入,甚至部分服务开始从线下转至线上。那么,线上服务模式是权宜之计还是大势所趋?
“以我们公司为例,平时每周也会进行连线,或是不定期组织在线策略会,部分公司也有相关的线上服务,只是在当前的特殊时期,线上会议频次提高并出现了扎堆现象。”王思然认为,疫情为期货行业提供了一个改变服务方式、提升线上服务能力的契机,综合考虑服务效果、成本管理等因素后,期货公司可以筛选好的线上服务模式做精做强,“目前我们公司也有计划将电话会议作为定期的线上服务模式”。
王思然进一步表示,对比券商,期货公司整体专业服务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线上服务频次也较低。因此,利用这次契机,期货公司可以在进一步增强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服务水平。
如何评价线上服务效果并筛选出好的线上服务模式?在王思然看来,线上服务开展的目的、后续反馈情况等都是期货公司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样办策略会,各公司有很多细节方面的差异,疫情过后要不要继续办,服务侧重于维护老客户还是品牌建设抑或新客户开发,如何了解和掌握参会人员想法,这些都需要进行系统性思考,从而形成更加完整的在线服务方案。”他说。
齐红恩表示,对于线上服务,各年龄段客户的需求也有差异,年龄大的客户认为线上办理不方便,年轻人则希望网上办理。总体来看,客户比较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网上合规性及便利性等。
在他看来,线上办公是大势所趋。此次疫情过后,期货公司可能会把线上办公都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随着5G的广泛应用,在期货行业会出现更多的线上服务内容、服务形式。
“从长远看,线上服务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会对期货公司扩大业务规模、降低成本起到积极作用。”上述南华期货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来看,法人客户由于身份认证(定)的问题,进行线上业务受理还有很大障碍。建议有关部门对当前阻碍线上业务受理办理的条条框框进行梳理,论证和评估线上受理办理的可行性,出台指导意见,将客户服务落到实处。
期货日报
经济观察网
南华期货去年营收、净利出现增长,主要得益于经纪业务规模整体增长。
营收逼近百亿关口
2020年南华期货营业收入增加以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升18.47%,主要系期货经纪业务收入和净利增长所致。从财报来看,2020年,公司期货经纪业务营业收入为4.49亿元,同比增长1.48亿元,增幅为49.07%;公司期货经纪业务营业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1亿元,增幅为462.39%。
南华期货介绍,去年公司经纪业务规模整体保持增长态势,期货经纪业务客户日均权益为113.21亿元,同比增长49.18%;期末权益为149.28亿元,同比增长99.55%,高于行业同期增长率62.66%。全年累计新开期货账户逾9000户,同比增长75.38%。
事实上,2020年中国期货市场客户保证金规模、成交量均创历史新高,据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期货公司的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9.13%,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同比增长52.57%,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05%。
净利润为何不足1亿?
营收近百亿,而净利润却不足1亿,南华期货“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再次引发投资者热议。有投资者人表示疑问:瑞达期货(002961.SZ)营业收入10亿左右,净利润2亿多。南华期货营业收入快100亿,利润才不到1亿。这个怎么说?
今年2月份,另一家A股上市期货公司瑞达期货发布的2020年业绩快报显示,去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2亿元,同比增长41.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9亿元,同比增长105.98%。从两家上市期货公司的营收规模和净利润情况来看,南华期货营业收入远超瑞达期货7、8倍之多,但净利润却反不及后者。
(数据南华期货2020年年度报告)
而从瑞达期货2020年半年度报告来看,该公司风险管理业务占营业总收入比重仅为52.70%,营业利润率为0.85%;2019年全年该公司营业总收入为9.51亿元,风险管理业务营收占比66.88%,营业利润率为1.03%。
对于“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南华期货曾在去年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解释称,公司风险管理业务总体收入较大,主要系开展基差贸易产生的配套贸易收入。基差贸易盈利模式为通过现货买卖和配套的期货及衍生品交易以获得收益,实际对于公司利润的影响也较小。“风险管理业务中的基差贸易业务会产生大量的配套贸易收入,由于公司采用总额法计量该收入,因此使得公司总的营业收入较高。而基差贸易产生的收益相对较低,故导致风险管理业务的毛利率极低。”
华东地区某期货公司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
南华期货曾表示,虽然公司风险管理业务毛利率极低,但相关业务的开展有助于公司更好与产业客户、专业机构客户等建立业务联系,通过资源整合,提高公司经纪业务规模等,推动公司整体经营绩效的提升。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南华期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南华期货、日科化学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