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5国等印度已经等了很久,很多国家已经等不及了,倒不如15国先做起来,印度等什么时候时机成熟了再加入。”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
7年的漫长谈判终于有望结出丰硕果实。第三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11月4日在泰国曼谷举行。与会领导人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宣布,RCEP15个成员国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并将致力于确保明年签署协议。
即使印度在意见上未与15国完全达成一致,随后宣布不加入RCEP,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的东亚自贸区仍将呼之欲出。
RCEP,全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由东盟十国于2012年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6国共同参加。RCEP是旨在通过削减关税以及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1月4日晚在泰国曼谷出席第三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李克强在发言中表示,RCEP谈判历时7年,15个成员国整体上结束谈判,有利于地区国家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在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提振各国携手抵御风险挑战的预期。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光谷自贸研究院院长陈波对()
具体来说,陈波分析称,加入RCEP可为中国带来“两端”的好处。一方面,近年来,由于产业链升级,中国不少企业都开始向外移动,主要就是东南亚地区,因此加入RCEP可以在产业链上游巩固和东南亚的一体化趋势,促进国内产业链向搞技术含量升级。另一方面,RCEP中还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是中国产品的重要销售市场,与其加深贸易自由化将有利于中国的出口发展,最终有利于推动和实现整体贸易更加平衡。
印度是这场谈判中的不确定因素。联合声明指出,“印度有重要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所有RCEP成员国将共同努力以彼此满意的方式解决这些未决问题。印度的最终决定将取决于这些问题的圆满解决。”
并且,《印度时报》等印度媒体在4日晚发布消息称,印度总理莫迪表示,由于关税差异、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以及与关税无关的壁垒,印度决定不加入RCEP。
如何看待印度的突然“退出”?白明对
白明介绍称,RCEP完成谈判的时间节点已经数次后延,其中的谈判难点就在印度。因为印度的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整体关税水平偏高。印度认为其国内产业发展比较脆弱,其国内的钢铁、汽车等多个行业也大多是在政府保护下发展起来的,所以印度担心开放后对国内冲击比较大。印度总理莫迪在国内也遇到了相当大的压力。
“等印度要等很久,剩下15国已经等了很久,很多国家已经等不及了,倒不如先做起来,印度什么时候成熟了再加入。客观来看,现阶段不加入RCEP对印度一定会带来损失。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可以15国先干起来,将来等印度想明白了再加入。但是那时印度将失去创始国的优势。”白明说。
陈波也分析认为,从历史来看,印度一直就是国际经贸合作中“吵闹的小伙伴”,贸易额度不大,却总是喜欢杯葛合作进程。“印度是这样,你和它谈它总是端着,你晾着它和其他小伙伴玩它又不甘心。所以我觉得对印度*的策略就是‘大门始终敞开,但是原则不退让’。 这次印度选择退出或者叫‘暂时不加入’,我认为对于RCEP的形成和自由贸易区的及时落地是有积极意义的。”陈波说。
经济导报
金城医药(300233.SZ)7月7日晚间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亿元至2.5亿元,同比增长115.03%至168.7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95亿至2.48亿元,同比增长162.63%至234.01%。
金城医药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幅较大,一是本报告期较去年同期新增CMO业务;二是生物特色原料药、头孢侧链活性酯系列产品以及其他医药化工产品等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好增长。
手绘图表:西方五大央行货币互换协议
这个周末,突然一件大利好公布,让国人无比振奋,那就是中国与日本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规模为2000亿元。
这是五年后,中国和日本再度恢复货币互换,而且规模是五年前的十倍,这是一次里程碑的胜利。
我们要明白,这一次中日货币互换协议来之不易,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的大利好,但却是美国和美元的大利空。
中日货币互换之后,很可能会出现日本将人民币纳为外汇储备货币,日本将购买人民币债券。
因此,一石激起千层浪,货币互换只是开始的一步,但却是意义重大的一步,后面还有连续的大动作。
要知道,日本在2012年就准备将人民币纳为储备货币,当时日本非常重视,还准备在东亚筹备东亚自贸区。
中国、日本、韩国,都是经济大国,而且是贸易大国,如果成立自贸区,彼此将货币纳为储备货币的话,那么受到打击的是美元。
因为中国、日本、韩国在彼此贸易中,竟然大部分贸易采用美元结算,等于我们这几个国家做生意,中间还要经过美元,还要被美国剥削一道。
当时之所以,中日韩在自贸区方面走得比较快,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步伐也比较快,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美国次贷危机后大量印钞导致。
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后,不断的量化宽松,也就是美联储印钞,美元不断贬值,导致了持有巨额美元的外汇储备国损失惨重。
实际上,美元在不断被稀释,日本那个时候也对美元表示了怀疑,如果这样下去,日本的外汇储备也将不断贬值。
当时的欧盟、日本都在考虑一个问题,万一美国政府破产,还不起债务怎么办?毕竟美国政府的债务规模太庞大了。
到时候,大家持有的美元外汇储备不就泡汤了,尤其是德国当时非常担心,日本也害怕。
于是,中国、日本、韩国开始筹备东亚自贸区,将彼此的货币采购为储备货币,美国没落了,还有东亚,一时之间大家都非常振奋。
但当时美国害怕了,全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中国,全球第二外汇储备国日本,全球第一贸易国和日本、韩国联合起来,这将是一次世界经济格局的颠覆性的重组。
尤其是当中国和日本互相将彼此货币纳入储备货币,那么美元的地位就会大大降低,美元的储备比例就要大幅度降低。
这样一来,美元的危机就会发生,美国就无法退出量化宽松,那么美国通过印钞拯救债务危机就难以达到效果,美国就会很容易发生债务危机。
因此,美国必须要阻止东亚自贸区的成立,美国必须要阻止亚元的诞生,因为亚元一诞生,将是美元*的竞争对手。
于是,在美国的唆使下,在2012年日本与中国爆发了钓鱼岛领土争端,实际上这背后的推手是美国,美国在日本推动右翼势力不断在钓鱼岛上做文章。
故意挑起中国和日本的领土争端,两个国家在民族尊严和历史仇恨面前,哪怕前面是陷阱都会跳下去。
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一爆发,东亚自贸区就泡汤了,亚元就更无从谈起了,美元的地位保住了。
当时,日本几位支持东亚自贸区的官员先后死于非命,一个在过马路时突然倒地死亡,还有两个上吊自杀,等等。
这些非正常死亡的背后,相信历史会给出答案,不能死得不明不白,哪天美国衰落了,也许真相就出来了。
但当时必须要佩服美国的手段,真的是够狠、够黑 ,而且民族尊严和历史仇恨是中日的死结,一旦在钓鱼岛上做文章,中国和日本就会掐起来。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美国迎来了新的总统特朗普,他主张美国优先,实际上就是为了美国的利益,牺牲全世界的利益,包括美国盟友的利益。
这个时候,日本和欧盟这些美国过去传统的盟友,在特朗普心中已经成为了敲诈和勒索的对象。
日本和欧盟想要获得美国的保护,就要大量交钱,就要大量采购美国的军火,这就是保护费。
同时,特朗普对日本和欧盟都发起了关税保护,而且威胁在汽车行业发起关税保护。
要知道,日本是汽车出口大国,在日本的经济构成中,汽车出口是很大的一部分,关系到日本几百万人的就业。
安倍多次去美国拜见特朗普,多次游说特朗普,但都失败了,而且成为全世界的笑柄。
一次是特朗普故意抓着安倍的手不放松,不断在拍打、捏压安倍的手,让安倍在全世界媒体面前哭笑不得,痛苦不堪。
另一次是特朗普访问日本,安倍陪特朗普打高尔夫,结果最后安倍摔了个四脚朝天,当时特朗普理也不理,一个人直接走开,而这被电视直播捕捉到了。
特朗普还对安倍说,不要总说什么关税豁免,我是不会忘记日本袭击珍珠港的,让安倍彻底死心。
到了11月6日,特朗普又要求日本必须将从伊朗进口的原油降到零,日本是资源极其贫乏的国家,能源安全一直是他们头疼的问题,特朗普这样对付日本,实际上安倍也感到寒心。
过去跟着美国,把美国当做老大,总希望能有点肉吃,现在不但没有肉吃,还不断被老大棒喝、敲诈,日本、欧盟这些小弟也都心寒了。
无论是欧盟,还是日本,都在寻找出路,在这方面,欧盟的动手更早,而且更加坚决。
欧盟为了摆脱美国的制裁,已经在建设完全属于欧洲自己的银行结算系统,在伊朗问题上也坚决保护欧洲的企业。
包括沙特、印度也在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正在建立多币种的货币储备体系,这些都是与美国渐行渐远的证明。
日本已经属于最后行动的人,如果日本再不行动,恐怕就会任特朗普宰割,而且日本民众的批评声也会越来越大。
但毕竟日本走出了这一步,安倍走出了这一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日本未来的前途,恐怕还要靠自己,还要靠亚洲,正如默克尔所说,美国已经靠不住,欧洲必须靠自己。
但是,无论如何,美国一定会想方设法阻止日本,会想方设法破坏,正如2012年美国所做的那样,要做最坏的打算,争取*的结果。
也许,我们应该感谢特朗普,正是因为特朗普,全世界其它国家逐渐走向团结,因为当前全世界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特朗普。
小孩的世界里只有对错,大人的世界里只有利益,国家与国家更是如此,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资料图。图/视觉中国
近日,第三次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15个成员国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下一步将启动法律文本审核工作,以便在2020年签署协定。
11月6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介绍RCEP谈判情况时强调,它将是一个全面的、现代的、高质量的和互惠的自由贸易协定,有利于加快形成区域内统一的规则体系。
各方对RCEP评价颇高
尽管印度由于国内政治博弈和经济增长放缓,已经退出目前的谈判,但是各方对RECP的评价仍然很高。
例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认为,RCEP是在多边主义“失势”、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形成的。RCEP的长期目标是打破贸易壁垒,促进投资,帮助新兴经济体赶上世界其他地区。
日本《读卖新闻》在6日的一则评论中指出,中日都将推动没有印度参与的RCEP谈判各方签署协定,并认为这一协定将有力地推动自由贸易。
可以看出,各方在评估RECP时,首先考虑的是当前世界经济下滑和贸易保护主义兴起这个背景。
可以说,亚太地区并不愿失去过去多年来形成的良好发展环境,因此希望通过地区内的合作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例如,印尼年底可能与澳大利亚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而中国与新西兰升级了自由贸易协定。
RCEP:全面、现代、高质量和互惠
正是考虑到全球形势以及地区内国家的特点,RCEP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特色。中国政府之所以说它是全面的,是因为与WTO框架不同,RCEP还包括了投资准入以及相应规则。
在一个跨国投资引领贸易发展的时代,给予直接投资更多关注是理所应当的。而强调互惠,则是因为协定将给予老挝、缅甸、柬埔寨等最不发达国家一些过渡期的安排。
在东亚地区的贸易协定中,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始终具有一定的例外,地区内经济发达的中日韩等国并未强制要求规则同步一体化。鉴于老挝、缅甸、柬埔寨这些国家的经济体量和贸易量,这样的例外安排也是可以接受的。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多年来地区形成的有利于自由贸易的规范也起了作用,这种规范在说服国内反对力量时是很重要的。
相反,南亚地区多年来缺少类似东亚的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几乎所有国家的*贸易伙伴都在区域之外,就连印度自己的*贸易伙伴也是遥远的美国。因此,莫迪政府在遭遇国内反对派挑战时,缺乏说服国内反对派的规范性力量。
此外,印度的退出也证明了前WTO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的判断,即现代贸易自由化不仅由技术驱动,也受到政府政策的管制以及消费者文化的影响。*的印度裔美籍经济学家贾格迪什·巴格瓦蒂讽刺印度反对派,如果这些反对派都能接受现代经济学,那么巴格瓦蒂也会是一个*的印度舞蹈家。
反过来看,15国达成一个协定,同样预示着该地区共享一种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文化。2017年初,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宣布,全球化是个海洋,中国人在全球化这个大海中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遇到过风浪,但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如今中国成为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这是了不起的巨变。
中国人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看待RCEP,认为RCEP协定体现了贸易协定的现代性和高质量。由于还处于最后谈判的文本商定阶段,我们未能仔细核对协定条款文,但从公布的信息看,说它是高质量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RCEP货物贸易达到90%以上,比WTO各国的开放水平要高得多;在投资方面,用负面清单的方式进行投资准入谈判。
说它是现代的,也是基于与WTO框架比较而言的,RECP纳入了电子商务,此外也包括知识产权、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等内容。
塑造基于价值链的全球多边主义
从全球贸易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我们正站在一场大变革的门槛上。
如果说传统的南北贸易是全球化贸易的第一阶段,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是第二阶段,那么以价值链为基础的产品分工已经是贸易3.0时代的核心内容。
2019年10月世界银行出版的世界发展报告提出,价值链贸易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同一时期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报告,也对东亚地区内的价值链给予更大程度的重视。
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世界,参与地区价值链或者全球价值链,需要国家、地方以及行业等作出更大的协调。毕竟,不是每个国家,一个国家中也不是每个省份或者产业都能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从而获取更大范围的比较优势。
RCEP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一部分国家已经踏进了新贸易规则时代,一部分国家仍停留在新时代的大门之外。RECP历经7年谈判,我们不能说到达终点的谈判方都已经从旧时代毕业,但积极迈向新全球化时代,塑造更加适应各国需求的多边主义仍是未来的重大挑战。
□钟飞腾(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东亚自贸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东亚自贸区、300233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