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云南城投*消息
根本停不下来!
6月17日,云南城投置业(下称:云南城投)挂牌转让旗下20家公司股权或合伙份额,预估值约56.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云南城投不断甩卖旗下资产。
从“买买买”到“卖卖卖”,这家云南国企到底经历了什么?
出售20家公司股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6月18日,云南城投发布《重大资产出售预案》(下称《预案》)。
《预案》显示,云南城投拟公开挂牌转让20家下属企业股权及合伙份额,预估值约56.2亿元,挂牌参考底价合计约60.26亿元。
《预案》提到,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会导致云南城投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构成重组上市。
(ST云城公告)
此次转让的20家公司中,涉及昆明城海地产、红河地产、云城尊龙地产等省内公司。
其中,昆明城海曾开发融城金阶,位于官渡区民航路附近,已于2014年交付使用。
云南云城尊龙地产开发的是融城优郡(住宅+写字楼),位于二环南路附近,位置较优,已交付使用。
融城优郡(百度地图)
除云南本土公司外,云南城投还准备转让前几年收购的部分省外资产,其中“银泰系”项目居多。
比如,成都银泰城、成都华尔道夫酒店、杭州西溪银泰城等。
成都银泰城(项目官微)
云南城投多次“甩卖”旗下资产
债务压顶是主要原因
云南城投是云南康旅集团(原“云南省城投集团”)旗下子公司,也是云南首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上市国企。
2016年前后,云南城投提出“大金融、大并购、大整合、大市场”的4大战略手段,实现深耕云南、拓展全国、开发东南亚、试水其它国际地区,并在2020年进入全国地产50强的目标。
正是因为这样的目标,让云南城投开启了“买买买”模式,在全国各地大手笔收购,一度成为昆明房地产行业翘楚,销售规模仅次于俊发。
比如2016年,云南城投以约5.2亿元的价格一口气收购8家银泰系公司股权,凭借“银泰系”商业项目全面进军各大城市。
2017年,云南城投又宣布以约240亿收购成都会展。
彼时,云南城投市值仅约56亿元,该收购事件也被业内称作是“蛇吞象”行为。
云南城投大厦(百度地图)
但可惜的是,“蛇吞象”之后的云南城投,似乎有些消化不良。
年报显示,从2016-2019年,云南城投总负债分别为约572.27亿元、699.89亿元、758.48亿元、833.25亿元,债务逐年攀升。
其中,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约-27.78亿元,同比跌665.35%,创下上市以来*一次亏损。
去年4月,因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云南城投甚至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融城昆明湖(昆明楼市一线摄)
于是,陷入困境的云南城投又开启“卖卖卖”模式。
比如2021年4月10日,云南城投一口气挂出20家公司股权;2022年4月20日,云南城投又准备出售20家公司若干比例股权。
其中,就包括曾大手笔收购的成都会展,以及“银泰系”项目公司。
不断地卖资产,让云南城投的资金状况有所好转。
云南城投在2021年年报中就直言,2021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转让等多重举措,化解了退市风险(今年4月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另据年报数据:截至2021年,云南城投有息负债总额降至约260.6亿元,比负债*的2019年(833.25亿元),降低约572.65亿元。
负债虽然降了,但尚未扭亏为盈,依然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所以云南城投还在不停甩卖。
旗下地产项目已不多
未来发展重心转向商管+物管
作为云南本土房企,云南城投曾操盘过不少项目。
比如已开发完成的融城金阶、融城优郡、融城春晓、融城昆明湖等。
根据克而瑞数据,2016年,云南城投以约77.6亿元的成交金额,位列昆明商品房销售额排行榜第1名。
但2016年之后,云南城投再也没登上过榜首的宝座。
2017-2021年,云南城投在该榜单上的排名分别为第3、第9、第15、第6、第8。
2021年昆明房企销售情况(克而瑞)
连续卖了几年资产后,云南城投的土地储备已经不多。
年报显示,截止2021年,云南城投在建项目仅8个,其中昆明只有昆明湖1盘。
另外,昆明已完成开发的融城金阶、融城春晓、山海荟、艺术家园、融城优郡等,也有少量住宅,以及车位、办公、商业物业在售。
土地储备方面,年报显示,截止2021年,公司持有的待开发地块仅有10个(昆明8个、省外2个)。
这10个地块具体为:昆明湖中学地块、昆明湖国际学校地块、昆明湖中坝以南雨树村二期、昆明湖上/中坝城改项目(绕城以北)、昆明湖上10-2 地块、东方首座 、小哨地块、白鱼口地块、秦岭皇冠健康小镇、海南天利会展别墅项目。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10个地块占地面积约3395亩,但有约2255亩地还处于一级开发阶段(主要为昆明湖后续用地)。
截止2021年末云南城投待开发地块(来源年报)
目前的云南城投,早已转变发展策略,逐渐去地产化。
在2021年年报中,云南城投也表示:未来公司业务重心将转向“商管+物管”方向,通过轻资产运营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
对于云南城投的“大甩卖”操作,你怎么看?
欢迎讨论!
保险资管公司2021年年报近期出炉。在去年复杂市场和激烈竞争环境下,各家业绩出现增减分化。
据小编统计,截至4月30日,29家保险资管公司(除大家资产、华安资产、华夏久盈资产外)披露年报,28家有可比数据的保险资管公司(不含国华兴益资管),2021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62亿元、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各下滑2.8%、13.2%。
从营收和盈利的同比变化看,28家公司中,11家盈利增长,17家下滑。在营收的主要来源中,资产管理费收入的增速放缓,一些机构出现下滑,显示出管理费收入并非随管理资产规模增长而一路增长,而是越来越受到管理绩效的影响。
尽管盈利额居前的仍然是大型保险资管机构,但资本回报率居前的更多是中小的“轻”机构。多家保险资管机构2021年净资产收益率(ROE)达到20%以上,其中4家机构ROE超过30%,均为中小型机构。
四家盈利居前,位次有变化
根据年报数据,2021年盈利居前的仍然是泰康资产、国寿资产、平安资管,盈利额都为20多亿元,国寿投资保险资管盈利16亿,这4家的盈利额远高于其他保险资管机构。
其中,泰康资产2021年合并净利润29.70亿元,同比下滑32%,不过盈利额仍居保险资管业之首。据泰康资产官网披露,截至2021年末,其管理资产规模超2.7万亿,其中第三方资金达1.6万亿(含养老金6400多亿)。
国寿资产2021年合并净利润26.87亿元,同比增长25.7%,盈利排名上升到行业第二。据披露,该公司2021年末管理规模超4.4万亿,其中第三方业务规模超5000亿。
平安资管2021年净利润排名第三,为23.96亿元,同比下滑24%。该公司2021年末管理资产规模约4.05万亿,第三方业务规模为5121亿元。
其后,盈利排第四的是国寿集团旗下的另类投资平台国寿投资保险资管公司,2021年净利润16.48亿元,同比下滑26.2%。截至2021年末,该公司累计签约规模超5700亿元,在管规模3700多亿元。2022年初工作会议上,该公司提出要“努力提升另类投资管理能力,加大另类资管产品开发力度,加快向市场化资管机构转型,确保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占比持续提升”。
在盈利四强之后,盈利较多的是阳光资产、新华资产、太平资产、太保资产、华泰资产、人保资产等。其中,新华、太平、太保、人保是管理规模万亿的大型机构,阳光和华泰是管理规模5000亿以上的中小型机构。
其中,新华资产2021年净利润6.03亿,同比大增59%,在大中型保险资管中盈利增幅*。据公开信息,新年资产管理规模也在万亿以上,其2021年营业收入增长26.7%,为15.27亿元,资产管理费收入从10.54亿增至12.77亿元。根据年报信息,管理费收入增长主要来自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各类投资计划管理费收入增长,该项收入从3.49亿增至5.16亿元,受托方家数从82家增至154家。
此外,华泰资产的盈利增幅也较高,净利润增至5.22亿元。该公司属于市场化标签鲜明的一家保险资管公司,去年末管理规模在5100多亿,其中90%左右为第三方资金。
综合来看,在29家保险资管机构中,有17家机构在2021年的盈利在1亿元以上。
在盈利榜另一端也有亏损公司,即太平资本保险资管、永诚资产。其中,太平太平保险资管公司2021年获批为另类投资专业保险资管公司,其前身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2亿元。2022年2月该公司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是太平资本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全面推进专业保险资管机构建设的第一年。
永诚资产是为数不多的由财产险公司出资设立的一家保险资管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于2017年8月获准开业,近年盈亏情况不稳定,其中2017年亏损0.34亿元,2018年盈利29万元,2019年亏损0.27亿,2020年盈利0.01亿元,2021年再转为亏损0.26亿元。
4家ROE高于30%,均为中小机构
除盈利外,资管业还关注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后者更体现一家公司的资本回报能力。小编据年报数据估算,由于盈利额整体下滑,保险资管机构2021年整体ROE也有一定下滑,平均为18.67%。同时,不同机构之间ROE存在较大差距。
从ROE看,中小保险资管尽管盈利额不能与大型机构相比,但其资本回报能力并不逊色,多家机构ROE达到20%以上。其中,4家机构2021年的ROE超过30%,包括阳光资产、合众资产、工银安盛资产、民生通惠资产,这4家机构2020年ROE也处行业前列,都接近或高于40%。
其中,阳光资产2021年ROE*,达到39.20%。2021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8.33亿元,同比下滑8.9%。阳光资产是阳光保险集团旗下资管公司,据阳光保险集团港股招股书披露,截至2021年末,阳光资产受托管理资产规模为6536亿元,其中受托管理第三方资产占比过半,第三方业务规模为3417亿元,同比增长达53.6%。
11家盈利下滑,超额管理费权重越来越大
从2021年盈利变化看,28家有同比数据的机构中,尽管多数机构的管理规模在不断增长,但仍有11家盈利下滑。
在11家净利润下滑的保险资管机构中,既包括头部保险资管,也包括中小型机构。这些净利润下滑的资管机构,多数存在营业收入及主要收入来源——管理费收入减少的情况。
如,泰康资产2021年管理费收入为59.32亿元,相较2020年的75.20亿,下滑了21%;平安资管的管理费收入从36.75亿降至32.86亿元,下滑10.6%;阳光资产、民生通惠资产等,管理费收入都下滑30%以上。
保险资管公司资产管理费收入主要来自受托管理资金以及发行资管产品,受托资金主要是母公司险资,以及系统外的险资、银行理财、各类养老金等第三方资金;发行的资管产品则包括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组合类产品等。管理费收入既与管理资产规模相关,也与管理费率等相关。
据保险资管业人士称,保险资管公司近年逐步拓展市场化第三方业务,其管理费收入的构成也在变化。过去主要依靠的费率固定的基础管理费已经越来越“薄”,如今更多转向超额绩效管理费,而后者取决于能否为委托人带来良好收益,也就是要看核心的资产管理能力。如果投资收益率若超过KPI目标,则会按照超额收益的一定比例获得超额奖励,这部分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相较而言,市场化业务、发行产品的费率较高,对管理费收入的贡献较大。
从去年的情况看,多数保险资管公司的管理规模在继续增长,这种情况下,若管理费收入下滑,应是基础管理费收入之外的超额管理费收入减少所致。
如,从标准化业务看,在权益市场方面,去年股市估值较高之下仅有结构性行情机会,对资管机构挑战不小。大多数资管机构的管理业绩很难达到超额收益水平,意味着拿不到对应的超额管理费收入,这应是管理费收入减少的原因。
根本停不下来!
6月17日,云南城投置业(下称:云南城投)挂牌转让旗下20家公司股权或合伙份额,预估值约56.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云南城投不断甩卖旗下资产。
从“买买买”到“卖卖卖”,这家云南国企到底经历了什么?
出售20家公司股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6月18日,云南城投发布《重大资产出售预案》(下称《预案》)。
《预案》显示,云南城投拟公开挂牌转让20家下属企业股权及合伙份额,预估值约56.2亿元,挂牌参考底价合计约60.26亿元。
《预案》提到,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会导致云南城投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构成重组上市。
(ST云城公告)
此次转让的20家公司中,涉及昆明城海地产、红河地产、云城尊龙地产等省内公司。
其中,昆明城海曾开发融城金阶,位于官渡区民航路附近,已于2014年交付使用。
云南云城尊龙地产开发的是融城优郡(住宅+写字楼),位于二环南路附近,位置较优,已交付使用。
融城优郡(百度地图)
除云南本土公司外,云南城投还准备转让前几年收购的部分省外资产,其中“银泰系”项目居多。
比如,成都银泰城、成都华尔道夫酒店、杭州西溪银泰城等。
成都银泰城(项目官微)
云南城投多次“甩卖”旗下资产
债务压顶是主要原因
云南城投是云南康旅集团(原“云南省城投集团”)旗下子公司,也是云南首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上市国企。
2016年前后,云南城投提出“大金融、大并购、大整合、大市场”的4大战略手段,实现深耕云南、拓展全国、开发东南亚、试水其它国际地区,并在2020年进入全国地产50强的目标。
正是因为这样的目标,让云南城投开启了“买买买”模式,在全国各地大手笔收购,一度成为昆明房地产行业翘楚,销售规模仅次于俊发。
比如2016年,云南城投以约5.2亿元的价格一口气收购8家银泰系公司股权,凭借“银泰系”商业项目全面进军各大城市。
2017年,云南城投又宣布以约240亿收购成都会展。
彼时,云南城投市值仅约56亿元,该收购事件也被业内称作是“蛇吞象”行为。
云南城投大厦(百度地图)
但可惜的是,“蛇吞象”之后的云南城投,似乎有些消化不良。
年报显示,从2016-2019年,云南城投总负债分别为约572.27亿元、699.89亿元、758.48亿元、833.25亿元,债务逐年攀升。
其中,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约-27.78亿元,同比跌665.35%,创下上市以来*一次亏损。
去年4月,因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云南城投甚至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融城昆明湖(昆明楼市一线摄)
于是,陷入困境的云南城投又开启“卖卖卖”模式。
比如2021年4月10日,云南城投一口气挂出20家公司股权;2022年4月20日,云南城投又准备出售20家公司若干比例股权。
其中,就包括曾大手笔收购的成都会展,以及“银泰系”项目公司。
不断地卖资产,让云南城投的资金状况有所好转。
云南城投在2021年年报中就直言,2021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转让等多重举措,化解了退市风险(今年4月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另据年报数据:截至2021年,云南城投有息负债总额降至约260.6亿元,比负债*的2019年(833.25亿元),降低约572.65亿元。
负债虽然降了,但尚未扭亏为盈,依然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所以云南城投还在不停甩卖。
旗下地产项目已不多
未来发展重心转向商管+物管
作为云南本土房企,云南城投曾操盘过不少项目。
比如已开发完成的融城金阶、融城优郡、融城春晓、融城昆明湖等。
根据克而瑞数据,2016年,云南城投以约77.6亿元的成交金额,位列昆明商品房销售额排行榜第1名。
但2016年之后,云南城投再也没登上过榜首的宝座。
2017-2021年,云南城投在该榜单上的排名分别为第3、第9、第15、第6、第8。
2021年昆明房企销售情况(克而瑞)
连续卖了几年资产后,云南城投的土地储备已经不多。
年报显示,截止2021年,云南城投在建项目仅8个,其中昆明只有昆明湖1盘。
另外,昆明已完成开发的融城金阶、融城春晓、山海荟、艺术家园、融城优郡等,也有少量住宅,以及车位、办公、商业物业在售。
土地储备方面,年报显示,截止2021年,公司持有的待开发地块仅有10个(昆明8个、省外2个)。
这10个地块具体为:昆明湖中学地块、昆明湖国际学校地块、昆明湖中坝以南雨树村二期、昆明湖上/中坝城改项目(绕城以北)、昆明湖上10-2 地块、东方首座 、小哨地块、白鱼口地块、秦岭皇冠健康小镇、海南天利会展别墅项目。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10个地块占地面积约3395亩,但有约2255亩地还处于一级开发阶段(主要为昆明湖后续用地)。
截止2021年末云南城投待开发地块(来源年报)
目前的云南城投,早已转变发展策略,逐渐去地产化。
在2021年年报中,云南城投也表示:未来公司业务重心将转向“商管+物管”方向,通过轻资产运营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
对于云南城投的“大甩卖”操作,你怎么看?
欢迎讨论!
8月21日,云南3名董事长2名老总副总同天被查,这其中,有4人属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城投集团)旗下公司高管。
● 5月24日,云南省纪委发布消息: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许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云南融智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敏娟接受监察调查
据昆明市监委消息:云南融智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黄敏娟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监察调查。
● 云南融智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王兴全接受监察调查
据昆明市监委消息:云南融智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王兴全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监察调查。
● 云南城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丹接受监察调查
据昆明市监委消息:云南城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丹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监察调查。
● 云南城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雪清接受监察调查
据昆明市监委消息:云南城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雪清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监察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云南融智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是云南城投集团全资控股公司,2014年10月15日通过云南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批准成立,是一家服务于地方金融,致力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资本管理公司。
通过天眼查,
5月24日云南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许雷主动投案,加之这次4名旗下控股公司高管被查,3个月时间,云南城投集团已有5名高管先后被查,这对于云南城投集团来说,无疑是一次“大地震”。
都市时报、云南省纪委
长期接受来稿,投稿邮箱:zscc812@sina.com
小掌精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云南城投*消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云南城投*消息、中国保险公司十大排名2020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