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简介(美国期货指数)

2022-06-16 4:57:11 股票 group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简介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简介」美国期货指数》,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简介
  • 美国期货指数
  •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简介概况
  •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简介2020*版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简介

中国太保即中国太平洋保险,太保是中国大陆第二大财产保险公司,仅次于中国财险,也是三大人寿保险公司之一。它本身经营多元化保险服务,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等,因此中国太保的财险规模实际是比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更大,而全国的财险目前已经明显同比增长,是明显开始业绩恢复的一个保险板块,财产保险相对于寿险来说,国内的认知度更高,而且政策性更强,几乎跟养老保险是一样的广泛性了。

中国太保的股息率还是很不错的

中国太保目前的股息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了,目前的TTM股息率是4.77%,股息率已经超过中国平安的4.32%,成为股息率*的保险公司了,因此中国太保的股息率投资是具有非常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投资价值的。

中国太保的净利润增速也是很不错的

可以发现中国太保的业绩已经转正了,2021年Q3,中国太保的净利润增速已经达到了15.47%,而相对于中国平安还是亏的业绩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的情况,那就是中国太保是目前仅有的几家业绩转正的保险公司,因此在投资上,中国太保更具有投资价值,而且中国太保实际从去年1季度开始就已经业绩转正了。

通过对2021年半年报的数据提取可以发现,中国太保的投资资产收益率达到了5%,而中国平安的投资收益率只有区区3.5%,从这方面来看中国平安是远远弱于中国太保的,当然平安主要是受到华夏幸福的影响太大。同时太保的寿险营收已经同比增长,产险也是同比增长,因此从半年报数据来看中国太保的经营情况正在好转。当然中国太保的规模相对于平安来说还是比较小,因此虽然同比增长,但是规模上还是离中国平安差距比较大。

太保跟大多数保险一样,寿险业务压力巨大

2021年上半年,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 1,414.49 亿元,同比增长 2.1%;公司实现新业务价值 102.31 亿元,同比下降 8.9%;受业务结构变化影响,新业务价值率为 25.4%,同比下降 11.6 个百分点。同期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的寿险价值也是持续下滑,行业拐点并未到达,而大多数保险公司包括太保,寿险仍是*的业务,业务占比达到了70%,因此寿险业务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太保未来业绩的走势,未来能够实现业绩逆转,寿险依然是*的影响因素。

目前来说中国太保的市盈率还是低估的

目前中国太保的TTM市盈率是9.49,虽然相对于大多数股票来说这是一个比较低的市盈率,但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这依然是偏高的,毕竟还有人保和新华这两家保险的更低的市盈率,因此中国太保的市盈率略微偏高点,因此在投资上如果市盈率可以更低点的话,那么投资价值就高了。

中国太保一直以来派息率都是挺高

可以发现中国太保的派息率可以高达50%以上,而2020年的派息率又达到了一个高峰,当年的派息率达到了49.43%,这是一个非常的派息率了,对于一家负债率高达88%的上市公司来说,如此高的股息率还是比较罕见的。那么对于未来的股息率预期如下:

可以发现中国太保的股息率走势还是不错的,股息率投资回收期为11年,投资价值比较高。


美国期货指数

盘前市场动向

1.5月13日(周五)美股盘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货齐涨。截至发稿,道指期货涨0.82%,标普500指数期货涨1.23%,纳指期货涨1.88%。

2.截至发稿,德国DAX指数涨1.40%,英国富时100指数涨1.62%,法国CAC40指数涨1.49%,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1.51%。

3. 截至发稿,WTI原油涨1.66%,报107.8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1.65%,报109.22美元/桶。

市场消息

投资者缴械投降!避险情绪攀升,各类资产遭遇资金外流。美国银行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 表示,资金正在撤离每一种资产类别,而且随着投资者纷纷卖出苹果(AAPL.US)等资产,资金外流的情况还在加剧。Hartnett在报告中援引EPFR Global数据称,截至5月11日当周,股市、债市、现金和黄金均出现资金流出。科技股遭遇了今年以来*的单周撤资,流出的资金达11亿美元,仅次于金融股流出的26亿美元。不过,美国银行预计,美股短期内将出现反弹,但美股仍可能进一步下跌。Hartnett称:“股市可能即将迎来熊市反弹,但我们认为股市尚未触及最终低点。”

加密市场大反弹,稳定币“大哥”Tether价格恢复。稳定币TerraUSD(UST)的内爆确实引发了加密货币领域的广泛恐慌,不少人以为币圈风暴将至。但24小时后,事情明显平静下来。市值*的稳定币Tether( USDT )也从一场小型崩盘中恢复过来,其他代币也有所回升。截至发稿,比特币和以太坊均涨超7%。

大摩:美元将在夏季进一步走强,但可能在明年有所回落。大摩表示:“我们预计美元温和普涨的势头将持续到今年第三季度。美元指数将受北美经济表现出色以及亚洲和欧洲的悲观情绪推动达到105。加元和美元将跑赢大市,而澳元将领跌汇市。”

供应持续紧张,LME铝库存跌至历史新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数据显示,铝库存下降9.7%,至260275吨,创下1997年有记录以来的低点。今年以来,铝库存已下降63%,有望创下年度降幅纪录,强劲的需求和大量冶炼厂的减产令市场缺口不断扩大。

个股消息

推特(TWTR.US)盘前一度暴跌超25%!马斯克称仍致力于收购。特斯拉(TSLA.US)CEO埃隆·马斯克称,收购推特(TWTR.US)的交易暂时搁置,原因是正在等待有关垃圾邮件/虚假账户确实只占用户不到5%的计算的相关细节。截至发稿,推特周五盘前大跌超25%,特斯拉则涨超6%。

星巴克(SBUX.US)创始人兼临时CEO舒尔茨买入价值千万美元公司股票。美国证监会的公开文件显示,星巴克(SBUX.US)创始人兼临时CEO霍华德•舒尔茨本周买入了公司价值1000万美元的股票。

盘前暴涨超22%! FTX CEO注资Robinhood(HOOD.US),持股比例达7.6%。*的SEC监管文件显示,30岁的加密交易平台FTX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m Bankman-Fried通过旗下的Emergent Fidelity Technologies持有这家陷入困境的线上经纪公司——Robinhood(HOOD.US)7.6%的股份(持有约5630万股)。

Affirm(AFRM.US)Q3营收3.55亿美元超预期,GMV同比增长73%。支付网络供应商Affirm(AFRM.US)公布了2022财年第三季度业绩。财报显示,Affirm第三财季营收3.55亿美元,同比增长54%,超过市场预期的3.44亿美元。

特斯拉(TSLA.US)已开始接受电动半挂式卡车的订单,盘前一度急升近7%。据The Driven报道,特斯拉已开始在美国市场接受对这款期待已久的电动半挂式卡车订单。

重要经济数据和事件预告

北京时间20:30,美国4月进口物价指数月率(%)、美国4月进口物价指数年率(%);

北京时间22:30,美国5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

北京时间23:00,2023年FOMC票委、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就能源和通胀发表讲话;

北京时间明日00:00,2022年FOMC票委、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就美国货币政策发表讲话;

北京时间明日3:30,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周度持仓报告。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简介概况

本报记者 苏向杲

3月27日,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国太保)公布了2021年度业绩。年报显示,2021年中国太保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68.34亿元,同比增长9.2%,归母净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增加”。

从其他主要业务指标来看,2021年,中国太保营业收入达4406.43亿元,同比增长4.4%;归母营运利润达353.46亿元,同比增长13.5%;内含价值达4983.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管理资产26015.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客户数16839.3万,较上年末增长13.1%。

寿险:营运利润同比增长9.2%

寿险业务是中国太保的核心业务板块之一。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反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寿险业发展进入深度转型期,在此背景下,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116.85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原保险保费收入2096.10亿元,同比增长0.6%;实现营运利润282.65亿元,同比增长9.2%,实现净利润189.05亿元,同比增长1.4%。

从不同业务渠道具体来看,个险渠道方面,2021年,太保寿险CG(MDRT水平)人力同比提升170.1%;代理人月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4638元,同比增长42.3%;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791元,同比增长16.3%;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缴业务收入247.61亿元,同比增长11.6%。银保渠道方面,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4.57亿元,同比增长223.5%,其中新保业务收入为66.68亿元,同比增长331.3%。团险渠道方面,2021年,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5.14亿元,同比增长19.3%。

按业务类型分类,2021年,太保寿险的保险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传统型保险和分红型保险。2021年,太保寿险实现传统型保险业务收入1070.62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长期健康型保险481.34亿元,同比增长4.4%;受费率市场化影响,叠加利率下行因素,实现分红型保险业务收入867.37亿元,同比下降10.9%。

产险:非车险保费同比增长16.9%

从产险业务来看,2021年,中国太保产险非车险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太保产险的综合成本率99.1%,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费用率29.3%,同比下降8.2个百分点;综合赔付率69.8%,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达1546.11亿元。

产险业务主要分为车险业务与非车险业务。2021年,受车险综改等影响,太保产险实现车险保险业务收入917.99亿元,同比减少4.0%;综合成本率为98.7%,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赔付率71.1%,同比上升10.6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27.6%,同比下降9.8个百分点。

非车险业务方面,2021年太保产险实现非车险业务保费收入608.44亿元,同比增长16.9%;综合成本率为99.5%,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主要险种中,健康险、责任险、农业险等新兴领域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其中,健康险业务收入121.98亿元,同比增长37.3%;责任险业务收入109.48亿元,同比增长24.6%;司农险业务收入103.63亿元,同比增长19.8%;保证险业务收入72.53亿元,同比增长8.5%。

投资:实现投资资产净值增长率5.4%

就投资端业绩表现,中国太保表示,2021年公司坚持基于保险负债特性并穿越宏观经济周期的资产配置,投资业绩稳健。实现投资资产净值增长率5.4%,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率5.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4.5%,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管理资产达到26015.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其中,第三方管理资产规模达到7894.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2%。

从大类资产配置变化来看,2021年中国太保固定收益类投资占比75.7%,较上年末下降2.6个百分点;权益类投资占比21.2%,较上年末上升2.4个百分点,其中核心权益占比11.1%,较上年末上升0.9个百分点。

从投资集中度来看,中国太保去年投资持仓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金融业、交通运输、不动产及基础设施,以及电力、热力、燃气等基础性行业。

就去年具体资产配置策略,中国太保表示,为应对市场利率持续走低以及信用风险事件频发带来的挑战,公司坚持执行“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一方面,加强长期利率债的配置以延展固收资产久期,加强对再投资风险的管控;另一方面,适当增加包括未上市股权在内的权益类资产配置以提高长期投资回报。公司对信用风险的承担持续保持谨慎态度,强化信用风险管控,积极应对和防范信用风险。

(编辑 崔漫)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简介2020*版

绿色是自然的底色,也是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我们接受自然的恩惠,也通过植树造林、绿化国土回馈自然,厚“植”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

将良好的生态资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底气,立足“三个*”省情定位,牢记“保护生态国之大者”,奋力推进“一优两高”,青海通过坚持不懈的植树造林、持之以恒的国土绿化,把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筑得更牢、底气聚得更足。

数据显示,青海森林覆盖率达到7.5%,森林蓄积量增加到4993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7.8%。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青海用爱绿植绿护绿的实际行动呵护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为实现“双碳目标”做贡献,为做“中华水塔”守护人添力。

本报记者 李庆玲

三月,春风浩荡里,来自各个行业的“植绿大军”遍布高原大地,他们植一棵树、造一片林,种一方草、增一抹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荒山树木林立、草原绿草如茵。

大地催生新绿 造林恰逢其时

3月12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迎宾大道,参加全民义务植树绿化活动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及学生干劲十足,挥锹铲土、扶苗填坑、浇水培土,严格按照规范技术标准进行栽植,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率先拉开了全民义务植树的序幕。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的有效途径,201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连续5年高规格召开全省国土绿化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每年植树季,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与干部群众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形成了领导牵头、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格局。同时,强化部门绿化合力,以“应绿尽绿”为目标,加快推进行业管理区域造林绿化,加强绿化成果保护,共同推进绿色城镇、绿色乡村、绿色企业、绿色庭院、绿色校园、绿色机关、绿色营区建设。

不断丰富拓展全面义务植树尽责形式,把“3·12植树节”“6·17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等作为宣传国土绿化、倡导绿色理念的时间节点,通过认建认养、抚育管理、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形式,先后开展了“省级领导义务植树”“春秋两季植树造林‘大会战’”等活动,营建了一批民族团结林、志愿者林、国防林、援青林、企业家光彩林等“主题林”。

以西宁市成为我省首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地区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类林场、公园、动植物园、生态产业园等区域,建设各级各类“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实现网络植树实体化、实体植树基地化、基地建设公园化、公园发展主题化,为广大公民常年提供义务植树尽责场所,绿色生活全民共建、共享。截至目前全省建成2处*“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和27处省级基地,有力推进了义务植树线上线下双轨并行。

积极创新国土绿化投入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国土绿化取得突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继2020年在三江源地区建设千亩生态公益林后,2021年捐赠870万元实施了32公顷“中国太保三江源生态公益林”二期项目,重点打造了“智慧林”。中国绿化基金会继2020年实施“蚂蚁森林”公益造林项目后,2021年投资2565万元实施了0.36万公顷“蚂蚁森林”造林项目。

全民植绿、全社会共同参与,“十三五”时期我省完成义务植树9810万株,参加人数达1837万人次。2021年,完成义务植树1910万株,参与人数337万人次。

草木生根发芽

荒山重披绿装

202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今年1月,青海出台《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科学绿化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省林草部门提出从推进高质量编制绿化规划、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保护和系统治理要求推进系统治理、科学落实用地等七个方面落实。

科学选择绿化树种草种,在高寒草甸种植青海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等优质草种,一粒粒草籽生根发芽,让昔日的黑土滩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天然牧场;在荒芜山头种上小叶杨、乌柳、高山柳等树苗,这些适应性、抗逆性和经济性更强的乡土树种让荒山重新披上绿装;在街道公园种上丁香、花叶海棠等观赏性更强的树种,为城市增添色彩。

积极开展乡土树种繁育和示范推广工作,评选出我省首批乡土树种选育研究示范基地10处,重点开展驯化繁育和示范推广的乡土树种已达60种以上,实施了枸杞、核桃、花叶海棠、沙棘等11种乡土经济林种苗快繁及丰产栽培项目。建立乡土树种繁育基地23.07公顷,培育良种壮苗300多万株,营建乡土树种示范林和种质资源圃163.7公顷。同时发布了我省第一批乡土树种名录418种,审(认)定林木良种37种,在乡土树种繁育、栽植、抚育管理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已探索出一些成功经验,为全省营造林工作和林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我省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大力开展城市周边、农牧村庄、交通沿线、河道两岸高标准绿化,形成造林、种草、治沙、增水提质扩面一体,推进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大绿化格局。

在坚持保护与发展协同共进,依托林草生态资源优势,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不仅让荒漠绿起来,也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空间。

我省深入推进枸杞、沙棘、藏茶、大果樱桃等特色品种标准化、有机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2021年出台推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新建道地中藏药材示范基地9处,新实施5个生态旅游项目、9个特色杂果经济林种植项目,枸杞种植面积达到4.99万公顷,有机枸杞基地1.33万公顷,正式注册“柴达木枸杞(柴杞)”商标,建成全国*的枸杞种植地区、有机枸杞生产基地。中藏药材种植面积突破7280公顷,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当归、黄芪生产基地,完成“十八青药”认定工作。冬虫夏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虫草交易会机制性落地青海。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2021年全省林草产业产值达到394亿元,带动259万名农牧民群众人均增收5179元。

推进重点工程

挺起“生态脊梁”

黄南藏族自治州,因丰富的林草资源,成为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地,是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林草重点工程实施区之一。

以建设“山水黄南”为目标,黄南总结形成以“让人多的地方树多,生产生活的地方先绿为目标;城镇周边、公路沿线高标准造林为重点;领导重视、全民参与为基础;部门配合、水路先行为前提;适地适树,严把种苗为关键;封山禁牧、精心管理为保障”的“黄南造林模式”,当前黄南州全州森林覆盖率增加到29.43%,居全省前列;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68.65%,领跑全省。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我省持续推进重点三江源、祁连山、“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化草原治理修复、退耕退牧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大力实施《青海省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和《青海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植绿种绿,成果斐然,“十三五”以来,全省完成国土绿化175.44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7.5%,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7.8%,绿色空间不断扩展,环境承载力有效提高,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2021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成为全国首批、排在首位、面积*的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通过国家验收,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相关规划纳入国家林草局支持范围,青海国家公园群初具雏形。在全国率先完成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4个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全面展开,积极申报设立木里-江仓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基本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新体系。

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引领,聚力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青海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我省林草“十四五”规划,聚焦问题短板,找准突破口,排出优先序,实践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确保国土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林草生态保护建设筑牢绿色根基。

西宁市城郊道路绿色绵延不绝。省林草局供图

《青海日报》(2022年03月30日 第5版:青报观察)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