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开发*消息(隆利科技股票股吧)

2022-07-12 19:10:16 基金 group

新农开发*消息



本文目录一览:



新农开发(600359.SH)公告,根据2022年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阿拉尔市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需征收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塔河种业公司”)苗木地上相关附属物。依据评估结果,阿拉尔市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与塔河种业公司签署了《阿拉尔市国有土地上有关资产征收补偿协议书》,补偿总金额为人民币2463.37万元。截止本公告日,公司已收到部分征收补偿款1200万元。




隆利科技股票股吧

7月4日隆利科技(300752)跌6.51%,收盘报21.98元,换手率5.49%,成交量7.35万手,成交额1.64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065.08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093.8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971.19万元。

重仓隆利科技的公募基金

根据2022Q1季报公募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公募基金共2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为信澳新财富混合。信澳新财富混合目前规模为10.75亿元,*净值1.656(7月1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18%,近一年上涨4.15%。该公募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王建华 李丛文。王建华在任的基金产品包括:信澳恒盛混合A,管理时间为2021年9月28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2.69%;信澳新目标灵活配置混合,管理时间为2021年12月21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9.54%。

信澳新财富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




新农开发*消息已出

新农开发(600359)4月30日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23.22%;归母净利润4091.15万元,同比增长6.98%;扣非净利润2652.58万元,同比增长1772.2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83.60万元,同比增长6.97%;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10%。

报告期内,公司合计非经常性损益为1438.58万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65.93万元,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231.07万元。

数据统计显示,新农开发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04%,在种植业行业已披露2021年数据的20家公司中排名第15。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29.82%,排名4/20。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25.38%,同比上升0.69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62%,较上年同期下降1.11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公司净利率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10%,较上年同期下降0.06个百分点;公司2021年投入资本回报率为6.22%,较上年同期增长0.88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末,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683.60万元,同比增长6.97%;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8351.88万元,同比增加2.4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20亿元,上年同期为1099.40万元。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现金比为108.95%,净现比为212.25%。从近年数据来看,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增速整体高于营业收入增速,净现比呈上升趋势。

2021年全年,公司期间费用为1.17亿元,较上年增加1046.03万元;但期间费用率为17.13%,较上年下降2.10个百分点。

公司近年主要资产结构变化如下图:

在偿债能力方面,公司2021年末资产负债率为71.37%,相比上年同期下降1.11个百分点,近年来整体高于行业均值;有息资产负债率为40.21%,相比去年同期上升3.49个百分点。

年报显示,2021年末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股东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UBS *、陈少欢、简炼炜、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客户资金2、上海广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取代了此前的SUN SARAH YUE QING、费占军、高菲、伦志斌、王茂芝、柴叶青。在具体持股比例上,方联鸣持股有所上升,王海燕持股有所下降。

股东名称持股数(万股)占总股本比例(%)变动比例(%)
阿拉尔统众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15381.5640.317276不变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82.270.477743新进
UBS *150.260.393855新进
陈少欢1370.359097新进
简炼炜1000.262114新进
方联鸣95.210.2495590.01
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客户资金289.350.234187新进
王颖实860.225419不变
王海燕76.360.200151-0.01
上海广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66.390.174018新进




新农开发*消息有关棉花的种植

原标题:90后:新疆棉田里的新希望

春末夏初,天山南北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四处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疆大地上活跃着一支90后新农人队伍,他们懂农业、有技术、爱农村,正凭借着敏锐的互联网思维和市场化思维,探索农业新业态,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了新的元素和能量,成为引领新农民、发展新农村、托起新农业的一支生力军。

数字化领航大农业

今年年初,从来没有种过地的90后湖南女生莫晓钰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一个人管理500亩新疆棉田。

2021年初,28岁的莫晓钰从广州来到新疆尉犁县,成为一片棉花试验田的专职摄像师。

在这里,她跟随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全程目睹了尉犁县百万亩棉田的“科技春耕”景象。当地将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应用到传统农作当中,实现了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最终采摘全过程机械化、科技化、*化作业,这也让她对完成目标充满信心。

棉花的耕、种、收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灌溉、施肥全部通过滴灌系统完成,但管理环节依然依赖人工。如何发现更高效的手段?

莫晓钰和团队工程师几番试验,将试验田中的近270个出水桩全部改造为智能化电动出水桩,并配备先进的全自动施肥灌溉机,实现了远程定时定点控制。

“你们看,我们现在通过地里安装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酸碱度等指标,经过智能分析,系统可以*调节水肥比例,把水分和营养及时输送到棉苗根部。不仅如此,人工智能技术还能通过识别遥感无人机拍摄的图像,来分析棉花的出苗率、长势和病虫害情况。”32岁的团队成员艾海鹏对

“今年目标是亩产400公斤,在管理环节实现80%的无人化率。”另一位年轻的团队成员凌磊说。

目前,尉犁县棉花种植采收机械化率达到了97%,未来还将加快数字赋能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由“设施化”向“数字化”转变。

当温暖的夏风吹过整齐的棉田,翠绿的秸秆上方,无人机正在忙碌巡田。依靠手机、农事记录仪和小型气象站这些“新农具”,利用知识、技术和数据这些“新农资”,更多和莫晓钰一样的“新农人”满怀想象和期待,全力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新技术激活新动能

“五一”假期刚过,顶着烈日,家在塔城乌苏市甘河子镇王乡庄子村的邱昌伟就带着团队几个人,操纵无人机在农田上空喷洒农药。看着无人机在农田上空快速掠过,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19年,刚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毕业的邱昌伟,很快意识到无人机在助力农业发展方面的作用。那时,邱昌伟就在思考,如何能让无人机走进百姓日常农业生产,让更多的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业劳作中解放出来?

“眼见为实!要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次年9月,邱昌伟应邀为镇里棉花种植大户及多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现场展示无人机喷施脱叶剂作业。

“无人机作业不会碾压棉株,而大型机车施药则难免对棉花产量造成一定损失。更重要的是,无人机作业不仅效率高,还省人工,1000亩棉田只要一天就能完成。”邱昌伟颇为骄傲地说,看见无人机作业省时、省力且价格实惠,很多农户都愿意尝试一下,他的名气在当地也越来越高。

现在,90后邱昌伟的公司已经拥有了7架航空器,还将引进作业效率更高的植保直升机,业务范围囊括了农林喷洒、草原飞播乃至消防应急等不同内容。

无人机成为农田的“标配”,没有那么多“飞手”,该怎么办呢?另一个90后韩少华敏锐捕捉到问题背后潜在的商机。植保无人机在新疆的应用场景、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要让更多年轻人加入飞手行列!”

作为国内一知名无人机企业在新疆昌吉州的总代理,韩少华的公司从2019年开始销售植保无人机,至今已售出400多台,买家中一大半都是去田间创业的年轻人,还培训了“飞手”超过700人,其中年轻人比例更高。

“年轻的‘飞手’不断涌现,是新疆农业不断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的一个缩影。从不懂农业种植,到比老农户更加熟悉作物的田间管理技术,他们正在成为农村‘新细胞’、农业‘新主力’。”韩少华说道。

新思路盘活老资源

扎根农村、思路活跃、反哺乡里……说起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的90后创业青年罗辉,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他的创业实践影响了当地一大批人。

“我考上大学的那年,因为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销路不畅,父母种植的700亩土豆、食葵等作物亏损不少。他们无奈伤心的表情,让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闯出一片天地。”谈到创业源起,罗辉仍念念不忘。

创业,从哪里破题?先从打通渠道入手!从进入大学起,罗辉便不断摸索销售模式。从注册淘宝店铺到参与线上线下公益助农,再到2015年创办电子商务公司,专门销售新疆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库尔勒香梨、和田红枣等新疆名优农副产品,罗辉不仅淘到了第一桶金,也从一次次失败中积累了不少经验。

“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就要与当地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光有互联网思维是不够的,只有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发掘全产业链价值潜能,才能真正提高抗风险能力,让老乡的农产品卖得更好。”罗辉说。

2019年,罗辉联系到疆外某农产品开发企业,开始自建厂房,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运作。不仅如此,今年初,他还利用自家的院子,搭设农产品初加工大棚,每天来帮忙分拣葡萄干、红枣、核桃等干果类产品的村民达二十余人。

“这种生产、加工、包装、流通、销售一体化的方式,不受代加工厂制约,还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量的多少调整产能。”罗辉对此满是信心。

如今,罗辉公司的产品在各大互联网平台日销售总额*超7万单,他们今年还计划在庆阳湖乡建设一座新的农副产品精加工厂,以此带动更多人创业就业。

目前,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1120多万,创办的项目中80%以上都是乡村一二三产融合项目。这些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正秉持乡村匠人的情怀,提升“三农”水平和竞争力。

(光明日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新农开发*消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新农开发*消息、隆利科技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