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宿科技股吧(600777新潮能源)网宿科技股吧东方财富

2022-07-01 2:51:14 基金 group

网宿科技股吧



本文目录一览:



42亿元,这是网宿科技3月11日一个交易日跌掉的市值。当天,网宿科技盘中跌停。3月12日早盘,网宿科技盘前跌幅9.38%,开盘后,股价有所回升,截至收盘,网宿科技跌幅为1.67%,当日换手率为27.71%。

网宿科技的股吧中骂声一片。3月10日,经历了5个连续涨停的网宿科技发布公告,3月14日将有2.43亿股股份解除限售,占公司总股本的10%。3月11日晚间,网宿科技再次宣布,公司第一大股东陈宝珍及多名高管均计划减持。此前的1月8日至2月20日,网宿科技多次公告公司第二大股东、董事长刘成彦减持计划。

3月7日,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中问到网宿科技,“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或操纵股价的情形?”3月11日晚,网宿科技回应关注函称,董事长刘成彦“减持不存在内幕交易或操纵股价的情形”。

伴随着股价大涨,网宿科技出现在边缘计算题材中,但是这家此前成败系于CDN业务的科技企业,能否靠着贴上边缘计算标签实现再一次业绩和股价的“腾飞”,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对于这一市场,网宿科技副总裁李东也曾承认,这是一个需要投入5年以上时间的长期市场。

网宿科技股价K线图。图片来源/同花顺截图

大额减持计划曝光

2月以来,网宿科技的股价一路大涨。2月22日、25日,网宿科技分别涨8.8%、9.02%,3月4日至8日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

暴涨之下,网宿科技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表示,公司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将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社区云”项目变更为建设“面向边缘计算的支撑平台”项目。

随之而来的是监管层关注。3月7日,网宿科技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网宿科技说明“面向边缘计算的支撑平台”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补充公司董监高及持股5%以上大股东近期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或操纵股价的情形。

3月11日晚间,网宿科技回复监管层关注函表示,公司开展边缘计算项目面临技术风险、相关行业发展限制风险,“如果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的科研开发、技术不能及时地突破这些难题,将会对项目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网宿科技还回应,近1个月内董事长刘成彦通过大宗交易共减持公司1735万股股份,其他董事、监事、*管理人员近1个月内无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网宿科技在3月10日披露,公司将有2.43亿股股份解除限售,占公司总股本的10%。按照3月8日网宿科技的总市值,这批限售股对应估值42亿元。

大批限售股即将解禁,网宿科技高管、大股东已经做好了减持准备。3月11日,网宿科技收到实际控制人陈宝珍、副总经理储敏健、副总经理黄莎琳、董事会秘书周丽萍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

陈宝珍计划减持不超过1.46亿股的网宿科技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储敏健、黄莎琳、周丽萍分别计划减持不超过692万股、64万股、260万股网宿科技股份。

实际控制人多次套现

网宿科技2009年上市,上市之初,第一大股东陈宝珍及第二大股东刘成彦就为一致行动人,二人均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截至2017年年底,二人分别直接持有网宿科技17.4%、11.98%的股权,陈宝珍还通过资产管理计划间接持有0.71%股权。

然而,目前关于陈宝珍的报道并不多。网宿科技招股意向书中显示,其出生于1943年,曾在福建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电子仪器工厂工作30年到退休。其实公司创始人,一直为第一大股东,上市前持股34.86%,无其他对外投资。这成为网宿科技上市以来的一大谜团。

2000年1月,当时已经57岁的退休职工陈宝珍,与留美学生周艾钧成立了网宿科技的前身,即上海网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涉足当时即便在美国也属于新兴行业的业务。期初两人分别出资100万元,随后公司股权几经变更,刘成彦以首席运营官身份进入,而周艾钧退出,此时陈宝珍已投资620万元。

陈宝珍和刘成彦一直都是一致行动人,但陈宝珍极少参与到网宿科技经营。在公司的招股书中,也只找到陈宝珍曾担任网宿科技监事一职的记录。虽然本人不直接参与经营,但陈宝珍1975年出生的女儿张海燕、女婿洪珂一直在网宿科技担任高管,分别主管技术和人力。

2018年10月以来,网宿科技股价处于下跌阶段时,除了官方回购外,高管却开始减持股票。11日,网宿科技宣布收到财务总监肖蒨的减持告知函,其计划减持370万股股票;22日,网宿科技却宣布了一笔超过2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计划。

高管减持和股票波动的段子在日后反复上演。2019年1月9日,肖蒨再度出手,宣布减持92.7万股,而前两个交易日网宿科技经历前后两个月的股价小高峰。刘成彦也在这一时间出手,8日、9日和10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减持股票。

一个月后,2月12日,股价走出低谷后一天,刘成彦完成第四次减持后,总共减持比例达1.08%,成功套现1.93亿元。情人节当天,刘成彦再度减持套现约7940.44万元。

成功套现的刘成彦,同时还办理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的部分提前购回,解除质押。1月17日,刘成彦将其持有的7300万股网宿科技股票质押给中信建投证券。2月19日,刘成彦再对上述质押股票办理了提前回购解除质押手续。

时间轴拉长,作为一致行动人,陈宝珍、刘成彦二人早已经多次大额减持网宿科技股份,至2018年3月,两人已累计套现约14.88亿元。不仅如此,除2013年6月外,其每次套现过后一段时间,网宿科技股价均会有明显下滑。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成彦。

成败皆源于CDN

网宿科技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最早开展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和CDN(内容分发网络)业务的厂商之一,而CDN业务让网宿科技得到高速发展。CDN可以使用户就近访问网络,提高网站响应速度或者下载速度。

2009年,网宿科技登陆深交所创业板。2011年开始,网宿科技股价一飞冲天,2014年更是股价涨至141元,成为“创业板中的白马股”。此时,CDN市场由网宿和蓝汛两家垄断了近80%的份额。

到了2016年5月,网宿市值从20亿攀升至530亿,年复合增长92%,几乎一年涨一倍。与此同时,公司净利润增长迅猛,2013年和2014年的同比增幅均超过了***。

同一时期,电信运营商和云计算厂商瞄向了CDN业务。2015年5月,阿里云发起CDN降价行动,腾讯云等厂商随后跟进。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阿里云季度收入中有20%来自CDN业务。

CDN业务受到云计算厂商的冲击,竞争激烈下的价格调整,都导致网宿科技净利润增速放缓。2016年净利润增幅下降至50.14%。当年8月后,网宿科技股价不断下跌。蓝汛全年则毛亏损530万元。

2017年网宿科技股价再度暴跌,4月的一周跌幅就超过65%。当年3月13日,网宿科技曾披露预期净利润*或下滑30%。董事长刘成彦曾表示,是因为国内CDN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价格明显下降,从而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

阿里云并未给网宿喘息之机。2017年3月,阿里云宣布其完成对优酷CDN及视频云业务和团队的整合,整体宽带规模达到40T,全球节点超过1000个,这也意味着其业务规模已超过网宿科技。4月,阿里云宣布CDN再度降价35%。

阿里云视频云总经理朱照远告诉

2017年的惨烈厮杀之下,小厂商逐步被清理,门槛进一步提高。在这之后,中国CDN进入牌照时代。虽然最终多方均获得相关牌照,但是市场格局逐步确定,价格敏感性的客户已经基本选择,降价带来的新客效应减弱。

2017年第四季度后,价格基本平稳。天风证券报告显示,网宿科技因其中立的网络对与阿里系、腾讯系有竞争关系的互联网企业具有吸引力,市场份额开始稳定。虽然阿里云和腾讯云等仍有价格下调,但网宿科技已投向海外,先后收购韩国和俄罗斯CDN服务商大量股权。

搭上“边缘计算”概念

边缘计算成为股市题材新贵,网宿科技出现在该题材中。甚至因为涨幅过大,网宿科技收到了深交所关注函。

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设备或者数据源头的一侧,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减少网络延迟带来的影响,是对云计算业务的一种补充。这项技术又与5G相联系,应用于自动驾驶、物联网、机器人、工业、医疗等行业。谷歌、英特尔、微软等国际大厂纷纷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方机构IDC中国区总裁霍锦洁表示,到2021年,全球云计算市场的规模将达到5650亿美元,这其中约有20%为边缘云,市场规模可达到1130亿美元。华为方面曾披露,未来50%的数据处理将来自于边缘计算,而阿里云等厂商也开始陆续推出边缘计算产品。

2016年,网宿科技曾启动CDN到云服务的战略升级,并开始对CDN节点的云化改造,推出相应的云服务产品。在边缘计算方面,其推动CDN节点升级为边缘计算节点,让其具备存储、计算、传输和安全等功能,以便能够支持高频、高交互的海量数据处理。

2018年9月,网宿科技调整募投资金用途。其中,拟投入面向边缘计算的支撑平台项目3.2亿元,云安全项目2.2亿元和计算能力共享平台17.4亿元。为了聚焦核心业务,2019年1月,网宿科技甩货厦门秦淮,也就是IDC业务,希望减少资金投入压力。

不仅如此,参与联通混改后,2018年11月,网宿科技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网宿投资”与中国联通全资子公司“联通创投”发起成立遏制公司“云际智慧”,开展CDN与安全和边缘计算的服务。多家券商报告认为这项合作将推动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发展相关业务。

2018年开始,边缘计算被推向前台。但可以看到的是,其参与的玩家远多于CDN市场,不仅是云计算和CDN公司看好这一市场,硬件和芯片厂商、电信运营商,甚至一些产业联盟和开源社区也开始纷纷入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对于这一市场,网宿科技副总裁李东也曾承认,这是一个需要投入5年以上时间的长期市场。

新京报




600777新潮能源

关于投资者诉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潮能源,600777)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一案传来新的进展:2022年6月21日,一批投资者递交索赔材料获得北京金融法院立案,正等待法院的下一步安排。该索赔案已于多次投资者提起索赔诉讼,提醒还未参与索赔是适格投资者可尽快索赔挽损。

值得注意的是,新潮能源(600777)两次“爆累”,分别于2021年12月25日被出具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在2022年4月2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违规行为有未按时披露担保事项,2017 年年度报告和2018 年半年度报告存在信披违规。由此引发了投资者以其证券虚假陈述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现已获得法院立案。

根据《证券法》及虚假陈述司法解释的规定,上市公司等因信息披露违法被证监会处罚,受损投资者可以依法起诉索赔。综合目前情况,结合新潮能源(600777)发布的公告内容,该案件的索赔条件为:(1)于2017年10月8日至2018年12月19日期间购买新潮能源(600777)股票,且于2018年12月19日之后出售或仍旧拥有新潮能源(600777)股票而亏损的投资者;(2)在2022年4月1日之前买入新潮能源(600777)股票,且在2022年4月1日之后卖出或仍旧持有新潮能源(600777)股票的受损投资者。




网宿科技股吧同花顺

中国网财经11月6日讯

11月5日,网宿科技(300017.SZ)发布公告称,公司高管因违规减持收到上海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

高管慌不择路、疯狂套现的背后,透露出网宿科技业务上的疲弱和破局的艰难。曾经的两市第一高价股正在陨落。

股东、高管的疯狂套现

网宿科技副总经理储敏健因在距离减持计划披露日不满十五个交易日内减持,收到上海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

2019年3月11日,网宿科技披露公告称,储敏健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网宿科技股份不超过 692.8万股,减持期间为公告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但储敏健的减持计划在仅过了10个工作日就开始了,3月26日,储敏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减持所持网宿科技673.44万股股份,占网宿科技总股本的0.2768%。

储敏健的减持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是股东和高管们的频繁减持套现。

网宿科技2009年上市,2013年随着创业板迎来的上涨热潮,网宿科技开始了它的创富神话。当年,公司的股价从16.89元一路涨至80元以上,并在2014年1月突破了百元大关,在此期间,刚过解禁期8个月后的2013年6月,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宝珍和刘成彦合计减持400万股,套现约1.25亿元。

网宿科技的高光时刻出现在2014年2月10日,当日公司的收盘价134.01元,一举取代贵州茅台,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陈宝珍和刘成彦于2014年6月再度减持749万股,套现约4亿元;2016年,陈宝珍再次减持700万股,套现4.51亿元。2017年9月,陈宝珍减持880万股,套现9944万元,刘成彦减持885万股,套现9546.6万元;2018年,陈宝珍减持3608万股,套现4.46亿元。

不仅实控人减持,高管也在套现。据同花顺数据显示,1月8日-2月14日期间,网宿科技原实控人之一刘成彦、陈宝珍,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肖蒨,证代魏晶晶,合计减持约3760.99万股,套现约2.78亿元。

业绩承压 破局艰难

网宿科技遭遇股东、高管们的疯狂减持,或与公司的业绩压力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网宿科技的主营业务是CDN(内容分发加速网络)和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CDN是通过在现有的互联网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网站的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改善网络的传输速度,解决互联网络拥挤的状况,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和命中率。IDC则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兴起的服务器托管、租用、运维以及网络接入服务的业务

中国网

但好景不长,2015年前后,阿里云高调切入CDN市场,迅速扮演了行业“价格屠夫”的角色,随后腾讯、百度以及众多创业型CDN提供商纷纷跟进降价,除了BAT向该领域进军之外,华为、京东、奇虎360等一众互联网公司也相继进入这个行业。在资本面前,作为传统的CDN厂商,网宿科技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双双受挫,经营压力骤增。

竞争导致价格的下降直接影响公司的毛利率水平。2015年,公司的销售毛利率还维持在44.76%,2019年上半年,已经下降到26.13%,而且净资产收益率也并没有好转迹象,对公司的业绩来说依旧压力很大。

毛利率的下降直接体现在净利润上,尽管网宿科技的营业收入一直保持增长状态,但归母净利润在2016年达到12.5亿元的顶峰后便一直下滑。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8.05亿元,同比增长79.17%,看上去业绩出现好转,但扣非净利润仅1.27亿元,同比下降67.99%。今年上半年,网宿科技通过处置子公司及固定资产损益获得非经常性损益7.13亿元并确认非经常性损益6.78亿元,为公司贡献85.61%利润。

2019年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122.97万元。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网宿科技2018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07,2015年以来一直处于下降通道,表明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款速度正在放缓。2018年期末公司应收坏账金额1.12亿元,较去年有72%的增长,存在较大的坏账损失的风险。

面的激烈的CDN市场竞争,网宿科技也寻求过破局之路,但从社区云到海外业务,都没有获得有效突破。2018年,公司宣布布局边缘计算。据援引CBInsights的数据显示,边缘计算这一市场大有可为,2023年整个边缘计算市场规模将接近340亿美金,从2016—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5%,但实际上目前的网宿科技仍游走在概念的边缘。,目前,公司“面向边缘计算的支撑平台”项目仍处于建设期。

今年3月初,随着5G概念持续发酵,身为边缘计算概念股的网宿科技连续收获了5个涨停板,引发了深交所的关注。深交所在关注函中表示,要求其详细说明边缘计算项目的建设进度,与预期是否一致、已实现和预计实现收入情况。而其回复称,截至2018年底,该项目已投入1.15亿元,投入进度为35.94%。

上市10年的网宿科技,正在经历业绩的不断下滑以及业务转型未见起色的困境,股东和高管的纷纷套现,增加了公司前景的不确定性。

中国网财经




网宿科技股吧

42亿元,这是网宿科技3月11日一个交易日跌掉的市值。当天,网宿科技盘中跌停。3月12日早盘,网宿科技盘前跌幅9.38%,开盘后,股价有所回升,截至收盘,网宿科技跌幅为1.67%,当日换手率为27.71%。

网宿科技的股吧中骂声一片。3月10日,经历了5个连续涨停的网宿科技发布公告,3月14日将有2.43亿股股份解除限售,占公司总股本的10%。3月11日晚间,网宿科技再次宣布,公司第一大股东陈宝珍及多名高管均计划减持。此前的1月8日至2月20日,网宿科技多次公告公司第二大股东、董事长刘成彦减持计划。

3月7日,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中问到网宿科技,“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或操纵股价的情形?”3月11日晚,网宿科技回应关注函称,董事长刘成彦“减持不存在内幕交易或操纵股价的情形”。

伴随着股价大涨,网宿科技出现在边缘计算题材中,但是这家此前成败系于CDN业务的科技企业,能否靠着贴上边缘计算标签实现再一次业绩和股价的“腾飞”,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对于这一市场,网宿科技副总裁李东也曾承认,这是一个需要投入5年以上时间的长期市场。


网宿科技股价K线图。图片来源/同花顺截图


大额减持计划曝光

2月以来,网宿科技的股价一路大涨。2月22日、25日,网宿科技分别涨8.8%、9.02%,3月4日至8日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

暴涨之下,网宿科技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表示,公司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将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社区云”项目变更为建设“面向边缘计算的支撑平台”项目。

随之而来的是监管层关注。3月7日,网宿科技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要求网宿科技说明“面向边缘计算的支撑平台”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补充公司董监高及持股5%以上大股东近期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或操纵股价的情形。

3月11日晚间,网宿科技回复监管层关注函表示,公司开展边缘计算项目面临技术风险、相关行业发展限制风险,“如果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的科研开发、技术不能及时地突破这些难题,将会对项目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网宿科技还回应,近1个月内董事长刘成彦通过大宗交易共减持公司1735万股股份,其他董事、监事、*管理人员近1个月内无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网宿科技在3月10日披露,公司将有2.43亿股股份解除限售,占公司总股本的10%。按照3月8日网宿科技的总市值,这批限售股对应估值42亿元。

大批限售股即将解禁,网宿科技高管、大股东已经做好了减持准备。3月11日,网宿科技收到实际控制人陈宝珍、副总经理储敏健、副总经理黄莎琳、董事会秘书周丽萍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

陈宝珍计划减持不超过1.46亿股的网宿科技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储敏健、黄莎琳、周丽萍分别计划减持不超过692万股、64万股、260万股网宿科技股份。

实际控制人多次套现

网宿科技2009年上市,上市之初,第一大股东陈宝珍及第二大股东刘成彦就为一致行动人,二人均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截至2017年年底,二人分别直接持有网宿科技17.4%、11.98%的股权,陈宝珍还通过资产管理计划间接持有0.71%股权。

然而,目前关于陈宝珍的报道并不多。网宿科技招股意向书中显示,其出生于1943年,曾在福建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电子仪器工厂工作30年到退休。其实公司创始人,一直为第一大股东,上市前持股34.86%,无其他对外投资。这成为网宿科技上市以来的一大谜团。

2000年1月,当时已经57岁的退休职工陈宝珍,与留美学生周艾钧成立了网宿科技的前身,即上海网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涉足当时即便在美国也属于新兴行业的业务。期初两人分别出资100万元,随后公司股权几经变更,刘成彦以首席运营官身份进入,而周艾钧退出,此时陈宝珍已投资620万元。

陈宝珍和刘成彦一直都是一致行动人,但陈宝珍极少参与到网宿科技经营。在公司的招股书中,也只找到陈宝珍曾担任网宿科技监事一职的记录。虽然本人不直接参与经营,但陈宝珍1975年出生的女儿张海燕、女婿洪珂一直在网宿科技担任高管,分别主管技术和人力。

2018年10月以来,网宿科技股价处于下跌阶段时,除了官方回购外,高管却开始减持股票。11日,网宿科技宣布收到财务总监肖蒨的减持告知函,其计划减持370万股股票;22日,网宿科技却宣布了一笔超过2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计划。

高管减持和股票波动的段子在日后反复上演。2019年1月9日,肖蒨再度出手,宣布减持92.7万股,而前两个交易日网宿科技经历前后两个月的股价小高峰。刘成彦也在这一时间出手,8日、9日和10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减持股票。

一个月后,2月12日,股价走出低谷后一天,刘成彦完成第四次减持后,总共减持比例达1.08%,成功套现1.93亿元。情人节当天,刘成彦再度减持套现约7940.44万元。

成功套现的刘成彦,同时还办理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的部分提前购回,解除质押。1月17日,刘成彦将其持有的7300万股网宿科技股票质押给中信建投证券。2月19日,刘成彦再对上述质押股票办理了提前回购解除质押手续。

时间轴拉长,作为一致行动人,陈宝珍、刘成彦二人早已经多次大额减持网宿科技股份,至2018年3月,两人已累计套现约14.88亿元。不仅如此,除2013年6月外,其每次套现过后一段时间,网宿科技股价均会有明显下滑。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成彦。


成败皆源于CDN

网宿科技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最早开展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和CDN(内容分发网络)业务的厂商之一,而CDN业务让网宿科技得到高速发展。CDN可以使用户就近访问网络,提高网站响应速度或者下载速度。

2009年,网宿科技登陆深交所创业板。2011年开始,网宿科技股价一飞冲天,2014年更是股价涨至141元,成为“创业板中的白马股”。此时,CDN市场由网宿和蓝汛两家垄断了近80%的份额。

到了2016年5月,网宿市值从20亿攀升至530亿,年复合增长92%,几乎一年涨一倍。与此同时,公司净利润增长迅猛,2013年和2014年的同比增幅均超过了***。

同一时期,电信运营商和云计算厂商瞄向了CDN业务。2015年5月,阿里云发起CDN降价行动,腾讯云等厂商随后跟进。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阿里云季度收入中有20%来自CDN业务。

CDN业务受到云计算厂商的冲击,竞争激烈下的价格调整,都导致网宿科技净利润增速放缓。2016年净利润增幅下降至50.14%。当年8月后,网宿科技股价不断下跌。蓝汛全年则毛亏损530万元。

2017年网宿科技股价再度暴跌,4月的一周跌幅就超过65%。当年3月13日,网宿科技曾披露预期净利润*或下滑30%。董事长刘成彦曾表示,是因为国内CDN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价格明显下降,从而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

阿里云并未给网宿喘息之机。2017年3月,阿里云宣布其完成对优酷CDN及视频云业务和团队的整合,整体宽带规模达到40T,全球节点超过1000个,这也意味着其业务规模已超过网宿科技。4月,阿里云宣布CDN再度降价35%。

阿里云视频云总经理朱照远告诉

2017年的惨烈厮杀之下,小厂商逐步被清理,门槛进一步提高。在这之后,中国CDN进入牌照时代。虽然最终多方均获得相关牌照,但是市场格局逐步确定,价格敏感性的客户已经基本选择,降价带来的新客效应减弱。

2017年第四季度后,价格基本平稳。天风证券报告显示,网宿科技因其中立的网络对与阿里系、腾讯系有竞争关系的互联网企业具有吸引力,市场份额开始稳定。虽然阿里云和腾讯云等仍有价格下调,但网宿科技已投向海外,先后收购韩国和俄罗斯CDN服务商大量股权。

搭上“边缘计算”概念

边缘计算成为股市题材新贵,网宿科技出现在该题材中。甚至因为涨幅过大,网宿科技收到了深交所关注函。

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设备或者数据源头的一侧,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减少网络延迟带来的影响,是对云计算业务的一种补充。这项技术又与5G相联系,应用于自动驾驶、物联网、机器人、工业、医疗等行业。谷歌、英特尔、微软等国际大厂纷纷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方机构IDC中国区总裁霍锦洁表示,到2021年,全球云计算市场的规模将达到5650亿美元,这其中约有20%为边缘云,市场规模可达到1130亿美元。华为方面曾披露,未来50%的数据处理将来自于边缘计算,而阿里云等厂商也开始陆续推出边缘计算产品。

2016年,网宿科技曾启动CDN到云服务的战略升级,并开始对CDN节点的云化改造,推出相应的云服务产品。在边缘计算方面,其推动CDN节点升级为边缘计算节点,让其具备存储、计算、传输和安全等功能,以便能够支持高频、高交互的海量数据处理。

2018年9月,网宿科技调整募投资金用途。其中,拟投入面向边缘计算的支撑平台项目3.2亿元,云安全项目2.2亿元和计算能力共享平台17.4亿元。为了聚焦核心业务,2019年1月,网宿科技甩货厦门秦淮,也就是IDC业务,希望减少资金投入压力。

不仅如此,参与联通混改后,2018年11月,网宿科技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网宿投资”与中国联通全资子公司“联通创投”发起成立遏制公司“云际智慧”,开展CDN与安全和边缘计算的服务。多家券商报告认为这项合作将推动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发展相关业务。

2018年开始,边缘计算被推向前台。但可以看到的是,其参与的玩家远多于CDN市场,不仅是云计算和CDN公司看好这一市场,硬件和芯片厂商、电信运营商,甚至一些产业联盟和开源社区也开始纷纷入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对于这一市场,网宿科技副总裁李东也曾承认,这是一个需要投入5年以上时间的长期市场。

新京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网宿科技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网宿科技股吧、600777新潮能源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